更新時間:2014-04-06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自古要做大事,錢都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爭霸天下,還是學著什麽陶淵明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高、閑逸的生活。


    儒家儒士且不去說,這道家以及佛家,雖是出家之人,但究竟還是人,肚子會餓,身上會冷,就是自己所跪拜的神也得造上幾尊像,當然還得為這個神像,造上幾座殿宇遮風避雨。


    這一切都不是誦經吃齋所能做到的,歸根結底,還是要錢。沒錢出家人就真的沒家了!


    所以無論和尚還是道士,雖不自己經營什麽世俗產業,但是都要在廟宇前擺個功德箱,要問信客討香火錢,當然他們不說討,他們說這是香客們的恭敬。


    不知道神們用到了幾文錢,但廟宇以及廟宇裏的出家人(侍神者),就靠這些香火錢過活,維持生計。


    出家人不事生產,而反受民眾供養,在某些時期因為統治階級的需要,還封賞他們,爵位俸祿自不必說,還有田地仆從。


    出家人的社會地位是極高的,因為他們是“天神”的代言人,而古代又講究皇權天授,皇帝叫天子――天之子。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金人向他飛來。後來在朝堂之上,他對朝臣講述此事,有大臣對他言明此是天竺國的佛陀。於是明帝派遣使臣去天竺國迎請佛法,佛教於是才在中國傳播開來。


    到了大唐時候,因為皇家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於是便尊老子為始祖,自稱為老子後裔,特別崇奉道教。


    唐太宗李世明繼任皇位後,一日昏睡數日不醒,太醫來把脈隻道聖上已經龍禦歸天,重臣、妃子俱是哀傷不已,在白虎殿上擺上靈柩,又一邊商議傳哀詔,曉諭天下。


    其實唐太宗做了一個長長的而又幽深的夢,他夢見自己魂遊地府,見著地獄中的種種景象(參見西遊記第十一回),醒來後,便遣大德高僧前去西天佛國,求取正經,以化解積鬱的怨氣,從此佛教在中國也繁榮起來。


    其實在這之前,佛教在中國就已經相當繁榮,唐朝小杜杜牧之曾做一首《江南春》:“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可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就在中國發展開來了。


    到得宋朝,皇家姓趙,便遵循唐朝,將道教中神靈趙公明捧來,奉為聖祖,道教在宋朝時發展繁榮。有龍虎山正一教,其曆代教主皆稱為張天師,在龍虎山建有天師府,天師府權力極大,曆代張天師均權掌天下道教。


    龍虎山、茅山、嶗山並稱天下三大道門聖地。


    雷轟子所在的九華山,卻是佛門聖地,相傳乃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山間古刹林立,香煙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上有不勝數寺廟,出名的便有甘露寺、化城寺、慧居寺等等,縱是道教為皇家推崇,這裏也是香火不絕。


    陳百貴與於允帶著幾名隨從快馬加鞭連夜疾馳,趕到九華山,無暇觀賞優勝美景――這兩人當然也不是有賞風景、信佛說的人雅人,便急急往蓮花峰上找去。


    九華山有九座高峰圍繞,宛若蓮花。蓮花峰是其中的一座峰頭,陳百貴一行帶足了銀錢,到了蓮花峰,遇一寺廟,便拜進去捐上萬兩香火錢做開門磚,然後再執禮打聽詢問。


    可惜連拜連問了數十家寺廟,銀錢花出去不少,卻一點消息都沒到聽到。問他們:“小師傅,可知蓮花峰上有一雷轟洞,雷轟洞中有一雷轟子前輩?”所聞之人,具都是麵無表情,看破世情一樣,道一聲:“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僧實未聽說。”


    “唉~”出了一家寺院,陳百貴一聲長歎,看了看山路,前麵隻有三座寺廟了,這時已經夕陽西下,人在山峰高處,人跡難尋,一般信客都圖便利,進山腰的佛寺求佛保佑。所以高處的寺廟香火不勝,規模也便極小,也顯得破落,但夕陽餘暉之下,陳百貴倒是生出一種心靈寧靜的感悟,說道:“若是再找不到,於兄也不必為之操勞啦,陳某若是必死,又何必牽著於兄同死?”


    於允有些意外的看了看他,道:“不還有三座沒問嗎?陳老弟也不必灰心。”


    陳百貴搖搖頭,由一仆從扶著,微喘著氣,向下一座寺廟走去,邊走邊道:“若是還找不到,陳某這就回去,將錢財散盡,也算臨死前積些陰德。”


    於允跟在他身後嘿嘿冷笑道:“你若是真舍得這樣,說不得那位林門主善念一發,就會饒過你呢。”


    陳百貴身子頓了頓,回過身來,“真的?”


    於允不屑的道:“那個林門主為了一個娼婦而大打出手,可見也是一個自命不凡,喜好鋤強扶弱的所謂俠義之人,嘿嘿,對付這種人,隻要你誠心悔過,真的散盡家財,十有八九會饒過你的,所以……”他拍拍陳百貴的肩膀,“所以陳老弟不必太過擔憂,還是極有可能留得一條小命的。”


    陳百貴臉色變幻,一會兒掙紮,一會兒不舍,一會兒又咬緊嘴唇,終於眼中冒出凶光,恨恨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實在沒有辦法,隻要留得一條小命,散盡家財又如何?不出半年,我又是家財千萬貫!”


    “嘿嘿~”於允怪笑一聲,抬步向前走,邊走邊道:“快走吧,在耽擱可就要入夜了。”陳百貴又恨恨的吐了句什麽,才跟上。


    一行人又花了半個多時辰,進了兩家寺廟,仍是沒有收獲,眼下隻剩下最後的希望。天已暗了下來,山間林木茂盛,更顯得昏暗。


    走了小半個時辰,便見小路前方不遠處的路旁,有一座竹屋。竹屋裏檀香繚繞,傳了出來,隱隱還有木魚敲動、經文念誦的聲音。顯得寂寥而神秘。


    “此處真像是有高人隱居的地方!”若是林天在此,一定會這樣的感歎一句。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龍之代天罰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後醉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後醉言並收藏天龍之代天罰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