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走到1988年的10月1日,這一天是國慶節。部隊以及全國各族人民都在慶祝建國39周年,101大隊也完成了初步的工作,以一支新型部隊的麵貌迎接祖國的生日。為此,魏老總第一次蒞臨101大隊視察,同時對這支被寄予厚望的進行第一次戰鬥力檢驗。


    而這一切,都與李路這個101大隊事實上的締造者無關了。但是,他的功勞自然會被記下――因為101大隊成軍的時間遠比首都軍區特種部隊的早,所以李路被普遍認為是國防軍特種部隊的先驅。


    這一點在日後的境外媒體報道中頻繁被提及。


    這個特殊的日子,李路在做什麽呢?


    事實上,他和他的同事們在與美帝的談判代表就采購f-14戰機一事進行第一輪的談判磋商。美帝方麵派出了包括了格魯曼公司在內的四位代表加一名翻譯,陣容和華夏一方相當。


    就在這一天,雙方的第一輪談判在釣魚台國賓館秘密舉行。


    華方這一邊派出的代表分別是徐建仁、李建軍、李路和一個叫包光明的翻譯。對於這個陣容,有些知情者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李建軍和李路是叔侄關係,這樣安排不妥當。方上將隻說了一句話就把這些閑言碎語地堵上了――人家是立了軍令狀了的!


    說起來,軍令狀這玩意自從李路參軍,就一直伴隨著他。從南疆前線,到組建101大隊,再到現在參與軍貿談判,仿佛他不立軍令狀就不會有人相信他能做到一樣。


    美方那邊同樣是四個人,一個叫做弗蘭克的五十多歲男子主導他們一方的談判,還有兩位分別來自格魯曼公司和***的官員,外加一名女性翻譯。李路特別多看了格魯曼公司那位叫做伯恩的中年人幾眼。據傑克所說,此人是格魯曼公司總裁的心腹助理,也就是說,他代表著極力促成這筆交易的一方。


    看起來,談判的規格不高。相對於一項涉及金額有可能超過一百億美元的軍貿項目來說,雙方派出的官員級別都顯得很低。顯然,這是雙方默契之下特意安排的。大人物都躲在幕後操控,避免台前交鋒。別忘了現在可是華美關係最密切的時期。誰也不想先露出個黑臉。


    即便如此,為了對等,路三哥的官職和軍銜有了變化――難以想象一個上尉軍官能夠參與這等機密軍貿談判。


    晉少校,職務是和平經典計劃領導小組k881項目組成員,級別調整為副團,享受正團待遇。這就是路三哥現在的最新軍銜軍職。


    話又說回來,路三哥早就該升官了,隻是為了避免出風頭,老爺子一直壓著他。


    長方形的會議桌上,雙方相對而坐,左右兩端分別坐著記錄員,然後談判開始。這是密級很高的秘密談判,所以在場的除了談判代表,再無其他無關人等。一通廢話之後,雙方的談話內容很快就涉及到了項目細節。


    “首先,我代表華夏人民感謝貴方給予我們的幫助……”


    徐建仁按照慣例地客套幾句,李路心裏暗暗叫不好,美帝人是不會以為你這是在客套的,他隻會當成真話來聽。


    “關於我國新一代空軍戰機的選型,我們最終選定了f-14,貴國政府也原則上批準了這項計劃。”徐建仁看著早準備好的文件,說道,“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希望采取一種對雙方都有利的方式,完成這項交易。”


    他抬眼微笑地看了弗蘭克一眼,“貴方應該了解,我們現階段拿不出大筆的外匯采購戰機。所以,我們希望貴方能夠為此提供貸款。”


    顯然,這是談判的第一個重點。


    弗蘭克對此一點驚訝的表現都沒有,事實上國會通過的貸款提案,是瞞不過華夏人的。他本人算是中立派,既不反對把f-14賣給華夏,也不讚成這麽幹。原因在於他認為,怎麽幹對美帝來說都是有利的。現如今的華夏,工業製造上幾乎一窮二白,即便賣給它f-14,那又能如何?


    況且,在當前的華美關係背景下,雙方之間似乎沒有什麽不能做的。黑鷹直升機都賣了,之前的對華軍貿封鎖早成了一張廢紙,即便那些是閹割的民用版本。


    美帝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橫跨亞歐大陸的那個紅俄帝國。華蘇關係破裂,繼而走入冰凍期,這對美帝來說是遏製華約的最佳的時期。於是有了華美之間的蜜月期,於是有了旨在幫助華夏軍隊提升戰力的和平經典計劃。


    問題是,國會居然批準了貸款提案。由幾家銀行為華夏提供貸款,而這些貸款隻能用於購買f-14戰機。弗蘭克看到了不尋常,那就是國內有很多人在為促成這項交易四處奔走。


    想到這裏,他不由看了眼旁邊的格魯曼公司的伯恩。格魯曼的困境眾所周知,來自華夏的大宗采購計劃毫無疑問能夠幫助格魯曼公司從困境中徹底走出來。近期隱隱有些風聲傳出,諾思羅普公司有意和格魯曼公司進行合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格魯曼公司是不會走向合並這條路的。


    由此可見,這項采購計劃對格魯曼公司是多麽的重要。


    聳了聳肩,弗蘭克說道:“徐先生,對於你提出的要求,我的級別給不了任何回應。我想,或許咱們應該就合同的細節進行談判,而不是去關係那些國會大佬們應該關心的事情。”


    徐建仁自然是明白這些問題不是他們這個級別可以談的,提起這個重點,隻是為了下麵的談判做一個鋪墊而已。他笑了笑沒說話,而是看了李路一眼。


    李路心領神會,裝模作樣地掃了眼文件,其實那些東西全都在他腦子裏。


    “尊敬的美方代表,就合同來說,我們有如下四個問題,第一,采購的數量和方式,第二,采購單價以及售後服務,第三,交付日期和方式,第四,戰機的配置。”


    出人意料的,李路使用了嫻熟的英語說道。華方的翻譯愣了一會,才低聲把李路的話翻譯成中文,好讓不懂英語的徐建仁能夠明白。李建軍本來就精通英語,自然是用不著翻譯。


    “首先第一點,我們希望采購的數量是三百架,而不是意向中的五十四架。”李路慢慢地說出來。


    聽了這個話,美方代表都很明顯地吃了一驚,包括那個年輕貌美的女翻譯。


    來自格魯曼公司的伯恩心裏第一個想的是,三百架戰機,最起碼能夠為格魯曼帶來上百億的流動資金,當然,前提是華夏會一次性付清。即便分期付款,那也能為格魯曼公司帶來持續不斷的資金流,這個時間肯定超過三年。


    隻要達成這項交易,格魯曼公司別說擺脫現在的困境,還能因此而獲得更大的發展!


    作為商人,伯恩才不去考慮那麽多政治因素,他要的就是國會批準這項交易。現在的事實是,國會不但批準了交易,而且還通過了向華夏提供貸款的議案。也就是說,伯恩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力盡快地促成這筆交易。


    華夏買得越多越好!


    弗蘭克是政客,他考慮問題的角度顯然不會是那麽簡單。首先,華夏買這麽多戰機要幹什麽?他的腦海裏一下子就蹦出了那“一艘永不沉沒的航母”。難道華夏要……不過很快他就把這個猜測甩掉了。以華夏國防軍現在的實力,三百架先進戰機也帶不來根本性的變化。更何況,以華美現在的關係,如果華夏不想破壞蜜月期,短期內就不會有統一國家領土的想法。


    這是擺在華夏領導人麵前的現實。


    那麽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會是什麽呢?毫無疑問,華夏人想要通過一大宗巨額軍購來密切和美帝的關係,當然,這些戰機也會將華夏空軍的戰鬥力提升一個檔次不止。


    他沒想到的是,李路隻是停頓了一下,便繼續說道:“事實上,我們希望購買f-14的生產線。是的,僅僅是生產線,而不是全套技術。”


    看著美方代表瞪大了眼睛,李路沒等他們開口打斷,繼續往下說,“以格魯曼公司的實力,交付三百架戰機也需要用時三年。那對我們來說顯然拖得太久了。所以,我們願意提供一種全新的合作方式。比如,把一部分戰機放在華夏生產。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重要的是,成本會遠低於北美。我們有大量的熟練工人。”


    聽完這一段話,弗蘭克的臉色稍稍好看了一些。他原以為華夏人會獅子大開口要轉讓全套技術資料的,或者最少是購買生產專利權。那樣的話,他一定會想都不用想地當成拒絕掉。因為不管是他也好,還是極力促成這項交易的伯恩也好,都非常清楚,事關f-14的技術,無論如何都是得不到國會批準的。


    還好,對方隻是想要在華夏生產一部分戰機,以此來降低成本。至於生產線麽,即便建立在華夏境內,相信他們所謂的熟練工人也玩不轉。更何況,沒有來自格魯曼公司的生產參數,生產線也隻是一堆廢銅爛鐵罷了。


    而李路想要達到的目的,便是希望美帝人往這方麵想。現在的沒敵人對華夏的了解還很少,至少是不夠深入。他們想象不到,用不了多久,這個將會擁有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帝國,將會成為山寨之國,而且會很快具備生產的山寨貨的性能遠超正品的恐怖仿製能力。


    後世那些蘇霍伊戰機外形的國產先進戰機性能,已經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華夏人的仿製-研發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9紅色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並收藏1989紅色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