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空軍,戰機多兵員多?並非如此。華夏一度長期保持著蘇聯之外最多數量的戰機。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六十年代後到二十一世紀前這段時期的國防軍空軍,敢於自稱大空軍嗎?
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又有誰能夠體會林大海的苦悶?
李路完全能夠想象得到,當你作為一個大國的空軍司令,你指揮著一支擁有四五千架戰機的部隊,而那些戰機卻已經整整落後了別國一個時代,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和感受。
當有一個聲音說“我知道以‘色’列空軍”,李路聽見了這個聲音,他的第一個直接的感受就是,國防軍空軍欠缺的僅僅是先進的戰機,隻需要裝備跟上去,必將會湧現出一大批有先進作戰理念的人才。
順著聲音看過去看清楚了回答的那個中尉的麵容之後,李路卻又覺得理所當然了。一個人未來能夠走多遠,因素之一是看他能夠看到多遠。而徐元勇日後能夠成為試飛院擁有超過六千個噴氣式戰機飛行小時的王牌試飛員,他的眼光超過一般人這一點肯定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徐元勇首先向大家敬禮,他說話的風格頗像李路,直截了當一針見血:“關於以‘色’列空軍,我想大家想要了解的話應該很容易就能查閱到相關的資料。”
李路不禁點點頭,當前的國際形勢對華夏來說是相對寬鬆的一個時期,國防軍人能夠接觸到以前甚至以後根本接觸不到的一些他**隊的信息和資料。而關於華夏和以‘色’列的軍工合作,這裏麵又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也讓人‘挺’揪心的故事。
費爾康預警機相信是很多關心國防事業的人民心中永遠的遺憾。
“提起以‘色’列空軍,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們打過的三場優異的戰役,分別是六日戰爭、贖罪日戰爭和黎巴嫩之戰。我最為推崇的是六日戰爭,因為當時以‘色’列的對手有著蘇聯的大力支持。而以‘色’列空軍則在戰爭中擊毀了對方451架戰機,自己僅僅損傷了10架。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績。我還注意到,有很多的戰機是在地麵被擊毀的。由此……”
徐元勇頓了頓,看了李路一眼,“由此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未來的空軍的作戰重點還會停留在空戰層麵嗎?”
最後一句話讓李路大感驚訝,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會有人有這種超前的意識。別說看清楚未來空軍的發展方向,就是對現在的戰略方向提出疑問,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而徐元勇的這番話,讓李路瞬間意識到,在國防軍裏有太多太多優秀的人,隻需要稍加引導,加以培養,必定會湧現出一批真正的戰略戰術專家來。
章處長顯然被徐元勇的話給吸引住了,他不由道:“你接著往下說。”
沒想到,徐元勇卻是很尷尬地看了眼李路,說:“其實我說的這些理論都是從報紙上的專欄文章看到的,我覺得作者說得非常的有道理。”
章處長皺眉,李路卻恍然,若有所思。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作者應該是我們的戰友,和我住在同一個宿舍的李路李少校。”徐元勇盯著李路說,目光稍稍有點不確定。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驚訝極了,紛紛把目光投向李路。而史永平則不相信地看著李路,努力地在腦海裏尋找著所接觸過的發表出來的與空軍戰略有關的文章。
看到李路並沒有出言否定,徐元勇當即百分百肯定,那一係列涉及到海空軍戰略和發展方向等等問題的文章,就是出自於這個年輕的少校之手。當時知道李路的名字之後,他的腦海裏就浮現出那些文章的作者署名,但是他實在不敢把那麽高水平的文章和眼前這個年輕的少校聯係在一起。
直到李路提出了以‘色’列空軍這個問題,徐元勇才開始相信,他極有可能是那些文章的作者,於是這才舉手回答了李路的問題,驗證自己的判斷。
章處長往前走了幾步,對李路說道:“李路同誌你讓我很意外啊,沒想到前段時間各大報紙連載的係列文章是出自你之手。坦白說,你提到的空軍與海軍的關係讓我大開眼界。不過關於空軍自身的理論,稍顯少一些,你以後可以多多寫點咱們空軍的文章嘛。”
李路連忙說道:“其實我也隻是把別人的研究理論總結一下而已。”
章處長擺擺手:“你就不用謙虛了,我看這樣吧,今天趁著這個學前教育,你就現場就空軍的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還是那句話,今天就是一個臨時‘性’的非正式發言,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看這個情況,也不知道章處長是懷疑李路到底是不是作者呢,還是真的想讓大家都聽聽他的看到。看樣子,要是不拿出點幹貨來,今天恐怕是不好過了。
想到這,李路就咳嗽了一下,說道:“那我就談一談個人的一些看法,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指教。”
此時大家已經忘記了史永平的存在了,都把目光匯集在李路身上。當初李路發表的那些文章在軍內外掀起的海權熱現在依然是熱度十足,而談到海軍就不得不談到空軍。李路本來就是很完整地把海空軍拿出來作為對比來闡述他的觀點和看法,自然而然就必定要涉及到空軍的一些問題。所以空軍中大肆討論他的那些文章的是大有人在,這些立誌於空軍的學員們顯然是不會不參與到其中去的。
顯然文章的作者就在眼前,大家當然是迫不及待地期待他親口談談自己的觀點了。
環視了一圈,李路稍稍提高了音量,以保證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能夠清晰地傳到距離最遠的學員耳朵裏麵去,他說道:“我想圍繞大空軍這三個字來講講。首先說說我對這三個字的理解。大空軍是一個什麽樣的評判標準呢?就好比徐元勇同誌剛才談到的以‘色’列空軍。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國家,就領土來說,在咱們大華夏人眼中,那點地方根本不夠看。咱們先拋開經濟政治各個方麵不談,單講軍事。其實經濟方麵也不用多說,猶太人賺錢厲害是總所周知的。”
“我要說的是,就以‘色’列這樣一個國家,那麽小一個地方,區區兩三百架戰機的空軍,能稱為大空軍嗎?是不是大空軍就一定要有上千架數千架戰機才算得上大空軍?”
“都不是。所謂的大,不是體現在你有多少戰機你有多少人,而且體現在你的戰略戰術和作戰能力上。毫無疑問的一點是,以‘色’列空軍的飛行員的素質都是非常的高的。首先他們每一個人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而且因為地緣政治等等原因,幾乎都有過戰鬥的經曆。大家都可以想象,打過仗和沒打過仗的兵的差距是多麽的大。”
“我重點要談談自己看法的是空軍以後的路要怎麽走,要按照一個什麽樣的標準去建設?簡單地說,一直以來咱們空軍幹的無非就是那麽幾件事。領空巡邏,截擊敵機。咱們的訓練是按照爆發大規模戰事的標準來進行的,隨時準備打上一場有上百架戰機參與的大規模空戰。”
說到這,李路停了一下,目光炯炯地掃過每一個人的臉上,說道,“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我可以做出這麽一個大膽的推論。未來爆發類似於當年遠東那種大規模戰事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動輒上百幾百架戰機在空中‘混’戰,這種場麵恐怕是再也看不到了。這裏麵有很多因素。比如,到底是什麽樣的兩個國家對抗才能引發這麽大規模的戰事。能夠在一次作戰中出動數百架戰機的國家無非就那麽兩三個……”
“再一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戰機的‘性’能會去到一個現在我們無法想象的程度。當一架先進戰機有能力把十幾二十架普通戰機擊落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幾百架戰機‘混’戰的場麵一去不複返了。除非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否則這種可能‘性’幾近於零。”
“我說了這麽多,隻是為了引出唯一的重點――未來的空軍,不再是單純的防空作戰,說得學術一點,就是不再是僅僅爭奪製空權就行了。”一句話勾起了所有人的求知‘欲’,連章處長也不由沉思起來。
讓李路稍稍有一點時間緩衝,就繼續說道:“一開始提到以‘色’列空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徐元勇同誌說的六日戰爭。在那場戰爭裏,以‘色’列空軍擊毀的敵機達到了451架,而這些戰機大多數都是在跑道上被擊毀的。”
“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然後分成大致把空軍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被動防禦型的,就是別人過來打你你再升空去迎戰。另一種是主動防禦型的,就是在你意識到對方要過來打你了,你在此之前、在他們升空之前把他們擊毀在地麵!我堅定地認為,隻有主動防禦才是最好的防禦。套用一句名言:最好的防禦是進攻。咱們的陸軍是完全的領會到了這句話的‘精’髓,陸軍的整個曆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空軍呢,單純的國土防空已經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新時代對軍隊提出的要求了。未來的空軍,要做到殲敵於千裏之外。以‘色’列空軍其實也是被‘逼’著走上這條路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什麽戰略縱深可言,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們就得必須想方設法在敵機起飛之前幹掉他們!”
“另外,不久之後咱們會發現,未來的作戰樣式不再是某一個軍兵種的單打獨鬥,那將會是多兵種的協同式的聯合作戰。這樣一來,當陸軍需要來自天上的支援時,咱們空軍卻發現沒有辦法向地麵上的敵軍投擲炸彈,那將會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的看法。未來的空軍,必須得有側重點的全方位發展,根據咱們的實際情況,把遠程打擊作為和爭奪製空權一樣重要的戰略來建設。”
“也許以後我們不會再有四五千架戰機,有可能會是一千架甚至更少,但是那將會是一支真正的大空軍。”..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六十年代後到二十一世紀前這段時期的國防軍空軍,敢於自稱大空軍嗎?
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又有誰能夠體會林大海的苦悶?
李路完全能夠想象得到,當你作為一個大國的空軍司令,你指揮著一支擁有四五千架戰機的部隊,而那些戰機卻已經整整落後了別國一個時代,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和感受。
當有一個聲音說“我知道以‘色’列空軍”,李路聽見了這個聲音,他的第一個直接的感受就是,國防軍空軍欠缺的僅僅是先進的戰機,隻需要裝備跟上去,必將會湧現出一大批有先進作戰理念的人才。
順著聲音看過去看清楚了回答的那個中尉的麵容之後,李路卻又覺得理所當然了。一個人未來能夠走多遠,因素之一是看他能夠看到多遠。而徐元勇日後能夠成為試飛院擁有超過六千個噴氣式戰機飛行小時的王牌試飛員,他的眼光超過一般人這一點肯定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徐元勇首先向大家敬禮,他說話的風格頗像李路,直截了當一針見血:“關於以‘色’列空軍,我想大家想要了解的話應該很容易就能查閱到相關的資料。”
李路不禁點點頭,當前的國際形勢對華夏來說是相對寬鬆的一個時期,國防軍人能夠接觸到以前甚至以後根本接觸不到的一些他**隊的信息和資料。而關於華夏和以‘色’列的軍工合作,這裏麵又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也讓人‘挺’揪心的故事。
費爾康預警機相信是很多關心國防事業的人民心中永遠的遺憾。
“提起以‘色’列空軍,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們打過的三場優異的戰役,分別是六日戰爭、贖罪日戰爭和黎巴嫩之戰。我最為推崇的是六日戰爭,因為當時以‘色’列的對手有著蘇聯的大力支持。而以‘色’列空軍則在戰爭中擊毀了對方451架戰機,自己僅僅損傷了10架。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績。我還注意到,有很多的戰機是在地麵被擊毀的。由此……”
徐元勇頓了頓,看了李路一眼,“由此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未來的空軍的作戰重點還會停留在空戰層麵嗎?”
最後一句話讓李路大感驚訝,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會有人有這種超前的意識。別說看清楚未來空軍的發展方向,就是對現在的戰略方向提出疑問,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而徐元勇的這番話,讓李路瞬間意識到,在國防軍裏有太多太多優秀的人,隻需要稍加引導,加以培養,必定會湧現出一批真正的戰略戰術專家來。
章處長顯然被徐元勇的話給吸引住了,他不由道:“你接著往下說。”
沒想到,徐元勇卻是很尷尬地看了眼李路,說:“其實我說的這些理論都是從報紙上的專欄文章看到的,我覺得作者說得非常的有道理。”
章處長皺眉,李路卻恍然,若有所思。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作者應該是我們的戰友,和我住在同一個宿舍的李路李少校。”徐元勇盯著李路說,目光稍稍有點不確定。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驚訝極了,紛紛把目光投向李路。而史永平則不相信地看著李路,努力地在腦海裏尋找著所接觸過的發表出來的與空軍戰略有關的文章。
看到李路並沒有出言否定,徐元勇當即百分百肯定,那一係列涉及到海空軍戰略和發展方向等等問題的文章,就是出自於這個年輕的少校之手。當時知道李路的名字之後,他的腦海裏就浮現出那些文章的作者署名,但是他實在不敢把那麽高水平的文章和眼前這個年輕的少校聯係在一起。
直到李路提出了以‘色’列空軍這個問題,徐元勇才開始相信,他極有可能是那些文章的作者,於是這才舉手回答了李路的問題,驗證自己的判斷。
章處長往前走了幾步,對李路說道:“李路同誌你讓我很意外啊,沒想到前段時間各大報紙連載的係列文章是出自你之手。坦白說,你提到的空軍與海軍的關係讓我大開眼界。不過關於空軍自身的理論,稍顯少一些,你以後可以多多寫點咱們空軍的文章嘛。”
李路連忙說道:“其實我也隻是把別人的研究理論總結一下而已。”
章處長擺擺手:“你就不用謙虛了,我看這樣吧,今天趁著這個學前教育,你就現場就空軍的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還是那句話,今天就是一個臨時‘性’的非正式發言,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看這個情況,也不知道章處長是懷疑李路到底是不是作者呢,還是真的想讓大家都聽聽他的看到。看樣子,要是不拿出點幹貨來,今天恐怕是不好過了。
想到這,李路就咳嗽了一下,說道:“那我就談一談個人的一些看法,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指教。”
此時大家已經忘記了史永平的存在了,都把目光匯集在李路身上。當初李路發表的那些文章在軍內外掀起的海權熱現在依然是熱度十足,而談到海軍就不得不談到空軍。李路本來就是很完整地把海空軍拿出來作為對比來闡述他的觀點和看法,自然而然就必定要涉及到空軍的一些問題。所以空軍中大肆討論他的那些文章的是大有人在,這些立誌於空軍的學員們顯然是不會不參與到其中去的。
顯然文章的作者就在眼前,大家當然是迫不及待地期待他親口談談自己的觀點了。
環視了一圈,李路稍稍提高了音量,以保證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能夠清晰地傳到距離最遠的學員耳朵裏麵去,他說道:“我想圍繞大空軍這三個字來講講。首先說說我對這三個字的理解。大空軍是一個什麽樣的評判標準呢?就好比徐元勇同誌剛才談到的以‘色’列空軍。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國家,就領土來說,在咱們大華夏人眼中,那點地方根本不夠看。咱們先拋開經濟政治各個方麵不談,單講軍事。其實經濟方麵也不用多說,猶太人賺錢厲害是總所周知的。”
“我要說的是,就以‘色’列這樣一個國家,那麽小一個地方,區區兩三百架戰機的空軍,能稱為大空軍嗎?是不是大空軍就一定要有上千架數千架戰機才算得上大空軍?”
“都不是。所謂的大,不是體現在你有多少戰機你有多少人,而且體現在你的戰略戰術和作戰能力上。毫無疑問的一點是,以‘色’列空軍的飛行員的素質都是非常的高的。首先他們每一個人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而且因為地緣政治等等原因,幾乎都有過戰鬥的經曆。大家都可以想象,打過仗和沒打過仗的兵的差距是多麽的大。”
“我重點要談談自己看法的是空軍以後的路要怎麽走,要按照一個什麽樣的標準去建設?簡單地說,一直以來咱們空軍幹的無非就是那麽幾件事。領空巡邏,截擊敵機。咱們的訓練是按照爆發大規模戰事的標準來進行的,隨時準備打上一場有上百架戰機參與的大規模空戰。”
說到這,李路停了一下,目光炯炯地掃過每一個人的臉上,說道,“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我可以做出這麽一個大膽的推論。未來爆發類似於當年遠東那種大規模戰事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動輒上百幾百架戰機在空中‘混’戰,這種場麵恐怕是再也看不到了。這裏麵有很多因素。比如,到底是什麽樣的兩個國家對抗才能引發這麽大規模的戰事。能夠在一次作戰中出動數百架戰機的國家無非就那麽兩三個……”
“再一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戰機的‘性’能會去到一個現在我們無法想象的程度。當一架先進戰機有能力把十幾二十架普通戰機擊落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幾百架戰機‘混’戰的場麵一去不複返了。除非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否則這種可能‘性’幾近於零。”
“我說了這麽多,隻是為了引出唯一的重點――未來的空軍,不再是單純的防空作戰,說得學術一點,就是不再是僅僅爭奪製空權就行了。”一句話勾起了所有人的求知‘欲’,連章處長也不由沉思起來。
讓李路稍稍有一點時間緩衝,就繼續說道:“一開始提到以‘色’列空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徐元勇同誌說的六日戰爭。在那場戰爭裏,以‘色’列空軍擊毀的敵機達到了451架,而這些戰機大多數都是在跑道上被擊毀的。”
“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然後分成大致把空軍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被動防禦型的,就是別人過來打你你再升空去迎戰。另一種是主動防禦型的,就是在你意識到對方要過來打你了,你在此之前、在他們升空之前把他們擊毀在地麵!我堅定地認為,隻有主動防禦才是最好的防禦。套用一句名言:最好的防禦是進攻。咱們的陸軍是完全的領會到了這句話的‘精’髓,陸軍的整個曆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空軍呢,單純的國土防空已經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新時代對軍隊提出的要求了。未來的空軍,要做到殲敵於千裏之外。以‘色’列空軍其實也是被‘逼’著走上這條路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什麽戰略縱深可言,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們就得必須想方設法在敵機起飛之前幹掉他們!”
“另外,不久之後咱們會發現,未來的作戰樣式不再是某一個軍兵種的單打獨鬥,那將會是多兵種的協同式的聯合作戰。這樣一來,當陸軍需要來自天上的支援時,咱們空軍卻發現沒有辦法向地麵上的敵軍投擲炸彈,那將會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的看法。未來的空軍,必須得有側重點的全方位發展,根據咱們的實際情況,把遠程打擊作為和爭奪製空權一樣重要的戰略來建設。”
“也許以後我們不會再有四五千架戰機,有可能會是一千架甚至更少,但是那將會是一支真正的大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