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海訓一開始就充滿了火藥味。
按照雙方老板達成的協議,訓練基地的三分之二歸124師,剩下三分一歸701團。也就是說,把長達十幾公裏的海灘劃分成三等分,然後往內陸方向延伸,一直到訓練基地的分界線。
這樣的分配倒也算是公平合理,701團這千百號人能占三分之一的區域,也算是李大團長無理耍賴的結果了。
每一塊區域的地形都差不多,先是一片幹幹淨淨的海灘,寬度五十米到數百米不等,然後就是防風林,再往裏就是老百姓的田地什麽的,這個時候通常會有一些完完全全的土路沿著海岸線的走向蜿蜒而去,再往上地勢慢慢抬高,就進入了除了當地村民都很少進入的野生山林了,時不常的會出現一座小山峰,山上各種石頭各種溝壑。翻過去之後,就是典型的丘陵地帶了,蔥蔥鬱鬱的樹林一片連著一片,一直向內陸延伸。
典型的丘陵地形。
這裏解釋一下,訓練基地可不都是全封閉的。像南港訓練基地的範圍裏就有好幾個自然村落,平時老百姓正常生活生產,部隊訓練的時候會接到通知限製進入哪些哪些區域,駐訓部隊也會派出必要的人員把守路口。
其實可以這樣說:整個華夏領土領海領空,都是國防軍的訓練基地。
產生了衝突,兩支部隊幾乎是處處對著幹。兩邊的領導都很聰明,把兵們的憤怒巧妙地轉化為訓練場上的衝勁兒。怎麽著你不想練了嗎,你看看對麵的70師,你不玩命兒練就會給人比下去,丟臉丟到姥姥家!
部隊是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的集體,強到什麽程度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下午遊泳訓練,124師的計劃是五點三十分準時把部隊帶回,拿眼一看701團一點動靜都沒有,結果值班幹部就是不吹哨子。701團都沒帶回,我124師帶回豈不是顯得我的訓練不紮實?
這種細節體現在方方麵麵,再比如帶回的路上,有一段路是雙方部隊必經的,結果隊伍一帶到那裏,不用上麵下令,帶隊的幹部骨幹就喊起了番號來。兵們那是往死裏了去吼,把1234吼得震天動地,嗓子廢了就是光榮,就是他媽的士氣!
軍人是唯一一個把自己往死裏折騰才能產生榮譽感的人種!
有一回蕭鵬搞搶灘登陸訓練的時候,把腳給崴了,頓時腫的跟豬頭一樣腳裸那裏。兩個人扶著他往醫療點走去,路過一群124師士兵的時候,這廝停下來,在戰友納悶的目光中,抖了抖受傷的腳,居然從大臂口袋裏掏出一副墨鏡,以四十五度角仰望斜下的太陽,慢慢地把墨鏡戴上,把自己的側麵留給124師的士兵。
頓時,一股淡淡的憂傷揚起……
這一幕給李路看到,登下遠遠地指著他大吼道:“兔崽子裝什麽呢裝!趕緊給老子滾回去!”
那倆兵架著蕭鵬沒命似的跑了。
那邊124師的人卻是肺都氣炸了,卻半點辦法沒有,總不能因為這就上去跟人幹架吧?就隻能訓練場上見高低了。
一起衝突,反而激發了兩支部隊的訓練熱情,倒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海訓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李路就鬱悶了。因為在他的計劃裏,701團最後是安排了機降登陸作戰訓練的。這就需要軍區陸航團的配備,這個時候第6軍還沒陸航團,軍區的陸航團也還沒升級成旅。不過機型卻有了一些變化,華南軍區陸航團裝備的是uh-60“黑鷹”通用直升機,而不是曆史上的米-17係列。
就那麽二十多架直升機,這個時候部隊的訓練工作量都很大,經過李路的插手,陸航直升機部隊有自己的戰術攻擊科目要訓練,701團就得不到保障了。沒有陸航團的配合,這機降登陸訓練就沒法搞。李路不鬱悶才怪。
唉,要是有更多的直升機就好了。
沒辦法,李路隻好調整計劃,搞一次全團的綜合演練。正在這個當口,124師的人送來了一封****他媽的親筆信。大致內容是,你不是很牛逼嗎,那麽咱們來一場勢均力敵的對抗吧,我124師也不欺負人,我們出一個步兵團,有種咱們高高對抗!
李路瞪大了眼睛,看著信就笑了,這是下戰書啊!124師看來是咽不下那口惡氣,要跟這討回來呢!
不過,這倒是一個極好的檢驗訓練成果的機會,李路眼珠子轉了轉,簡直太好不過了。而且,他正在想著怎麽再給124師點難堪呢,這就送枕頭了……他馬上給******回複了,大概的意識是說,你王師長也不要客套了,全師一塊上吧,畢竟你跟我701不是同一個檔次的對手。
******以及一幹師領導鼻子都氣歪了,這是赤果果的瞧不起人啊!******正要果斷拒絕的時候,那個副師長阻止了他,並且把701團的真實情況進行了說明。那意思就是說,701團不是普通的步兵部隊,他們裝備好,人員也是走特種部隊訓練的玩命兒路子。而且,他提出建議,既然是對抗,那就由701團當藍軍,也就是防禦方,124師進攻。按照進攻原則,兵力要三倍於防禦方,這樣就不算是占701團的便宜了。
******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思索片刻,就答應下來了。他也是著實咽不下那口惡氣,想借這個機會好好地教訓一下701團,讓那個毛都沒長全的團長知道什麽叫做天外有天。自然的,是把握越大越好了。
那個副師長就隱蔽地奸笑起來:李家老三,你注定是個笑話。
這下,謎底揭開了。
李路之所以從一開始就不尋常地跟124師對著幹,並且出嘴不留情,原因就在於當時他看到了這個副師長――程保國,程家老爺子的次子,程天浩的親叔叔。李路當時忽地想起了老程家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雖然都給這廝一一化解了,但是他還是耿耿於懷。
幹正事的時候,三哥是最他媽很那些不顧全大局甚至不顧國家利益添亂的人。前一段忙得恨不得多一個腦袋,騰不出手來,現在給撞見了,三哥這廝哪還能輕易放過他?
要說,你李路跟老程家有恩怨,那就奔程保國去好了,被搭上人124師啊。事實卻是,李路記得很清楚,******隻是124師的一個過渡人物,用不了幾個月就會調走,而程保國會接任124師。
就算是這樣也就罷了,三哥也不會針對整個124師,關鍵是他的記憶告訴他,程保國接任124師師長之後,居然把一支第一批換裝新式兩棲裝備的機步師給帶出陸軍內部有名的三流部隊!很難想象一支備戰海峽的主力部隊會變成三流部隊,第6軍的榮譽全是給這支部隊給拖累了。以至於後來選擇駐港部隊,上麵選了第5軍的塔山英雄團為骨幹,把近在咫尺的124師給拋到了腦後。
歸根結底,程保國為了政績,頻繁在訓練工作上弄虛作假!上梁不正下梁歪,124師下麵的大小領導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當時李路就不斷地拿話刺激******,目的就是想讓程保國自己跳出來。沒想到,程保國的養氣功夫比起他的侄子程天浩不知道要好多少,愣是忍住了。如果當時程保國忍不住動了手,那就有好戲看了。
李路正鬱悶著就這麽失去一個打擊老程家的機會,現在好嘛,枕頭一送就是倆,既能檢驗部隊的訓練成果,還能打擊對手,再好不過。
話又說回來,李路又怎麽能肯定,124師的指揮官是副師長程保國呢?按照慣例,如果不是很重大的演習,一般都是由副師長或者參謀長擔任參戰參演部隊指揮官的,一般是參謀長居多。眾多的因素中有一個比較國情的地方――副師長或者參謀長是指揮官,即使輸了也還有餘地……
124師的兩位副師長和參謀長都是四十多的老人了,而程保國是三十七八歲的青年上校,怎麽說都應該是他上。而且,李路敢百分百肯定,程保國一定不會放過這麽一個絕好的“欺負”李路的機會。屢次交手老程家都敗下陣來,程保國估計做夢都想扳回一城。
用一個師打一個團,可不是欺負麽?隻是,到底是誰欺負誰,現在誰也說不好。
果然,第一次協調會議的時候,是程保國出現,師長政委等等一幹人都沒來。這就說明了124師已經確定了程保國具體負責指揮接下來的對抗了。
於是,兩支部隊私下裏就約炮了,呃,約戰。雙方的參謀團隊碰頭迅速地把規則什麽的製定下來,也沒整什麽導演部,本來就是私下裏的切磋。這下問題就來了,誰當裁判員呢?李路大手一揮,撂下一句話,打仗有裁判員的嗎,就這麽打!
可是戰鬥效果、人員傷亡這些,又怎麽判斷?
李路大包大攬:“紅色防務的演習毀傷判斷係統單兵係統已經研製成功,據我所知已經生產出了一萬套,我找人調過來先用一次!”
所謂演習毀傷判斷係統,通俗地說就是可以判斷演習中的各種毀傷效果。而單兵係統呢,說白了就是一套激光感應設備。通常由裝在槍管消焰器處的激光發射器、頭盔上的接受儀和發煙裝置以及身體上的感應塊。士兵按照實際作戰動作來,瞄準擊發,射出激光,打中了,目標頭盔上的發煙裝置就會冒出煙來,代表已經被殺傷。
這麽先進的玩意兒124師的人還是第一次聽說,主要是根本不用訓練,直接士兵披掛上就能用,戰鬥中冒煙的就自動退出戰鬥好了。另外還有演習用手榴彈、火炮炮彈什麽的,采用同樣的遠離,以彈著點為中心,理論殺傷方位內的人員都要被殺傷。
說起來,紅色防務在演習係統和彈藥上的研製已經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這裏麵自然有李路這個怪物的功勞。
李路一個電話就把紅色防務那一萬套準備交付給總參裝備部的單兵演習係統和若幹演習用彈藥給調了過來,兩支部隊就趕緊的裝備上,進入了緊張的戰前準備中去了……
按照雙方老板達成的協議,訓練基地的三分之二歸124師,剩下三分一歸701團。也就是說,把長達十幾公裏的海灘劃分成三等分,然後往內陸方向延伸,一直到訓練基地的分界線。
這樣的分配倒也算是公平合理,701團這千百號人能占三分之一的區域,也算是李大團長無理耍賴的結果了。
每一塊區域的地形都差不多,先是一片幹幹淨淨的海灘,寬度五十米到數百米不等,然後就是防風林,再往裏就是老百姓的田地什麽的,這個時候通常會有一些完完全全的土路沿著海岸線的走向蜿蜒而去,再往上地勢慢慢抬高,就進入了除了當地村民都很少進入的野生山林了,時不常的會出現一座小山峰,山上各種石頭各種溝壑。翻過去之後,就是典型的丘陵地帶了,蔥蔥鬱鬱的樹林一片連著一片,一直向內陸延伸。
典型的丘陵地形。
這裏解釋一下,訓練基地可不都是全封閉的。像南港訓練基地的範圍裏就有好幾個自然村落,平時老百姓正常生活生產,部隊訓練的時候會接到通知限製進入哪些哪些區域,駐訓部隊也會派出必要的人員把守路口。
其實可以這樣說:整個華夏領土領海領空,都是國防軍的訓練基地。
產生了衝突,兩支部隊幾乎是處處對著幹。兩邊的領導都很聰明,把兵們的憤怒巧妙地轉化為訓練場上的衝勁兒。怎麽著你不想練了嗎,你看看對麵的70師,你不玩命兒練就會給人比下去,丟臉丟到姥姥家!
部隊是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的集體,強到什麽程度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下午遊泳訓練,124師的計劃是五點三十分準時把部隊帶回,拿眼一看701團一點動靜都沒有,結果值班幹部就是不吹哨子。701團都沒帶回,我124師帶回豈不是顯得我的訓練不紮實?
這種細節體現在方方麵麵,再比如帶回的路上,有一段路是雙方部隊必經的,結果隊伍一帶到那裏,不用上麵下令,帶隊的幹部骨幹就喊起了番號來。兵們那是往死裏了去吼,把1234吼得震天動地,嗓子廢了就是光榮,就是他媽的士氣!
軍人是唯一一個把自己往死裏折騰才能產生榮譽感的人種!
有一回蕭鵬搞搶灘登陸訓練的時候,把腳給崴了,頓時腫的跟豬頭一樣腳裸那裏。兩個人扶著他往醫療點走去,路過一群124師士兵的時候,這廝停下來,在戰友納悶的目光中,抖了抖受傷的腳,居然從大臂口袋裏掏出一副墨鏡,以四十五度角仰望斜下的太陽,慢慢地把墨鏡戴上,把自己的側麵留給124師的士兵。
頓時,一股淡淡的憂傷揚起……
這一幕給李路看到,登下遠遠地指著他大吼道:“兔崽子裝什麽呢裝!趕緊給老子滾回去!”
那倆兵架著蕭鵬沒命似的跑了。
那邊124師的人卻是肺都氣炸了,卻半點辦法沒有,總不能因為這就上去跟人幹架吧?就隻能訓練場上見高低了。
一起衝突,反而激發了兩支部隊的訓練熱情,倒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海訓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李路就鬱悶了。因為在他的計劃裏,701團最後是安排了機降登陸作戰訓練的。這就需要軍區陸航團的配備,這個時候第6軍還沒陸航團,軍區的陸航團也還沒升級成旅。不過機型卻有了一些變化,華南軍區陸航團裝備的是uh-60“黑鷹”通用直升機,而不是曆史上的米-17係列。
就那麽二十多架直升機,這個時候部隊的訓練工作量都很大,經過李路的插手,陸航直升機部隊有自己的戰術攻擊科目要訓練,701團就得不到保障了。沒有陸航團的配合,這機降登陸訓練就沒法搞。李路不鬱悶才怪。
唉,要是有更多的直升機就好了。
沒辦法,李路隻好調整計劃,搞一次全團的綜合演練。正在這個當口,124師的人送來了一封****他媽的親筆信。大致內容是,你不是很牛逼嗎,那麽咱們來一場勢均力敵的對抗吧,我124師也不欺負人,我們出一個步兵團,有種咱們高高對抗!
李路瞪大了眼睛,看著信就笑了,這是下戰書啊!124師看來是咽不下那口惡氣,要跟這討回來呢!
不過,這倒是一個極好的檢驗訓練成果的機會,李路眼珠子轉了轉,簡直太好不過了。而且,他正在想著怎麽再給124師點難堪呢,這就送枕頭了……他馬上給******回複了,大概的意識是說,你王師長也不要客套了,全師一塊上吧,畢竟你跟我701不是同一個檔次的對手。
******以及一幹師領導鼻子都氣歪了,這是赤果果的瞧不起人啊!******正要果斷拒絕的時候,那個副師長阻止了他,並且把701團的真實情況進行了說明。那意思就是說,701團不是普通的步兵部隊,他們裝備好,人員也是走特種部隊訓練的玩命兒路子。而且,他提出建議,既然是對抗,那就由701團當藍軍,也就是防禦方,124師進攻。按照進攻原則,兵力要三倍於防禦方,這樣就不算是占701團的便宜了。
******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思索片刻,就答應下來了。他也是著實咽不下那口惡氣,想借這個機會好好地教訓一下701團,讓那個毛都沒長全的團長知道什麽叫做天外有天。自然的,是把握越大越好了。
那個副師長就隱蔽地奸笑起來:李家老三,你注定是個笑話。
這下,謎底揭開了。
李路之所以從一開始就不尋常地跟124師對著幹,並且出嘴不留情,原因就在於當時他看到了這個副師長――程保國,程家老爺子的次子,程天浩的親叔叔。李路當時忽地想起了老程家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雖然都給這廝一一化解了,但是他還是耿耿於懷。
幹正事的時候,三哥是最他媽很那些不顧全大局甚至不顧國家利益添亂的人。前一段忙得恨不得多一個腦袋,騰不出手來,現在給撞見了,三哥這廝哪還能輕易放過他?
要說,你李路跟老程家有恩怨,那就奔程保國去好了,被搭上人124師啊。事實卻是,李路記得很清楚,******隻是124師的一個過渡人物,用不了幾個月就會調走,而程保國會接任124師。
就算是這樣也就罷了,三哥也不會針對整個124師,關鍵是他的記憶告訴他,程保國接任124師師長之後,居然把一支第一批換裝新式兩棲裝備的機步師給帶出陸軍內部有名的三流部隊!很難想象一支備戰海峽的主力部隊會變成三流部隊,第6軍的榮譽全是給這支部隊給拖累了。以至於後來選擇駐港部隊,上麵選了第5軍的塔山英雄團為骨幹,把近在咫尺的124師給拋到了腦後。
歸根結底,程保國為了政績,頻繁在訓練工作上弄虛作假!上梁不正下梁歪,124師下麵的大小領導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當時李路就不斷地拿話刺激******,目的就是想讓程保國自己跳出來。沒想到,程保國的養氣功夫比起他的侄子程天浩不知道要好多少,愣是忍住了。如果當時程保國忍不住動了手,那就有好戲看了。
李路正鬱悶著就這麽失去一個打擊老程家的機會,現在好嘛,枕頭一送就是倆,既能檢驗部隊的訓練成果,還能打擊對手,再好不過。
話又說回來,李路又怎麽能肯定,124師的指揮官是副師長程保國呢?按照慣例,如果不是很重大的演習,一般都是由副師長或者參謀長擔任參戰參演部隊指揮官的,一般是參謀長居多。眾多的因素中有一個比較國情的地方――副師長或者參謀長是指揮官,即使輸了也還有餘地……
124師的兩位副師長和參謀長都是四十多的老人了,而程保國是三十七八歲的青年上校,怎麽說都應該是他上。而且,李路敢百分百肯定,程保國一定不會放過這麽一個絕好的“欺負”李路的機會。屢次交手老程家都敗下陣來,程保國估計做夢都想扳回一城。
用一個師打一個團,可不是欺負麽?隻是,到底是誰欺負誰,現在誰也說不好。
果然,第一次協調會議的時候,是程保國出現,師長政委等等一幹人都沒來。這就說明了124師已經確定了程保國具體負責指揮接下來的對抗了。
於是,兩支部隊私下裏就約炮了,呃,約戰。雙方的參謀團隊碰頭迅速地把規則什麽的製定下來,也沒整什麽導演部,本來就是私下裏的切磋。這下問題就來了,誰當裁判員呢?李路大手一揮,撂下一句話,打仗有裁判員的嗎,就這麽打!
可是戰鬥效果、人員傷亡這些,又怎麽判斷?
李路大包大攬:“紅色防務的演習毀傷判斷係統單兵係統已經研製成功,據我所知已經生產出了一萬套,我找人調過來先用一次!”
所謂演習毀傷判斷係統,通俗地說就是可以判斷演習中的各種毀傷效果。而單兵係統呢,說白了就是一套激光感應設備。通常由裝在槍管消焰器處的激光發射器、頭盔上的接受儀和發煙裝置以及身體上的感應塊。士兵按照實際作戰動作來,瞄準擊發,射出激光,打中了,目標頭盔上的發煙裝置就會冒出煙來,代表已經被殺傷。
這麽先進的玩意兒124師的人還是第一次聽說,主要是根本不用訓練,直接士兵披掛上就能用,戰鬥中冒煙的就自動退出戰鬥好了。另外還有演習用手榴彈、火炮炮彈什麽的,采用同樣的遠離,以彈著點為中心,理論殺傷方位內的人員都要被殺傷。
說起來,紅色防務在演習係統和彈藥上的研製已經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這裏麵自然有李路這個怪物的功勞。
李路一個電話就把紅色防務那一萬套準備交付給總參裝備部的單兵演習係統和若幹演習用彈藥給調了過來,兩支部隊就趕緊的裝備上,進入了緊張的戰前準備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