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鬧劇一般的政變,結果在次日揭曉。曆史上記載這次政變持續的時間是三天,實際上僅僅一天一夜,緊急狀態委員會已經走不下去了。


    19日晚,蘇聯總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政變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帕夫洛夫在內閣晚間會議之後,突然高血壓病發作。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決定,由第一副總理古日耶夫履行總理職務。


    得到這個消息,李路不由說了一句“帕夫洛夫比亞納耶夫聰明”,聽得眾人莫名其妙。


    真實的情況,恐怕沒有一個蘇聯民眾能夠得知。


    18日下午,正在享受晚會的亞納耶夫和帕夫洛夫接到克格勃的電話,內容是開會討論一項“可怕的緊急事件”。這個時候,克格勃已經把正在克裏米亞福羅斯灣總統別墅度假的戈爾巴喬夫軟禁起來,而亞納耶夫根本不知道。


    當天下午的會議,除了戈爾巴喬夫之外,蘇聯的重要領導人幾乎都在場。會議是由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主持,他通報了如下情況:“克格勃得到消息,有人要發動武裝起義……那些人要包圍首都的一些戰略要地……電視台總部、火車站、議員們居住的兩個飯店……還有一個包含了在座絕大多數官員名字的黑名單……那些人要處決我們和我們的親屬……”


    克格勃負責蘇聯領導人安全保衛工作的第九局局長普列漢諾夫為克留奇科夫佐證:“我也通過其他渠道了解到同樣的情況,問題的確很嚴重。”


    同時,總統辦公室主任博爾金說戈爾巴喬夫病勢嚴重,“可能是心髒病發作或者中風”。


    總統跟前的人親口證實了這件事,與會者再沒有懷疑。自始至終,亞納耶夫等人都完全沒有自己獲得信息的渠道,所有的消息都是從克格勃這裏得知。


    至此,819政變的幕後逐漸清晰起來,一力促成這次政變的不是台前的亞納耶夫,而是克格勃總頭子克留奇科夫!


    這是一個真正想要保全蘇聯的人,至少,在會議召開之前,他沒有像亞納耶夫那樣去參加帕夫洛夫兒子的生日宴會。


    可惜的是,克留奇科夫無力回天,戈爾巴喬夫從經濟改革到政治改革,一步步地腐朽了蘇聯的脊梁,新思維新浪潮把理想信念堅定的軍人們特工們群體扔進了新浪潮,不斷惡化的社會經濟當中迷失掉信仰,從而背板了蘇共。克留奇科夫所能依靠的力量不複存在,又怎能力挽狂瀾?


    如果他知道日後會背負一個叛國的罪名,此刻該作何感想?


    如果他知道他死後,會不會對“真正的民主戰士”這個評價無奈苦笑呢?


    把民主戰士冠於曾經叱吒風雲的克格勃頭子頭上,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然而說起來,他和他的同誌們當時沒能阻止戈爾巴喬夫修改憲法取消蘇共的絕對領導地位,然後放棄了政委製度在軍隊和情報部門中的存在,其實應該會預想到今日。


    曆史沒有如果,可悲之處在於,軍隊打下的政權,最後毀掉它的也是軍隊。


    紛亂之中又如何能一針一線明明白白地繡出蘇聯走到今天的路線圖呢?歸根結底也隻能歸結於,這個紅色帝國在與北約的對抗中,沒能堅持下來。


    於是在22日這一天,返回莫斯科的戈爾巴喬夫立即撤銷了由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或個別成員頒布的一切決定,接觸該委員會所有成員的現任職務,任命了新的國防部長、內務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格勃總頭子)。並且下達了逮捕令,除了內政部長普爾自殺外,其餘人均被捕入獄。


    然而,混亂已經蔓延開來,葉利欽為首的改革派趁機從聯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屬於中央的一係列政治、經濟甚至軍事部門和權力。葉利欽一派的力量大漲。


    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早在前日發表聲明稱對亞納耶夫等人的行動完全持否定態度,表示支持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同時宣布中止對蘇聯的經濟援助,向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施壓。


    在戈爾巴喬夫返回莫斯科之後,他們更是竭盡全力地呐喊:“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好樣的!幹下去!我們都支持你!”


    仗著這些支持,還有大筆的經濟援助承諾,葉利欽信心高漲,和幾個加盟共和國打眼色的頻率越來越高――哥幾個,機會來了,再加把勁兒,一腳把蘇共踹進曆史堆裏,咱自個當家作主的時候到了,實現資本主義富裕社會的時候到了!


    戈爾巴喬夫返回當天就果斷拋棄他的中立立場,完全倒向了改革派。他出現在電視台上發表聲明讚揚葉利欽一派等人在事變中起了卓越作用。此舉大大加強了葉利欽的地位,聲望大增。兩人很快達成協議,決定建立一個“看起來沒有反動勢力立足之地的另外一個社會”,甚至,他們還達成這樣的協議――準許在緊急情況下,一方代理另一方的職務。


    即便早已知道,李路也不禁搖頭。這個戈爾巴喬夫小時候腦袋被門夾過的。再過幾個月,葉利欽會想辦法搞死你!


    23日,葉利欽簽發命令,停止俄羅斯共產黨的活動,蘇共中央大樓被查封,大樓正麵的黨旗被俄羅斯的三色旗代替。


    24日,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他要求蘇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國內的共產黨和地方組織自行決定自己的前途,蘇共財產交由蘇維埃保管,同時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


    同日,烏克蘭宣布獨立。


    27日,白俄羅斯宣布獨立。


    2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終止蘇共在全國範圍內的活動。隨即,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或被終止、禁止活動,或被迫自動解散,或者以此原有為基礎改建新黨,甚至有的被宣布為非法。


    蘇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克魯齊納跳樓自殺,曾任蘇軍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元帥在辦公室跳樓自殺……


    短短幾天時間,93年曆史、執政70多年、擁有1500萬黨員的蘇共被摧毀。


    在使館人員目瞪口呆長籲短歎的當口,李路帶著一個小團隊離開了莫斯科,前往烏克蘭。該看的他看了,該做的也做了,繼續待下去隻能徒添那一絲哀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又是帶進華夏入門的老大哥,說沒就沒了,私人感情上李路難免不容易接受。況且,此時的烏克蘭之行,時機成熟了。


    至於現在躊躇滿誌的戈爾巴喬夫,在埋葬了蘇共的同時,也給自己挖掘好了墳墓。他那個“新聯盟條約”沒有市場,葉利欽也不會讓這麽一個窩囊廢再坐在蘇聯總統的位置上。蘇聯瓦解的缺口已經在波羅的海打開,於是一發不可收拾。葉利欽更是聯合烏克蘭、白俄羅斯的領導人,一腳踹開這個腦門有胎記的廢物,簽署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緊接把除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之外的另外9個共和國也拉了進來。隨後發表了《阿拉木圖宣言》,把戈爾巴喬夫趕了下去。


    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再看下去,李路擔心自己忍不住找上戈爾巴喬夫手把手地教他怎樣做……


    拋掉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在飛機上,李路拿起了一個名為馬卡洛夫的背景資料,慢慢地翻看起來……


    注:資料顯示,烏克蘭是在12月1日舉行全民公決,讚同烏克蘭獨立。但是宣布獨立的時間是8月24日,也是烏克蘭的國慶節。另,本章引用了一些史料,步槍並非湊字數(熟悉步槍的弟兄都知道步槍的腦袋根本不用去湊字數),而是繞不開的鋪墊,已經在保證清晰的前提下盡量精簡。咱們的主題還是洗劫,離不開一點政治上的鋪墊……


    馬卡洛夫,也有人稱馬卡羅夫,並非馬卡洛夫手槍那個人,而是……


    讀者群:336572164,妹紙太多,求分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9紅色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並收藏1989紅色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