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山林裏,一隊穿著雪地迷彩服的士兵持槍走過,土黃色的作戰靴在積雪上踏出了一條巡邏路線來。


    遠處,隱隱看到有好幾道熱氣冒出,聽到沉悶的發動機聲音。原來,山林密處,那是一個野外戰車基地。


    李路邁著大步經過一處崗哨時停下腳步,囑咐哨兵一定要做好防寒防凍措施,這才朝戰車方向走去。他的身後,是一如既往的隻有楊柳和老酒二人,前者是秘書,後者是警衛。


    他這個組合顯得尤其的怪異。


    正常來說,隻有師長以上包括師長部隊主官才配備專職秘書的,隻不過在執行中一般團首長、旅首長都會從司令部或者政治部指定一個參謀幹事為自己的秘書。領導嘛,是需要有人打下手的。


    這李大團長不僅有專職秘書,楊柳除了侍候他是啥啥都不幹的,除了李路誰的命令對他都沒用,還有一個貼身持槍警衛。這待遇有些高了,誰讓李大團長身上肩負的重擔太多了呢?


    就衝紅色計劃負責人這一條,給他配個警衛營都不過分的。如此看,反而是這廝太低調太不講將排場了。


    蘇長城大步迎過來,向李路敬禮,“團長。”


    李路回禮,點點頭,“陳俊傑呢?”


    “老陳帶著人檢查t-80的發動機。”蘇長城引著李路朝前走,一邊介紹道,“剛剛得出結論,氣溫低於零下二十度,t-80的動力係統的可靠性就會大大降低。紅色防務的人正在研究是否能夠現場解決問題。”


    “t-64有什麽問題沒有?”


    搖搖頭,蘇長城說道:“t-64的柴油發動機表現良好,紅色防務的人說即便是零下五十度,也能夠正常作戰。”


    李路笑了笑,“莫不是誇海口呢吧?他們給t-80換上的國產新型燃氣輪機,之前說能夠在什麽樣的氣溫之間作戰?”


    蘇長城嘿嘿地笑了笑,“團長,紅色防務的人還是比較務實的。早在t-80改進型列裝後,他們就明確表示,t-80g上用的是國產的新型燃氣輪機,高溫高寒環境下可靠性還是有待進一步改善的。實際上,他們是說沒有把握能夠抵禦多冷的天氣,在集結東北之前的最後一次檢修裝備的時候。”


    頓了頓,蘇長城補充說道:“不過老陳試過了,真要打仗,t-80g照樣能上。”


    李路嗬嗬地笑了笑,轉眼就走到了上麵搭著偽裝網的臨時露天車庫,裝甲兵、機械師以及紅色防務公司的技術人員三五成群地圍著幾輛t-80g進行檢查討論。


    陳俊傑小跑過來,兩隻油乎乎的手裸露在外,他朝李路敬了個禮:“團長,你來了。”


    李路回禮,指著他的雙手,“我看你這雙手是不想要了,趕緊去洗幹淨,把保暖手套防護手套都戴上。”


    陳俊傑想辯解幾句,看著李路的目光,於是很幹脆地“是”的一聲就轉身快步離去了。


    扭頭之間,李路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那是一個高瘦如竹竿的穿著紅色防務標誌大衣的年輕人。那年輕人顯然也認出了他來,衝他微笑。


    李路走過去,伸出手,“顧東嶽?”


    瘦高年輕人點頭答道:“李團長,沒想到你還記得我。”


    “哈哈,想不記得你太難了。羅工的哼哈二將一竹竿一小胖!”李路笑道。


    原來這個年輕人卻是羅大佑的二徒之中的瘦高個,當年李路還在101大隊的時候,前往白城兵器所為101大隊打造專用武器裝備遇上了羅大佑這個大拿,忽悠道紅色集團的同時,也把他的兩位徒弟打包了。


    “小顧啊,我聽羅工說,你負責的是冷兵器這一塊,怎麽現在跟著動力所的人混了?”李路奇怪地笑著問。


    顧東嶽撓了撓頭,給一個小自己七八歲的人喊作小顧他倒也是很大多數人一樣不覺得有任何的不妥或者異樣。


    “李團長,其實我最感興趣的是發動機。以前師父讓我專心學冷兵器的時候我也偷偷看動力方麵的書籍。這不,動力所組建的時候,師父看我興趣在那,就調過去當了個見習工。”顧東嶽解釋了一下。


    李路讚賞地看著他不住地點頭,三十歲出頭的人能在發動機領域有這般造詣,很了不得了。卻是李路是怎麽看出來的?原來紅色防務裏麵的技術工人都是有級別的,而且有一種類似於軍隊胸前略章一般的表示。技術工人分為三等六級,再往上就是設計師、工程師這些了。


    動力所組建沒兩年,這個顧東嶽已經是六級技術工人了,已經很說明問題。相比,在這個派駐701團跟隨部隊行動的團隊裏,顧東嶽算是一個技術大拿了。


    寒暄了幾句,和其他技術工人打了個招呼,李路拱拱手,說道:“各位師傅辛苦了。”


    紅色防務的技術工人們都是些年輕的小夥子,普遍年齡在25-35之間,也是滿腔熱血的人。看見部隊領導這麽客氣,當下揮著拳頭齊聲喊了句:“為人民服務。”


    顧東嶽示意大家繼續工作,然後引著李路走到一台發動機艙打開了的t-80g邊上,指著很整齊但是有許多油汙的發動機。那些油起著防寒防凍作用的,還有潤滑的用處。


    “rq-1200車用燃氣輪機動力係統。”顧東嶽指著t-80g的心髒,介紹道,“師父糾集了原來的老同學老戰友一道展開了艦用燃氣輪機的攻關,這個車用型號是附帶品。前期我們進行了全地形全天候的測試,表現不如zy-1500a車用柴油發動機係統,但是比毛子原來裝備的要好上太多。尤其是高原高溫情況下,rq-1200的表現是超過了美帝艾布拉姆斯主坦上使用的還要出色,主要是可靠性上麵。”


    頓了頓,顧東嶽話鋒一轉,環顧了一下白茫茫的四周,說道,“不過在高寒地帶,它的小毛病還是不少。為了維持正常的運轉,就會影響到油耗。這個問題現在我們還沒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此時,陳俊傑洗幹淨了雙手,依言地套上了保暖手套又加了一雙薄一些的防護手套,小跑過來,恰好聽到顧東嶽的話。


    他看著李路,臉色凝重,報告道:“團長,昨天我帶車測試了一下。按照現在的狀況,t-80g的作戰距離隻有一百公裏左右,和我們的戰術指標相差了一半還多。”


    他作為主力裝甲營的軍事主官,是知道所謂的高寒滾雷檢驗性演練的真正目的的。若是演練,勉強也就算了,畢竟是這麽惡劣的天候條件。但是如果需要武裝幹涉北方的事務,這些t-80g極有可能還沒有跑到任務區域就會因為耗盡了燃油趴窩。


    團裏的後勤隊是不可能擔當得起這麽頻繁的油料補給任務的。而且,裝甲營的t-80g主戰坦克有多達一個連,失去這些坦克,裝甲營的突擊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了解清楚了裝甲營當前的情況,李路的目光不由掃向了遠處的已經塗上了雪地迷彩的t-64g,不由想到一個問題:恐怕很長時間內,主戰坦克的主力動力係統還是要采用柴油發動機。畢竟柴油發動機的可靠性擺在那,而新技術的運用,會使得柴油發動機的優點更加的突出,缺點更加的少。


    若不是一個艦用燃氣輪機他必須要搞,再加上燃氣輪機那個幾乎什麽都能喝的“胃部”,李路早就下令紅色防務的動力所隻搞燃氣輪機的技術儲備,而不是技術攻關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正是這種高難課題,才讓羅大佑這個雙博士以及他的那些技術狂人一般的老同學老戰友迸發出青春活力來。


    當前的問題,是解決t-80g腿短的問題,以便能夠隨時突出邊境線,向m區或者s區開進。


    想了想,李路沉聲問道:“小顧,你的意思是,隻要能保持滿功率的運轉,t-80g的動力係統就不會出現其他毛病?”


    顧東嶽沉思了一下,糾正說道:“應該是可靠性大大提高,不能篤定地說就不會出現問題。但是,不用滿功率運轉,隻需要任何時候保持80%的運轉功率就行。”


    蘇長城不懂坦克,也不懂這些生澀的技術,但是他很懂戰術,懂打仗,跟著李路這麽長時間,早就耳熏目染了。


    “顧師傅,80%也好100%也好,在交戰的時候是駕駛員是很難精確地把握到這個量的。所以我覺得實際上和滿功率運轉沒有多大區別。”蘇長城看了眼陳俊傑,“實在不行,我們隻能放棄這些t-80g了。開著他們上戰場,麻煩隻怕更多。”


    陳俊傑頗有些無奈地看著李路,說道:“團長,我們已經做好了40輛t-64g的重新編組計劃,沒有這些t-80g,我們裝甲營也能保證完成任務。”


    李路看了他一眼,又看了蘇長城一眼,心裏明鏡似的。他們是擔心自己把他們的主攻任務拿下。別忘了,餘明家的第70旅可是有兩個坦克營的。而且那些都是國防軍武器庫中比較新的88式主戰坦克,雖然各方麵戰術性能比不上t-64g甚至t-80g,但是勝在可靠。


    把裝甲營的任務和第70旅裝甲部隊的調換一下,不是沒有可能的。


    繞著t-80g走了一圈,李路皺著眉頭,腦中閃過一個畫麵,指著車尾部,問顧東嶽:“趕製一批大容量外接油箱需要多長時間?”


    顧東嶽畢竟是高技術的,拿眼一掃車尾處,便回答道:“12輛坦克12個,你們團的修理所可以在一天之內做出來。”


    李路輕聲念叨著:“一天……測試需要一天……”


    他緩緩點著頭。


    陳俊傑反應過來,眉頭直跳,問道:“團長,你的意思是用外接油箱來解決作戰距離的問題?”


    蘇長城此時也心裏暗道,團長就是團長,當所有人就糾結在發動機油耗與可靠性之間的關係時,他老人家一早就跳出了桎梏,想到了外接油箱。


    李路點點頭,“隻有這個辦法了。”


    陳俊傑的眼睛隨著他的思考慢慢亮起來,他目測了車尾部的位置,估算了外接油箱的容量,在心裏進行了一番計算――最少能夠增加五十公裏的作戰距離。夠用了!


    當下他就拉著顧東嶽朝修理所跑,修理所是跟隨裝甲營行動的,畢竟裝甲營才是主要的保障對象。


    此時,楊柳捂著耳麥傾聽了一下,快步走到李路身邊,沉聲說道:“團長,蘇副團長暈倒了。”


    李路猛地回頭看著楊柳,臉色有些難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9紅色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並收藏1989紅色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