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90式155毫米口徑45倍身管自行榴彈炮是張龍團的主力裝備,他指揮的這個數字化炮兵團也是陸軍第一個裝備紅色防務公司地麵係統部研發的新式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的炮兵部隊。
“plz”的含義是“自榴炮”,字母倒過來便是簡稱的首位拚音字母,“90”說明這款火炮是1990年定型的,“155毫米”表示口徑大小,“45倍”說明這款火炮的炮管長度是口徑的45倍。
張龍團有一個營的plz-90,共有24門。從裝備數量能夠看出,這個155炮營是大編製營。
數字化炮兵團下麵還有一個營的plz-89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這是一款經過了紅色防務公司數字化改裝的改型火炮。
張龍團一共有四個炮營,其餘兩個,是裝備了phl-90式遠程多管火箭炮。這款火箭炮是紅色防務公司以蘇製9k57“颶風”多管火箭炮為藍本,研發的國產新一代遠程多管火箭炮。
與颶風不同的是,phl-90已經實現了模塊化,可以發射六種不同口徑的火箭炮,所有的火箭彈采用密封型儲存,再裝填時間隻需要短短的五分鍾。
張龍團一共裝備了36門。
從裝備數量來看,張龍的這個炮兵團是名副其實的重型大編製炮兵團。為他們提供後勤保障的車輛和人員,幾乎與戰鬥車輛相等。
李路遲遲不動用這個炮兵團,顯然是有自己的考慮。出兵幹涉到現在,將近48個小時了。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戰術目標,李路必須得有更快的殲滅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計劃。
他很難把希望都寄托在遠東聯軍身上,可以說,現在的俄軍是什麽狀況,遠東聯軍的情況也差不多。即便有著他秘密提供的大量資金的支持,遠東聯軍也不是說恢複就能恢複過來的。
況且,李路不敢肯定,關鍵時刻遠東聯軍會按照他的指揮棒走。
所以,要達成“斬斷莫斯科的一隻手讓他覺得疼”這樣的目的,他隻能依靠自己麾下的這個陸空戰鬥群。
拋開他那支至今不知道在哪的神秘預備隊不說,張龍的這個炮兵團,就是他製勝的關鍵力量之一。
誰又能夠想到,李路居然要用炮兵團去執行斬首任務!
神秘消失的陸勇和101大隊,除了李路,沒人知道他們幹什麽去。以至於木暮生想要提出一個特種作戰行動,旨在打擊俄軍的補給點後勤基地甚至指揮部,都沒有辦法開口。
這種任務隻能是101大隊上,但是,陸勇隻在指揮中心待了幾個小時,就不見人了。李路也沒有提起101大隊,仿佛陸空戰鬥群的編製裏沒有這支部隊一樣。木暮生當然不相信李路會忘記這個大隊,誰不知道101大隊是李路一手拉起來的。他又怎麽會忘記?
唯一的解釋隻能是,101大隊受領了一項秘密任務,保密程度足以讓李路對任何人保持沉默,包括木暮生這個他頗為看重的參謀。
摁下101大隊的神秘任務不說,先說張龍團的情況。
部隊到達預定區域之前,張龍便把團直屬的炮兵偵察連給撒了出去。在沒有高科技偵察手段的時期,炮兵部隊的偵察兵是火炮的眼睛和耳朵,他們看到了目標知道了目標的方位,才能引導己方的火炮進行精確打擊。尤其是在張龍這個裝備了國防軍最先進火炮的部隊,更顯得重要。
當年李路第一次潛入安南,執行的就是打掉越軍重炮營的任務。偵察兵以及後來特種兵的出現,很輕易起掩蓋了另一種遂行抵近、敵後偵察任務的兵種,那就是剛剛提到的炮兵部隊的偵察兵。
隻是因為炮兵部隊的偵察兵能夠執行的任務比較單一,名氣沒有一般的偵察部隊和特種部隊大。
於是,很少人知道,炮兵偵察兵所擔負任務的危險性、重要性等等,都不遜於一般意義上的偵察兵。
張龍團的偵察連是從帝都軍區直屬特種大隊抽調骨幹組建起來的,這一點便可以看出不簡單來。
李路讓張龍這麽一個炮兵團,潛到距離火線僅僅16公裏的地方,目的是要用炮兵的火力,把俄軍的前線指揮所打掉。那麽就必須得知道目標的具體位置,前期的空中偵察和電子偵察確定的大概範圍,就是斯克諾季夫以西約50公裏的區域。
因為暴雪,各種技術偵察手段都失去了作用。也因為暴雪,沒法用航空兵進行轟炸。而李路手頭上,根本沒有合適的部隊去做這件事情。於是,他想到了張龍這個數字化炮兵團。
發射精準製導彈藥的火炮,可以在雨雪天氣中完成斬首!而大麵積的覆蓋性炮擊,會讓範圍內的一切生物沒有辦法生還!
而俄軍根本不會想到,國防軍的火炮能夠打這麽遠!
之所以潛行到距離斯克諾季夫16公裏的地方,李路還存了一個心思,在那裏,可以給予防守斯克諾季夫的701團第二營及時的炮火支援。
總而言之,張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對俄軍前線指揮所進行炮擊,而要達成這一目標,現在全看撒出去的偵察連是否能夠按時找到目標的蛛絲馬跡。
孟小牛是偵察連的二排長,他是從帝都軍區直屬特種大隊過來的幹部。了解特大的人都知道,特大的前身是偵察大隊,而偵察大隊是最後一批參加了兩山輪戰的部隊。
李路當年在第17偵察大隊先後擔任過排長、副連長、連長職務,而孟小牛恰恰是他當年的部下。因為當時孟小牛的表現一般,李路負責組建101大隊的時候,沒有調他過去。
幾年過去了,孟小牛也提幹了,成了中尉,調到炮兵團就擔任了副連職排長。
此時的他,帶著一個班,攜帶著輕型炮兵偵側儀沿著遠東鐵路線,一直向西搜索。大雪很快地覆蓋掉他們行走留下的痕跡,同樣也會覆蓋一切敵人留下的痕跡,這給他們的偵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孟小牛隻能依靠雙眼,慢慢地一塊區域一塊區域地搜索。他和他的兵們都戴著配發的具有墨鏡功能的防風鏡。因為在雪地裏待的時間過長,極容易出現雪盲。
上麵給出的範圍是鐵路線為中軸線,左右二十公裏的範圍內。他們一個連全部撒開,以並肩推進的方式朝西搜索。
指揮中心的判斷是,俄軍前線指揮所的絕不會遠離鐵路線,遠東鐵路是他們唯一的機動路線,至關重要的指揮所顯然不會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設立。而前期捕捉到了一些信號,則大致地指向了這塊區域。
從俄軍第31摩步師和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一西一東兩麵夾擊斯克諾季夫鎮的態勢中,李路認定,這兩支部隊一定有一個前線指揮所在統一指揮行動,而不是由俄軍總指揮部進行指揮。
李路太清楚俄軍現在的通信手段是什麽水平了,假若是更高一層的指揮部在指揮,這兩支部隊的攻勢絕對不會這麽的協調配合得這麽的默契,以至於曹陽剛的第二營差點堅持不下來。
換言之,已經慢慢陷入三麵合圍的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他們的指揮所也極有可能不在包圍圈裏麵。
找不到俄軍的指揮所,打不掉它,李路不認為他能夠在對手有著完善的指揮體係的情況下,完成他的目的。
走到一塊岩石前麵,孟小牛把身子靠了上去,示意兵們原地休息。在積滿雪的地麵上行走,消耗掉的體力會是平常的三倍以上,他們不得不搜索一段距離進行恰當的休息,從而保證體力的持續性。
兩個兵走過來,學著孟小牛把身子靠在那塊岩石上麵,輕輕地呼著氣,目光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意外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孟小牛和那兩個兵突然感覺到,靠上的那塊大岩石在動!
孟小牛猛地直起身子,轉身看著大岩石,隻見大岩石在緩緩朝前滾動!
“糟了!”
孟小牛看著大岩石慢慢朝前滾動,發現前麵居然是一個斜坡!肯定是因為他們靠上去的重量,讓勉強保持住的岩石失去了平衡,發生了滾動!
這會暴露他們的位置!
那麽大一塊岩石,即使是他們全都上去,也根本不可能阻止它翻滾。孟小牛打著手勢,兵們立馬蹦緊了神經線,趴在雪地上,呈扇形建立防禦陣線。
孟小牛無奈地看著大岩石順著斜坡越滾越快越滾越快,一連撞到了好幾顆樹木,義無反顧地朝下麵的山穀滾落!
大岩石挾著一股風,咕嚕咕嚕地一頭砸進了山穀的那片樹林裏。
孟小牛咬著牙齒,心驚膽戰地準備應對著聽見了滾石聲音有可能出現的俄軍巡邏隊。同時,他不時地把目光掃向右側的那座尖尖的雪峰,很擔心大岩石滾動的震動會引起雪崩。
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直到那塊大岩石在山穀下麵的樹林裏停止了翻滾,也沒有出現別樣的情況。想象中的俄軍巡邏隊沒有,可能出現的暗哨子彈也沒有,仿佛方才所發生的一切,除了他們,沒人察覺。
“排長!你看!”
一個兵壓著聲音,指著前麵不遠處的斜坡,低聲說道。
隻見那裏正在緩慢的一縷一縷地朝外冒著霧氣……
“plz”的含義是“自榴炮”,字母倒過來便是簡稱的首位拚音字母,“90”說明這款火炮是1990年定型的,“155毫米”表示口徑大小,“45倍”說明這款火炮的炮管長度是口徑的45倍。
張龍團有一個營的plz-90,共有24門。從裝備數量能夠看出,這個155炮營是大編製營。
數字化炮兵團下麵還有一個營的plz-89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這是一款經過了紅色防務公司數字化改裝的改型火炮。
張龍團一共有四個炮營,其餘兩個,是裝備了phl-90式遠程多管火箭炮。這款火箭炮是紅色防務公司以蘇製9k57“颶風”多管火箭炮為藍本,研發的國產新一代遠程多管火箭炮。
與颶風不同的是,phl-90已經實現了模塊化,可以發射六種不同口徑的火箭炮,所有的火箭彈采用密封型儲存,再裝填時間隻需要短短的五分鍾。
張龍團一共裝備了36門。
從裝備數量來看,張龍的這個炮兵團是名副其實的重型大編製炮兵團。為他們提供後勤保障的車輛和人員,幾乎與戰鬥車輛相等。
李路遲遲不動用這個炮兵團,顯然是有自己的考慮。出兵幹涉到現在,將近48個小時了。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戰術目標,李路必須得有更快的殲滅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計劃。
他很難把希望都寄托在遠東聯軍身上,可以說,現在的俄軍是什麽狀況,遠東聯軍的情況也差不多。即便有著他秘密提供的大量資金的支持,遠東聯軍也不是說恢複就能恢複過來的。
況且,李路不敢肯定,關鍵時刻遠東聯軍會按照他的指揮棒走。
所以,要達成“斬斷莫斯科的一隻手讓他覺得疼”這樣的目的,他隻能依靠自己麾下的這個陸空戰鬥群。
拋開他那支至今不知道在哪的神秘預備隊不說,張龍的這個炮兵團,就是他製勝的關鍵力量之一。
誰又能夠想到,李路居然要用炮兵團去執行斬首任務!
神秘消失的陸勇和101大隊,除了李路,沒人知道他們幹什麽去。以至於木暮生想要提出一個特種作戰行動,旨在打擊俄軍的補給點後勤基地甚至指揮部,都沒有辦法開口。
這種任務隻能是101大隊上,但是,陸勇隻在指揮中心待了幾個小時,就不見人了。李路也沒有提起101大隊,仿佛陸空戰鬥群的編製裏沒有這支部隊一樣。木暮生當然不相信李路會忘記這個大隊,誰不知道101大隊是李路一手拉起來的。他又怎麽會忘記?
唯一的解釋隻能是,101大隊受領了一項秘密任務,保密程度足以讓李路對任何人保持沉默,包括木暮生這個他頗為看重的參謀。
摁下101大隊的神秘任務不說,先說張龍團的情況。
部隊到達預定區域之前,張龍便把團直屬的炮兵偵察連給撒了出去。在沒有高科技偵察手段的時期,炮兵部隊的偵察兵是火炮的眼睛和耳朵,他們看到了目標知道了目標的方位,才能引導己方的火炮進行精確打擊。尤其是在張龍這個裝備了國防軍最先進火炮的部隊,更顯得重要。
當年李路第一次潛入安南,執行的就是打掉越軍重炮營的任務。偵察兵以及後來特種兵的出現,很輕易起掩蓋了另一種遂行抵近、敵後偵察任務的兵種,那就是剛剛提到的炮兵部隊的偵察兵。
隻是因為炮兵部隊的偵察兵能夠執行的任務比較單一,名氣沒有一般的偵察部隊和特種部隊大。
於是,很少人知道,炮兵偵察兵所擔負任務的危險性、重要性等等,都不遜於一般意義上的偵察兵。
張龍團的偵察連是從帝都軍區直屬特種大隊抽調骨幹組建起來的,這一點便可以看出不簡單來。
李路讓張龍這麽一個炮兵團,潛到距離火線僅僅16公裏的地方,目的是要用炮兵的火力,把俄軍的前線指揮所打掉。那麽就必須得知道目標的具體位置,前期的空中偵察和電子偵察確定的大概範圍,就是斯克諾季夫以西約50公裏的區域。
因為暴雪,各種技術偵察手段都失去了作用。也因為暴雪,沒法用航空兵進行轟炸。而李路手頭上,根本沒有合適的部隊去做這件事情。於是,他想到了張龍這個數字化炮兵團。
發射精準製導彈藥的火炮,可以在雨雪天氣中完成斬首!而大麵積的覆蓋性炮擊,會讓範圍內的一切生物沒有辦法生還!
而俄軍根本不會想到,國防軍的火炮能夠打這麽遠!
之所以潛行到距離斯克諾季夫16公裏的地方,李路還存了一個心思,在那裏,可以給予防守斯克諾季夫的701團第二營及時的炮火支援。
總而言之,張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對俄軍前線指揮所進行炮擊,而要達成這一目標,現在全看撒出去的偵察連是否能夠按時找到目標的蛛絲馬跡。
孟小牛是偵察連的二排長,他是從帝都軍區直屬特種大隊過來的幹部。了解特大的人都知道,特大的前身是偵察大隊,而偵察大隊是最後一批參加了兩山輪戰的部隊。
李路當年在第17偵察大隊先後擔任過排長、副連長、連長職務,而孟小牛恰恰是他當年的部下。因為當時孟小牛的表現一般,李路負責組建101大隊的時候,沒有調他過去。
幾年過去了,孟小牛也提幹了,成了中尉,調到炮兵團就擔任了副連職排長。
此時的他,帶著一個班,攜帶著輕型炮兵偵側儀沿著遠東鐵路線,一直向西搜索。大雪很快地覆蓋掉他們行走留下的痕跡,同樣也會覆蓋一切敵人留下的痕跡,這給他們的偵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孟小牛隻能依靠雙眼,慢慢地一塊區域一塊區域地搜索。他和他的兵們都戴著配發的具有墨鏡功能的防風鏡。因為在雪地裏待的時間過長,極容易出現雪盲。
上麵給出的範圍是鐵路線為中軸線,左右二十公裏的範圍內。他們一個連全部撒開,以並肩推進的方式朝西搜索。
指揮中心的判斷是,俄軍前線指揮所的絕不會遠離鐵路線,遠東鐵路是他們唯一的機動路線,至關重要的指揮所顯然不會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設立。而前期捕捉到了一些信號,則大致地指向了這塊區域。
從俄軍第31摩步師和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一西一東兩麵夾擊斯克諾季夫鎮的態勢中,李路認定,這兩支部隊一定有一個前線指揮所在統一指揮行動,而不是由俄軍總指揮部進行指揮。
李路太清楚俄軍現在的通信手段是什麽水平了,假若是更高一層的指揮部在指揮,這兩支部隊的攻勢絕對不會這麽的協調配合得這麽的默契,以至於曹陽剛的第二營差點堅持不下來。
換言之,已經慢慢陷入三麵合圍的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他們的指揮所也極有可能不在包圍圈裏麵。
找不到俄軍的指揮所,打不掉它,李路不認為他能夠在對手有著完善的指揮體係的情況下,完成他的目的。
走到一塊岩石前麵,孟小牛把身子靠了上去,示意兵們原地休息。在積滿雪的地麵上行走,消耗掉的體力會是平常的三倍以上,他們不得不搜索一段距離進行恰當的休息,從而保證體力的持續性。
兩個兵走過來,學著孟小牛把身子靠在那塊岩石上麵,輕輕地呼著氣,目光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意外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孟小牛和那兩個兵突然感覺到,靠上的那塊大岩石在動!
孟小牛猛地直起身子,轉身看著大岩石,隻見大岩石在緩緩朝前滾動!
“糟了!”
孟小牛看著大岩石慢慢朝前滾動,發現前麵居然是一個斜坡!肯定是因為他們靠上去的重量,讓勉強保持住的岩石失去了平衡,發生了滾動!
這會暴露他們的位置!
那麽大一塊岩石,即使是他們全都上去,也根本不可能阻止它翻滾。孟小牛打著手勢,兵們立馬蹦緊了神經線,趴在雪地上,呈扇形建立防禦陣線。
孟小牛無奈地看著大岩石順著斜坡越滾越快越滾越快,一連撞到了好幾顆樹木,義無反顧地朝下麵的山穀滾落!
大岩石挾著一股風,咕嚕咕嚕地一頭砸進了山穀的那片樹林裏。
孟小牛咬著牙齒,心驚膽戰地準備應對著聽見了滾石聲音有可能出現的俄軍巡邏隊。同時,他不時地把目光掃向右側的那座尖尖的雪峰,很擔心大岩石滾動的震動會引起雪崩。
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直到那塊大岩石在山穀下麵的樹林裏停止了翻滾,也沒有出現別樣的情況。想象中的俄軍巡邏隊沒有,可能出現的暗哨子彈也沒有,仿佛方才所發生的一切,除了他們,沒人察覺。
“排長!你看!”
一個兵壓著聲音,指著前麵不遠處的斜坡,低聲說道。
隻見那裏正在緩慢的一縷一縷地朝外冒著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