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明家的前線指揮所設立在斯科沃羅季諾東南邊大約3公裏的地方,那裏是一座沒有任何樹木的低矮的山坡,指揮所的各種車輛就在反斜麵山腳下。
這裏距離戰鬥最激烈的戰場,僅僅為2公裏。
前線指揮所靠近火線,是國防軍的傳統。從起初因為需要及時掌握前線的情況從而通常把指揮機構設立在非常危險的前沿,到後來逐漸形成一種習慣。餘明家是根本想都沒想,就下意識地把自己的指揮所選在了這裏。
當一輛猛士戰鬥車帶著一輛勇士車疾馳過來,李路從勇士車上跳下來,大步朝餘明家的指揮方艙走去的時候,負責前線指揮所警衛工作的幹部們一看到李路突然出現,渾身的神經都要崩裂開來。
開玩笑,就在這個時候,俄軍的炮彈還不時地落在指揮所附近,司令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吃不了兜著走。
餘明家接到報告之後,也是猛地一驚。即便他如何如何的把李路視為競爭對手,此時彼此的身份決定他必須把這件事情重視起來。當下是一邊下令提高警戒級別,一邊快步迎出去。
“司令,你怎麽來了,這裏是前線,太危險了!”
見到李路的第一句話,餘明家就頗有些不悅地說道。雖然職務和軍銜上彼此有差距,但是他年紀大些,這句話說出來,也頗有些自然的意味。
李路卻是毫不介意地笑著擺了擺手,朝野戰指揮帳篷裏走去,說道:“打仗哪有不危險的。說說,現在什麽情況。”
如果餘明家知道,李路是乘坐第501特種直升機大隊的紅色黑鷹直升機飛抵戰場,已經在戰場上空繞了一圈回來,估計他會跳腳罵娘。
沒有你這麽玩的,戰鬥正激烈,你搞什麽戰場視察,那是要連累很多人的!
說著,一眾軍官眾星拱月般把拱著李路走進野戰指揮帳篷,一邊掛著幾塊顯示幕,一邊是大大的沙盤,高技術和傳統工具齊全。
隨著李路的問話,餘明家麵對遞來指揮棒的參謀,用手指著沙盤,匯報道:“主要戰場設在s區,咱們利用製空權的優勢以及部隊的高機動性,以遠東鐵路為中軸線,把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進行分割,s區的敵人由我們負責,m區的由遠東聯軍負責。遠東聯軍的兩個師負責最外圍的包圍圈,此時他們正在穩步地做向心攻擊。”
“701團擅長城市作戰,s區大多是城區,目前在這裏701是主力攻擊部隊,第70旅的一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提供支援。目前攻勢發展順利,城區的三分之二已經被我們控製。駐守城區的俄軍大約有一個團,一千三百多人,四十多輛坦克,最新的戰果統計顯示,他們在過去的一天戰鬥力,至少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實力。目前他們控製著列寧大街為中軸線的三個街區,以市政府大樓為核心陣地,防守很頑強。”
頓了頓,餘明家看了麵無表情的李路一眼,說道:“目前的計劃是,肅清城區的俄軍,能殲滅的殲滅,不能殲滅的趕出去,利用雪原的開闊地形,使用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進行打擊。從而達到大量殲敵的目的。”
餘明家知道李路的目的是大量殲滅俄軍,他所做的作戰計劃就是圍繞著這一目的進行的。
但是,李路現在的想法有所改變了。
李路走到顯示屏前,上麵許多實時畫麵都在或輕微或劇烈地抖動。那是因為負責監控戰場的是蜜蜂無人機組成的空中監視係統,受限於體積,戰場上的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對它們的飛行穩定影響很大。
此時,李路是很懷念後世有大型戰場監視機的時光,當然,戰場監視衛星那就是更加遙遠的事情了。
戰場上,穿著雪地迷彩服的士兵們逐個房子逐條街道地和俄軍展開爭奪,坦克裝甲車緩緩地駛在街道上,炮口和車載機槍指向兩邊的建築物,發現目標便宜密集的火力壓製過去,隨即步兵貼著牆壁向前運動,突擊建築物內部。
城市作戰因為地形的原因,讓整個過程顯得非常的複雜。而複雜性所帶來的,是戰鬥的激烈和不確定性。又因為地形的原因,限製了很多裝備的發揮。目空一切的主戰坦克,號稱陸戰之王,除了武裝直升機之外,它們最害怕的就是進入城鎮地形。
無所不知的建築物就是無數個製高點,而建築物裏的每一處窗戶或者陽台都有可能成為反裝甲飛彈陣地。而居高臨下的攻擊,即便是火箭彈,也極有可能輕易地擊穿主戰坦克那薄弱的頂部裝甲。
不可一世的美帝軍隊,其裝甲部隊進入城區,也是無奈得很。而曆史上的第一次以及第二次車臣戰爭,在格羅茲尼戰役中,俄軍損失的坦克裝甲車更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數完。
對於步兵來說,如何有效地進攻建築物,是一門新的科目。迄今為止(1992年),國防軍陸軍的訓練大綱裏,關於城市作戰的內容是幾近空白的。而701團,是陸軍中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接受全地形作戰訓練的部隊。
一支精銳的部隊,不是單單地體現在它的裝備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它的訓練內容以及強度上。
強將手下無弱兵,李路的部隊,絕非一般部隊所能比擬的。
反觀俄軍,在1992年這個蛋疼的時期,且不說糟糕的後勤保障體係,更不要說信仰崩裂的思想體係,東歐劇變以後逐漸減少的訓練量,就足以使他們的戰鬥力一落千丈。
萬餘人的陸空戰鬥群麵對一萬多人的步兵師打殲滅戰,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在李路的指揮棒下逐漸實現。
即便如此,麵對隻剩下三天的時間,李路還是對當前的發展速度不滿意。
在眾軍官的目光中,李路沉吟著說道:“你們的攻擊還是缺乏銳意,少了一些勇往直前的氣勢。”
他說著,再次轉身回到沙盤前麵,兩手撐在邊沿上,擰著眉頭盯著上麵的代表各部隊的紅旗。從整個排兵布陣來看,餘明家采取的是很常用的也很保守的分割包圍,逐個殲滅的戰術。這是很典型也很有效的殲滅戰戰術,根據當前的態勢和戰場地形,這麽做也是很合適的。
然而,李路還是覺得這樣太慢了。此時,他的心有一半已經轉移到了外蒙那邊。必須得盡快地解決掉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越快越好。外蒙那邊動作起來,才更加的順利。
“你的預備隊有多少人?”李路突然問。
餘明家反應了一下,回答:“兩個步兵連,一個坦克連。”說著,他走向前,指了指城區東南,也就是指揮所西側大約五公裏的一處山凹,“部署在這個位置。”
李路一掃眼,不由點了點頭。
那個山凹恰好是餘明家部兵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切入城區的一個位置,而且隱蔽,前麵有山峰的遮擋,俄軍的炮彈難以打到的反斜麵。這一點可以看出,餘明家對於排兵布陣很有心得。
放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餘明家的對策是無可挑剔的,但是此時卻是不能夠滿足李路的胃口。
“預備隊的力量還是有些不夠……”李路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餘明家說。
大約沉默了十幾秒鍾,李路突然扭頭問道:“在保證前線部隊基本補給供應的情況下,後勤保障部隊能夠抽出多少人來?”
餘明家一愣,隱約間猜到了李路要幹什麽,不過他沒問出來,而是扭頭看向自己的作戰參謀,後者飛快地計算了一下,回答道:“四百到五百人之間。”
李路點點頭,果斷地說道:“把所有能夠召集起來的人集結起來,按照標準的單兵作戰配備武器裝備。”
他說著,指著沙盤上的一處地形起伏的山區地形,斬釘截鐵地說道:“加上預備隊,增援遠東聯軍,協助他們盡快殲滅這裏的俄軍!”
“增援遠東聯軍?!”餘明家一驚,不由問道。
不隻是他,其他軍官聞言也驚住了。
陸空戰鬥群和遠東聯軍暗地裏進行配合是一回事,擺明了車馬去增援對方又是另一回事。華夏一早宣布了,陸空戰鬥群隻是為了報複哨所被襲擊的仇恨,不針對遠東獨立。
至今為止,陸空戰鬥群都沒有和遠東聯軍有實質上的明麵上的配合作戰。至少在美帝的偵察衛星看來是如此。
說難聽點,華夏這是脫褲子放屁,不過,外交工作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斷地脫褲子放屁或者拉屎不脫褲子。有時候即便雙方這一分鍾打得你死我活的,下一秒鍾估計就會成為最好的朋友加戰友。有時隔著一層窗戶紙對彼此都好,如果撕破了,就要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華夏幹涉遠東獨立戰爭,何嚐不是如此。
但是,經過了通盤考慮之後的李路,已經對在最高統帥部要求的時間內采取既定的計劃完成目標不抱多大希望了。
他和很多人都看到,盡快達成殲滅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關鍵點在於遠東聯軍盡快地殲滅m區野外的俄軍部隊,從未對s區城區這個核心區域完成合圍。在限製下,誰也不會去想增援遠東聯軍,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遠東聯軍部隊的戰鬥力上。
李路從來都不是能夠被限製住的人,他的思維也不可能會受到最高統帥部的限製。南疆戰事如此,後來的一係列事件亦是如此。
當他看到,有這麽一個機會可以盡快地結束遠東這邊的戰事,從而可以為外蒙那邊的事情創造更好的條件,騰出更多的精力來推進外蒙的回歸,而這麽做需要違反最高統帥部明確的交戰原則,那麽,毫無疑問,他會果斷地選擇去做。
對於一個從出生就注定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軍隊的紅色子弟來說,赤子之心下麵,是不折手段的凶狠。
外蒙回歸,收複失地,這對任何一名國防軍軍人來說,都是重於自己生命的事情。
李路顯然不會依照規矩行事了。
看到李路的表情,餘明家全明白了,這位爺,又要戰場抗命了,這回抗的,是最高統帥部的最高指示……
這裏距離戰鬥最激烈的戰場,僅僅為2公裏。
前線指揮所靠近火線,是國防軍的傳統。從起初因為需要及時掌握前線的情況從而通常把指揮機構設立在非常危險的前沿,到後來逐漸形成一種習慣。餘明家是根本想都沒想,就下意識地把自己的指揮所選在了這裏。
當一輛猛士戰鬥車帶著一輛勇士車疾馳過來,李路從勇士車上跳下來,大步朝餘明家的指揮方艙走去的時候,負責前線指揮所警衛工作的幹部們一看到李路突然出現,渾身的神經都要崩裂開來。
開玩笑,就在這個時候,俄軍的炮彈還不時地落在指揮所附近,司令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吃不了兜著走。
餘明家接到報告之後,也是猛地一驚。即便他如何如何的把李路視為競爭對手,此時彼此的身份決定他必須把這件事情重視起來。當下是一邊下令提高警戒級別,一邊快步迎出去。
“司令,你怎麽來了,這裏是前線,太危險了!”
見到李路的第一句話,餘明家就頗有些不悅地說道。雖然職務和軍銜上彼此有差距,但是他年紀大些,這句話說出來,也頗有些自然的意味。
李路卻是毫不介意地笑著擺了擺手,朝野戰指揮帳篷裏走去,說道:“打仗哪有不危險的。說說,現在什麽情況。”
如果餘明家知道,李路是乘坐第501特種直升機大隊的紅色黑鷹直升機飛抵戰場,已經在戰場上空繞了一圈回來,估計他會跳腳罵娘。
沒有你這麽玩的,戰鬥正激烈,你搞什麽戰場視察,那是要連累很多人的!
說著,一眾軍官眾星拱月般把拱著李路走進野戰指揮帳篷,一邊掛著幾塊顯示幕,一邊是大大的沙盤,高技術和傳統工具齊全。
隨著李路的問話,餘明家麵對遞來指揮棒的參謀,用手指著沙盤,匯報道:“主要戰場設在s區,咱們利用製空權的優勢以及部隊的高機動性,以遠東鐵路為中軸線,把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進行分割,s區的敵人由我們負責,m區的由遠東聯軍負責。遠東聯軍的兩個師負責最外圍的包圍圈,此時他們正在穩步地做向心攻擊。”
“701團擅長城市作戰,s區大多是城區,目前在這裏701是主力攻擊部隊,第70旅的一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提供支援。目前攻勢發展順利,城區的三分之二已經被我們控製。駐守城區的俄軍大約有一個團,一千三百多人,四十多輛坦克,最新的戰果統計顯示,他們在過去的一天戰鬥力,至少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實力。目前他們控製著列寧大街為中軸線的三個街區,以市政府大樓為核心陣地,防守很頑強。”
頓了頓,餘明家看了麵無表情的李路一眼,說道:“目前的計劃是,肅清城區的俄軍,能殲滅的殲滅,不能殲滅的趕出去,利用雪原的開闊地形,使用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進行打擊。從而達到大量殲敵的目的。”
餘明家知道李路的目的是大量殲滅俄軍,他所做的作戰計劃就是圍繞著這一目的進行的。
但是,李路現在的想法有所改變了。
李路走到顯示屏前,上麵許多實時畫麵都在或輕微或劇烈地抖動。那是因為負責監控戰場的是蜜蜂無人機組成的空中監視係統,受限於體積,戰場上的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對它們的飛行穩定影響很大。
此時,李路是很懷念後世有大型戰場監視機的時光,當然,戰場監視衛星那就是更加遙遠的事情了。
戰場上,穿著雪地迷彩服的士兵們逐個房子逐條街道地和俄軍展開爭奪,坦克裝甲車緩緩地駛在街道上,炮口和車載機槍指向兩邊的建築物,發現目標便宜密集的火力壓製過去,隨即步兵貼著牆壁向前運動,突擊建築物內部。
城市作戰因為地形的原因,讓整個過程顯得非常的複雜。而複雜性所帶來的,是戰鬥的激烈和不確定性。又因為地形的原因,限製了很多裝備的發揮。目空一切的主戰坦克,號稱陸戰之王,除了武裝直升機之外,它們最害怕的就是進入城鎮地形。
無所不知的建築物就是無數個製高點,而建築物裏的每一處窗戶或者陽台都有可能成為反裝甲飛彈陣地。而居高臨下的攻擊,即便是火箭彈,也極有可能輕易地擊穿主戰坦克那薄弱的頂部裝甲。
不可一世的美帝軍隊,其裝甲部隊進入城區,也是無奈得很。而曆史上的第一次以及第二次車臣戰爭,在格羅茲尼戰役中,俄軍損失的坦克裝甲車更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數完。
對於步兵來說,如何有效地進攻建築物,是一門新的科目。迄今為止(1992年),國防軍陸軍的訓練大綱裏,關於城市作戰的內容是幾近空白的。而701團,是陸軍中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接受全地形作戰訓練的部隊。
一支精銳的部隊,不是單單地體現在它的裝備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它的訓練內容以及強度上。
強將手下無弱兵,李路的部隊,絕非一般部隊所能比擬的。
反觀俄軍,在1992年這個蛋疼的時期,且不說糟糕的後勤保障體係,更不要說信仰崩裂的思想體係,東歐劇變以後逐漸減少的訓練量,就足以使他們的戰鬥力一落千丈。
萬餘人的陸空戰鬥群麵對一萬多人的步兵師打殲滅戰,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在李路的指揮棒下逐漸實現。
即便如此,麵對隻剩下三天的時間,李路還是對當前的發展速度不滿意。
在眾軍官的目光中,李路沉吟著說道:“你們的攻擊還是缺乏銳意,少了一些勇往直前的氣勢。”
他說著,再次轉身回到沙盤前麵,兩手撐在邊沿上,擰著眉頭盯著上麵的代表各部隊的紅旗。從整個排兵布陣來看,餘明家采取的是很常用的也很保守的分割包圍,逐個殲滅的戰術。這是很典型也很有效的殲滅戰戰術,根據當前的態勢和戰場地形,這麽做也是很合適的。
然而,李路還是覺得這樣太慢了。此時,他的心有一半已經轉移到了外蒙那邊。必須得盡快地解決掉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越快越好。外蒙那邊動作起來,才更加的順利。
“你的預備隊有多少人?”李路突然問。
餘明家反應了一下,回答:“兩個步兵連,一個坦克連。”說著,他走向前,指了指城區東南,也就是指揮所西側大約五公裏的一處山凹,“部署在這個位置。”
李路一掃眼,不由點了點頭。
那個山凹恰好是餘明家部兵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切入城區的一個位置,而且隱蔽,前麵有山峰的遮擋,俄軍的炮彈難以打到的反斜麵。這一點可以看出,餘明家對於排兵布陣很有心得。
放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餘明家的對策是無可挑剔的,但是此時卻是不能夠滿足李路的胃口。
“預備隊的力量還是有些不夠……”李路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餘明家說。
大約沉默了十幾秒鍾,李路突然扭頭問道:“在保證前線部隊基本補給供應的情況下,後勤保障部隊能夠抽出多少人來?”
餘明家一愣,隱約間猜到了李路要幹什麽,不過他沒問出來,而是扭頭看向自己的作戰參謀,後者飛快地計算了一下,回答道:“四百到五百人之間。”
李路點點頭,果斷地說道:“把所有能夠召集起來的人集結起來,按照標準的單兵作戰配備武器裝備。”
他說著,指著沙盤上的一處地形起伏的山區地形,斬釘截鐵地說道:“加上預備隊,增援遠東聯軍,協助他們盡快殲滅這裏的俄軍!”
“增援遠東聯軍?!”餘明家一驚,不由問道。
不隻是他,其他軍官聞言也驚住了。
陸空戰鬥群和遠東聯軍暗地裏進行配合是一回事,擺明了車馬去增援對方又是另一回事。華夏一早宣布了,陸空戰鬥群隻是為了報複哨所被襲擊的仇恨,不針對遠東獨立。
至今為止,陸空戰鬥群都沒有和遠東聯軍有實質上的明麵上的配合作戰。至少在美帝的偵察衛星看來是如此。
說難聽點,華夏這是脫褲子放屁,不過,外交工作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斷地脫褲子放屁或者拉屎不脫褲子。有時候即便雙方這一分鍾打得你死我活的,下一秒鍾估計就會成為最好的朋友加戰友。有時隔著一層窗戶紙對彼此都好,如果撕破了,就要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華夏幹涉遠東獨立戰爭,何嚐不是如此。
但是,經過了通盤考慮之後的李路,已經對在最高統帥部要求的時間內采取既定的計劃完成目標不抱多大希望了。
他和很多人都看到,盡快達成殲滅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關鍵點在於遠東聯軍盡快地殲滅m區野外的俄軍部隊,從未對s區城區這個核心區域完成合圍。在限製下,誰也不會去想增援遠東聯軍,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遠東聯軍部隊的戰鬥力上。
李路從來都不是能夠被限製住的人,他的思維也不可能會受到最高統帥部的限製。南疆戰事如此,後來的一係列事件亦是如此。
當他看到,有這麽一個機會可以盡快地結束遠東這邊的戰事,從而可以為外蒙那邊的事情創造更好的條件,騰出更多的精力來推進外蒙的回歸,而這麽做需要違反最高統帥部明確的交戰原則,那麽,毫無疑問,他會果斷地選擇去做。
對於一個從出生就注定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軍隊的紅色子弟來說,赤子之心下麵,是不折手段的凶狠。
外蒙回歸,收複失地,這對任何一名國防軍軍人來說,都是重於自己生命的事情。
李路顯然不會依照規矩行事了。
看到李路的表情,餘明家全明白了,這位爺,又要戰場抗命了,這回抗的,是最高統帥部的最高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