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十萬大軍,損失慘重。被斬首七萬,餘者不知所蹤。匆忙逃回延津,收攏殘兵不到一萬。袁紹躺在榻上痛哭流涕。郭圖幾人也不知如何相勸,此戰河北四州元氣大傷,若想再組織起如此兵馬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而現在曹操已經兵臨黃河岸邊,不知何時便會渡河。擺在袁紹麵前的不是繼續進攻,而是如何防守。
曹操哈哈大笑:“袁紹此敗,北方危局已解,我中原之地可高枕無憂。”
程昱道:“袁紹乃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主公不可大意,應當立刻率軍北上,一舉將袁紹剿滅,徹底肅清北方隱患才好。”
董昭道:“程大人謬矣,袁紹無斷之輩不足為慮,反倒是龍飛雄才大略,天下梟雄,他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如今隻有小小宛城,便以將天下諸侯玩弄於鼓掌之間,若是再得了荊州豈不是無人可治!主公應該立刻發兵,聯絡荊州劉表,長安李傕,郭汜,一同攻打宛城,剿滅龍飛才是關鍵!”
蔣濟搖搖頭:“此戰雖勝,我們也是損失慘重,反倒是龍飛得利不少,若此時與龍飛翻臉,先不說劉表、李傕、郭汜敢不敢與龍飛為敵,若龍飛聯合袁紹卷土重來,兩麵夾攻那才是危險,河北之地廣袤,若得河北四州,實力大增,方可與龍飛一戰!”
“子通所言極是!”曹操點頭:“上一次我們五萬大軍尚且不能攻下宛城,如今再攻恐惹怒龍飛,此事從長計議吧!”
袁紹被趕走,龍飛獲利頗豐。此戰折損兵馬最少,卻得了糧草數萬擔,金銀珠寶不計其數,更有袁紹的輜重、兵器數不勝數。大軍回到宛城,全城百姓自發的前往城門迎接,載歌載舞,慶幸此戰宛城沒有遭遇巨大損失,更感激鎮國將軍龍飛。從這天開始,宛城的兵馬被百姓冠以龍軍的稱號,既是龍飛的軍隊,也是龍家軍。賈詡命人繡了一麵黑底紅紋的騰龍戰旗獻於龍飛。
龍飛哈哈大笑:“沒想到文和也喜歡玩這一套,不過此旗威武,霸氣,很合我的心意。”
眾人高興,趁熱打鐵讓人將城門口的旗子全給換了,果真是威武不凡,又是一片新氣象。說道此戰,眾人心中自然高興,但是也有一絲哀傷。雖說此戰損失最少,畢竟還是損失了兵馬。步卒損失最為慘重,約有三千兒郎再也回不到故鄉,又有騎兵、弓箭手,總共算起來大約五千兵馬或死或傷。
龍飛派趙雲和李儒全權處理善後事宜,該補償的多多補償,家中無人照料的,官府每月發放糧米。那些死去的將士,被安葬在墓園之中,作為英雄祭奠。雖然一些家庭有喪子、喪夫之痛,卻也不是全沒了依靠。百姓們對龍飛的忠誠度又提升了很多。
荀彧道:“如今北方危局已解,我擔心曹操前來挑釁,小小宛城恐怕難以應付,即便現在不來,總有一天會來的,我們不可坐以待斃呀!”
“文若所言極是!曹操這個人很不地道,上一次已經打過一次,此次勝了袁紹,曹操有心河北,我們到可以安靜一些日子,若是河北被曹操占據,定然率兵來攻,不得不防!”徐庶讚成荀彧的說法。
龍飛道:“不錯,二位說的都對,決不能坐以待斃,至少要有個回旋的餘地,即便打不過也得可以周旋,這宛城太小,既然我們早有計劃,從今天開始就要提上日程,該準備的準備,該進行的進行,力爭在曹操平定河北之前一切妥當!”
“諾!”眾人急忙起身。
龍曹聯軍勝了袁紹,天下震動,特別是龍飛兵馬的表現讓所有諸侯都覺得不可思議。以前大家總以為,龍飛一個小小的宛城太守,手下即便兵馬再多也是些烏合之眾,這次大戰暴露了龍飛的實力,趙雲、黃忠、文聘、張遼、高順,等一大批戰將終於出現在世人的麵前。
劉表長籲短歎:“沒想到龍飛除了甘寧的水軍之外,還有如此多的大將和軍馬!這個襄陽看來待不成了。”
蒯良道:“主公勿憂,龍飛雖然兵多將廣,卻剛剛經曆大戰,疲憊不已,此時正是我們出兵的好時候,一舉拿下宛城,則荊州勿憂。”
韓嵩搖搖頭:“蒯大人錯了,龍曹與袁紹官渡大戰,曹袁皆損失慘重,我們的探子回報,龍飛隻損失兵馬五千左右,卻得了大量的糧草輜重,此時若攻打龍飛,正好給了龍飛以口實,到時候他揮兵南下,我荊州危已!”
“膽小之徒不足為謀!”蒯良冷哼一聲:“主公,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有傳言說,曹操準備向陛下保舉龍飛為鎮南將軍,主公試想,若龍飛做了這個鎮南將軍還能有我荊州的好處,不如乘機先下手為強,若是等到龍飛率兵而來,我們才是最危險的。”
“什麽?”劉表顯然不知道這個情況:“曹操要保舉龍飛做鎮南將軍,那我又如何?天下還能有兩個鎮南將軍不成?”
眾人沉默不語。劉表眼中流露出一絲的怒氣:“曹操這是要將我置於死地呀!”
劉表覺得不舒服,郟下的眾人也覺得不舒服,特別是獻帝劉協。看著曹操的奏表,不知如何是好。若是封了龍飛鎮南將軍,那就意味這劉表是個冒牌的,若不封,他能不封嗎?
新任的尚書令荀攸,乃是荀彧的侄子,雖然是侄子卻比叔叔荀彧年長,從小父母雙亡,隨祖父荀曇在外居住。早年曾被何進征辟為議郎,董卓秉政之後,與伍瓊等人刺殺董卓未果,逃回潁川。剛剛被烏木派往龍飛這裏,由好友鍾繇保舉,繼任鍾繇做了尚書令。
荀攸道:“鎮南將軍乃是掌管南方兵事的大將,龍將軍與曹操抗擊袁紹入侵功勞巨大,而劉表身為皇室宗親,卻隔岸觀火,更有劉備劉皇孫趁火打劫,此等奸佞小人都乃國之大害,陛下念及舊情沒有降罪依然是格外開恩,奪了劉表之鎮南將軍也不是不可,請陛下思量。”
“這……!”劉協還是有些猶豫,將頭轉向一旁,多希望這時候有人能站出來替自己圓圓場子,可惜的是沒有人。自馬日鄲、趙岐之事後,朝中老臣幾乎殆盡,剩下的臣子要不就是牆頭草,倒向龍飛這邊,要不就是裝聾作啞,指望著安度餘生。大漢的朝堂隻剩下鍾繇和荀攸的聲音。
劉協還有些不甘心,必定劉表乃是皇親,也算是自己的叔叔:“劉表坐領荊州這些年,雖說沒有多大的功勞卻也沒有大錯若是罷免,恐寒了文武百官之心,二位愛卿是不是可以重新想個方法?”
鍾繇道:“既然陛下覺得劉表的鎮南將軍不可被廢,微臣提議,封龍飛為鎮南大將軍!”
“鎮南大將軍?”文武百官開始議論。從來隻聽說過大將軍、四鎮、四征將軍,現在的大將軍乃是袁紹。武帝朝時倒是有個兩個大將軍,一個是大將軍衛青,一個是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從來沒有聽說過鎮南大將軍。劉協問道:“鍾愛卿所說這個鎮南大將軍和鎮南將軍有和不同?”
鍾繇道:“陛下,鎮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掌管征伐,這個鎮南大將軍不妨再擴大些,長江以南之地皆由其掌管,文臣武將,政事、軍事皆出其下!”
“啊!”眾人大驚。鍾繇這麽說,很明顯就是要將龍飛淩駕一個新的高度,權利之大超過以往所有諸侯,別說劉表,就連孫權也被囊括其中,隻要龍飛喜歡,長江以南為所欲為。
劉協連連擺手:“愛卿說笑了,隻怕連大將軍都沒有如此大的權利,自古沒有,朕不敢開這個先河。”
一直在旁的衛尉糜芳笑道:“天下什麽事都有一個開始,前人沒有做,說明沒有遇見相同的情況,如今陛下不肯廢了劉表的鎮南將軍之位,那龍大哥就隻能坐這個鎮南大將軍了。”
執金吾管亥點點頭:“鎮南大將軍也不算什麽大官,袁紹都是大將軍,劉表何德何能不也是鎮南將軍,就連李傕、郭汜不都自封太尉和大司馬嗎?鍾大人說的很對,這個鎮南大將軍正合適!”
尚書令為尚書台的最高長官,掌管一切政令的發布。不等劉協再回答,荀攸已經拿著一張擬好的聖旨放到了劉協的麵前。上麵清清楚楚的寫著,遷龍飛為鎮南大將軍、宛城侯。劉協實在無奈,左右看看,那些官員一個個低著腦袋,敢怒不敢言,整個大漢朝堂,任憑鍾繇、荀攸、糜芳、管亥幾人鬧騰。
為了安撫天下諸侯,聖旨之中並未提及這個鎮南大將軍統領的地位。同時,再擬幾道聖旨,遷曹操為鎮東將軍,孫權為安漢將軍,襲爵烏程侯。立刻派人八百裏加急給兩人送去,等許昌和秣陵的消息傳來,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製大將軍服色,由太傅鍾繇親自捧聖旨,尚書令荀攸捧印信綬帶,按照大將軍儀仗來宛城宣旨。
曹操哈哈大笑:“袁紹此敗,北方危局已解,我中原之地可高枕無憂。”
程昱道:“袁紹乃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主公不可大意,應當立刻率軍北上,一舉將袁紹剿滅,徹底肅清北方隱患才好。”
董昭道:“程大人謬矣,袁紹無斷之輩不足為慮,反倒是龍飛雄才大略,天下梟雄,他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如今隻有小小宛城,便以將天下諸侯玩弄於鼓掌之間,若是再得了荊州豈不是無人可治!主公應該立刻發兵,聯絡荊州劉表,長安李傕,郭汜,一同攻打宛城,剿滅龍飛才是關鍵!”
蔣濟搖搖頭:“此戰雖勝,我們也是損失慘重,反倒是龍飛得利不少,若此時與龍飛翻臉,先不說劉表、李傕、郭汜敢不敢與龍飛為敵,若龍飛聯合袁紹卷土重來,兩麵夾攻那才是危險,河北之地廣袤,若得河北四州,實力大增,方可與龍飛一戰!”
“子通所言極是!”曹操點頭:“上一次我們五萬大軍尚且不能攻下宛城,如今再攻恐惹怒龍飛,此事從長計議吧!”
袁紹被趕走,龍飛獲利頗豐。此戰折損兵馬最少,卻得了糧草數萬擔,金銀珠寶不計其數,更有袁紹的輜重、兵器數不勝數。大軍回到宛城,全城百姓自發的前往城門迎接,載歌載舞,慶幸此戰宛城沒有遭遇巨大損失,更感激鎮國將軍龍飛。從這天開始,宛城的兵馬被百姓冠以龍軍的稱號,既是龍飛的軍隊,也是龍家軍。賈詡命人繡了一麵黑底紅紋的騰龍戰旗獻於龍飛。
龍飛哈哈大笑:“沒想到文和也喜歡玩這一套,不過此旗威武,霸氣,很合我的心意。”
眾人高興,趁熱打鐵讓人將城門口的旗子全給換了,果真是威武不凡,又是一片新氣象。說道此戰,眾人心中自然高興,但是也有一絲哀傷。雖說此戰損失最少,畢竟還是損失了兵馬。步卒損失最為慘重,約有三千兒郎再也回不到故鄉,又有騎兵、弓箭手,總共算起來大約五千兵馬或死或傷。
龍飛派趙雲和李儒全權處理善後事宜,該補償的多多補償,家中無人照料的,官府每月發放糧米。那些死去的將士,被安葬在墓園之中,作為英雄祭奠。雖然一些家庭有喪子、喪夫之痛,卻也不是全沒了依靠。百姓們對龍飛的忠誠度又提升了很多。
荀彧道:“如今北方危局已解,我擔心曹操前來挑釁,小小宛城恐怕難以應付,即便現在不來,總有一天會來的,我們不可坐以待斃呀!”
“文若所言極是!曹操這個人很不地道,上一次已經打過一次,此次勝了袁紹,曹操有心河北,我們到可以安靜一些日子,若是河北被曹操占據,定然率兵來攻,不得不防!”徐庶讚成荀彧的說法。
龍飛道:“不錯,二位說的都對,決不能坐以待斃,至少要有個回旋的餘地,即便打不過也得可以周旋,這宛城太小,既然我們早有計劃,從今天開始就要提上日程,該準備的準備,該進行的進行,力爭在曹操平定河北之前一切妥當!”
“諾!”眾人急忙起身。
龍曹聯軍勝了袁紹,天下震動,特別是龍飛兵馬的表現讓所有諸侯都覺得不可思議。以前大家總以為,龍飛一個小小的宛城太守,手下即便兵馬再多也是些烏合之眾,這次大戰暴露了龍飛的實力,趙雲、黃忠、文聘、張遼、高順,等一大批戰將終於出現在世人的麵前。
劉表長籲短歎:“沒想到龍飛除了甘寧的水軍之外,還有如此多的大將和軍馬!這個襄陽看來待不成了。”
蒯良道:“主公勿憂,龍飛雖然兵多將廣,卻剛剛經曆大戰,疲憊不已,此時正是我們出兵的好時候,一舉拿下宛城,則荊州勿憂。”
韓嵩搖搖頭:“蒯大人錯了,龍曹與袁紹官渡大戰,曹袁皆損失慘重,我們的探子回報,龍飛隻損失兵馬五千左右,卻得了大量的糧草輜重,此時若攻打龍飛,正好給了龍飛以口實,到時候他揮兵南下,我荊州危已!”
“膽小之徒不足為謀!”蒯良冷哼一聲:“主公,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有傳言說,曹操準備向陛下保舉龍飛為鎮南將軍,主公試想,若龍飛做了這個鎮南將軍還能有我荊州的好處,不如乘機先下手為強,若是等到龍飛率兵而來,我們才是最危險的。”
“什麽?”劉表顯然不知道這個情況:“曹操要保舉龍飛做鎮南將軍,那我又如何?天下還能有兩個鎮南將軍不成?”
眾人沉默不語。劉表眼中流露出一絲的怒氣:“曹操這是要將我置於死地呀!”
劉表覺得不舒服,郟下的眾人也覺得不舒服,特別是獻帝劉協。看著曹操的奏表,不知如何是好。若是封了龍飛鎮南將軍,那就意味這劉表是個冒牌的,若不封,他能不封嗎?
新任的尚書令荀攸,乃是荀彧的侄子,雖然是侄子卻比叔叔荀彧年長,從小父母雙亡,隨祖父荀曇在外居住。早年曾被何進征辟為議郎,董卓秉政之後,與伍瓊等人刺殺董卓未果,逃回潁川。剛剛被烏木派往龍飛這裏,由好友鍾繇保舉,繼任鍾繇做了尚書令。
荀攸道:“鎮南將軍乃是掌管南方兵事的大將,龍將軍與曹操抗擊袁紹入侵功勞巨大,而劉表身為皇室宗親,卻隔岸觀火,更有劉備劉皇孫趁火打劫,此等奸佞小人都乃國之大害,陛下念及舊情沒有降罪依然是格外開恩,奪了劉表之鎮南將軍也不是不可,請陛下思量。”
“這……!”劉協還是有些猶豫,將頭轉向一旁,多希望這時候有人能站出來替自己圓圓場子,可惜的是沒有人。自馬日鄲、趙岐之事後,朝中老臣幾乎殆盡,剩下的臣子要不就是牆頭草,倒向龍飛這邊,要不就是裝聾作啞,指望著安度餘生。大漢的朝堂隻剩下鍾繇和荀攸的聲音。
劉協還有些不甘心,必定劉表乃是皇親,也算是自己的叔叔:“劉表坐領荊州這些年,雖說沒有多大的功勞卻也沒有大錯若是罷免,恐寒了文武百官之心,二位愛卿是不是可以重新想個方法?”
鍾繇道:“既然陛下覺得劉表的鎮南將軍不可被廢,微臣提議,封龍飛為鎮南大將軍!”
“鎮南大將軍?”文武百官開始議論。從來隻聽說過大將軍、四鎮、四征將軍,現在的大將軍乃是袁紹。武帝朝時倒是有個兩個大將軍,一個是大將軍衛青,一個是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從來沒有聽說過鎮南大將軍。劉協問道:“鍾愛卿所說這個鎮南大將軍和鎮南將軍有和不同?”
鍾繇道:“陛下,鎮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掌管征伐,這個鎮南大將軍不妨再擴大些,長江以南之地皆由其掌管,文臣武將,政事、軍事皆出其下!”
“啊!”眾人大驚。鍾繇這麽說,很明顯就是要將龍飛淩駕一個新的高度,權利之大超過以往所有諸侯,別說劉表,就連孫權也被囊括其中,隻要龍飛喜歡,長江以南為所欲為。
劉協連連擺手:“愛卿說笑了,隻怕連大將軍都沒有如此大的權利,自古沒有,朕不敢開這個先河。”
一直在旁的衛尉糜芳笑道:“天下什麽事都有一個開始,前人沒有做,說明沒有遇見相同的情況,如今陛下不肯廢了劉表的鎮南將軍之位,那龍大哥就隻能坐這個鎮南大將軍了。”
執金吾管亥點點頭:“鎮南大將軍也不算什麽大官,袁紹都是大將軍,劉表何德何能不也是鎮南將軍,就連李傕、郭汜不都自封太尉和大司馬嗎?鍾大人說的很對,這個鎮南大將軍正合適!”
尚書令為尚書台的最高長官,掌管一切政令的發布。不等劉協再回答,荀攸已經拿著一張擬好的聖旨放到了劉協的麵前。上麵清清楚楚的寫著,遷龍飛為鎮南大將軍、宛城侯。劉協實在無奈,左右看看,那些官員一個個低著腦袋,敢怒不敢言,整個大漢朝堂,任憑鍾繇、荀攸、糜芳、管亥幾人鬧騰。
為了安撫天下諸侯,聖旨之中並未提及這個鎮南大將軍統領的地位。同時,再擬幾道聖旨,遷曹操為鎮東將軍,孫權為安漢將軍,襲爵烏程侯。立刻派人八百裏加急給兩人送去,等許昌和秣陵的消息傳來,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製大將軍服色,由太傅鍾繇親自捧聖旨,尚書令荀攸捧印信綬帶,按照大將軍儀仗來宛城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