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教授拋出的消息價值驚人,不到中午,袁曄教授就見到了大英帝國的外交大臣羅伯特?安東尼?艾登。


    這位風度翩翩的外交大臣並沒有和他的手下那樣東拉西扯,他很清楚英法聯軍的窘況,一大早這位跑出去可不是喝茶聊天的,而是和丘吉爾一起討論是不是和德國人和談的。


    既然艾登開門見山,袁曄教授取出了早已擬好的文稿。


    第一條:承認海唐國的獨立。並保證海唐國加入國聯。(這時還沒有聯合國。)


    第二條:為了唐英兩國友誼地久天長,把瑙魯島轉贈給海唐國。租借位於錫蘭(今斯裏蘭卡)漢班托塔港及其周邊的領土領海九十九年。


    第三條,為了唐法之間的友誼,放棄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宗主國的資格,承認其為海唐國領土。


    第四條,海唐國將全力以赴救援英法聯軍。


    最後注明,時間截止下午六點,過時不候。


    這些條件都是袁曄教授和李廣多次協商的結果,袁曄雖不知李廣如何判斷出德國將會繞過馬其諾防線,更不知李廣如同神奇一般的確信德國會從阿登地區進攻法國,從而取得勝利。但是在事實麵前,袁曄教授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些條件中,第一條應該問題不大,畢竟對於英國來說沒有損失。但是這一條看似可有可無的條款對於海唐國來說意義重大,智利如果想再次發動戰爭的話,在國際上就叫侵略。而侵略的話,除了道德意義上的世界譴責,其他想對智利動手的國家則可以名正言順的加入戰爭。這對於力量實際上並不強大的海抗軍來說是一個保護。另外海抗軍是為了打日本鬼子,和智利作戰實在是偏離李廣的初衷太遠了。


    第二條相當於割地賠款,這是英國最難接受的。瑙魯島,海抗軍都知道,那裏除了鳥糞什麽玩意也沒有,更沒有什麽軍事價值。李廣和袁曄都認為,隻要給英國人一個好的台階下,那麽瑙魯島英國人應該會答應,畢竟那個小島連絕大多數英國人都不知道在什麽位置。


    而關於錫蘭的漢班托塔港,對英國來說,接受的難度比起瑙魯島還要困難。


    錫蘭有兩個最重要的港口,首都科倫坡和亭可馬裏。一個最繁華的商業港口,一個是最為重要的深水軍港。而漢班托塔港口實際上現在隻是一個小鎮而已,遠不是二十一世紀中國援建時那麽的規模龐大。李廣和袁曄想得到這個港口,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石像島距離中國實在太遠,潛艇作戰還相對容易補給,如果是艦隊出征簡直就是自殺。


    以前海抗軍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艦,但是在繳獲了一艘戰列艦之後,海抗軍急需一個合適的前進基地。錫蘭的亭可馬裏軍港當然合適,但是那裏是英國的在亞洲最為重要的軍港之一,英國人在那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僅如此,那裏還是英國人控製印度洋和東南亞的核心基地。退而求其次,袁曄教授和李廣商議的最終結果把目標定在了獲得漢班托塔港。


    至於法國的波利尼西亞群島,說這個名字讀者可能不很清楚,實際上其主島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塔希提島,港台稱為大溪地的南太平洋島嶼。在李廣的計劃中此處是作為石像島前往湯加基地的中繼站。


    別看塔希提群島麵積極大,足足五六千平方公裏,有著上百個島嶼,但是要說法國人多麽重視,純粹是扯淡。這麽大的麵積,軍人加上政府平民合起來也沒有兩百個法國人。


    二戰前,太平洋上很多島嶼都是某國宣布一下就成了自己的島嶼,但是實質上並沒有多少控製力。母國對於這些島嶼的保護和控製更大程度上表現在威懾力上。比如海抗軍在不經意中占領了一個皮特。凱恩群島,那裏按英國人說算是他們的地盤,但是實際上那裏沒有什麽土著民,皮特凱恩島上居民的祖先都是一百多年前英國“邦蒂”號船上的嘩變船員。李廣主動做了一點好事,把幾十個英國後裔運到了烏拉圭,結果那裏現在已經成為了海抗軍漁民的漁場。連一絲英國人的跡象都難以找到了。


    事實上,二戰以後皮特凱恩島才被英國宣布是其海外領土,但是實際上這個年代,英國人別說是殖民了,連影響力都沒有一點,如果查看英國官方的文件,恐怕連這個島的名字都找不到。


    李廣和袁曄認為,這個條件對於法國人來說恐怕有點難接受,畢竟群島的麵積的確夠大。所謂談判,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就看袁教授的水平了。對於海抗軍來說,這裏是從石像島到瑙魯再到錫蘭的一個中途補給站,相當的重要。


    艾登知道關於李廣關於海抗軍關於海唐國的很多事情。前幾天李廣救援兩百多英國水兵的事情,他也知道的很清楚。但是沒有想到,這麽快這個所謂的海唐國就找上門來,不僅要求獨立而且還敢要報酬了。


    作為老牌的世界強國,英國被敲詐的機會並不多,這簡直使得艾登火冒三丈。


    袁曄教授有意無意的輕輕一句話,使得艾登立刻怒氣熄火。“德國人有時候也是很值得交往的。”


    敲詐,赤果果的敲詐,而且是肆無忌憚。但是語氣背後的暗示卻是艾登外交大臣所無法忽視的。


    你英國夠牛,夠厲害,這不假。但是你現在已經被德國人逼到了死路上,而這個所謂的海唐國已經是政府第一領導人和外交部長來了英國。


    你英國還能怎麽著?明擺著,不論是軟禁還是槍斃這個微型國家的政府領導,於事無補。


    威脅?沒有用的,根據袁曄教授的說明,現在海唐國的正式公民不過一萬人。要知道英法聯軍可是足足五十萬人。大英帝國就是把這個海唐國全滅了,也抵不上英法聯軍的損失。而袁曄所言的德國人會在今天停止進攻,也已經得到了驗證。這才是艾登最為忌憚的,小小的海唐國能得知德國人停止進攻,就能及時的提醒德國。


    很明顯,這個甚至還沒有得到國際承認的小國,握著一把王牌。這使得艾登根本無法拒絕。


    不過對於英國來說,實際上也沒有付出什麽,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島。而這個小島之所以被看重,根據袁曄的說法是有鳥糞,有利於農業。


    而且別人不知道,艾登可是很清楚,大英帝國為了美國的五十艘老式驅逐艦,已經答應租給了美國數十個軍港島嶼,而這個租期是九十九年。說是租借,九十九年之後誰知道會是什麽狀況,實際上和海唐國的要求差不多。


    不過美國是強國,大英帝國的麵子上還好看那麽一丁點,還能理解一點點,要是給了這個小國,這實在是令傲慢的英國紳士難堪。


    時間在一分鍾一分鍾的過去,袁曄穩坐釣魚台。大英帝國的外交大臣,再也難以沉住氣。向袁曄教授告了個假,立刻到辦公室給首相丘吉爾通電話。


    丘吉爾性格暴躁,但是能成為二戰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個風雲人物,政治智慧是毫不缺乏的。從艾登的話語中,立刻判斷出。這個對手掐住了大英帝國的死穴。


    平時如果割讓國土,哪怕是放棄海外領地。丘吉爾一天都別想在首相的位置上坐下去,國會和民間輿論唾沫都能淹死他。但是這個時候如果因為一個對英國無用的小島,而放棄數十萬軍隊,絕對是蠢不可及。更何況對手毫不隱瞞自己的勢力,總共不過一萬人。也就是說,這人在賭博。


    他最大的損失不過是一萬人,而英法聯軍可是四五十萬。


    丘吉爾相信,此時就是召開國會,也是全票通過,贈送這個名頭他又不是沒有用過,剛剛才贈送美國了幾十個小島(尚未簽約)。而斯裏蘭卡的港口,丘吉爾自信是絕對能在戰後奪回來的。不過海唐國想租借九十九年,這一點應該有的談。


    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擔當,丘吉爾毫不猶豫答應了所有條件,隻是在租借港口年限上要求外交大臣和袁曄交涉。至於法國的海外領地,丘吉爾做不得法國人的主,隻能是立刻聯係法國方麵。


    隨後艾登和袁曄教授的談話就有了實質性進展,英國方麵答應海唐國的部分要求要求,隻是租借年限的待遇比起美國來說有些不足,隻有五四十九年。但是海唐國必須加入盟國,不能再和德國有任何貿易往來。


    袁曄稍加思索,答應了英國這一要求,附加條件是隻要海唐國加入國聯,當天就宣布加入盟國。畢竟在沒有加入國聯之前,海唐國尚未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不能算是一個政治主體。


    看得出,英國人對於海唐國的軍力也是有一點重視的。雖然具體軍力不清楚,但是海唐國繳獲了一艘智利戰列艦卻是明擺著的。一艘戰列艦對於英國來說也是一股重要力量。畢竟全世界戰列艦總數還不到五十艘。


    而對於法國方麵的情況,英國外交大臣艾登表示,會盡量協調。袁曄教授表示,海唐國的艦隊將會立即開往敦刻爾克,25日上午就能到達敦刻爾克海灘,請英軍在敦刻爾克海灘做好準備即可。


    會談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淩晨,兩國簽訂了一份英唐倫敦條約。


    條約很難簽嗎?李廣的答案是不。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長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夜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夜帳並收藏海上長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