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抗軍在幾條戰線上,進展各有不同。


    進入五月,錫蘭周邊進入雨季。鄭學昌帶領大西洋號戰列艦發動了一次對日軍的進攻。


    五月十六日,鄭學昌趁著連綿的陰雨,大膽的進入了安達曼海,在仰光附近冒險等待了兩日,終於成功的襲擊了日軍南遣艦隊。


    此戰中,日軍小澤治三郎少將,空有一艘輕型航母,而日軍的陸基戰機更多,卻發揮不出作用。風雨中,小鬼子別說戰機起飛了,就是保持戰艦的姿態都很困難。


    日本海軍一直采用的是平甲板設計,所有戰艦都是如此。這樣的船型結構有著相當嚴重的缺陷,並不適應惡劣的海況。而大西洋號戰列艦是法國人設計的,最是適合氣候惡劣的大西洋作戰。


    因此,在這一戰中,鄭學昌占盡了優勢。


    一艘戰列艦,兩艘天狗級驅逐艦對上了日軍四艘重巡洋艦,十艘驅逐艦。一戰下來,大西洋號幾乎是毫發無損。但是戰功顯赫,擊沉日軍一艘重巡洋艦,兩艘驅逐艦。


    日本海軍很強大,但是重巡洋艦也是其依之為幹城的核心力量,總共不過十八艘,損失一艘雖不是傷筋動骨,也足夠小日本心疼了。


    如同股市操作,知道何時買不算高手,知道何時賣才算高手。鄭學昌的表現簡直驚豔,對撤離的時機把握相當到位,當小澤治三郎準備迂回包抄時,轉身就撤離了戰場,毫不拖泥帶水。


    李廣很欣慰,海抗軍的海軍逐漸成熟,軍官也逐步的能夠獨當一麵。鄭學昌能夠獨立的打贏這一仗,說明他本人的進步。也是海抗軍的進步。


    在海抗軍的海軍中,潛艇部隊是相對最為成熟的。三個潛艇隊隊長都各有千秋,指揮作戰已經相當有水準。


    水麵艦艇部隊,由於籌建的比較晚,到目前軍官還嚴重的經驗不足。除了幾艘防空驅逐艦,由於戰術相對簡單,隻要艦長能比較好的完成訓練,就算稱職。


    其他軍艦,隻有大西洋號戰列艦艦長鄭學昌,pjp號水上飛機母艦艦長張乾文(原來的東北係海軍軍官。)。自由龍號艦長黃中華,印度洋號代理艦長列種這四個人算是李廣計劃中的艦隊指揮官候選。


    鄭學昌的出色表現,使得李廣欣喜萬分。在這場戰鬥中,鄭學昌可謂有勇有謀。鄭學昌已經具備了作為一支艦隊指揮官的素質,海抗軍有這樣的軍官。發展壯大指日可待。


    另一條戰線上,楊維武帶領的馬達加斯加攻略部隊。在前幾個月的進展不算快。但是在雨季過後,海抗軍的拓展速度開始加快。到了五月中旬,馬達加斯加北部中部已經落入海抗軍之手。


    等自由龍號駛入珍珠港。已經是五月二十六日的傍晚。


    “約克城號”和“自由龍號”兩艘航母,在大海上艱難的航行了十九天,這才到達珍珠港。


    這對難兄難弟中,約克城號其實更慘。一路上漏油不斷,拖著一條寬寬的油跡,一路歪斜。


    “約克城號”一進港區,候在一旁的幾艘拖輪就前拖後頂。立即把這艘大型航空母艦送進船塢。1400名修船工人立即放下一切工作,登上“約克城號”,連夜搶修。


    自由龍號的待遇也是一樣,六百美國工人二話不說立刻開工。


    李廣沒有下船,就意識到,自己一直想避開的一場海戰,怕是已經被卷入。


    中途島海戰。


    這是李廣所知道的一場重大戰役,甚至可以說是美日海軍力量發生轉折的關鍵一戰。


    在李廣的計劃中,根本就不想參與到美國和日本這場幾乎是決定國運的戰鬥中。


    海抗軍目前隻有這艘自由龍號輕型航母。


    印度洋號航母到是下水了,也正在訓練。但是印度洋號由於排水量大,工程複雜,雖然已經開始訓練,但是許多後續工程還在施工,還在改善,完善。(下水和完工是兩個概念。下水隻能說明軍艦的艦體建造完成了,可以離開船塢進行舾裝了,但是它離戰艦真正的建成服役還有不短的路要走。下水時軍艦隻是完成了初步的艦體製造,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安裝,這些都要等到下水後進行舾裝工作。)


    一千五百多水兵和一百多飛行員也都投入了訓練和施工中。想具備戰鬥力還需要時間。


    而改造中的太平洋號航空母艦,到現在為止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但是下水時間怕是到八月份才有可能。具備戰鬥力,怕是到四三年了。


    李廣曾經計劃著,如果中途島海戰,還是如同曆史上那樣,日軍戰沉四艘主力航母。那麽海抗軍的三艘航母,將會在大洋上真正的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從而在這場民族崛起的戰爭中撰取最大的利益。


    明明知道這場大戰的結果,而且由於海抗軍的出現,日軍的情形更差----鬼子已經喪失了兩艘大中型航母,僅僅剩餘了四艘大型航母。如果在這一戰,鬼子還是如同曆史上一般的損失四艘大型航母。那麽日本海軍的衰亡速度將會加快。


    總之,李廣不想參與這場海戰。戰爭不是你知道一點曆史就能把握的,你在變化,對手也在變化。世界也在變化。


    在這場重量級選手之間的決戰中,海抗軍僅僅這麽一艘小型航母,稍微有點磕碰就是船沉人亡。


    在印度洋號航空母艦具備戰鬥力之前,海抗軍損失這麽一艘輕型航母,甚至會危機到海抗軍的生存。參加中途島海戰,對於日本是賭國運,對於海抗軍更是賭國運。


    李廣尚未來得及下船,海抗軍留在珍珠港的潛艇部隊協調參謀田慕一就上了自由龍號。他鄭重的交給李廣一封電報。


    這封電報是袁曄總理發來的密電。密碼隻有李廣和袁曄兩人知道。


    袁曄總理發來這種級別的密電,絕對是有極為重要的事情。海抗軍的密碼主要是拚音密碼和五筆字型密碼。作為補充,也是最為重要的情報或者軍令傳遞,還有各自的專屬密碼。大多數是以某一本書的頁碼和文字的排列順序作為密碼的。而且為了保證密碼不被破解,往往是使用一次就會改換。


    李廣趕緊回到自己的艙室中找出一本老版的四庫全書《周易》第一巻。


    電報內容很簡單:美國人給出了三個條件。袁教授已經答應。而且是不得不答應。


    美國人提出的條件。實在是無法拒絕。


    第一條,美國將會正式的承認海唐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並且不公開的承認馬達加斯加由海唐國管理。


    第二條,在四三年年初無償援助海唐國一艘獨立級輕型航母。


    第三條,美國將會對海唐國購買軍火不設置門檻。


    這三條,都是海唐國所無法拒絕的。


    別的不說,僅僅是第一條就足夠的有分量。美國此時已經顯露出了他的霸氣,海唐國如果想獨立建國,尤其是在馬達加斯加建國。必須得到美國的承認。


    李廣如何不清楚,二戰後的局麵。


    沒有美國的承認,一旦二戰結束後。美國隨便給你按個侵略的名頭,立馬就是一堆馬仔對海唐國圍追堵截。別說發展了,怕是覆亡在即。


    遠的不說,至少三五十年以內,李廣即使有通天的本事。即使有更加長遠的見識,根本無法和美國對抗。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崛起。是需要付出鮮血的。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法則。


    而美國人給出的誘惑也足夠。獨立級輕型航母。這是美國在二戰中建造的數量僅次於埃塞克斯級大型航母(24艘)的一款輕型航母。這種航母屬於正規航母,和商船改裝的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比海抗軍的自由龍號的性能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為了把海抗軍這艘輕型航母綁在美國這艘巨輪上,美國人下了很大的本錢。其內容可不僅僅是上述的三條。


    美國還答應,準備給蔣委員長兩千萬美金的援助。當然這一條也是和海抗軍幫美國人打仗綁定的,海唐國不幫美軍打這一仗,這兩千萬美金就隻能是。


    因此。蔣委員長已經和袁曄總理聯係幾次,語氣誠懇,大有拉兄弟一把的味道。也已經答應了袁總理的一個小要求,但是這個要求對海唐國卻是至關重要。


    而胡適博士。剛剛卸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這次也明確的答應了袁曄總理的請求--擔任海唐國駐美國大使,從此成為海唐國的公民。


    不是胡博士不愛國,而是他深深的愛著中華,做出這樣的決定,他隻是為了給華軍多爭取一點資金。


    胡博士也表示,隻要海唐國將來不會如同軍閥一般在中華大地上內戰,他絕對不會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或者身在曹營心在漢。


    胡適的外交水準,李廣可以不評價,但是此人的人品還是相當可信。而且其影響力極其巨大,對於海唐國的未來來說,用不可或缺這個詞才能形容。


    另外,美國人現在正扣著上次答應海唐國的軍事援助不發貨。不僅如此,連海唐國以魚雷換取的十二架b17戰略轟炸機也被以多種借口推諉,總之就是不交貨。


    美國人很無恥,威逼利誘雙管齊下。但是,你又有什麽辦法?


    應當說,海抗軍這次還是賣了個好價錢。要不是時機恰當,這個階段的美軍軍力不足,就是想賣,也賣不出好價錢。


    美國人缺航母嗎?缺,也不缺。


    缺,指的是當下。現在美國在整個太平洋僅僅有五艘航空母艦。其中薩拉托加號重傷,在西海岸修理。而黃蜂號在加勒比海對付德軍的潛艇。


    也就是說,目前算上約克城號,也不過三艘航母能參加中途島戰役。因此美國人缺航母。


    說不缺。那是因為美國現在在船台上的航母就有一二十艘,隻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美國的航空母艦就會如同吹氣一般的一艘一艘的冒出來。


    美國人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其實也就是因為一個詞---時間。


    美國人需要時間。


    而美國人在幾個條件的最後,附加了一個條款,那就是按照擊沉日軍的戰艦明碼標價給出賞格。從航母到戰列艦再到各種軍艦運輸船,明碼標價,給出了賞格。


    什麽分析都不必要了,參戰,李廣根本就無法拒絕。


    自由龍號航母,終於被綁架到了美國這艘龐大的戰艦上。(未完待續。。)


    ∷更新快∷∷純文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長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夜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夜帳並收藏海上長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