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把第一特混艦隊丟給鄭學昌,自己直接回了大唐島。


    為何如此著急,原因嘛。有點怪怪的。


    海唐國財政突然的寬裕,以至於袁總理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錢怎麽花好了。


    四三年,本來袁總理計劃努力奮鬥一年,從政斧和商業兩方麵,為海抗軍創造兩千四百萬美金,大約十個億唐元的軍費。但是突然間多了幾項“意外”收入。


    那部荒誕的電影,預計能為海唐國帶來六千萬美金的純利潤。


    航母三項技術為海唐國爭取到了一億美金的無償援助。


    而蘇紫紫銷售給美軍的凝固汽油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至少能為海唐國再創造四千萬美金稅收。蘇紫紫銷售凝固汽油彈,價格兩千美金一噸。而政斧就要拿走一千美金一噸。不說別人什麽感覺,連袁總理都感覺有些臉紅,稅收實在是太重了。生產技術資金都是蘇紫紫的,推銷是李廣幹的,而政斧方麵隻是組織護航。稅收的太重,蘇紫紫根本就不還價。到底是商人心黑,還是官員心黑。這個是一個話題。袁總理良心發現,於是幫蘇紫紫一些小忙。以至於袁然怒問:“到底誰是你女兒?”


    除此之外,海唐國還有一係列的軍售。首先是軍中的雜號火炮,一股腦的賣給了南美洲的秘魯和玻利維亞。別看都是些雜號的,但是到了這兩個國家手中那也是寶貝的,直接就使得其軍力開始飆升。


    此外,烏拉圭局勢也有了新的變化。年初,烏拉圭出現了又一場**,在美國和海唐國的暗中支持下,李廣的好朋友拉瑞醫生榮任總統。???這年頭,左右一個小國的政局真的不難。美國方麵作保,拉瑞上台經濟不會出現大的動蕩。海唐國正好有船隊在烏拉圭,幾艘驅逐艦加上一艘pjp號水上飛機母艦,輕鬆的震懾了烏拉圭國內的各種勢力。


    自從拉瑞醫生上台,第一件事情,從烏龍銀行貸款一千萬美金,建立一支忠於自己的部隊。


    陸軍,海唐國提供從步槍衝鋒槍到步兵炮野炮迫擊炮全套裝備,並且派軍官指導訓練。


    海軍,海唐國銷售兩艘霸下魚雷艇。


    空軍,海唐國提供了二十四架美國製t**d魚雷機,二十四架水上偵察機。


    這些軍火貿易,海唐國並沒有賺取超額的利潤。但是不要小瞧源源不斷的訂貨。那玩意利潤可是不會低的。而作為回報,海唐國獲得了烏拉圭農產品的優先采購權。


    海唐國還有一項產品也有了新氣象,海抗軍的三英寸高炮終於有人看上眼了。這款高炮設計抄襲了德國的88高炮,零件采購於美國,炮管鋼材來自炮鋼冶煉水準最高的蘇聯。在海抗軍幾年的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改裝,現在已經成為一款相當成熟的產品。


    以前這款炮無人問津,原因是無論美國人還是英國人都不相信一個小勢力,而且還是沒有多少工業基礎的小勢力能生產出一款姓能優良的高炮。海唐國自從在敦刻爾克撤退之後,就和比利時關係不錯。經過艱難的推銷,在比利時購買了十二門三英寸高炮之後,卻是英國人發現了這款高炮的優點。


    這款炮,**縱靈活方便已經算是不錯了。而最大的優點是犀利,使用穿甲彈平射,穿透力比起德軍的88mm炮還要牛x。隆美爾在北非,使用88高炮打英軍坦克,幾乎使得英軍聞風喪膽。而海抗軍這款炮,口徑雖然有所不如,但是炮管長,身管達到驚人的七十一倍徑。而德國的88mm炮隻不過五十六倍而已。


    而且海唐國有陸軍使用的單管和海軍使用的雙聯裝,型號齊全,炮彈更是和英國美國的炮彈通用,補給簡單。


    英國人能不能仿製呢?以英國人的實力完全可以。但是,問題在於英國還不一定能冶煉出蘇聯那種水平的炮鋼,而且時間也不趕趟了。要知道,海唐國完善這款火炮從三七年到四三年,差不多花了五年時間,耗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英國人就是再牛,排工藝,造磨具都要時間的。


    本來,這款炮,李廣都有點不好意思提,原因是投入產出比實在不算高。簡單來說,經濟效益不佳,穿越人士的麵子不好看。


    但是,一旦開始出口,那麽所有的投入都有了回報。要知道,所有同口徑火炮中,高炮最貴。海抗軍這款三英寸炮陸軍型號售價四萬五千美金,而海軍雙聯裝型號售價七萬五千美金。利潤可是超級恐怖,差不多達到了百分之兩百。


    英國一旦開始購買,口碑立刻傳揚。這年頭,美國人的大國心態還沒有完全建立,美國人對英國有種發自內心的信任,反正英國人說什麽好,那就是好。於是,美國海軍陸軍也開始購買。


    感慨一下:銷售真的是一門學問,不是簡單的姓能價格服務。這種繞了幾圈的公關推銷,搞清楚中間的周折還真是不容易。海唐國不是沒有向美國推銷過高炮的,但是遲遲沒有回信。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美國,李廣也有責任的。當初李廣要求購買美國的四十毫米高炮,其實也是因為盲目的對美國產品的信任。美國產品在二戰前,真的不能說是名牌產品,或者說帶著高科技產品的光環的。而現在,海抗軍也逐步發現了美國造四十毫米高炮的缺陷,軍艦上逐步在削減這款炮,代之以海唐國的三英寸高炮以及更多的美國製20mm高炮。總之,李廣差點認為是一項不很成功的投資,在四三年終於開花結果。估計僅此一項,海唐國就能一年獲利超過一千萬美金,甚至有可能達到兩千萬美金。


    三算兩算,海唐國總理袁曄過了個新年,竟然神奇的發現在四三年,有可能獲得兩個億美金的資金。


    袁總理的表現殊為詭異:這麽多錢,怎麽花?


    對此,李廣還是很表揚了一番,至少這位總理沒有想挖個坑把錢藏起來。這可不是笑話的,袁總理掌握海唐銀行,倉庫裏存了不少黃金儲備的。不過,這一點李廣很支持。


    一塊半原始的土地上,白紙一般的基礎,建設一個發達的國家。花錢的地方不少。這麽兩個多億美元肯定是遠遠不夠的。袁教授所謂的怎麽花錢,指的是該從哪裏著手才正確。錢該怎麽花,對國家才最有利。這個課題就實在太大了。有錢不會花。這就是袁總理麵臨的困境。不過,這一點都不好笑,袁教授為此已經愁白了頭發,發改委的年輕人們徹夜開會。但是眾說紛紜中,有的建議也很有道理,但是卻形不成一個決議。主要是大家的建議都非常有道理,畢竟白紙一般的大唐島,如果是全麵鋪開,隨便一個項目就能花個上億美金。比如修路。


    其實處於稍高一點的位置,就會發現,謀不是最難的,而斷才是最難的。


    袁總理為何覺得難以決斷,主要原因是,他對發展經濟最近有了一些心裏障礙。不說李廣銷售航母技術,也不說軍火貿易。那些雖然利潤豐厚,但是在袁總理看來有合理姓。但是,《第一滴血》,這部袁總理看來頗為荒誕的電影,竟然能在美國賺到數千萬美元。這完全是袁總理概念以外的事情。


    袁總理也是走南闖北,歐洲美洲都闖蕩過的角色。但是美國的“腐朽”,沒錯就是腐朽。說腐朽都是輕的,在袁總理看來,美國人簡直就是敗家子。花一個多億美金(票房,不是純利潤。),看電影,據說還有的美國人看個十遍八邊還不厭煩。


    這完全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一個億美元能做什麽?


    購買的糧食足夠五百萬國人吃上一年。要是緊著點用,夠一千萬人一年活命的。


    在袁總理看來,上百萬人忙活一年,能給海抗軍提供兩千四百萬美金的軍費,已經是超級的成就了。


    袁總理頂著個總理的名頭,但是卻是以一個國內省主席來要求自己的,畢竟海唐國就這麽點人口不是?


    在袁總理看來,他已經是省長之才了,國內怕是沒有幾個省主席能一年創造兩千四百萬美金的純利潤的。


    其實從以往袁總理主張發展的項目,也能看出來袁總理的思路。


    農業,第一。這一點不僅是袁總理自己的思想,更是幾乎所有海唐人的思想。這個吧,李廣也沒有反對,主要原因是農業有利用吸引人移民,還有就是國內農民的素質搞工業的確有些勉為其難。


    第二,袁總理大力的辦水泥廠。因為,這玩意的確難度不高,需求量還大。現有規模擴充十倍百倍,也不擔心用量。


    第三,政斧方麵開始購置紡織機械。準備辦幾個棉紡廠,毛紡廠,絲綢廠。這個李廣也不反對,反正大唐島這裏羊毛不少,而本地有棉花種植,印度那裏的棉花不少,絲綢是中國的傳統產業,不少來自南方的農民已經在山上種植桑樹了。大唐島的氣候,好多地方,種植桑樹養蠶還是比較適合的。衣食住行,袁總理已經做了三項。至於行,路都沒有怎麽修,暫時好像還顧不上。


    但是,袁總理自認為辦的都是正事,盈利加起來都不如一場電影,於是乎,有些魔障了。他發現,自己治理國家,搞活經濟的理念該補課了。


    這玩意,李廣“在行”。因此,李廣回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長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夜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夜帳並收藏海上長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