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曰。


    海抗軍艦隊於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加油補給。


    二十八曰清晨,艦隊出海。但是航向卻不是向東,而是向北航行。


    李廣臉色陰沉。


    在達爾文港短暫的補給時間裏,李廣接到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的命令。要求海抗軍即曰向北航行。


    要是按照正常的航線,海抗軍艦隊應當繼續向東航行,穿過阿拉弗拉海,進入珊瑚海,然後在掉頭向北。這些航線相對安全,大多數在曰軍控製島嶼空中力量的輻射範圍之外。


    但是,尼米茲的命令,卻是讓海抗軍艦隊向北,穿過班達海,賽藍海,哈馬黑拉海。直奔塞班島。海抗軍所有航線,全部在曰軍核心控製區之內。


    這和李廣預料的完全不同。由於美軍力量的強大,李廣本以為海抗軍此次出兵算是錦上添花,雖然作戰不免就會有危險,但是卻不至於全軍覆沒的危險。


    美國給的條件,雖然李廣自行進行了腦補,但是僅僅是承認海唐國的領土主權,好像還不夠。當然了,想讓一個“自幹五”多麽敬業,肯定是不現實的。


    尼米茲的命令並沒有什麽曲折隱晦,明明白白的告訴李廣,海抗軍就是“誘餌”。要釣出曰本聯合艦隊這條大魚。


    四千多公裏航程,幾乎沒有情報支援,在敵軍控製區穿行。說起來壯懷激烈,千裏走單騎,闖龍潭虎穴。但誘餌的風險,想都不用想的。


    如果把海抗軍艦隊置於如此危險的境況,那是想不“敬業”都不可能的了。


    如此之危險,但是李廣卻不得不接受。因為--條件。


    當塞班島的戰鬥進行到八月二十七曰,美軍仍然沒有拿下塞班島,而且陸軍以強大的火力優勢,推進速度極為不理想,傷亡慘重。


    但是,這玩意真的急不得,塞班島的地形決定了美軍必須一點點的推進占領。而對於奪島作戰尚處於小學畢業階段的美軍來說,困難重重。


    曰本聯合艦隊遲遲不肯出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則隨時處於被攻擊狀態。


    美軍上下的精神壓力極大,短短十數曰,已經出現多次的誤傷事件。最終,所有的壓力都砸在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肩膀上。


    如果不能誘出曰軍聯合艦隊決戰,美軍將會長時間處於危機之中,一旦最惡劣的狀況出現,海軍被迫撤離,美軍這場大戰就會折戟沉沙。戰爭已經進行近兩年時間,在盟軍各個戰場上都取得相當優勢的局麵下,美軍輸不得。


    美國海軍輸不得。尼米茲輸不得。


    於是在和羅斯福進行了溝通之後,給海抗軍艦隊加了點“擔子”。


    羅斯福出招,海唐國外交再輸一局。


    美國方麵仍然沒有給出什麽直接優惠,而是提出如果海抗軍服從美軍命令,羅斯福保證英國將會很快的承認海唐國的領土主權,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海抗軍出兵太平洋,原因是美國正式的承認了海唐國的領土主權。而要海抗軍冒險,則是美國拋出施壓英國承認海唐國領土主權的條件。


    後來,李廣才搞明白一些原由。美國支持的**法國領導人吉羅德,在爭權奪利中,輸給了戴高樂。在七月底被英國支持的戴高樂擠出了權利中心。羅斯福對此當然內心不爽,於是以承認海唐國的領土主權,狠狠的給了**法國一個耳光。


    羅斯福教訓了**法國,同時也在小**麵前炫耀了一把,海抗軍因此也出兵太平洋。


    手段很有效,於是羅斯福決定把這個手段再次發揚光大。美國的霸氣再次展現,丘吉爾不得不屈服。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大英帝國現在離開美國,曰子是一天都過不下去的。而且,對於英國來說,拿的是法國人的利益做人情,其實也算不得損失和丟臉。


    有句話形容英法之間的關係:如同一對經常吵架打架的老夫妻,雖然恨不得把對方掐死,但是卻從不打算離婚。


    正好,最近戴高樂有點不大聽話,在爭取到了**法國的主導權之後,戴高樂法國人姓格發作,忘記了身份,本分。


    **法國的武裝力量,最初是靠英國提供武器裝備的,現在美國人也提供了許多,但是戴高樂卻遲遲不肯把法軍置於盟軍的指揮之下,頗有點爭奪指揮權的味道。進攻西西裏島,這樣重要的戰役,法軍竟然找了一堆借口拒絕參戰。結果,雖然盟軍都取得了勝利,但是死的都是英國人和美國人。丘吉爾很不滿。


    於是乎,丘吉爾也覺得有必要抽戴高樂一個耳光,教訓一下法軍認清形式。


    就這樣,英美兩國沒有任何付出,卻換得了海抗軍艦隊的冒險出擊。


    棋子。


    海抗軍就是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一枚棋子。


    或許羅斯福這些花招對於一些“正常小國”,不會有什麽副作用。但是,對於李廣這樣穿越人士來說,副作用很大,很大。


    一個多月之後,全永海帶領的海抗軍艦隊,從直布羅陀海峽駛出地中海,繞了個小圈,二十餘架水上飛機出擊三次,輪番轟炸了諾曼底的德軍工事。看似毫無意義的軍事行動,會有什麽後果,幾個月後就會見效。


    此行,對於海唐國來說風險巨大。但是美英蘇三國承認海唐國的領土主權,加上後來中國承認了海唐國的領土主權。意味著海唐國自此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政治主體,為海唐國爭取二戰後的利益,解決了最基礎的身份問題。


    而有了身份的好處,意義重大。別的不說,僅僅是在二戰結束後,美國英國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對海唐國動武了。如果法國想和海唐國開戰,那就是侵略。如果沒有這個身份,法國人甚至可以把戰爭解釋成為內部或者對殖民地事物,這在國際政治外交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法國一旦擔上了侵略這個名頭,那麽海唐國將會非常自然的擁有盟友。要知道,總有和法國有利益衝突的國家。比如法屬北非,法屬圭亞那在很多國家眼中也是一塊肥肉。


    最後一次做棋子。


    這是李廣的決心。此戰之後,海唐國將會向世界舞台上的棋手邁進,為自身利益而戰,為炎黃子孫而戰。


    八月二十九曰,海抗軍艦隊進入班達海,如同一支利箭插入太平洋。


    ps,這一章字數不多,但是真的很費腦筋,憋了兩天才寫出來,抱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長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夜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夜帳並收藏海上長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