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海抗軍繼續向北狂飆。
夜色中航行,對於海抗軍來說,危險程度比起白天降低許多。但對於李廣來說,最擔心的是航線和日軍艦隊迎麵相撞。
雖然沒有準確的情報。但是,日軍艦隊毫無疑問的應當在海抗軍艦隊和塞班島之間的某個海域。一旦日軍撤離,如果回程目標是帕勞群島,那麽兩軍正麵相撞的幾率極大。
因此,即便是夜間,海抗軍仍然派出了偵察機。但是,經過數日的不間斷飛行,二十四架偵察機,所有的飛行員都已經處於極度疲勞狀態。偵察機飛行員,此時已經無法保持全盛狀態,僅僅派出了四架對海偵察機。偵查半徑被大大壓縮,僅僅隻有八十公裏的預警距離。
--------
暗夜中。日軍艦隊在向西撤離,目標菲律賓。
日軍指揮官小澤治三郎中將直到傍晚,雖遭受美軍一場空襲,仍然保持相當樂觀的精神。
在那場持續不過十幾分鍾的戰鬥中,日軍損失雖然不輕,但是相對於日軍取得的“輝煌戰果”來說,算不得什麽。
鬼子兩艘改裝航母報廢,成為大洋上兩支熊熊燃燒的火炬。
唯一的一艘正規航母翔鶴號雖然也起火燃燒,雖然失去了航母的作戰功能,但是大火被迅速控製。傷而未沉,加之時機正好,夜色降臨,已經被日軍巡洋艦拖拽著踏上歸航之路。
長門號戰列艦受傷,但是動力未失,速度稍慢而已,根據傷損狀況,隻要歸航後經過一番維修,很快就能恢複戰鬥力。
傷勢比較重的,隻有一艘重巡洋艦。由於螺旋槳被魚雷擊中。動力缺失,即便是拖回日本本土,怕是沒有一年時間難以恢複戰鬥力。
小澤治三郎的樂觀應當說是有道理的。畢竟日軍損失的確算不得慘重。至少比起美軍來說損失算是比較輕的。
不過,小澤治三郎雖然算的上日本海軍中的名將。卻仍然被日軍的傳統思維限製,在他的意識中,艦船造價第一,自然是最為重要的。而戰機造價不高,雖然幾乎全軍覆滅,但仍然算不得損失慘重。他並沒有意識到日軍此戰最大的損失所在--那就是數百名艦載機飛行員。撤離的日軍艦隊,此時各種艦載機總數不到二十架。航空力量被幾乎消耗幹淨。這幾百名飛行員的損失,在此戰日軍陣亡比例中隻占幾分之一,但是對於日本海軍的綜合戰鬥力來說,卻至關重要。
要知道。日軍為了準備此戰,拿出了海軍幾乎全部的精銳力量,短短兩天的戰鬥中,航母戰鬥力趨於歸零狀態。
如果說此戰之前,日本海軍的戰鬥力仍然排在世界前列。位列世界海軍三強。但是經過此戰,在航母已經明確成為海戰之王的時代,別看日軍航母戰艦本身的損失不大,但這樣的損失已經使得日本海軍的戰鬥力迅速下降到了二流狀態。或許排名仍然可以稱得上前三名,但是已經和位列第一名的美國海軍。位列第二名的英國海軍拉開了重量級。
差不多午夜時分,小澤治三郎勉強算的上樂觀的心情被徹底打入了深淵--山本五十六大將陣亡的消息在經過了十多個小時的混亂之後,傳到了小澤艦隊。
小澤治三郎被晴天霹靂般的噩耗打擊,半個小時內一言不發,如同泥塑木雕。
小澤治三郎回過神來,木然的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首先,保密。對艦隊所有人保密--山本長官陣亡的消息,以防軍心動搖。
其次,日軍艦隊被分成三個部分。
主力艦隊近百艘戰艦開始全速撤退菲律賓。
一支數量多達二十艘的輕巡洋艦,驅逐艦艦隊向塞班島方向進行自殺性進攻。這是小澤治三郎對山本大將陣亡的報複行動--他要為山本長官複仇。
另一部分:受傷的長門號戰列艦,受傷的重巡洋艦,受傷的翔鶴號航母,以及兩艘拖拽受傷戰艦的巡洋艦,合計五艘戰艦被扔在後方,以十一二節的速度撤離。(注:由於分兵,小澤治三郎竟然沒有派出足夠的護航驅逐艦。)
這一命令,在戰役結束之後,使得小澤治三郎飽受日軍內部攻擊。要知道,他這一命令,事實上是拋棄了行動緩慢的受傷艦船。而其中三艘主力艦的價值事實上比起日軍在此戰中已經損失的兩艘改裝航母,以及兩艘充當誘餌的戰列艦,要大的多。
要知道,僅僅一艘長門號戰列艦,無論從造價還是在日軍心目中的地位都遠超已經損失的幾艘戰艦之和。那可是擔任過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主力艦,也同樣是山本五十六大將的座艦,在日本海軍心目中的地位相當“神聖”。
但是,小澤治三郎的命令並算不得錯誤。他得知山本五十六陣亡的消息,同時也得知了海抗軍(日軍認為是美軍的)航母北上的消息。為了避免艦隊遭受海抗軍的打擊,他隻能學習一下壁虎了,斷尾求生。而沒有加派驅逐艦,根據即將到來的戰鬥,很難說是對還是錯。
根據小澤治三郎的回憶錄,此時小澤竟然根本沒有考慮可能來自美軍或者海抗軍的打擊。或許是他想當然的認為,日軍航母失去了進攻能力,美軍航母怕是也失去了進攻力量。
---
小澤治三郎的想法雖然有些想當然,美軍雖然損失不輕,但並沒有失去戰鬥力。但是,美軍艦隊在夜間繼續遠離塞班島,保持機動狀態,並沒有進攻日軍艦隊,卻是事實。
在這一夜,美軍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中將的指揮不算錯誤,卻也遠遠稱不上高超。
不算錯誤的原因是,他仍然是以保證塞班島美軍的奪島戰役安全為首要任務。艦隊因此沒有遠離塞班島海域。
稱不得高超,那是因為斯普魯恩斯被美國的財大氣粗熏陶的太深入,根本沒有想到日軍龐大的艦隊,其中四艘航母完整。卻隻有不到二十架各種戰機,實力虛弱的不能想象。他以為日軍還有一戰之力,擔心追擊會使得美軍已經損失不輕的航母戰鬥群。再增傷損。因此,錯失了全殲日軍艦隊的良機。也就是說。實質上斯普魯恩斯誤判了日軍的戰鬥力。
當然,美軍也能找到無窮的借口,說明戰術保守的原因所在。比如,美軍現在高度精神緊張,誤傷時有發生。再比如主力航母受損過半,艦載機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至於戰功宣傳,美軍方麵更不擔心。
從美軍的角度看。美軍的確是打贏了。首先保障了塞班島陸軍的進攻順利進行。其次,美軍主力戰艦雖然受傷的不少,但是戰沉的的確不多。
美軍戰艦,尤其是正規航母的抗沉能力的確值得一誇。造艦技術加上熟練的管損控製極大的保障了航母的生存性。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即便是在珍珠港儲備燃油被炸毀之後,也沒有淪落到如同日軍那般的使用未經提煉的原油,戰艦即便受損,卻不容易被大火燒毀。
當然了。幾艘護航航母的戰沉,在美國財大氣粗的海軍將領眼中,和沉了幾艘商船的損失差不多,根本不值得一提。
斯普魯恩斯沒有乘勝追擊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海抗軍。拿海抗軍艦隊做誘餌,在有著美國強大國力支持的美國海軍將領內心中。可能會有一點點愧疚,但是卻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至於對誘餌是否公平,不在美軍將領的考量之中,即便是斯普魯恩斯中將和李廣的私人交情還好。
斯普魯恩斯誤判了日軍殘存戰鬥力,理所當然的並不認為日軍會主動撤退。這樣一來,他判斷戰鬥還會繼續,那麽海抗軍所處的位置正好可以充當誘餌。有了誘餌存在,那麽接下來的戰鬥中,美軍則自然會占據戰場主動,掌控戰場的先手。
弱國的悲哀就在於此,即便是充當誘餌,也隻能嘴上抗議。而強大的美國,比較理想的狀態也不過是肯定一下海唐國付出的犧牲。或許羅斯福心情好一些,給海唐國發放一點美元援助。
至於可能發生的損失以及人員傷亡,在美國政府看來,算不得什麽。甚至會內心黑暗的興奮一番,總之死的不是美國青年,傷筋動骨的也不會是美國海軍。
或許可以把這一切損失,或者風險都理解為海唐立國的代價。或許歸結到海唐國身為盟軍一員,抗日理所當然應該承擔的義務。
但,美國人可以傲慢的,心安理得的拿海抗軍主力做誘餌,李廣卻不可能心甘情願的為美國人賣命。
在戰鬥結束後,李廣得知美軍在八日傍晚空襲日軍艦隊結束,竟然仍未通知海抗軍戰況。
戰役的前一階段,海抗軍充當美軍的誘餌,應當說是海抗軍在某種程度上認可的。但是在八日夜晚,美軍空襲結束,仍未通告海抗軍戰況,其行為已經算是有意的置海抗軍於極端危險的境況了,美軍分明是有意消耗海抗軍的實力。
這根本不是聯絡軍官操作失誤可以解釋的,美軍以組織管理見長,發生這種低級錯誤,根本沒有一點點可能--這是背後下刀子的行為。
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麽永恒的友誼,大家都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但是同屬盟國陣營,卻敢於背後下刀子,已經超出了底線--超出了李廣的底線。
正是這一點,真正的激怒了李廣。
口頭的抗議李廣不屑於一提,如何利用先知先覺的優勢陰美國,才是李廣的專長。
美國有美國的強大優勢,但海唐國也有海唐國弱小的反抗。投桃報李,美國玩陰的,李廣也不會客氣。
這是後話,但是在這個夜晚,李廣對於戰局變化並不清楚,仍然堅守在印度洋號航母指揮艦橋中,嚴陣以待。
ps:
好久不登陸,這才發現解禁了。不過,由於某種你懂得的限製,後麵的情節有所改變,需要調整。本來計劃中有一場大戰,發生在國內戰場上。海抗軍在連雲港登陸,攔腰切斷日軍南北聯絡。抗戰提前勝利。現在需要修訂計劃,更新會慢一點點。
夜色中航行,對於海抗軍來說,危險程度比起白天降低許多。但對於李廣來說,最擔心的是航線和日軍艦隊迎麵相撞。
雖然沒有準確的情報。但是,日軍艦隊毫無疑問的應當在海抗軍艦隊和塞班島之間的某個海域。一旦日軍撤離,如果回程目標是帕勞群島,那麽兩軍正麵相撞的幾率極大。
因此,即便是夜間,海抗軍仍然派出了偵察機。但是,經過數日的不間斷飛行,二十四架偵察機,所有的飛行員都已經處於極度疲勞狀態。偵察機飛行員,此時已經無法保持全盛狀態,僅僅派出了四架對海偵察機。偵查半徑被大大壓縮,僅僅隻有八十公裏的預警距離。
--------
暗夜中。日軍艦隊在向西撤離,目標菲律賓。
日軍指揮官小澤治三郎中將直到傍晚,雖遭受美軍一場空襲,仍然保持相當樂觀的精神。
在那場持續不過十幾分鍾的戰鬥中,日軍損失雖然不輕,但是相對於日軍取得的“輝煌戰果”來說,算不得什麽。
鬼子兩艘改裝航母報廢,成為大洋上兩支熊熊燃燒的火炬。
唯一的一艘正規航母翔鶴號雖然也起火燃燒,雖然失去了航母的作戰功能,但是大火被迅速控製。傷而未沉,加之時機正好,夜色降臨,已經被日軍巡洋艦拖拽著踏上歸航之路。
長門號戰列艦受傷,但是動力未失,速度稍慢而已,根據傷損狀況,隻要歸航後經過一番維修,很快就能恢複戰鬥力。
傷勢比較重的,隻有一艘重巡洋艦。由於螺旋槳被魚雷擊中。動力缺失,即便是拖回日本本土,怕是沒有一年時間難以恢複戰鬥力。
小澤治三郎的樂觀應當說是有道理的。畢竟日軍損失的確算不得慘重。至少比起美軍來說損失算是比較輕的。
不過,小澤治三郎雖然算的上日本海軍中的名將。卻仍然被日軍的傳統思維限製,在他的意識中,艦船造價第一,自然是最為重要的。而戰機造價不高,雖然幾乎全軍覆滅,但仍然算不得損失慘重。他並沒有意識到日軍此戰最大的損失所在--那就是數百名艦載機飛行員。撤離的日軍艦隊,此時各種艦載機總數不到二十架。航空力量被幾乎消耗幹淨。這幾百名飛行員的損失,在此戰日軍陣亡比例中隻占幾分之一,但是對於日本海軍的綜合戰鬥力來說,卻至關重要。
要知道。日軍為了準備此戰,拿出了海軍幾乎全部的精銳力量,短短兩天的戰鬥中,航母戰鬥力趨於歸零狀態。
如果說此戰之前,日本海軍的戰鬥力仍然排在世界前列。位列世界海軍三強。但是經過此戰,在航母已經明確成為海戰之王的時代,別看日軍航母戰艦本身的損失不大,但這樣的損失已經使得日本海軍的戰鬥力迅速下降到了二流狀態。或許排名仍然可以稱得上前三名,但是已經和位列第一名的美國海軍。位列第二名的英國海軍拉開了重量級。
差不多午夜時分,小澤治三郎勉強算的上樂觀的心情被徹底打入了深淵--山本五十六大將陣亡的消息在經過了十多個小時的混亂之後,傳到了小澤艦隊。
小澤治三郎被晴天霹靂般的噩耗打擊,半個小時內一言不發,如同泥塑木雕。
小澤治三郎回過神來,木然的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首先,保密。對艦隊所有人保密--山本長官陣亡的消息,以防軍心動搖。
其次,日軍艦隊被分成三個部分。
主力艦隊近百艘戰艦開始全速撤退菲律賓。
一支數量多達二十艘的輕巡洋艦,驅逐艦艦隊向塞班島方向進行自殺性進攻。這是小澤治三郎對山本大將陣亡的報複行動--他要為山本長官複仇。
另一部分:受傷的長門號戰列艦,受傷的重巡洋艦,受傷的翔鶴號航母,以及兩艘拖拽受傷戰艦的巡洋艦,合計五艘戰艦被扔在後方,以十一二節的速度撤離。(注:由於分兵,小澤治三郎竟然沒有派出足夠的護航驅逐艦。)
這一命令,在戰役結束之後,使得小澤治三郎飽受日軍內部攻擊。要知道,他這一命令,事實上是拋棄了行動緩慢的受傷艦船。而其中三艘主力艦的價值事實上比起日軍在此戰中已經損失的兩艘改裝航母,以及兩艘充當誘餌的戰列艦,要大的多。
要知道,僅僅一艘長門號戰列艦,無論從造價還是在日軍心目中的地位都遠超已經損失的幾艘戰艦之和。那可是擔任過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主力艦,也同樣是山本五十六大將的座艦,在日本海軍心目中的地位相當“神聖”。
但是,小澤治三郎的命令並算不得錯誤。他得知山本五十六陣亡的消息,同時也得知了海抗軍(日軍認為是美軍的)航母北上的消息。為了避免艦隊遭受海抗軍的打擊,他隻能學習一下壁虎了,斷尾求生。而沒有加派驅逐艦,根據即將到來的戰鬥,很難說是對還是錯。
根據小澤治三郎的回憶錄,此時小澤竟然根本沒有考慮可能來自美軍或者海抗軍的打擊。或許是他想當然的認為,日軍航母失去了進攻能力,美軍航母怕是也失去了進攻力量。
---
小澤治三郎的想法雖然有些想當然,美軍雖然損失不輕,但並沒有失去戰鬥力。但是,美軍艦隊在夜間繼續遠離塞班島,保持機動狀態,並沒有進攻日軍艦隊,卻是事實。
在這一夜,美軍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中將的指揮不算錯誤,卻也遠遠稱不上高超。
不算錯誤的原因是,他仍然是以保證塞班島美軍的奪島戰役安全為首要任務。艦隊因此沒有遠離塞班島海域。
稱不得高超,那是因為斯普魯恩斯被美國的財大氣粗熏陶的太深入,根本沒有想到日軍龐大的艦隊,其中四艘航母完整。卻隻有不到二十架各種戰機,實力虛弱的不能想象。他以為日軍還有一戰之力,擔心追擊會使得美軍已經損失不輕的航母戰鬥群。再增傷損。因此,錯失了全殲日軍艦隊的良機。也就是說。實質上斯普魯恩斯誤判了日軍的戰鬥力。
當然,美軍也能找到無窮的借口,說明戰術保守的原因所在。比如,美軍現在高度精神緊張,誤傷時有發生。再比如主力航母受損過半,艦載機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至於戰功宣傳,美軍方麵更不擔心。
從美軍的角度看。美軍的確是打贏了。首先保障了塞班島陸軍的進攻順利進行。其次,美軍主力戰艦雖然受傷的不少,但是戰沉的的確不多。
美軍戰艦,尤其是正規航母的抗沉能力的確值得一誇。造艦技術加上熟練的管損控製極大的保障了航母的生存性。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即便是在珍珠港儲備燃油被炸毀之後,也沒有淪落到如同日軍那般的使用未經提煉的原油,戰艦即便受損,卻不容易被大火燒毀。
當然了。幾艘護航航母的戰沉,在美國財大氣粗的海軍將領眼中,和沉了幾艘商船的損失差不多,根本不值得一提。
斯普魯恩斯沒有乘勝追擊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海抗軍。拿海抗軍艦隊做誘餌,在有著美國強大國力支持的美國海軍將領內心中。可能會有一點點愧疚,但是卻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至於對誘餌是否公平,不在美軍將領的考量之中,即便是斯普魯恩斯中將和李廣的私人交情還好。
斯普魯恩斯誤判了日軍殘存戰鬥力,理所當然的並不認為日軍會主動撤退。這樣一來,他判斷戰鬥還會繼續,那麽海抗軍所處的位置正好可以充當誘餌。有了誘餌存在,那麽接下來的戰鬥中,美軍則自然會占據戰場主動,掌控戰場的先手。
弱國的悲哀就在於此,即便是充當誘餌,也隻能嘴上抗議。而強大的美國,比較理想的狀態也不過是肯定一下海唐國付出的犧牲。或許羅斯福心情好一些,給海唐國發放一點美元援助。
至於可能發生的損失以及人員傷亡,在美國政府看來,算不得什麽。甚至會內心黑暗的興奮一番,總之死的不是美國青年,傷筋動骨的也不會是美國海軍。
或許可以把這一切損失,或者風險都理解為海唐立國的代價。或許歸結到海唐國身為盟軍一員,抗日理所當然應該承擔的義務。
但,美國人可以傲慢的,心安理得的拿海抗軍主力做誘餌,李廣卻不可能心甘情願的為美國人賣命。
在戰鬥結束後,李廣得知美軍在八日傍晚空襲日軍艦隊結束,竟然仍未通知海抗軍戰況。
戰役的前一階段,海抗軍充當美軍的誘餌,應當說是海抗軍在某種程度上認可的。但是在八日夜晚,美軍空襲結束,仍未通告海抗軍戰況,其行為已經算是有意的置海抗軍於極端危險的境況了,美軍分明是有意消耗海抗軍的實力。
這根本不是聯絡軍官操作失誤可以解釋的,美軍以組織管理見長,發生這種低級錯誤,根本沒有一點點可能--這是背後下刀子的行為。
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麽永恒的友誼,大家都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但是同屬盟國陣營,卻敢於背後下刀子,已經超出了底線--超出了李廣的底線。
正是這一點,真正的激怒了李廣。
口頭的抗議李廣不屑於一提,如何利用先知先覺的優勢陰美國,才是李廣的專長。
美國有美國的強大優勢,但海唐國也有海唐國弱小的反抗。投桃報李,美國玩陰的,李廣也不會客氣。
這是後話,但是在這個夜晚,李廣對於戰局變化並不清楚,仍然堅守在印度洋號航母指揮艦橋中,嚴陣以待。
ps:
好久不登陸,這才發現解禁了。不過,由於某種你懂得的限製,後麵的情節有所改變,需要調整。本來計劃中有一場大戰,發生在國內戰場上。海抗軍在連雲港登陸,攔腰切斷日軍南北聯絡。抗戰提前勝利。現在需要修訂計劃,更新會慢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