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景看著那散落在地上的披風,猶不解氣,又用腳在上麵狠狠踩了幾腳,以泄心頭之怒。
兀自發泄了半晌,才覺得心中舒爽了一些,略微整整鬢發,蕭美景清了清嗓子喚道:“白卉,白卉……”
“小姐,奴婢在。”白卉應聲進來,見著先頭穿了去請安的披風在地上,上麵斑駁痕跡一片狼藉,臉上絲毫不見驚訝,隻垂首立於一旁靜待吩咐。
“方才不小心弄掉了,你取了自去清理,不必再拿回來,賞與你了。”蕭美景端正坐在榻上,淡淡揚聲吩咐道。
“奴婢謝小姐賞賜。”白卉謝恩後便不再多言,捧著那披風退了出去。
待出了門,這才頓住,皺著眉頭看了手中披風一眼。
好在方才及時將那梅瓶收起來了,否則說不得也要落得一個“失手”打碎的下場。
隻可惜了這上好的披風,便是賞給她也不敢在小姐在小姐麵前穿起,沒的招了小姐心裏不痛快,又惹得院子裏的丫頭背後嚼舌根。
罷了罷了,想著白芷去了後院浣衣房,白卉轉頭朝自己的屋子走去,打算趕緊找了東西包著,回頭快些托負責采買的來生家的給送到家裏去。
雖說小姐賞賜是常有的事,但這披風終究是個稀罕物件,尋常人家便是有銀子也難尋到這鼠皮料子,她也不想張揚,即便是被白芷瞧見了,嘴上不說,隻怕心裏也會有些嘀咕。
******
翌日,霞來院裏。
昨日眾人退去之後,和婉郡主讓丫頭們也都在門外候著,隻將娉婷叫了進來,細細問了一早起來發生的事。
娉婷自然知無不言,便將一早花錦送來梅瓶及當時所說的話,及後來在霞來院門口的一幕清楚道來。
和婉郡主聽了,並未急著去叫女兒過來,隻叫娉婷留心蕭美景回去後的舉動。
一早眾人請過安後,和婉郡主便說讓眾人都散了,隻留了良辰下來說說話。
“辰兒,你跟娘說說,昨日那事,到底是如何?”丫頭們都未留在屋子裏伺候,隻讓娉婷在門口守著,和婉郡主拉著女兒的手,單刀直入問道。
良辰吐了吐舌,她的這點子小心思果真瞞不過娘,不過她本也沒打算瞞著,為的就是讓娘知曉蕭美景的心思仙之極道。
當下便是一五一十將昨日之事道出,此外還另加了許多,中間不乏添油加醋,但多是記憶中數次蕭美景步步為營所為之事。
“如你所說,娘倒是小看了這丫頭。”和婉郡主聽著女兒慢慢說來,若有所思道。
想著往日情形,便是有些嗔怪地看著女兒一眼:“往常你也不愛說話,每次裏她都說是與你一道看到什麽便是給娘送來,娘看著你與她一起,還以為是她事事想著你,竟不知背後還有這樣的計較。”
和婉郡主自然也是眼清目明,哪裏看不出平日裏蕭美景是有意討好,隻是她也體諒身為庶女想要討好當家主母的心思,念著她倒也乖巧,又比著其他幾個庶女更常伴著女兒,往日也很是厚待她,給她長了不少臉。
可沒想到原來這些舉動背後,竟還存著打壓自己女兒的心思,怪道女兒往常總是沉默寡言。
哪個為人母的知曉這些彎彎繞繞,恐怕也難免不會心生罅隙,便是她這樣素來為人稱道宅心仁厚的,也難免心裏有了計較。
“娘,女兒從前是不懂事,又有六姐姐這般心思多的,女兒那時年紀小,有些不辨是非,可不就與自己娘親生分了,娘大人有大量,就莫要與女兒計較了。”良辰親熱地挽著娘親的手臂,愛嬌地說道。
對於娘親的嗔怪,良辰不以為意,她既然敢如此在娘麵前不掩飾自己的心意,自然是前前後後都想過了的。
這個家裏她最大的依仗便是父母親的疼愛,郡主是她的親娘,哪有不心疼自己女兒的,想起前世到最後父母親的所為,便可以看出純是一心為她的,如此,她為何還要拐彎抹角。
良辰並不擔心娘親會否相信自己的話,蕭美景昨日的表現有目共睹,隻怕早已讓娘親心裏有了計較,隻消開了個口,往後她再有心做些什麽,蕭美景在娘心中的地位便是如決了堤一般,一瀉千裏。
“還與娘說這些,娘不會怪你,隻是如今你有什麽都跟娘說,娘這心裏是極高興的。”和婉郡主看著女兒的樣子,大感欣慰地說道。
果真如良辰所想,和婉郡主並未過多在意蕭美景,畢竟是個庶女,無事的時候還好說,大家皆大歡喜,她也樂得嫡母慈庶女孝,若是一旦有事,親疏遠近立現。
“辰兒知道娘不會責怪,隻是如今辰兒已經長大了,想讓娘知道,許多事不比從前,自個兒會做出判斷,再不會像那般好賴不分。所以娘,往後辰兒跟你學著理事可好?”良辰滿眼希冀望向娘親。
“學著理事?”和婉郡主有些詫異,未曾想到女兒會突然提出這一點。
不過想著京中貴女們到了這年紀,早已慢慢開始學著理事,隻女兒從前一概不理這些,這才拖延了下來,如今想來,也是時候了,畢竟日後都是要做當家主母的,便是輕輕點了點頭。
“娘放心,辰兒深知欲速則不達,也不想一步登天,娘,不然就將辰兒的院子交由我自己整頓可好?”良辰一見娘親允了,立即開口保證道,並且話一出口,直直戳中娘親的顧慮。
“你能明白這一點很好,凡事自然是要循序漸進。隻是,辰兒,是否你院子裏那些人服侍不力,否則你怎會說是整頓?”聽話聽音,和婉郡主掌家十幾載,如何聽不懂女兒這要求背後的深意,因此欣慰女兒懂事之餘,又有些憂心。
“果真什麽都瞞不過娘。”良辰小小地又吹捧了一句,繼而正色說道:“娘,辰兒如此向娘請求也是深思熟慮過的,此番女兒落水醒來,也算是曆經生死走一遭,許多事不說大徹大悟,但也比著從前明白許多,相信就是辰兒不說,娘也都看在眼裏。”
兀自發泄了半晌,才覺得心中舒爽了一些,略微整整鬢發,蕭美景清了清嗓子喚道:“白卉,白卉……”
“小姐,奴婢在。”白卉應聲進來,見著先頭穿了去請安的披風在地上,上麵斑駁痕跡一片狼藉,臉上絲毫不見驚訝,隻垂首立於一旁靜待吩咐。
“方才不小心弄掉了,你取了自去清理,不必再拿回來,賞與你了。”蕭美景端正坐在榻上,淡淡揚聲吩咐道。
“奴婢謝小姐賞賜。”白卉謝恩後便不再多言,捧著那披風退了出去。
待出了門,這才頓住,皺著眉頭看了手中披風一眼。
好在方才及時將那梅瓶收起來了,否則說不得也要落得一個“失手”打碎的下場。
隻可惜了這上好的披風,便是賞給她也不敢在小姐在小姐麵前穿起,沒的招了小姐心裏不痛快,又惹得院子裏的丫頭背後嚼舌根。
罷了罷了,想著白芷去了後院浣衣房,白卉轉頭朝自己的屋子走去,打算趕緊找了東西包著,回頭快些托負責采買的來生家的給送到家裏去。
雖說小姐賞賜是常有的事,但這披風終究是個稀罕物件,尋常人家便是有銀子也難尋到這鼠皮料子,她也不想張揚,即便是被白芷瞧見了,嘴上不說,隻怕心裏也會有些嘀咕。
******
翌日,霞來院裏。
昨日眾人退去之後,和婉郡主讓丫頭們也都在門外候著,隻將娉婷叫了進來,細細問了一早起來發生的事。
娉婷自然知無不言,便將一早花錦送來梅瓶及當時所說的話,及後來在霞來院門口的一幕清楚道來。
和婉郡主聽了,並未急著去叫女兒過來,隻叫娉婷留心蕭美景回去後的舉動。
一早眾人請過安後,和婉郡主便說讓眾人都散了,隻留了良辰下來說說話。
“辰兒,你跟娘說說,昨日那事,到底是如何?”丫頭們都未留在屋子裏伺候,隻讓娉婷在門口守著,和婉郡主拉著女兒的手,單刀直入問道。
良辰吐了吐舌,她的這點子小心思果真瞞不過娘,不過她本也沒打算瞞著,為的就是讓娘知曉蕭美景的心思仙之極道。
當下便是一五一十將昨日之事道出,此外還另加了許多,中間不乏添油加醋,但多是記憶中數次蕭美景步步為營所為之事。
“如你所說,娘倒是小看了這丫頭。”和婉郡主聽著女兒慢慢說來,若有所思道。
想著往日情形,便是有些嗔怪地看著女兒一眼:“往常你也不愛說話,每次裏她都說是與你一道看到什麽便是給娘送來,娘看著你與她一起,還以為是她事事想著你,竟不知背後還有這樣的計較。”
和婉郡主自然也是眼清目明,哪裏看不出平日裏蕭美景是有意討好,隻是她也體諒身為庶女想要討好當家主母的心思,念著她倒也乖巧,又比著其他幾個庶女更常伴著女兒,往日也很是厚待她,給她長了不少臉。
可沒想到原來這些舉動背後,竟還存著打壓自己女兒的心思,怪道女兒往常總是沉默寡言。
哪個為人母的知曉這些彎彎繞繞,恐怕也難免不會心生罅隙,便是她這樣素來為人稱道宅心仁厚的,也難免心裏有了計較。
“娘,女兒從前是不懂事,又有六姐姐這般心思多的,女兒那時年紀小,有些不辨是非,可不就與自己娘親生分了,娘大人有大量,就莫要與女兒計較了。”良辰親熱地挽著娘親的手臂,愛嬌地說道。
對於娘親的嗔怪,良辰不以為意,她既然敢如此在娘麵前不掩飾自己的心意,自然是前前後後都想過了的。
這個家裏她最大的依仗便是父母親的疼愛,郡主是她的親娘,哪有不心疼自己女兒的,想起前世到最後父母親的所為,便可以看出純是一心為她的,如此,她為何還要拐彎抹角。
良辰並不擔心娘親會否相信自己的話,蕭美景昨日的表現有目共睹,隻怕早已讓娘親心裏有了計較,隻消開了個口,往後她再有心做些什麽,蕭美景在娘心中的地位便是如決了堤一般,一瀉千裏。
“還與娘說這些,娘不會怪你,隻是如今你有什麽都跟娘說,娘這心裏是極高興的。”和婉郡主看著女兒的樣子,大感欣慰地說道。
果真如良辰所想,和婉郡主並未過多在意蕭美景,畢竟是個庶女,無事的時候還好說,大家皆大歡喜,她也樂得嫡母慈庶女孝,若是一旦有事,親疏遠近立現。
“辰兒知道娘不會責怪,隻是如今辰兒已經長大了,想讓娘知道,許多事不比從前,自個兒會做出判斷,再不會像那般好賴不分。所以娘,往後辰兒跟你學著理事可好?”良辰滿眼希冀望向娘親。
“學著理事?”和婉郡主有些詫異,未曾想到女兒會突然提出這一點。
不過想著京中貴女們到了這年紀,早已慢慢開始學著理事,隻女兒從前一概不理這些,這才拖延了下來,如今想來,也是時候了,畢竟日後都是要做當家主母的,便是輕輕點了點頭。
“娘放心,辰兒深知欲速則不達,也不想一步登天,娘,不然就將辰兒的院子交由我自己整頓可好?”良辰一見娘親允了,立即開口保證道,並且話一出口,直直戳中娘親的顧慮。
“你能明白這一點很好,凡事自然是要循序漸進。隻是,辰兒,是否你院子裏那些人服侍不力,否則你怎會說是整頓?”聽話聽音,和婉郡主掌家十幾載,如何聽不懂女兒這要求背後的深意,因此欣慰女兒懂事之餘,又有些憂心。
“果真什麽都瞞不過娘。”良辰小小地又吹捧了一句,繼而正色說道:“娘,辰兒如此向娘請求也是深思熟慮過的,此番女兒落水醒來,也算是曆經生死走一遭,許多事不說大徹大悟,但也比著從前明白許多,相信就是辰兒不說,娘也都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