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先生自然沒有意見。


    於是,俞仁便讓劉強又去城裏找了兩輛馬車,還順便去劉大頭家的打鐵鋪子裏,拉了一大袋子的煤。


    等一行人駛出杭州城,在城外十餘裏的地方,找了個空曠的地方。俞仁吩咐大家把熱氣球搬下車,就地組裝。


    很快,熱氣球便組裝完成了。


    俞仁親自向火盆裏添了煤,然後點燃了下麵用作引火的木柴。


    不久,煤便被燒著了,幾人按著俞仁的吩咐,將熱氣球牽了起來。熱氣球裏很快便灌入了大量的熱氣。慢慢的,就見原本塌在地上的熱氣球正慢慢的從地上爬了起來。就像一個灌滿了水的皮袋。


    這個場景早在俞仁的意料之中,故而他並不意外。黃瀚他們因為看過上次的試驗,對這一次的結果,倒也不太驚奇。唯有曲先生和劉強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由的驚歎俞仁的驚天之才。


    可是,熱氣球雖然鼓了起來,卻一直不起飛。起初,大家還認為可能是時間沒到。可是,眼見一袋子的煤已燒去了近半,熱氣球卻仍然沒有一點反應。大家不由的都有些急了。


    俞仁的額頭也露出了汗。


    “老大,這是怎麽回事?”黃瀚也急了。


    俞仁走近熱氣球,他用手輕輕抬了抬下麵的竹籃。隻這麽輕輕一抬,竹籃便跟著跳動起來,好像就要飛起來一樣。眾人看的都閉住了呼吸,生怕自己的呼吸重了,把將要飛起來的熱氣球又給吹了下來。


    可是,竹籃也僅僅是跳了幾下,便又不動了。俞仁又輕輕抬了一下,竹籃又跳起來。可是,他一放手,沒幾下,竹籃便又落在了原地,不動了。


    “怎麽了?會不會是我的竹籃做的不行?”李福有些不太自信的問道,他見俞仁總是抬竹籃,便以為問題是在竹籃上。


    “沒有。竹籃做的很好,架子也做的很好。你們的工作,完成的都很多色。問題出在我的設計上。我不該用這麽厚的皮做氣球。這樣子雖然牢固,也不透氣,可是卻太重了。”俞仁很快發現了問題。


    “那怎麽辦?”幾人同時問道。


    俞仁沉思不語。過了許久,他才突然抬起頭。“如果用布,外麵再貼上油紙,能夠保證不透氣嗎?”俞仁的話是對著黃瀚問的。由於徐胖子沒在場,現在這兒,除去他自己,便隻有黃瀚算是對這個熱氣球最有研究了。


    黃瀚想了想,“應該可以吧!就怕紙不耐熱火烤。久了隻怕不行。”


    俞仁知道現在時間緊急,他不能再等了。於是向劉強道,“你現在馬上跟黃瀚進城,去定製一個布做的熱氣球,再多買些油紙和漿糊回來。至於樣式和尺寸,黃瀚都知道。”


    兩人答應一聲,便坐上馬車走了。


    守在原地的俞仁並沒有空等。他絞盡腦汁要想出一個可以載人飛出兩裏以上的東西。


    他在地上劃了一個類似滑翔機的圖樣。可是,很快便又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他知道,就算是真的做出了滑翔機,在海上,也沒有辦法滑行。最後,俞仁將重點放在了製作大風箏上。


    必竟,要做一個大風箏,並沒有什麽技術上的難題,做起來快,而在海上也基本可以飛的起來。隻是這樣一來,這個執行任務的人,便需要十分的膽量與技巧了。這是他在無法使用熱氣球時,所做的一個備選方案。雖然這個方案也顯然存在著很大風險。可是,也沒有辦法了。眼下,他必須要想出一個辦法,把至少一個人,通過空中送到陳錢島上去。


    俞仁他們在城外等了大約有兩三個時辰,這才看到劉強與黃瀚坐的馬車趕了回來。


    由於布和紙都太軟、且不牢固,想要將他們穩實的裝到熱氣球的架子上,倒著實的費了他們一翻功夫。


    等到眾人完全搞好,天已經大黑了。


    可是,大家都急切的想要知道,這個經過他們改進的熱氣球,倒底能不能飛上天。於是,俞仁再一次加上木柴,在火盆裏點燃了煤。


    不一會兒,布和紙做的熱氣球裏,又開始衝滿了熱氣。俞仁親自爬進了籃子裏。曹安也很想爬進去看看。可是俞仁卻阻止了他。


    “現在你們先不要上來。等我試過它可以飛起來。隻要能飛的起來,以後有的是時間給你們玩。”俞仁說著話,從袋子裏又加了一鍬煤到火盆裏。火盆裏的火焰暗了下去,但很快便又燒的更旺了。


    俞仁抬著頭,細細的觀察著頭頂的布與紙做的氣球頂。他知道,這些才是他成敗的關鍵。還好,一切都很正常。俞仁感覺身下的籃子動了一下,他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可是沒等他蹲下身子來檢查,身下的竹籃又動了動。


    “啊!飛起來了。飛起來了。”曹安第一個高叫起來。


    眾人這時也都發現,熱氣球果然飛了起來。那個大大的熱氣球終於慢慢的升了起來。在眾人的一片歡呼聲中,熱氣球載著俞仁越升越高,終於飛過了眾人的頭頂。


    俞仁輕輕的鬆了口氣。終於成功了。


    一天以後,杭州灣外的大衢山海島上,俞仁正帶著曲先生精心挑選的五十名親信,在一艘大船上練習登島。為了保證能夠最快、最安全的登上陳錢島,俞仁按著他後世在一個旅遊景點看到的一條繩編的橋,也設計了一個用漁網做底的繩橋。他們現在練習的正是如何利用小船在淺攤處最牢固的固定繩橋的一頭,和快速通過繩橋。


    由於一切在設計時,俞仁都考慮的很細。這一次的演練十分順利。


    當最後一名參演的李家海盜通過繩橋後,俞仁看到一直站在岸邊的曲先生向他抬了抬手。


    俞仁命令劉強將船靠岸。


    當俞仁登上岸,他看到李玉帶著鶯兒也一起站在曲先生的身旁。


    曲先生見俞仁上了岸,便向李玉一拱手。“屬下帶他們到前麵再練幾遍,以確保今晚的登島,萬無一失。”


    李玉點了點頭,曲先生便帶著人走了。鶯兒也馬上找了個借口,離去了。海岸邊,一時隻剩下俞仁與李玉兩人。


    李玉看著俞仁。許久,才說出一句話來,“你,過的好嗎?”


    俞仁露了一個笑容,這是他發自內心的歡喜。因為他從李玉的這句話裏,聽出了她對自己的關心。現在,俞仁已不敢再對李玉有什麽奢望了。必竟,他們兩人的身份相差的太遠,遠到連俞仁這樣一位四百年後的穿越者,也不知道要用什麽辦法才能消弭。現在,他隻要知道李玉的心裏還有他,他便滿足了。


    “挺好的啊!”俞仁看著海岸邊幾隻掠過的水鳥。


    “我現在就像它們一樣自由,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沒有悲傷、也沒有牽掛。”


    李玉的神情黯淡了下去。沉默了好久,李玉這才像是下定了決心的樣子道,“其實,很多的事情,你應該也都知道了。我不是有心要向你隱瞞,實在是我的身份太特殊了。


    其實,我的真名叫李瑩。李玉隻是我的一個化名。我們李家從祖輩開始,便一直做海外貿易的生意。後來,到了嘉靖朝,朝廷突然不讓商人出海了。於是,我們家也跟著其他海商一樣,開始進行私運。


    嘉靖中後期,由於戚繼光和令叔祖俞大猷俞大將軍的打擊。像我們家這樣的海商們,便與倭寇一起,被逼出了大明。我祖父於是便帶著李家和不少的多年來一直從事海運的鄉親,乘船遷到了呂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巨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男人並收藏明末巨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