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這就叫人去辦。”許倩說著正要轉身離去,卻聽到門外一名婢女匆匆跑來的聲音。一麵跑還一麵叫,“表少爺,不好了!不好了!”
俞仁趕緊開門,迎上那名婢女。“慌什麽!出了什麽事?”
那婢女回身指著門口,臉憋的通紅。“兵、好多的兵。他們、他們把我們家的院子圍起來了。”
俞仁大吃一驚,忙丟下那婢女,向門口跑去。
才到門口,便看到許多的官兵向這邊湧過來,遠處還站著許多看熱鬧的人。俞仁大致的數了一下,隻怕有三四百人。這些人個個都是全副武裝,將沈家團團圍住,最後才有一個軍官模樣的人走上來,在他的身旁站著一個人,此人正是徐家的三少爺徐知浩。
俞仁走上前,向那軍官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對不起。這是我們巡撫大人下的命令。讓我們帶兵將沈府圍起來,除去買菜做飯的下人,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
“憑什麽?我們可都是奉公守法的大明子弟。如此的對待我們,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俞仁高聲叫道。
那人聽到俞仁的話,就好像是看到了一頭怪獸一般的看著他。在現在的這個時代裏,民在官的麵前,是沒有話語權的。一位巡撫要對一個鄉紳動手,而且還是在這樣的臨戰時期,那是不需要理由的。而俞仁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也難怪這位軍官會驚奇。
當然,這位軍官並不太知道俞仁的複雜身份,他不僅與海盜關係密切,還有不少的東林黨朋友。因此,他並不是一般普通的小民。
不過,這位軍官雖然不知俞仁的身份,熊巡撫卻還是多少聽說過他這麽一號人的。必竟年初在杭州,東林黨與浙黨子弟的明爭,在士林中早已傳開了。這也是熊大人為什麽沒有直接抓人,而是先把沈府圍起來的原由。
他也怕萬一搞錯了,東林黨人會乘機參他借剿匪之機,搜刮民脂民膏。所以,這一次他不僅派了武將,還派了位身邊的幕僚同行。
此人四十上下,原本跟在那名武將身後,並不起眼。這時聽到俞仁的質問,他才站了出來。
“對不起了俞相公。有人告發你們家有人私通海寇。朝廷此次決心要徹底解決東南海患,為防有人向海賊報信,因此命黃千總帶兵將沈府圍住。所有與沈家有關的人,全部趕進府裏,生意全部暫時封禁。”
俞仁指著一旁的徐三少,“你說的這事是他講的嗎?”
那人點點頭。“不錯!”
“這位大人明鑒。此事非同小可,可有真憑實據。此人向來與我沈家是生意上的對手,前幾天才剛剛把自己的織房賣予我家。我看他是因此懷恨在心,有意誣陷啊!”俞仁高聲道。
看來,這個徐三少不僅僅派人去告知了那位嚴百戶,讓他來敲詐自己一筆,還將此事捅到了蘇鬆巡撫熊文燦的麵前。如此一來,這事就難辦了。
那人搖了搖頭。“真憑實據暫時還沒有。但是熊大人說了。此次剿匪關係重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無論此事是真是假,隻能先委屈一下俞相公了。”
俞仁無法,隻好向那人拱手道,“小人還是不太明白,不知可否請兩位大人到府內一敘,將此事告知明白?”眼見理說不通,俞仁又使出他的殺手鐧,準備將熊文燦派出的這一文一武兩人先請進府裏,再向他們行賄。
那位熊府的幕僚似乎看穿了俞仁的心思,一臉正氣的搖了搖頭。“在下還有他事需要處理,就不進府打擾了。”說完,轉身走了。而那位黃千總更是睬都不睬俞仁,直接帶著幾名手下與那位幕僚一同回去了。
徐三少爺來到俞仁的麵前,不無嘲弄的道,“俞兄,沒想到你還真是神通啊!連海盜都有關係,難怪我弟弟會被人下套輸了兩萬多兩銀子。不過,自古都是邪不勝正,老天還是長眼睛的!
這一次熊大人把你們家的生意全都封禁,我看你還怎麽得意。”
俞仁看了一眼徐三少得意的模樣,沒有說話。他原本以為這位徐三少是個利害的對手,可是看他在自己眼前表現的得意與心胸,他覺得自己看錯了人。看來這一次被他抓住要害,也不過是誤打誤撞罷了。
這樣胸無城府的人物,俞仁還沒把他放在眼裏。
熊府的那位幕僚與千總一走,官兵們便立時封鎖了沈家的前後大門,並且將院子團團圍住,隻留一個小門,供挑水買菜的下人進出,其他人一律不得進出。
不久,鬆江城內沈家的幾位掌櫃以及重要的夥計也都被請進了府裏。織房的織工倒沒什麽事。必竟,這此人說到底與沈家沒有多大的關係。
還好沈府的屋子不少,雖然一下子加了不少人,但也還能安排的過來。
對於這些瑣碎的小事,俞仁自然不會去管。此時,他正與許倩、曹安幾人在秘室中商談,應付眼前局勢的辦法。
“依我看,這一回朝廷是要動真格的了,他們既然圍住了咱們家,必然不會全無證據。所以暫時還沒動手,隻怕是覺得手頭的證據不足,又顧忌少爺在朝中有許多東林黨的朋友。
待到他們攻下南沙島,要取證少爺私通海匪,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到那時候,隻怕就是抄家滅門的時候了。”
俞仁沒有說話,他知道,曹安的話是有道理的。雖然與許家的交通,隻是他俞仁一人的事情,可是這個時代裏,株連那是常有的事。自己又是眼下沈家實際的撐舵人。如果真被定罪為通匪,自己家裏的這些人隻怕很難保全,其中自然也包括他病重的舅舅。
“少爺,要不。您帶上許小姐和舅爺先跑吧!我方才已經打探過了。西南角有一小段是歸那個,方才來咱們家敲詐的嚴百戶管的。待到深夜,我先爬牆出去,買通這位嚴百戶,再讓他將少爺你們放走。此人唯利是圖,隻要我們給足銀子,必能成事。”
俞仁搖了搖頭。“我如果一走了之。你們還有這一大家子的人,就都難逃一死了。此事本由我而起,我又怎能連累你們。
還是先等等再看吧!說不定會有轉機。
隻要官兵一天沒攻下南沙島,他們便一天不會對我們動手。就算要走,也不急在這一時,到時必要想一個萬全的辦法,讓大家都隨我一同逃出去才行。”
一直沒有說話的許倩這時突然插了一句。“我有一隻信鴿,可與南沙往來互通消息。”
俞仁聽了這話,心稍稍放下了些。如今沈府被官兵包圍,最嚴重的問題便是信息。沈府上下,任何人都不能隨便進出,連買菜的下人出門,也都有兩三名官兵跟著。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官兵已經攻下了南沙島,他們也無法知道消息。
如果許倩有信鴿,那他們的消息便不會被全部封鎖了。這看上去不起眼的一隻小信鴿,關鍵時刻可能就會決定著他們這一大家人一百餘口的生死。
這樣子,一連過了數日。外麵卻一點消息也沒有。被關在府裏的眾人情緒卻顯的越來越焦慮,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便發生爭吵。俞仁也很著急。他怕府裏的這些人,再這麽封鎖些日子,不用官兵動手,這些人便會在精神的壓力下,先垮掉了。
可是,眼下他又實在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危機。曹安私下裏卻早已將嚴百戶的那一片防區買通了。隻要俞仁想走,隨時都可以。可是他卻堅持不走。
這樣的又過了兩天,許倩的信鴿終於帶來了消息。
俞仁趕緊開門,迎上那名婢女。“慌什麽!出了什麽事?”
那婢女回身指著門口,臉憋的通紅。“兵、好多的兵。他們、他們把我們家的院子圍起來了。”
俞仁大吃一驚,忙丟下那婢女,向門口跑去。
才到門口,便看到許多的官兵向這邊湧過來,遠處還站著許多看熱鬧的人。俞仁大致的數了一下,隻怕有三四百人。這些人個個都是全副武裝,將沈家團團圍住,最後才有一個軍官模樣的人走上來,在他的身旁站著一個人,此人正是徐家的三少爺徐知浩。
俞仁走上前,向那軍官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對不起。這是我們巡撫大人下的命令。讓我們帶兵將沈府圍起來,除去買菜做飯的下人,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
“憑什麽?我們可都是奉公守法的大明子弟。如此的對待我們,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俞仁高聲叫道。
那人聽到俞仁的話,就好像是看到了一頭怪獸一般的看著他。在現在的這個時代裏,民在官的麵前,是沒有話語權的。一位巡撫要對一個鄉紳動手,而且還是在這樣的臨戰時期,那是不需要理由的。而俞仁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也難怪這位軍官會驚奇。
當然,這位軍官並不太知道俞仁的複雜身份,他不僅與海盜關係密切,還有不少的東林黨朋友。因此,他並不是一般普通的小民。
不過,這位軍官雖然不知俞仁的身份,熊巡撫卻還是多少聽說過他這麽一號人的。必竟年初在杭州,東林黨與浙黨子弟的明爭,在士林中早已傳開了。這也是熊大人為什麽沒有直接抓人,而是先把沈府圍起來的原由。
他也怕萬一搞錯了,東林黨人會乘機參他借剿匪之機,搜刮民脂民膏。所以,這一次他不僅派了武將,還派了位身邊的幕僚同行。
此人四十上下,原本跟在那名武將身後,並不起眼。這時聽到俞仁的質問,他才站了出來。
“對不起了俞相公。有人告發你們家有人私通海寇。朝廷此次決心要徹底解決東南海患,為防有人向海賊報信,因此命黃千總帶兵將沈府圍住。所有與沈家有關的人,全部趕進府裏,生意全部暫時封禁。”
俞仁指著一旁的徐三少,“你說的這事是他講的嗎?”
那人點點頭。“不錯!”
“這位大人明鑒。此事非同小可,可有真憑實據。此人向來與我沈家是生意上的對手,前幾天才剛剛把自己的織房賣予我家。我看他是因此懷恨在心,有意誣陷啊!”俞仁高聲道。
看來,這個徐三少不僅僅派人去告知了那位嚴百戶,讓他來敲詐自己一筆,還將此事捅到了蘇鬆巡撫熊文燦的麵前。如此一來,這事就難辦了。
那人搖了搖頭。“真憑實據暫時還沒有。但是熊大人說了。此次剿匪關係重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無論此事是真是假,隻能先委屈一下俞相公了。”
俞仁無法,隻好向那人拱手道,“小人還是不太明白,不知可否請兩位大人到府內一敘,將此事告知明白?”眼見理說不通,俞仁又使出他的殺手鐧,準備將熊文燦派出的這一文一武兩人先請進府裏,再向他們行賄。
那位熊府的幕僚似乎看穿了俞仁的心思,一臉正氣的搖了搖頭。“在下還有他事需要處理,就不進府打擾了。”說完,轉身走了。而那位黃千總更是睬都不睬俞仁,直接帶著幾名手下與那位幕僚一同回去了。
徐三少爺來到俞仁的麵前,不無嘲弄的道,“俞兄,沒想到你還真是神通啊!連海盜都有關係,難怪我弟弟會被人下套輸了兩萬多兩銀子。不過,自古都是邪不勝正,老天還是長眼睛的!
這一次熊大人把你們家的生意全都封禁,我看你還怎麽得意。”
俞仁看了一眼徐三少得意的模樣,沒有說話。他原本以為這位徐三少是個利害的對手,可是看他在自己眼前表現的得意與心胸,他覺得自己看錯了人。看來這一次被他抓住要害,也不過是誤打誤撞罷了。
這樣胸無城府的人物,俞仁還沒把他放在眼裏。
熊府的那位幕僚與千總一走,官兵們便立時封鎖了沈家的前後大門,並且將院子團團圍住,隻留一個小門,供挑水買菜的下人進出,其他人一律不得進出。
不久,鬆江城內沈家的幾位掌櫃以及重要的夥計也都被請進了府裏。織房的織工倒沒什麽事。必竟,這此人說到底與沈家沒有多大的關係。
還好沈府的屋子不少,雖然一下子加了不少人,但也還能安排的過來。
對於這些瑣碎的小事,俞仁自然不會去管。此時,他正與許倩、曹安幾人在秘室中商談,應付眼前局勢的辦法。
“依我看,這一回朝廷是要動真格的了,他們既然圍住了咱們家,必然不會全無證據。所以暫時還沒動手,隻怕是覺得手頭的證據不足,又顧忌少爺在朝中有許多東林黨的朋友。
待到他們攻下南沙島,要取證少爺私通海匪,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到那時候,隻怕就是抄家滅門的時候了。”
俞仁沒有說話,他知道,曹安的話是有道理的。雖然與許家的交通,隻是他俞仁一人的事情,可是這個時代裏,株連那是常有的事。自己又是眼下沈家實際的撐舵人。如果真被定罪為通匪,自己家裏的這些人隻怕很難保全,其中自然也包括他病重的舅舅。
“少爺,要不。您帶上許小姐和舅爺先跑吧!我方才已經打探過了。西南角有一小段是歸那個,方才來咱們家敲詐的嚴百戶管的。待到深夜,我先爬牆出去,買通這位嚴百戶,再讓他將少爺你們放走。此人唯利是圖,隻要我們給足銀子,必能成事。”
俞仁搖了搖頭。“我如果一走了之。你們還有這一大家子的人,就都難逃一死了。此事本由我而起,我又怎能連累你們。
還是先等等再看吧!說不定會有轉機。
隻要官兵一天沒攻下南沙島,他們便一天不會對我們動手。就算要走,也不急在這一時,到時必要想一個萬全的辦法,讓大家都隨我一同逃出去才行。”
一直沒有說話的許倩這時突然插了一句。“我有一隻信鴿,可與南沙往來互通消息。”
俞仁聽了這話,心稍稍放下了些。如今沈府被官兵包圍,最嚴重的問題便是信息。沈府上下,任何人都不能隨便進出,連買菜的下人出門,也都有兩三名官兵跟著。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官兵已經攻下了南沙島,他們也無法知道消息。
如果許倩有信鴿,那他們的消息便不會被全部封鎖了。這看上去不起眼的一隻小信鴿,關鍵時刻可能就會決定著他們這一大家人一百餘口的生死。
這樣子,一連過了數日。外麵卻一點消息也沒有。被關在府裏的眾人情緒卻顯的越來越焦慮,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便發生爭吵。俞仁也很著急。他怕府裏的這些人,再這麽封鎖些日子,不用官兵動手,這些人便會在精神的壓力下,先垮掉了。
可是,眼下他又實在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危機。曹安私下裏卻早已將嚴百戶的那一片防區買通了。隻要俞仁想走,隨時都可以。可是他卻堅持不走。
這樣的又過了兩天,許倩的信鴿終於帶來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