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一定的事情好吧!你難道不知道嗎?咱們皇上這次所以能夠順利繼位,靠的就是咱們東林黨的幾位大人啊!如果不是楊漣楊大人拚死力爭,咱們皇上隻怕現在還在那個姓李的女人的掌握之中呢!


    你沒聽說嗎?先皇過世那天,皇上那是楊大人帶頭,劉閣老、周尚書還有英國公幾個一起從那個姓李的女人手裏硬搶出來的。要不是幾位大人拚命,皇上哪能如此順利繼位。


    不過,雖然把皇上搶出來了。但是那個姓李的女人卻還是賴著不走。說什麽皇上還小,先帝臨終時托她照顧皇上。這些都是鬼話。你想,她既不是皇上的生母,又不是先帝的皇後,聽說皇上的生母都還是她暗中害死的。現在她卻說什麽要照顧皇上,這不是明顯別有用心嘛!


    可是皇上才十六歲,一向又讀的書少,哪裏懂這些。


    後來聽說還是咱們的左光鬥大人寫了一篇奏折,硬是把她給罵出去了。


    你想,咱們東林人立了這麽大的功勞,皇上怎麽可能不重用。依我看,他們浙黨馬上就要靠邊站了。方從哲這老家夥占了首輔的位子好幾年了,也該給咱們的幾位大人挪位子了。”


    那書生說到這兒,口沫橫飛,神情激動,好像馬上要受到皇上重用的人是他一樣。


    “那,據李兄看,這接下來的首輔大人,應該會是誰呢?”


    那書生以手撫須想了想道,“要是論功勞,楊漣楊大人自然是功居第一。而且,以楊大人的才學,當這個首輔也綽綽有餘。但是楊大人必竟還年輕,在他前麵還有那麽多咱們東林黨的前輩,不說趙南星、鄒元標這樣咱們東林的巨頭了,就是周嘉謨、孫如遊幾位大人,那資曆也比楊大人要高的多。所以,以我推測,就是皇上想讓楊大人當這個首輔,楊大人也是必會推辭的。


    聽說先皇在位時,便已經征召趙南星和葉向高兩位大人進京了。最有可能當這個首輔之職的,不是趙大人,便是葉大人。”


    幾個書生的議論聲音很大,樓上的一眾茶客聽到他們議論未來首輔的人選,也都屏住了呼吸。這也正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如此,咱們大明帝國又要回到中興的道路上了。有咱們東林的幾位大人輔政,我相信,不出五年,遼東的那些女真人便隻能重回他們的山林舊居,過他們的采摘獸獵的日子了。”


    幾個書生談到高興處,一麵大笑,一麵舉杯相賀。


    俞仁聽到最後幾句,終於忍不住發出一聲冷笑,他笑這幾個東林書生的膚淺與輕浮。雖然俞仁也承認,東林黨的這幾位大人都很有才,很有能力,但是要想在五年之內解決已然強大到可怕的女真人,又豈是那麽簡單。這些書生之言,實在有些幼稚的可笑。


    那幾個書生正談的高興,倒也沒注意到俞仁的冷笑。


    但是,與他同坐一桌的中年人卻聽得十分清楚。中年人壓低了身子向俞仁輕聲道,“這位小相公不認可他們的話嗎?”


    俞仁冷笑一聲,道“朝政大事,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要想在五年之內解決女真人,又豈會這般容易。女真經過他們的酋首努爾哈赤幾十年的努力,如今已有甲兵近十萬,就算是像熊廷壁那樣的猛人,也隻能采取以守為攻的戰術。我大明又還有哪位高人,可以在五年之內解決徹底打垮女真人的呢?”


    “聽說永平的按察使袁應泰大人十分精通兵事,東林幾位老大人有意以他取代熊大人經略遼東吧!有人說熊大人的以守為攻的戰術,說白了,就是膽小怕事,不敢跟女真人打。這樣子下去,遼事何時才能結束。”那人道。


    聽到這話,同桌的另一名中年人忍不住插嘴道,“這都是無知之言。熊大人雖然是以守代攻,卻並不是沒有收獲。就在月餘前,女真人乘先帝初登大位之機,帥兵進攻沈陽,熊大人親自臨陣督戰。女真人還不是無果而終,最後隻得收兵回去了。


    至於說以袁大人替代熊大人的傳言,說白了,不是過一些別有用心的小人放出的風聲。歸根到底,還是熊大人為人清廉剛直,因此這些年來得罪了許多朝中的貪官。這些人於是便想借新帝登基之機,乘機聯合把熊大人給整下台。


    眼下,大明的朝政已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候了。官員們多年來早已養成了收賄索賄的習慣。既便是偶爾有幾位清正自好之徒,卻終不能容於這個汙濁的官場。如果是在太平之世,隻要皇上真正有心整頓,那還是有救的。而今之世,女真人在東北越鬧越大,朝廷連年征用大兵,已經很難有機會再在查處官員清廉、扭轉官場風氣上有所建樹。


    即便是皇上想做,那也是有心無力了。所以,大明最根本的問題,絕對不是遼東的女真,而在於我們自己腐化越來越深的官場。正所謂,由簡入奢易,由奢還簡難。從清正的官風轉成奢靡腐化的官風,是很簡易的;但是,要想把官場風氣從奢靡腐化再拉回到清正務實,卻需要花費比原來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力氣。就這樣,也未必就一定能夠辦到。”


    中年人說到這兒,忍不住流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坐在他旁邊的那位先找俞仁講話的中年人見此,一聲不吭的匆匆站了起來,匆匆下樓去了。看來,應該是因為這位仁兄方才貶斥朝政的話,讓這人擔心萬一被朝廷追究,自己會受到牽連,所以才趕緊離開的。


    俞仁雖然也知道,在這裏非議朝政是很危險的。可是又對這人所說的話,深有同感,不忍與他就這麽錯過了。於是便向那人拱了拱手,“小子泉州俞仁。先生大才,方才所言真乃是濟世良言。請教先生名諱?”


    中年人還了一禮,“不敢當,在下吉安梁如繼。


    “此地非暢談之所,不如到舍下,你我再暢所欲言如何?”


    梁如繼也站起來,向俞仁道,“如此,卻之不恭了。”


    其實,這些話,梁如繼早就憋在心裏很久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說出來。今天正好借著議論熊廷壁的機會,把它們通通一吐為快。正好又遇上一個願意聽他講的俞仁,梁如繼也是引為知己。


    兩人正要下樓,就見樓下走上來一個人。


    此人一身錦袍,身後還跟著兩個仆人模樣的人。俞仁也沒在意,見這位仁兄行步招搖,便主動讓到了一旁,準備讓他先過去。沒想到那人走到俞仁麵前,卻突然一把抱住了俞仁,大叫起來。


    “恩公,總算是找到你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說完,便轉頭向身後的兩個跟班叫道,“快,快去通知家裏,就說我找到恩公了。讓少夫人準備酒菜,我們馬上就回來。”


    俞仁起初被這人一把抱住,倒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自己方才與梁如繼議論朝政被人告發,官府派人來抓他們呢!這時扭頭一看。原來抱住他的仍是幾天前,他在長安街上無意間結識的窮小子候景如。


    幾天不見,這候景如如今就像是變了個人一般,不僅自己穿的華貴,身後還帶著兩個跟班。俞仁也有些意外。但是他今天難得遇到梁如繼這樣的高人,直覺告訴他,這個梁如繼對自己太重要了,絕對不能就這麽與他錯過了。


    於是便向候景如道,“原來是小候你啊!我這兒今兒個正難得遇到位好朋友,不得空。改日,改日不用你請,自己到你家去好好叨擾一頓,怎麽樣?”


    “那可不行,我在北京城裏找了你都三四天了,不僅我找啊!我還派了七八個人給我找,卻一直都沒找到您。今兒個好容易遇上,可不能再讓您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巨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男人並收藏明末巨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