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艾瑪複述的團隊,經紀人低頭沉思,助理搖頭不語,隻有公關自信微笑:“這有什麽好猶豫的,當然是答應了!”


    “答應?”艾瑪很驚訝。


    公關點頭:“當然是答應,你、寧、和那個莉莉婭,三個人全都進入誤區了!尤其是沃特森小姐,你太純潔了。我不是說為了寧的影響力和漢克·艾德伍德的要求妥協。我隻說一句你們就懂了,你怎麽能跟一個處.男談責任和專一!”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說的太對了。


    公關繼續道:“寧也許不是小孩子,不是收集糖果不懂怎麽吃。但他就像青少年,還殘留動物本能。大家都知道青少年什麽樣子,看到任何漂亮女孩都會去愛,全想抱在懷裏,不懂的節製。”


    “但普通的青少年,因為教育正常,懂得什麽是對什麽是錯。準確說,普通青少年懂得如果這麽對女孩子說話,等來的一定是巴掌。”


    “寧不懂這些,所以他敢直白的表露想法。而他的身份地位,又不會讓他得到巴掌。隻有經曆過,才懂得,像寧這樣什麽都不懂的處.男,他說的任何話都毫無意義。”


    “事實上,大多數男人都想獲得更多女人。身為女人,我也不會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那樣的看法太偏激。這其實是男性延續更多私人基因的本能,就像很多女性想為後代提供優勢,需要更多物質安全感一樣。沒什麽不能理解的,這都是某個階段的個人選擇。”


    “一切都需要經曆,需要過程,人的思想和觀念在不斷改變。”


    “寧還處於最初級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任何發言你都不能當真。和他相處下去,他自然就懂了。”


    “寧和普通青少年有一點最重要的不同,對男女關係沒概念,這樣的後.宮宣言是可愛不是猥瑣。就像可愛的小男孩對你說,等我長大了姐姐你要嫁給我。”


    公關從電腦裏調出寧勻、艾瑪、莉莉婭三人合照,連接好投影,指著寧勻道:“這張照片能證明我的觀點,這張是某人在派對上拍下來的合照,非常清晰。你們注意看寧的眼神,這個角度正好是他望著沃特森小姐。”


    看周圍人注意力都集中了,公關繼續道:“你們發現了嗎?他的眼神裏有驚訝,有欣賞,有讚歎,就是沒有欲.望。這說明什麽很清楚了吧,他就是那個要娶大姐姐的小男孩。”


    “有點不對吧。這看起來不像沒有欲.望的眼神?”經紀人不太同意。


    “是有點不對。”助理也懷疑。


    公關問艾瑪:“沃特森小姐最有發言權,怎麽說?”


    艾瑪仔細回憶了一下,猶豫道:“我不知道,他看我的時候很奇怪,我無法形容那種感覺。也許有,但又不像。”


    公關笑了:“就是這樣,難以形容。開始我也奇怪,直到我打電話給一個心理醫生朋友,他告訴我,這絕不是欲.望,這是老夫老妻的眼神!”


    老夫老妻?!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沒錯,就是這種眼神,怎麽能沒想到呢,這種眼神其實很常見,主要是搬到這種狀況下又很罕見。


    公關打個響指:“明白了吧。沃特森小姐怎麽可能和寧是老夫老妻,明明是第一次見麵,連普通朋友都沒做過啊。所以這才說明寧單純啊!”


    “那他為什麽用這種眼神看我?太奇怪了吧!”艾瑪更加困惑了。


    公關笑容更盛:“這種眼神可不容易,也許隻有寧這樣奇特經曆的人才有,這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共鳴,不包含欲.望的雜質。這樣的眼神,正說明他喜歡你,了解你,對你的感情是最純真、最難得、最寶貴、也最哲學的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啊!”


    “這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啊!”


    “這才是一輩子的珍藏回憶啊!”


    “隻有得到這樣感情的女人,才是真正幸運的女人啊!”


    眾人都被說的暈乎乎的。


    公關還不放過,從另一個方麵闡述:“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也是我說沃特森小姐太純潔的一點。你們把這段關係看得太認真了!”


    公關聳聳肩:“沃特森小姐還沒到要考慮結婚的年齡吧?有些事情是不是想太遠了,太嚴肅了。你看你們,一個華裔,一個華國人,一個英國人,全是古板的,湊在一起竟然搞出這樣的事,認真研究後.宮有沒有必要,要不要接受,這真是太誇張了!”


    “根本沒人要求你們是長期關係吧。”


    “多向美國人學習,結婚之前,多多嚐試,盡情玩樂。”


    “好萊塢讓人成熟,也讓人現實,艾瑪不需要這些。”


    “去占領寧的遊艇吧,管她上麵有幾個人!”


    “像個真正的年輕人一樣,別考慮那麽多,痛快的隻為快樂而活。”


    “就算失敗了,也增加經驗,也是特別回憶。”


    “這樣奇特的人,碰到都不容易,何況談戀愛。”


    隨著公關的鼓勵,艾瑪重新露出笑容,是啊,何必糾結呢,何必想的太多太複雜。


    何必要那麽早成熟呢,做真正快樂的自己,就像第一次演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那樣。


    無憂無慮,想做就做。


    ……


    非常紐約客的玲,得出同樣結論,也許考慮的更多一些,無論如何,試過才知道。


    關鍵是,不過一天的時間,莉莉婭就接到n多電話,熟悉不熟悉的人都來了,熱情的不得了。


    打聽情況,新戲邀約,討好奉承,學習英語,各種各樣,完全像一個大人物了。


    網絡上更是沸騰,用玲的話說,投入幾百萬都達不到這種炒作效果。


    何況這麽高達上的和艾瑪·沃特森關聯起來呢。


    你成名了!


    沒人不喜歡奉承,沒人不喜歡成功,莉莉婭同樣如此。


    即使這樣,莉莉婭也仍然猶豫,直到玲那句有力的勸說:“是時候該長大了,是時候該成熟起來了,不要再像孩子一樣任性了。”


    為了很多很多,家人,責任,自己,或許全不是。


    或者隻是為了看某個人順眼,因為他看自己的時候溫柔又憐惜……


    二十五歲,風光明媚,何必要等到三十三歲才懂得珍愛珍貴。


    現在的莉莉婭,絕不會讓位。


    ps:小時候不喜歡張學友,後來都知道了,《她來聽我的演唱會》。


    夜深人靜,夜深人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化抵抗最前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狗身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狗身上白並收藏文化抵抗最前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