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華國網友看出來兩個艾瑪的不同,其他國家的粉絲也看出了。


    一個人到底是不是幸福快樂,如果不是專門訓練擺姿勢,很難隱藏。


    專門訓練過的赫敏和石頭姐,在天大驚喜的最初幾天也很難藏得住,何況她們也不想藏。


    不管怎麽說,粉絲們當然喜歡自己粉的明星名人更好更幸福,這種願望很單純很美好。


    至於瘦了一點,身材的稍稍改變,完全當作正常情況了,這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還有很多人關心她們的後續工作,眼看三個艾瑪就要在同一部影片中合作了,雖然是配音。


    大家紛紛猜測羅伯茨小姐配音什麽角色。如果不是重要人物,羅伯茨小姐不可能親自趕來,甚至可能都不會答應。


    但第一部中,主要的角色就都出現了,看來某個重要人物要換人了。


    林黛玉、薛寶釵是前麵兩個艾瑪的,不可能換,大家相信寧勻也不會同意。


    剩下的是誰,總不能是丫鬟吧,羅伯茨小姐絕不會同意的。


    年齡大的也不行,羅伯茨小姐的聲音可不適合成熟角色。


    大家努力回想《紅樓夢》有沒有經常尖叫的角色,正好適合她。


    一部分人猜測不停,另一部分人更期待三個艾瑪在真人電影中合作。


    看透露出來的意思就知道,合作不會止於配音。


    同一個電影出現三個艾瑪,多好的噱頭啊。


    還有人說,如果《小時代》是三個艾瑪主演的,票房一定逆天。


    最多的還是確定消息後對寧勻羨慕嫉妒恨的。


    比較容易接受的觀點是,寧勻並沒有把三個艾瑪一起搞定,但他憑借自己電影公司老板的身份。有機會分別上三個艾瑪。


    潛規則有沒有沒人知道,好萊塢的女星對男女關係不看重,順便睡一睡也不算什麽嘛。


    更大的可能是。她們和寧勻作為演員的合作隻是一部分,很可能還是不重要的一部分。


    寧勻用三部動畫電影發行權誘.惑了她們三個。最開始隻有艾瑪·斯通,艾瑪·沃特森,後來加上有姑姑做靠山的艾瑪·羅伯茨。


    所以她們一拍即合,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事實上,國內公司以及好萊塢真正眼紅的是寧勻的技術。


    在寧勻發揮現實影響力和改學曆之後,大多數人都認為寧勻,或者以他為主導的一個隱秘團隊,掌握了特別的3d製作技術。


    探問消息的很多。但使用破壞規則手段的卻沒有,至少是沒發現吧。


    不知道是不是現實影響力那部分還在發揮作用,還是這項技術沒那麽重要。


    更有可能的是寧勻懂得分享利益,也沒有跑到好萊塢跟競爭對手們強製分一杯羹。


    不吃獨食,當盟友也能獲得巨大利益的時候,天然就有人願意幫你解決各種隱藏的麻煩。


    不去好萊塢競爭,一部外國的3d動畫電影,根本不會影響好萊塢的利益,連警惕也不需要。


    對很多公司來說,反而是好事。比如二十世紀福克斯,就從三部打包發行的電影中賺取很多利益。


    好萊塢強大的自信,來源於整體電影工業實力。來源於基於國家的技術實力,還有龐大的國內票房市場。


    隻要這些根本的基礎不改變,就有無數有才華的人投身好萊塢,無論是演員、導演、幕後人員還是電影產業相關的技術人員。


    好萊塢對人才的吸引,是全球性的。不向往好萊塢的明星,那隻是嘴上說的好聽。


    這才是保證好萊塢製造的電影,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無所不勝的根本原因。


    一家公司,一個天才,一個天才的團隊。都不能成為好萊塢的威脅。


    當然,如果真正天才到逆天的程度。確實有了威脅,還有無數手段打壓。消除威脅,好萊塢的背後是美國政府。


    在文化輸出領域,美國政府絕不可能眼看著好萊塢失敗無動於衷,也不可能看著其他國家的文化入侵自己的國家。


    再好的電影,沒地方放映,也是白費。


    現在的寧勻距離那種程度還差的太遠,根本不被視作威脅。


    何況一些全球通用的根本思想,已經牢牢被好萊塢掌握,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摒棄國家的區別,那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


    一些基於人性的追求,是無法區分國家和地區的。


    但好萊塢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她把這些人類的根本追求,染上了自己國家的文化色彩,包裝的彩色又漂亮。


    在你接受自己內心的時候,在你欣喜興奮的時候,在你歡呼叫好的時候,同時接受了對方的文化。


    對文字,地域,人民,行為細節,社會規則,全都慢慢接受認同並產生好感。


    甚至口音,一百年前被鄙視的美式口語,現在成了標準,而英式口音則在一次次被鄙視中,被人厭惡,當作裝腔作勢的虛偽。


    別說大美利堅,就連韓國都能通過一部部電影電視機,刷好感,刷印象,刷旅遊,刷留學生。


    對於寧勻來說,小的麻煩,黑客攻擊什麽的還是少不了的,結果當然是什麽也找不到,反而更確認了寧勻是絕對的計算機領域的高手。


    因為寧勻現在基本把虛擬空間當成本地電腦用了,所發的任何東西都毫無痕跡。


    至於公司裏是不是有什麽商業間諜混進來,寧勻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公司裏可沒有任何值得隱藏的東西。


    另一邊,赫敏小姐和石頭姐跟寧勻說過,某些人接觸過她們,試探過一些信息。


    但別說與青春和生命相比,就算是金錢也完全不能滿足她們的需求。


    而現在,就算fbi來了。也別想讓赫敏小姐和石頭姐出賣寧勻了。


    所以除非是直接出動美女間諜潛入寧勻身邊,否則沒人有信心能獲得什麽情報。


    可是美女間諜,同樣不可行。


    自從發現連艾瑪·羅伯茨也跟寧勻一起混後。任何有不軌心思的人物都知道,美女間諜必須身兼明星才有成功的可能。說不定還必須叫艾瑪。


    這個姓寧的被慣壞了啊!


    這可真沒辦法了,根本找不到比三個艾瑪加起來還知名的美女明星,詹妮佛·勞倫斯都從未放入考慮。


    當然不是美國人覺得她美貌不夠,而是人家身價太高,幾億美元說不定都收買不下來。


    寧勻所擁有的技術,能不能值幾千萬都令人懷疑。


    壟斷的技術當然很值錢,但被偷竊後,就不是壟斷了。


    即使沒有專利。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技術,其價值也很令人懷疑。


    何況麵對寧勻這樣的計算機天才,雙料博士,什麽樣的美女有信心從他手裏偷竊技術呢。


    所以在還沒體現出巨大價值的時候,寧勻暫時還不用擔心有美女莫名其妙送上門投懷送抱。


    ……


    忙碌了幾天之後,寧勻基本將必須處理的事情理順,但還不能休息,還有一部必須達到十二億美元票房的電影任務呢。


    劇本方麵還沒確定,導演的技能最近幾個世界都不方便鍛煉。


    之前設想過的一個穿越到隱生代、寒武紀的劇本沒辦法展開,拍攝需要的各方麵都欠缺太多。


    倒是演技。最近幾個世界有意鍛煉了,尤其在《饑餓遊戲》世界裏,到處都是攝像頭。處處都是表演真人秀。


    但真正到鏡頭前表演回放的時候,寧勻雖然比之前進步了很多很多,但還是有差距。


    屬於從業餘級到準專業級,與之前表現出來的行雲流水,毫無痕跡的演技差別不小,就算不是專業人員,觀眾也能輕易看出來。


    《饑餓遊戲》世界裏的攝像頭太隱蔽了,稍微不注意就忽略過去。


    現實世界的電影可完全不同,僅僅麵對一台赫敏小姐操作的攝影機都無法忽略。一大群劇組成員,多台大號攝影機。燈光,收音。再加圍觀眾,那就更沒法忽略了。


    其實寧勻現在的演技,已經不算差,比起很多國內的所謂專業演員還強一些,但誰讓之前的標準太高,太過於真實,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也太過於深刻。


    一旦發現寧勻的演技水平下降這麽多的話,不懷疑才奇怪了。


    而這種懷疑,還很難解釋。


    本來寧勻想要先拍一部真人電影,刷一刷真人電影領域的知名度,現在看來也無法實行。


    好在隨著《紅樓夢:初戰》的影響力擴大,《絕望爆炸》的上映,即使沒有真人電影,寧勻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比起以前作為演員的知名度,和依靠兩個艾瑪刷出來的知名度,現在這種知名度有含金量多了。


    其他方麵暫時沒辦法,但票房還要繼續刷。


    但《紅樓夢:黛玉崛起》不行,同一些列的動畫電影,連續上映實在說不過去,總不能三個多月就上映下一部,這可是上映間隔,不是下畫和上映的間隔。


    就算可以強行學霸解釋,也會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影響票房。任何正常公司都不會這麽幹。


    好在寧勻的主要目的是獲取資金以及達成電影目標,有了《雪國列車》帶回來的鑽石,和這幾個月兩個艾瑪努力打撈沉船變現,可以調用的資金越來越多。


    《紅樓夢:初戰》在全球陸續上映後,在北美,本來接著上映的應該是《鬥牛犬的故事》,但r級超級英雄電影《死侍》的票房太讓人流口水,首個周末的北美票房就高達1。52億美元,首周票房更是1。8億美元。


    既然《死侍》這麽受觀眾喜愛,說明暴力的r級超級英雄很有潛力,作為動畫電影的超級英雄故事,同樣是r級的《絕望爆炸》,就緊接著《死侍》先於《鬥牛犬的故事》上映了。


    這種方式並未違反合約,合約規定的是上映日期限製,必須在某個日期之前。


    有趣的是,因為二十世紀福克斯的這種意外安排,《絕望爆炸》在北美上映的時候,國內上映日期還遙遙無期。


    就算是國產片,那麽多血腥暴力,也要玩命剪才行。


    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一部《紅樓夢:初戰》太過紅火,票房太狂熱。


    在好萊塢和北美,也許不算什麽,但在國內,確實擠壓了別人的票房和拍片率。


    如果一年一部,大家可以接受,文多多也有這樣的背景。但這樣一部接一部的,太過分了,不搞點小動作怎麽可能。


    看這意思,《絕望爆炸》後麵緊跟著的就是《紅樓夢:黛玉崛起》了,然後還有《鬥牛犬的故事》,這是不準備停下來了啊!


    這還讓不讓別人玩了。


    所以本來就容易被人抓小辮子的《絕望爆炸》在審核方麵,遇到了很多阻力,不得不延期。


    在北美,《絕望爆炸》提前到《鬥牛犬的故事》之前,其實更符合寧勻的期望。


    當然,稍顯匆忙的安排,也說明各方麵信心不足。


    一部來自華國的3d動畫,再怎麽被看好,多數人還會有疑慮。


    和《死侍》那樣霸氣的3558間影院開畫不同,《絕望爆炸》首周隻有812間,首周票房1765萬美元,單館票房超過兩萬美元,無論票房和口碑,都超出預期。


    和福克斯預估的不同,寧勻在北美的影響力,遠比設想的要高。


    網絡上的兩部影片,和兩個艾瑪的緋聞,給寧勻贏得了很高的知名度,《紅樓夢:初戰》又為寧勻的知名度添加了強大的實力色彩。


    他的學曆更不能忽視,即使在反智主義仍然盛行的北美,多數人在心底伸出,還是更願意承認聰明的人。


    對於一個不發表奇葩意見的外國人,也抱有更多的寬容。


    所以在北美,寧勻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粉絲。


    和國內起哄居多的粉絲不同,北美的這些粉絲對緋聞不怎麽在意,對作品關心的更多。


    不僅《紅樓夢:初戰》被當作寧勻的作品,之前的《泰坦尼克大電影》和《飛鳥俠的命運大綁架》也被很多人當作寧勻的作品看待。


    所以當知道寧勻又有一部作品上映的時候,第一時間去影院觀看的粉絲著實不少。


    《絕望爆炸》是比《紅樓夢:初戰》還合北美觀眾口味的故事,贏得粉絲喜歡也是必然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化抵抗最前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狗身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狗身上白並收藏文化抵抗最前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