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海明哭笑不得的是,當他趕回村裏的時候,村裏的玉米地,竟然有一半鬥收割完畢了。諾大的一台玉米收割機,竟然無用武之地。


    “王海明,你昨天不在,你不知道,我掰了一車玉米呢”。王海明剛剛回到家,趙銳就跑過來,炫耀一般的說。


    “哦哦,還真是不少”。王海明敷衍著,心裏暗暗鄙視,哥哥我每年不掰個三五大車的,你那一小車,哪裏值得炫耀的。不過,王海明不知道,像趙銳,張武這些城裏人,平常看人掰玉米的時候都少,別說是親手掰了,是以趙銳掰了一小車的玉米,就沾沾自喜起來。


    無獨有偶,張武這家夥,也跑過來向王海明炫耀,自己掰了一口袋的玉米。王海明走近一看,徹底無語了,沒剝皮的,一個口袋裏,也就五六十個,還不如趙銳的多呢。


    “我說兩位,你們想要炫耀,找錯對象了吧,我可是農村人,每年掰的玉米,比你們多的去了,跟我炫耀,不是自討苦吃嗎”。王海明是忍受不了了,直白的拒絕了兩人。


    “靠,有沒有同情心,我們可是第一次幹這種活”。張武和趙銳心倒是齊,異口同聲的反駁。


    “你們倆自個玩去吧,哥可是很忙的”。王海明微微一愣,搖搖頭,笑著走開了。


    這次王海明算是失算了,大多數村民都不願意使用玉米收割機。最後,王海明無奈。隻好請幾位師傅吃一頓飯,讓他們原路返回。


    “這可真是窘迫啊‘!王海明以手搓臉。很不好意思。送走了玉米收割機,王海明準備去逛一圈看看,大家的進度如何。


    原本王海明家,除了庭院附近,還是有兩三畝地的,不過隻有一半種的是玉米,另一半是大豆,花生。芝麻之類。雖然王海明不在家,但母親劉梅也不是以前病殃殃的模樣了,幹起活來,雖然比不上壯年勞動力,但也是不慢的,而且還有一批生力軍。


    在家那一會,王海明就聽母親說了。昨天中午,趙銳糾集了一大幫人,去地裏幫忙掰玉米,雖然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新手,但架不住人多啊。因為初幹,熱情都很高。一個下午時間,玉米就掰完了,連玉米秸稈,都清理好了。


    “咦,嬸。你怎麽做這麽多飯啊,家裏來客人了”?王海明準備去王小萌家裏去看看。畢竟王小萌這麽一走,家裏就一個人了,肯定會挺忙的。讓王海明意外得是,趙玲竟然做了一大桌子飯菜,足夠十幾個人吃的,這來客人,親戚,也不至於來這麽多吧。


    “啊,是海明啊,你家的棒子收完了嗎,怎麽有空到我家裏來啊”。趙玲正忙活著,抬頭一看,王海明來了。


    “恩,我家的少,都收完了,你家的怎麽樣”。王海明看到還有好幾個菜沒有做好,就過來幫忙。


    “恩,我家的也快了,今天就能收完”。趙玲笑了笑,把爐子的位置交給王海明,這可是大廚級別的。


    “這麽快”?王海明一邊炒菜,一邊問道。這也太快了吧,你家得有五畝玉米吧,幾個人啊。以前的時候,各家忙完以後,王貴都會帶幾個人來趙玲家裏幫忙,因為勞動力不足,幹的慢。


    而且,以前王海明家裏也有過王貴的幫忙,這也是王海明很尊敬王貴的原因之一。


    “嗬嗬,今天早上,王貴帶了十幾個人過來幫忙,不過,都是遊客,雖然大家手生,但人多,而且幹著幹著也就熟練了,所以比較快,這邊都大中午了,我趕緊回來做飯呢”。趙玲心情非常不錯,把飯菜都準備好,然後去地裏叫人去了。


    “原來不止我家有人幫忙啊,其他人家裏也有”。王海明炒好菜以後就離開了,他還準備去別處看看。


    “王根,怎麽樣,忙完了沒有”。看到王根在推著三輪車拉玉米,王海明一邊幫忙推,一邊詢問。


    “恩,忙完了,我早上不到五點就起來了,等會再推一次,就算完了”。王根到家以後,就趕緊卸玉米,好盡快把最後那一點,也盡快做完。


    “王根,這麽急幹嘛,午飯還沒吃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王海明強行讓王根吃了飯以後,再繼續。


    “嗬嗬,好吧,王貴說了,都趕緊收玉米,收完了以後,還要改造丘陵區呢,那可是未來,咱們市,最大的水果基地呢”。王根嘿嘿一笑,一邊吃,一邊重複著王貴曾經的話。


    “嗬嗬,貌似這句話,曾經是我說的”。王海明心中一樂,沒想到王貴也會現學先賣。


    “二狗子,你家裏也忙完了”?王海明從王根家裏出來以後,發現二狗子竟然在院子裏剝玉米皮,不禁有些疑惑,這貨可是村裏出了名的懶人,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勤快了。


    “哈哈,稀客啊,海明,怎麽想到我家坐坐呢,你家忙完了沒有,你這婆娘真沒眼色,還不去搬個椅子過來”。王二勾對於來人,直呼他的外號也不介意,還嚷著讓老婆搬個凳子過來。


    “不用了,我看看就走,隻要是想看看大家的進度如何”。王海明擺擺手,示意不用。


    “哈哈,海明,你放心,我絕對不會拖大家後腿的,等過兩天忙完了,就去丘陵那邊幫忙”。王二勾信誓旦旦的保證,讓王海明直想笑,感情他以為自己是來監工的啊。


    “還真是積極啊,真是一片大好形式啊”!王海明不禁感歎,村裏的的確確在變化,頹廢的王根,懶惰的王二勾,都已經變得積極起來,更不用說其他人家了。


    “是啊,這些都是你帶來的,受你的影響啊”。正巧,一個拐角,王海明碰到了王貴。你的一係列措施,讓大家看到了希望,對以後很是憧憬,還真是感謝你呢。王貴說這話,倒也是肺腑之言。


    “嗬嗬,我也是村裏的一份子,又是大家推選的族長,這是應該的”。王海明真的希望,大家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各家都有各自的活兒,兩人倒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討論來,討論去,都是各忙各的去了。


    不過,王海明剛剛回到家,又聽到了一句令他哭笑不得的話來。


    “王海明,你們村裏的人怎麽這麽能幹啊,玉米都掰這麽快,我和張武準備休息半天,再去別家幫忙呢,結果人家都快收完了”。趙銳苦著臉,在那裏發牢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身玉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小麵包並收藏隨身玉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