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2-28
太原
在意料之中的是,太後慈禧和皇帝兩宮在回程途中遇刺駕崩,在滿清軍機領班榮祿命令下,一股血腥味彌漫了整個太原城。
4月21日清軍關閉太原城的四處城門,開始對刺客進行大抓捕,抓來的人立刻進行突擊審問,咬出來的相關人員,全部抓捕到案。羅列罪名後,全部推到南門之下斬首示重。而太原城內不明人員全部下入大牢。在一個上午,光被斬首的亂黨或嫌疑人員就高達兩千於人!
清軍的血腥殺戮讓太原城內的豪門大家們立刻被嚇沒的膽子。但看到清軍不動原住民這才上交些財物安下心來,但是聰明人在昨晚的槍聲和兩宮入住太原到今日清軍瘋狂的殺戮就嗅出一些大概。
就在清軍大開殺戒之時,太原城貧民窖內一家剛被清軍搜了個地兒朝天的小民居地下,一台正在工作的電台發出道道電波。
成都行政中心安全大樓第五層。
“快…上報局座,不上報總座,甲級情報…”一個剛翻譯完電報的軍情局人員放下耳麥就對著身後的人大喊。
“怎麽回事兒?不是說了不要打擾他老人家麽?”一身無銜軍裝的軍情局長暗龍入門對著大喊的電報員怒斥道。
“啊?局座,電報…太原甲級情報…”瞬間想起現在已經準備正式退離的天鷹已經不問所有安全事務。
“備車,去總裁那兒…”一聽是甲級情報,暗龍馬上抓過電報就往樓下跑。
繼承原安全部行事規則,甲級,甲級以上情報一經接收必須立刻上報劉昊天。甲級以下情報在分析和處理之後交由相關部門,或者存檔。
當暗龍急急忙忙來到劉昊天大樓之下時,近衛戰士一看就立刻按照條例直接撥通劉昊天電話,通知他進入那間專門接待安全人員的暗房之內等待。
“…據我情報員偵測明確,昨日11點15分滿清慈禧和皇帝下榻的待鳳軒發生激戰,在激戰近五分鍾之後停止,時隔近兩分鍾,停火後的待鳳軒再次響起三聲槍響,最後在間隔一分鍾待鳳軒周圍又響起槍戰聲。
而太原城也隨之封城,大批量清軍在城內四處抓捕不明人員,一經抓捕往往都是斬首示眾。”暗房內,軍情局長暗龍對著劉昊天緊急匯報道。
“哦?那麽你們的意思呢?”聞言劉昊天一個激靈,不應該啊!
“根據我軍情人員分析,一群武裝人員,非常可能是新軍,在十一點突然向待鳳軒發起進攻,在交戰幾分鍾之後占領待鳳軒,而慈禧和光緒可能死於那三聲槍聲下,因為清軍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最後我認為,慈禧和皇帝死亡機率為百分之八十,被虜走機率和安然無恙機率各在百分之十。”暗龍早在路上就把電報內容反複看了幾遍,並且根據電報詳細內容在自己腦海裏擬構了那種情形,最後得出自己的認定。
聞言,看著電報的劉昊天點點頭,出自天鷹之手的人還真有兩把刷子。
“將這份情報轉交給各部門,這本就壓抑的天,怕是真的要塌了。”
很快,幾份手抄傳送之西南各部門。
緊跟著國防軍三軍總參對陸海兩軍發布二級戰備用命令,警察部也相繼加強各邊境區域的治安力度。
果然,就在四月的最後一日,一條關於慈禧和光緒在太原遇刺駕崩的流言從甘肅席卷神州大地。
在各界議論紛紛和各國駐華大使不斷詢問之下,位於北京的李鴻章代清政府發出安撫,聲稱兩宮的確遇刺,除了皇帝受了些輕傷外兩宮並無大礙。同時也說道,兩宮最遲將在五月底重回紫禁城。
李鴻章的話平息了大部份人,而剩餘部分人也不得不將信將疑。
對於滿清的發言,西南非但沒有理會反而更加全力防範未來可能波及到西南的不安因素。
五月一日,非洲大陸布爾在英國強力進攻之下被迫放棄必要城市轉入山地遊擊戰。朱慶瀾因布爾無能,因此中斷中布聯盟,攜帶近千傭兵離開南非,踏上回國途中。
也就在這一天,劉昊天批準國防軍軍備升級請求。此次升級範圍在陸軍之內。其中包括步槍,輕機槍以及部分坦克裝甲車等。
暴風輕機槍,是國防軍第一代單兵機槍,9.5千克的重量,1161毫米的槍長足夠一個士兵獨自攜帶和操作。第一代的暴風屬於自動導氣式,五條右旋膛線讓同屬撕裂式口徑的7.62子彈初速達到935米/秒,射速更是高達500發/分。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的槍管冷卻方式是水冷,而非撕裂式的氣冷。入手了解後的機槍手們都不斷在嘀咕是不是以後作戰都要憋著尿上去,槍管熱了隨時冷卻?
同時還有裝備的是一種介於裝甲坦克之下的一種裝甲戰車。它是隨著坦克誕生,但火力,防護性都沒有坦克的標準。這是總裝部接受部隊建議,減弱裝甲和火炮,保留動力的無重武器戰場使用戰車。
它分為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裝甲運兵車為步兵和作戰物資提供裝甲保護,使士兵和彈藥物資能夠安全調動,以及戰地救助傷員作用。而步兵戰車則是在沒有重武器戰場支援步兵戰鬥的車輛,高效的機動性能能夠讓它無壓力穿梭在中國這樣的戰場之上。
與國防軍同樣升級武備的還有其他幾個國家,英國也在當天對布爾使用一種有拖拉機改裝而成裝有五挺機槍或一門小炮的鐵盒子。法國同樣也在陸軍正式組建一隻初代戰車團,負責配合研發人員對戰車進行實驗和改進。而德國因為購買到西南五十輛坦克的同時也在研發自己的戰車,第一代早期坦克也開下實驗組裝車間。
相比以上三國,美國在波士頓秘密用一輛拖拉機改裝而來的戰車也進入實驗階段。相同的是,這四個國家都沿用越野性能較好的拖拉機底盤和履帶。
奇葩的是,日本這個不甘落後的島國也在大阪用一輛進口而來的卡車焊接上鋼板,加裝上三個呈品字型電動旋轉的炮塔。其車身前後左右布有六挺機槍,三座炮塔裝有速射炮。強大而畸形的戰車在實驗中隻能用龜速來形容。
最後更加奇葩的是,為了加大戰車馬力,日本人將車體放大,重新加裝了一台發動機。實驗成功了,速度火力防護都有了,但是也發現戰車寬過三米,長過八米。不過日本人任然很滿意自己的傑作。
不止日本,很多國家都在研發戰車,這也導致世界突然湧現出一批批滑稽的鋼鐵怪獸。
五月一日傍晚,粵東
在南海邊的深圳梧桐山脈鹽田坳至梅沙尖中段山澗盤地,這裏四周層巒疊嶂,山勢險峻,群山林密。
三洲田和馬巒頭隔山相望,實屬“山高皇帝遠”,這裏誰也管不著,也不願來管;但它又緊挨香港,交通信息靈通。
三洲田村一帶居住著廖、鍾、林、陳等7姓,鄉民有喜愛武術,自幼習拳的傳統。
此時在三洲田,一間名為“義合小鋪”的雜貨鋪裏,聚集著大批都有一個共同夢想的熱血青年。
這群熱血青年蟄伏在這個窮山惡水謀劃著革滿清的命,數月的籌劃,隨著一個個計劃的成熟,一批批槍支彈藥的到來,青年們也逐漸躁動起來。
“…掙華,文媛兄…”
喜悅直至興奮的聲音在三洲田響起,轟動了蟄伏在此的青年們。
“安吉?快…”在雜貨鋪後堂一群圍著一份簡易地圖的青年聞聲轟的一聲就衝了出去。
“安吉同誌…”
“安吉同誌,中山先生發來信件了麽…”陸續從各處冒出來的青年們圍著安吉急忙問道。
“有…大家趕緊去準備…快,我要見掙華兄…”麵對同誌的熱情,安吉給予明確的回答。
得到準確回應的青年們連忙散開…
“…滿清老妖婆和皇帝歸天!同誌們,滿清這個封建國家即將倒台了,中國的民主也即將到來…特此,中山先生決定發起中國革命武裝起義,徹底推倒壓迫在中國人民頭頂的封建帝國主義。”在三洲田唯一的一個街道前側,安吉滿是激動的向著自己的同誌發出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共和萬歲…民主萬歲…”
“下麵我開宣讀中山先生的起義各項安排。
經黨內和各民主友人商議一致做出以下任命。
起義總指揮鄭士良,總兵大元帥黃福,何祥任二元帥,日本友人山田良政、福田、劉運榮為軍師…大軍收到信件之日即可起義!”
隨後起義總指揮鄭掙華安排起義儀式。
1900年5月1日晚,三洲田起義軍全部用紅布纏頭、紅帶纏腰,身掛著大紅繡球,褲腰插支小紅旗,褲腳一邊卷高、一邊放低,即為同誌暗號又頗顯神氣。
此時的三洲田起義祭旗之地,人來人往十分緊張。月光照得如白晝,嶺崗頂上豎起大紅旗,閃亮著刀光劍影。
在打著“孫”、“鄭”的旗幟下舉行燒豬和滴雞血祭旗儀式,鄭掙華舉杯大喊出:“劍起滅匈奴,同申九世仇,漢人連處立,即日複神州!”的口號,宣告了起義。
在祭旗後,鄭掙華即刻率領近千起義大軍從金龜洞出禾崗,並計劃打下新墟之後,直撲鎮隆,威逼粵東惠州,以響應計劃中的另外一路廣州起義軍。
太原
在意料之中的是,太後慈禧和皇帝兩宮在回程途中遇刺駕崩,在滿清軍機領班榮祿命令下,一股血腥味彌漫了整個太原城。
4月21日清軍關閉太原城的四處城門,開始對刺客進行大抓捕,抓來的人立刻進行突擊審問,咬出來的相關人員,全部抓捕到案。羅列罪名後,全部推到南門之下斬首示重。而太原城內不明人員全部下入大牢。在一個上午,光被斬首的亂黨或嫌疑人員就高達兩千於人!
清軍的血腥殺戮讓太原城內的豪門大家們立刻被嚇沒的膽子。但看到清軍不動原住民這才上交些財物安下心來,但是聰明人在昨晚的槍聲和兩宮入住太原到今日清軍瘋狂的殺戮就嗅出一些大概。
就在清軍大開殺戒之時,太原城貧民窖內一家剛被清軍搜了個地兒朝天的小民居地下,一台正在工作的電台發出道道電波。
成都行政中心安全大樓第五層。
“快…上報局座,不上報總座,甲級情報…”一個剛翻譯完電報的軍情局人員放下耳麥就對著身後的人大喊。
“怎麽回事兒?不是說了不要打擾他老人家麽?”一身無銜軍裝的軍情局長暗龍入門對著大喊的電報員怒斥道。
“啊?局座,電報…太原甲級情報…”瞬間想起現在已經準備正式退離的天鷹已經不問所有安全事務。
“備車,去總裁那兒…”一聽是甲級情報,暗龍馬上抓過電報就往樓下跑。
繼承原安全部行事規則,甲級,甲級以上情報一經接收必須立刻上報劉昊天。甲級以下情報在分析和處理之後交由相關部門,或者存檔。
當暗龍急急忙忙來到劉昊天大樓之下時,近衛戰士一看就立刻按照條例直接撥通劉昊天電話,通知他進入那間專門接待安全人員的暗房之內等待。
“…據我情報員偵測明確,昨日11點15分滿清慈禧和皇帝下榻的待鳳軒發生激戰,在激戰近五分鍾之後停止,時隔近兩分鍾,停火後的待鳳軒再次響起三聲槍響,最後在間隔一分鍾待鳳軒周圍又響起槍戰聲。
而太原城也隨之封城,大批量清軍在城內四處抓捕不明人員,一經抓捕往往都是斬首示眾。”暗房內,軍情局長暗龍對著劉昊天緊急匯報道。
“哦?那麽你們的意思呢?”聞言劉昊天一個激靈,不應該啊!
“根據我軍情人員分析,一群武裝人員,非常可能是新軍,在十一點突然向待鳳軒發起進攻,在交戰幾分鍾之後占領待鳳軒,而慈禧和光緒可能死於那三聲槍聲下,因為清軍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最後我認為,慈禧和皇帝死亡機率為百分之八十,被虜走機率和安然無恙機率各在百分之十。”暗龍早在路上就把電報內容反複看了幾遍,並且根據電報詳細內容在自己腦海裏擬構了那種情形,最後得出自己的認定。
聞言,看著電報的劉昊天點點頭,出自天鷹之手的人還真有兩把刷子。
“將這份情報轉交給各部門,這本就壓抑的天,怕是真的要塌了。”
很快,幾份手抄傳送之西南各部門。
緊跟著國防軍三軍總參對陸海兩軍發布二級戰備用命令,警察部也相繼加強各邊境區域的治安力度。
果然,就在四月的最後一日,一條關於慈禧和光緒在太原遇刺駕崩的流言從甘肅席卷神州大地。
在各界議論紛紛和各國駐華大使不斷詢問之下,位於北京的李鴻章代清政府發出安撫,聲稱兩宮的確遇刺,除了皇帝受了些輕傷外兩宮並無大礙。同時也說道,兩宮最遲將在五月底重回紫禁城。
李鴻章的話平息了大部份人,而剩餘部分人也不得不將信將疑。
對於滿清的發言,西南非但沒有理會反而更加全力防範未來可能波及到西南的不安因素。
五月一日,非洲大陸布爾在英國強力進攻之下被迫放棄必要城市轉入山地遊擊戰。朱慶瀾因布爾無能,因此中斷中布聯盟,攜帶近千傭兵離開南非,踏上回國途中。
也就在這一天,劉昊天批準國防軍軍備升級請求。此次升級範圍在陸軍之內。其中包括步槍,輕機槍以及部分坦克裝甲車等。
暴風輕機槍,是國防軍第一代單兵機槍,9.5千克的重量,1161毫米的槍長足夠一個士兵獨自攜帶和操作。第一代的暴風屬於自動導氣式,五條右旋膛線讓同屬撕裂式口徑的7.62子彈初速達到935米/秒,射速更是高達500發/分。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的槍管冷卻方式是水冷,而非撕裂式的氣冷。入手了解後的機槍手們都不斷在嘀咕是不是以後作戰都要憋著尿上去,槍管熱了隨時冷卻?
同時還有裝備的是一種介於裝甲坦克之下的一種裝甲戰車。它是隨著坦克誕生,但火力,防護性都沒有坦克的標準。這是總裝部接受部隊建議,減弱裝甲和火炮,保留動力的無重武器戰場使用戰車。
它分為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裝甲運兵車為步兵和作戰物資提供裝甲保護,使士兵和彈藥物資能夠安全調動,以及戰地救助傷員作用。而步兵戰車則是在沒有重武器戰場支援步兵戰鬥的車輛,高效的機動性能能夠讓它無壓力穿梭在中國這樣的戰場之上。
與國防軍同樣升級武備的還有其他幾個國家,英國也在當天對布爾使用一種有拖拉機改裝而成裝有五挺機槍或一門小炮的鐵盒子。法國同樣也在陸軍正式組建一隻初代戰車團,負責配合研發人員對戰車進行實驗和改進。而德國因為購買到西南五十輛坦克的同時也在研發自己的戰車,第一代早期坦克也開下實驗組裝車間。
相比以上三國,美國在波士頓秘密用一輛拖拉機改裝而來的戰車也進入實驗階段。相同的是,這四個國家都沿用越野性能較好的拖拉機底盤和履帶。
奇葩的是,日本這個不甘落後的島國也在大阪用一輛進口而來的卡車焊接上鋼板,加裝上三個呈品字型電動旋轉的炮塔。其車身前後左右布有六挺機槍,三座炮塔裝有速射炮。強大而畸形的戰車在實驗中隻能用龜速來形容。
最後更加奇葩的是,為了加大戰車馬力,日本人將車體放大,重新加裝了一台發動機。實驗成功了,速度火力防護都有了,但是也發現戰車寬過三米,長過八米。不過日本人任然很滿意自己的傑作。
不止日本,很多國家都在研發戰車,這也導致世界突然湧現出一批批滑稽的鋼鐵怪獸。
五月一日傍晚,粵東
在南海邊的深圳梧桐山脈鹽田坳至梅沙尖中段山澗盤地,這裏四周層巒疊嶂,山勢險峻,群山林密。
三洲田和馬巒頭隔山相望,實屬“山高皇帝遠”,這裏誰也管不著,也不願來管;但它又緊挨香港,交通信息靈通。
三洲田村一帶居住著廖、鍾、林、陳等7姓,鄉民有喜愛武術,自幼習拳的傳統。
此時在三洲田,一間名為“義合小鋪”的雜貨鋪裏,聚集著大批都有一個共同夢想的熱血青年。
這群熱血青年蟄伏在這個窮山惡水謀劃著革滿清的命,數月的籌劃,隨著一個個計劃的成熟,一批批槍支彈藥的到來,青年們也逐漸躁動起來。
“…掙華,文媛兄…”
喜悅直至興奮的聲音在三洲田響起,轟動了蟄伏在此的青年們。
“安吉?快…”在雜貨鋪後堂一群圍著一份簡易地圖的青年聞聲轟的一聲就衝了出去。
“安吉同誌…”
“安吉同誌,中山先生發來信件了麽…”陸續從各處冒出來的青年們圍著安吉急忙問道。
“有…大家趕緊去準備…快,我要見掙華兄…”麵對同誌的熱情,安吉給予明確的回答。
得到準確回應的青年們連忙散開…
“…滿清老妖婆和皇帝歸天!同誌們,滿清這個封建國家即將倒台了,中國的民主也即將到來…特此,中山先生決定發起中國革命武裝起義,徹底推倒壓迫在中國人民頭頂的封建帝國主義。”在三洲田唯一的一個街道前側,安吉滿是激動的向著自己的同誌發出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共和萬歲…民主萬歲…”
“下麵我開宣讀中山先生的起義各項安排。
經黨內和各民主友人商議一致做出以下任命。
起義總指揮鄭士良,總兵大元帥黃福,何祥任二元帥,日本友人山田良政、福田、劉運榮為軍師…大軍收到信件之日即可起義!”
隨後起義總指揮鄭掙華安排起義儀式。
1900年5月1日晚,三洲田起義軍全部用紅布纏頭、紅帶纏腰,身掛著大紅繡球,褲腰插支小紅旗,褲腳一邊卷高、一邊放低,即為同誌暗號又頗顯神氣。
此時的三洲田起義祭旗之地,人來人往十分緊張。月光照得如白晝,嶺崗頂上豎起大紅旗,閃亮著刀光劍影。
在打著“孫”、“鄭”的旗幟下舉行燒豬和滴雞血祭旗儀式,鄭掙華舉杯大喊出:“劍起滅匈奴,同申九世仇,漢人連處立,即日複神州!”的口號,宣告了起義。
在祭旗後,鄭掙華即刻率領近千起義大軍從金龜洞出禾崗,並計劃打下新墟之後,直撲鎮隆,威逼粵東惠州,以響應計劃中的另外一路廣州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