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麵燒成白灰,不僅踩上去堅硬了很多,鋪上一層幹草或者樹枝、在上麵墊了被褥後,入夜後睡上去也會暖和一些,不至於受潮。


    簡易的營盤就緒,更多的義軍忙碌起來。


    大隊的義軍挑著木桶去一裏多外的溪水中取水,還有專人伐木砍柴、平整營地搭建帳篷、巡查明火、潑灑驅蟲藥粉、燒水造飯……值得一提的是,如同繃帶一樣,義軍中生水也是嚴禁飲用的,多渴都不行,必須取水燒開。


    這也是陳武親自頒下的規定!


    就是靠著這些從起兵時就規定的、很多人完全不理解的嚴苛規定,再加上充分的準備,讓大軍進入巴延山脈這幾天來,才損失了僅僅十餘人,其中還包括一個落單被花豹偷襲咬死的倒黴蛋……


    終於,進入巴延山以來的第七天!


    短短一周時間,給太平軍帶來的壓力卻比平日裏連續的高強度訓練還要大十倍。關鍵是,哪怕已經走了一個星期,他們仍舊處在巴延山比較外圍的區域。想要東進通過這道天然的屏障,還不知道究竟要多久。


    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天,陳武都能感覺到義軍中疲憊和抱怨在蔓延。甚至隱隱有人提議,幹脆掉頭返回巴延山外圍,就藏在這山裏過冬算了。反正糧食足夠多,堪著小溪也不怕沒水源。等帝國的大軍失去耐心走了,他們再重新殺出去。


    這樣坐以待斃的消極言論,竟然還有不少人支持。


    隻是陳武的威望已經頗高,足以壓住軍中怨言,所以暫時還沒有敢公然反對。


    不過,過了今天,一切就不同了。


    陳武會用事實讓他們明白,天公將軍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英明的。他們不需要質疑,隻需要遵從就行!


    差不多中午時分,大軍艱難的在山腳下穿行。繞過了一段亂石崗後,突然大幅變向,不再向東前進,而是近乎筆直的向北穿插。這個突兀的變向,讓義軍一眾高層不約而同的心中震動。


    聯想到陳武先前信心滿滿的承諾,很多人都隱約意識到了什麽。


    “加速前進,過了這一段路就好走了!”


    按照陳武的命令,類似鼓勁的話迅速在義軍中傳開。差不多奮力趕了一公裏山路,橫穿了密林後,大軍在一處不怎麽起眼的石林麵前停了下來。扯掉了垂下來的大片幹枯藤蔓後,一段寬度約有十來米、隻夠三四輛大車並排行進的入口出現在大軍麵前。


    大名鼎鼎的匯豐長廊出口,在隱藏了無數歲月後,首次暴露在東大陸世人的眼前。


    在陳武的命令下,大軍緩緩開進。打頭陣的義軍很快就發現,石林裏的情況跟他們想象的很不同。腳下的石板經過幾千年的風吹雨淋打磨,踩上去已經跟平地無異。而這段近乎山間峽穀一般的天然通道,盡管曲折幽深,但就算最窄的地方,也至少能保證兩輛大車一起通過。偶爾有滾落的碎石攔住去路,隻要稍加清理,很快就能重新通行。


    行走在這石林之間,大車的速度竟然超乎想象的快,幾乎堪比在外麵的官道之上!


    這一段綿延出六七裏的石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跡和巧合!


    經曆了先前的痛苦行軍,大軍走在這平坦的亂石林之間,幾乎都要感動的哭了。很多士兵甚至在心中暗暗期盼,若是能夠一直這樣走下去,直到橫穿整個巴延山脈就好了。


    不過,石林雖然隻有六七裏,後麵的路程卻並不比這段艱難。


    休息一夜後,因為石林中沒有水源,用得是提前儲備的清水,大軍不得不立即出發。從這段石林中走出,在陳武的命令下再度突兀的往西南變向。隻忍受了約一裏多的山路,大軍就順著一個斜坡拐進了一段峽穀。


    這道峽穀的中段,直通整個巴延山脈的最高峰——大巴山,然後很巧妙的在那裏彎了一個弧度,徑直奔向正東方,最終通向鬆江郡的魚陽府。


    也是匯豐走廊的主體部分!


    有匯豐商會的玩家考證,這段蔓延數十裏的峽穀,正是受到大巴山的隆起而逐漸形成的。


    峽穀的地勢相對平坦,雖然跟先前那段亂石林間的天然通道沒法比,但大致相當於剛剛進入巴延山脈外圍的程度。人馬可以暢通無阻,經過工程營的人修修整整後,車隊費一些力氣也能磕磕碰碰的通行。


    最起碼,大軍的速度提到了每天十裏!


    比起入山後最艱難的一個星期,已經好太多了。


    到了這個時候,太平軍上下終於徹底相信了,巴延山脈中真的有那麽一條可供大軍穿行的路!


    “難以想象,究竟要怎樣的運氣,才能在巴延山中找出這樣一條路。”


    先前陳武那幾次毫無道理的突兀變向,正常人幾乎不可能出現。而隻要期間哪裏銜接錯了一點,整個匯豐走廊就很可能會錯失。眼瞅著大軍已經深入峽穀,莫國豪、許世忠等將領不得不佩服陳武口中的那位“祖父”。


    他們卻不知道,這是另外一個世界,成百上千名玩家小號複活無數次摸索出來的商道!


    然而,更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麵。


    進入峽穀的第四天,大軍終於行進到了匯豐走廊的中段,也就是整個巴延山脈最高峰大巴山的山腳之下。由於地勢在這裏驟然變得平坦寬闊,山腳之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小山穀。海拔高度超過2600米的大巴山,有效擋住了北麵南下的寒流,讓這個與世隔絕的山穀變成了一個十分罕見的、近乎四季如春的地方!


    哪怕是在冬天,這個山穀中仍舊綠草如茵!


    反季節的異景,莫說是普通的太平軍士兵和將領了,就連飽讀詩書的袁興韋都大開了眼界,連連驚歎奇美景觀。


    “如何?”


    看著一眾手下的震撼,陳武帶著一點點自豪,詢問了出來。


    “難以想象!”


    袁興韋毫不掩飾的感歎道:“屬下隻聽說過,南麵的藩國青越國四季如春,鮮花常年綻放。從沒想到,在這巴延山脈的最中央,竟然還有這般景象,真乃天眷之地也。”


    “既然覺得這麽好,那咱們在這裏暫住它一兩個月,如何啊?”


    陳武笑眯眯的提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計劃。


    “美景雖然好,但欣賞片刻也就足夠了,何至於?”


    陳武手下的心腹們在短暫的驚訝後,很快想明白了陳武的真正意圖,不由拍手叫絕。


    天底下,恐怕再沒有比這更安全的地方了!


    有足夠的糧食,山穀旁邊又有大巴山山泉形成的小湖,水源也不缺,更兼溫暖如春。他們完全可以在這處世外桃源暫時休整一段時間,趁機練兵。等二月甚至三月初、冬天過去以後,外麵所有人都以為太平軍在巴延山中消亡了,再以最完美的姿態從巴延山中突然殺出,出其不意的攻陷魚陽,圖謀鬆江全郡!


    “不僅如此。”


    陳武胸有成竹的道:“咱們留下的那手禍水東引的布置,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發酵的。一兩個月的時間,剛好夠五鬥米道事發,進而讓帝國西南局勢糜爛!”


    到那時,太平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攻略鬆江了。


    前有跟西北的瓦刺之戰、後有太平軍起義,現在又要忙著對付五鬥米道,連軸轉的帝國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兩線平叛。更何況,如果他所料不錯,等開春之後,勒拿王朝和阿曼王國兩個外敵也會不甘寂寞的趁勢而動。


    這個時間和節點,堪稱完美!


    “屬下附議!”


    “天公將軍恐怕在武安城決定東進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吧?”


    “將軍決策英明,典勇佩服。”


    隨著眾將先後表態讚同,決議迅速傳開。得知太平軍將在這個山穀中暫時駐紮,所有的士兵都歡呼了出來。拿出了十二分的動力,清掃、紮營,同時興奮的討論著畢生難見的奇景。無形之中,陳武的威望在軍中更上了一個台階。


    先前的怨言和懷疑有多少,現在就雙倍的加了回來。


    ………


    就在東進的太平軍正在準備享受溫暖的冬天時,千裏平叛的城衛軍已經不辭辛苦的追到了大巴村。


    從武安城出來後,他們一邊立即派出偵騎探哨,一邊直奔最可能先遭遇攻擊的高寧縣而去。結果,高寧縣安然無恙,並沒有遭受攻擊,反而得到消息,賊人可能衝漢井縣去了。無奈的城衛軍來不及休息,馬不停蹄的轉向,急行軍朝漢井趕去。


    半道之上,他們才再度得知消息,漢井縣也沒被攻擊。


    賊人越過漢井縣,一路向東進入巴延山了!


    到了這個時候,城衛軍的將領終於(自以為)明白太平軍想幹什麽了。為了阻止對方躲進山林中,城衛軍顧不上奔波勞頓,順路一直向東,直到最東麵的大巴村!


    如此連續不停的高強度行軍,哪怕城衛軍是天下有數的強軍,體力也已經接近極點了。結果,他們從大巴村的村民中得到了一個令人失望的消息,差不多在十天前,賊軍就已經通過大巴村進山了。


    任何一個將領,都不會蠢到自己也跟著闖進巴延山追殺。


    無奈之下,城衛軍的將領隻能一邊派人返回武安報信,一邊命令大軍就地駐紮,打定主意要將太平軍封死在山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丁信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丁信使並收藏帝國之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