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滿天沉厚的烏雲壓抑地籠罩在城市上空,狂風淒厲地呼嘯穿過清冷的街道。數十個全副武裝的黑衣人把一座高聳入雲的寫字樓團團圍住。
頂層直通屋頂平台的鐵門被人一腳踢開,七八個全副武裝的黑衣人魚貫而出。平台邊上一個身穿普通文員服裝的青年靠在欄杆上,嘴角掛著玩世不恭的笑容,衝著幾人打了個招呼:“來的可真慢,不是你們的風格。”
幾個黑衣人站定,帶頭的中年人看著青年,冷漠的語氣中似乎有些許異樣:“你為什麽不逃?如果你想走,沒人攔得住你。”
年輕人笑著搖搖頭:“走不了啊,且不說提前走了完不成任務,就說現在,若不是我在這裏,你們會去哪?”
“那麽你是準備就這樣跟我們走,還是試著反抗一下然後被我們拖走?”中年人的臉色鐵青。
“我之前沒殺你們的人,現在也不會。給我點時間,讓我打個電話,然後我跟你們走。”年輕人從口袋裏掏出一支手機,對著中年人晃了晃。
中年人猶豫了一下,揮了揮手,轉身離開。而黑衣人中的一個,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沒有隨他們一起走,反而重新回到年輕人身邊。
“我就知道你不會放心我打電話的……記得我最喜歡的小玩意是什麽嗎?”年輕人走到留下的黑衣人身邊,笑容詭異,“看看腳下,你這個……叛徒……”
遠處一條閃電劃過,亮光中年輕人貼在耳邊的手機上竟似乎有一條極細的金屬線一直連到樓頂的發射塔,而另一端卻如蛛網般遍布青年周圍。
“不!”在黑衣人絕望的咆哮聲中,青年笑著按下了手機的按鈕,在清揚的音樂聲中,一條粗大的閃電順著發射塔上連接的細金屬絲一擊而下,將兩人徹底吞沒……
銀河曆元年
以翹曲航行理論作為基礎的超光速引擎終於研製完成。
雖然技術限製導致超光速航行目的地隻能選擇三個足夠接近的大質量體才能形成的強引力平衡點,但被禁錮在地球上數千年的人類終於開始了自己對於銀河係的探索。
銀河曆23年
銀河曆的開啟使地球上的研究熱情全部向星際航行傾斜。
很快第二代超光速引擎誕生。兩顆足夠大的行星也可以和它們圍繞的恒星組成引力坐標係,作為目的地引導。
同時第一代銀河探險者經過長時間的末段航行後從各個引力平衡點到達預訂探索行星。雖然艦船損失率超過了15%%uff0c但是不斷傳回的新發現刺激了整個地球,無數心懷夢想的人再次衝出太陽係,奔赴銀河係的各個角落。
銀河曆100年
當無窮無盡的銀河向人類敞開懷抱的時候,不斷發現,占領和擴張成為一切行動的基調。
星際殖民中暴露出的人口不足問題終於讓地球各國摒棄成見,以13人最高議會為領袖的地球人類聯盟成立,同時宣布漢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並永久廢止死刑。
此時,為方便星際探索而掌握大量專利,資源,以及私人武裝的大型公司開始代替曾經的國家登上了地區甚至民族互相爭鬥的舞台。
銀河曆103年
一次意外失敗的跳躍導致了特別的發現。
這是一個隻有一顆恒星與一顆行星組成的星係,而離它最近的恒星也有將近20光年的距離,中間沒有星雲,沒有小行星,隻有一片孤寂的宇宙。
這顆隻有一塊大陸的行星與地球有太多相似的地方,無論自轉公轉時間,大氣構成,還是氣溫甚至是大片的海洋。隻是因為沒有類似月球這樣衛星的存在,沒有潮汐,同時隻有植物沒有動物。
發現者給這顆孤獨到數百億年連隕石都沒有到訪過的星球取名“伊塔諾”,意為永恒。
銀河曆126年
5家頂級星際公司獲得伊塔諾首期50年開發使用權,第一支由他們組織並於銀河曆105年出發的考察船隊到達伊塔諾,開始對這顆自星際航行時代開始以來最像地球的行星進行勘探與研究。
伊塔諾行星實驗室“天空”建立。很快,行星地殼成分分析完畢。科學家們驚奇的發現,整個行星儲藏著異常豐富的多見於小行星的穩定能源晶體,而金屬等其他成分卻少的可憐。這些能源晶體對電磁波具有強烈的幹擾作用,導致在行星上幾乎無法使用任何無線電設備。
銀河曆132年
由於伊塔諾隻有兩顆星球無法組成引力坐標係進行超光速航行,而從最近的星係進行亞光速末段航行也需要超過20年時間,無論是觀光還是居住開發都無法進行。
同時缺乏工業生產的必要金屬材料,也導致原本計劃的就地建設宇宙船廠生產貨船外運能源晶體計劃完全破產。
5家星際公司發布聯合公告,宣布伊塔諾工業開發失敗,有條件開放伊塔諾使用權給所有研究項目至合約期滿,並承諾對此星球開發做出可行計劃的人提供20%%u884c星開發收益。至此,大量懷著各種目的的人前往伊塔諾,但是數十年間無一人成功。
銀河曆176年
伊塔諾使用權收回人聯,並由最高議會簽署決議。
一;鑒於伊塔諾特殊的星係位置與環境,在原有已開發地區劃出約8萬平方公裏建立封閉科研都市“伊甸”,主要進行武器,能量以及生物的科研工作。同時在都市上方的行星同步軌道建設大型空間站“隆基努斯”,通過先進的量子通信技術監視並保護下方的城市。
二;強製要求伊塔諾周邊125個星區的預報廢艦船全部設定自動航行至伊塔諾進行報廢處理。
三;在伊塔諾星係周邊10光年距離設置共64個固定無人監測站,無死角探測進出伊塔諾船隻。
四;現居住於伊塔諾的居民全部遷入都市伊甸或直接撤離。
同年,人聯宇宙艦隊所有淘汰軍艦共136艘與一艘大型建設船開赴伊塔諾。
銀河曆179年
最高議會關於伊塔諾行星再次簽署了決議。
伊塔諾行星除都市“伊甸”外,所有地區成為地球人類聯盟s級及以上重刑犯的流放地,以解決大量判處無期徒刑的重刑犯占用資源過多的問題。
同年,在一片抗議破壞星球原始狀態與嘲笑廢除死刑是自作自受的聲音中,一艘艘滿載犯人的飛船開始飛向伊塔諾。
銀河曆198年
空間站隆基努斯初步完成,同年,通過同步軌道向大陸範圍空投由能源晶體為能量合成的食物,實驗成功。
銀河曆201年
第一批犯人1521人到達隆基努斯,乘坐簡易軌道艙隨機空投至伊塔諾大陸,初步估計存活率超過90%%uff0c對外宣稱全部安全著陸,流放計劃順利開始實施。
銀河曆216年
故事從這裏開始了……
頂層直通屋頂平台的鐵門被人一腳踢開,七八個全副武裝的黑衣人魚貫而出。平台邊上一個身穿普通文員服裝的青年靠在欄杆上,嘴角掛著玩世不恭的笑容,衝著幾人打了個招呼:“來的可真慢,不是你們的風格。”
幾個黑衣人站定,帶頭的中年人看著青年,冷漠的語氣中似乎有些許異樣:“你為什麽不逃?如果你想走,沒人攔得住你。”
年輕人笑著搖搖頭:“走不了啊,且不說提前走了完不成任務,就說現在,若不是我在這裏,你們會去哪?”
“那麽你是準備就這樣跟我們走,還是試著反抗一下然後被我們拖走?”中年人的臉色鐵青。
“我之前沒殺你們的人,現在也不會。給我點時間,讓我打個電話,然後我跟你們走。”年輕人從口袋裏掏出一支手機,對著中年人晃了晃。
中年人猶豫了一下,揮了揮手,轉身離開。而黑衣人中的一個,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沒有隨他們一起走,反而重新回到年輕人身邊。
“我就知道你不會放心我打電話的……記得我最喜歡的小玩意是什麽嗎?”年輕人走到留下的黑衣人身邊,笑容詭異,“看看腳下,你這個……叛徒……”
遠處一條閃電劃過,亮光中年輕人貼在耳邊的手機上竟似乎有一條極細的金屬線一直連到樓頂的發射塔,而另一端卻如蛛網般遍布青年周圍。
“不!”在黑衣人絕望的咆哮聲中,青年笑著按下了手機的按鈕,在清揚的音樂聲中,一條粗大的閃電順著發射塔上連接的細金屬絲一擊而下,將兩人徹底吞沒……
銀河曆元年
以翹曲航行理論作為基礎的超光速引擎終於研製完成。
雖然技術限製導致超光速航行目的地隻能選擇三個足夠接近的大質量體才能形成的強引力平衡點,但被禁錮在地球上數千年的人類終於開始了自己對於銀河係的探索。
銀河曆23年
銀河曆的開啟使地球上的研究熱情全部向星際航行傾斜。
很快第二代超光速引擎誕生。兩顆足夠大的行星也可以和它們圍繞的恒星組成引力坐標係,作為目的地引導。
同時第一代銀河探險者經過長時間的末段航行後從各個引力平衡點到達預訂探索行星。雖然艦船損失率超過了15%%uff0c但是不斷傳回的新發現刺激了整個地球,無數心懷夢想的人再次衝出太陽係,奔赴銀河係的各個角落。
銀河曆100年
當無窮無盡的銀河向人類敞開懷抱的時候,不斷發現,占領和擴張成為一切行動的基調。
星際殖民中暴露出的人口不足問題終於讓地球各國摒棄成見,以13人最高議會為領袖的地球人類聯盟成立,同時宣布漢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並永久廢止死刑。
此時,為方便星際探索而掌握大量專利,資源,以及私人武裝的大型公司開始代替曾經的國家登上了地區甚至民族互相爭鬥的舞台。
銀河曆103年
一次意外失敗的跳躍導致了特別的發現。
這是一個隻有一顆恒星與一顆行星組成的星係,而離它最近的恒星也有將近20光年的距離,中間沒有星雲,沒有小行星,隻有一片孤寂的宇宙。
這顆隻有一塊大陸的行星與地球有太多相似的地方,無論自轉公轉時間,大氣構成,還是氣溫甚至是大片的海洋。隻是因為沒有類似月球這樣衛星的存在,沒有潮汐,同時隻有植物沒有動物。
發現者給這顆孤獨到數百億年連隕石都沒有到訪過的星球取名“伊塔諾”,意為永恒。
銀河曆126年
5家頂級星際公司獲得伊塔諾首期50年開發使用權,第一支由他們組織並於銀河曆105年出發的考察船隊到達伊塔諾,開始對這顆自星際航行時代開始以來最像地球的行星進行勘探與研究。
伊塔諾行星實驗室“天空”建立。很快,行星地殼成分分析完畢。科學家們驚奇的發現,整個行星儲藏著異常豐富的多見於小行星的穩定能源晶體,而金屬等其他成分卻少的可憐。這些能源晶體對電磁波具有強烈的幹擾作用,導致在行星上幾乎無法使用任何無線電設備。
銀河曆132年
由於伊塔諾隻有兩顆星球無法組成引力坐標係進行超光速航行,而從最近的星係進行亞光速末段航行也需要超過20年時間,無論是觀光還是居住開發都無法進行。
同時缺乏工業生產的必要金屬材料,也導致原本計劃的就地建設宇宙船廠生產貨船外運能源晶體計劃完全破產。
5家星際公司發布聯合公告,宣布伊塔諾工業開發失敗,有條件開放伊塔諾使用權給所有研究項目至合約期滿,並承諾對此星球開發做出可行計劃的人提供20%%u884c星開發收益。至此,大量懷著各種目的的人前往伊塔諾,但是數十年間無一人成功。
銀河曆176年
伊塔諾使用權收回人聯,並由最高議會簽署決議。
一;鑒於伊塔諾特殊的星係位置與環境,在原有已開發地區劃出約8萬平方公裏建立封閉科研都市“伊甸”,主要進行武器,能量以及生物的科研工作。同時在都市上方的行星同步軌道建設大型空間站“隆基努斯”,通過先進的量子通信技術監視並保護下方的城市。
二;強製要求伊塔諾周邊125個星區的預報廢艦船全部設定自動航行至伊塔諾進行報廢處理。
三;在伊塔諾星係周邊10光年距離設置共64個固定無人監測站,無死角探測進出伊塔諾船隻。
四;現居住於伊塔諾的居民全部遷入都市伊甸或直接撤離。
同年,人聯宇宙艦隊所有淘汰軍艦共136艘與一艘大型建設船開赴伊塔諾。
銀河曆179年
最高議會關於伊塔諾行星再次簽署了決議。
伊塔諾行星除都市“伊甸”外,所有地區成為地球人類聯盟s級及以上重刑犯的流放地,以解決大量判處無期徒刑的重刑犯占用資源過多的問題。
同年,在一片抗議破壞星球原始狀態與嘲笑廢除死刑是自作自受的聲音中,一艘艘滿載犯人的飛船開始飛向伊塔諾。
銀河曆198年
空間站隆基努斯初步完成,同年,通過同步軌道向大陸範圍空投由能源晶體為能量合成的食物,實驗成功。
銀河曆201年
第一批犯人1521人到達隆基努斯,乘坐簡易軌道艙隨機空投至伊塔諾大陸,初步估計存活率超過90%%uff0c對外宣稱全部安全著陸,流放計劃順利開始實施。
銀河曆216年
故事從這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