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記者,你說張振西在對局的時候,他發現了我剛才擺出來的變化嗎?”


    “這。。。”


    李小強笑嘻嘻的看著張誌東,詢問了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的確,這才是真正的“無圖無真相”。日本九段研究出來的變化,包括江祝久研究出來的“破解”變化。都沒有出現在任何古籍當中。因此對局者當時到底是怎麽思考的,永遠都隻能是一個謎。


    施襄夏能夠發現那個變化是正常的,因為這個屬於他水平範圍之內。那張振西這個“四手”當時發現了這個變化嗎?這個就隻能猜測了。從李小強內心來說,他也是不願意相信張前輩能夠發現這個變化的,不然這也太打擊人了。江祝久找出的那個變化畢竟有職業高段水平,你說一位古代的“四手”就可以輕易發現這個變化,那沒有什麽人會相信,李小強也不願意相信。


    在李小強看來,如果說“胡鐵頭”能夠發現那個變化還是可信的。因為他就是那樣的棋風,他就“好那一口”,至於張振西前輩,那估計就很難。


    盡管自己的內心是這樣認為的,不過在這一刻,李小強一定要“挺古”到底。因為在他看來,後世對中國古棋的認識,不是“解讀過度”了,而是認識遠遠不夠。由於規則問題,和現代圍棋相比,那完全是另外一種思路,另外一種精神。說是另外一種圍棋都不過分。而這樣的東西,又恰好是現代職業圍棋所缺失的。


    盡管認為張振西可能沒有那樣的水平,但要說他一定就沒有看到那個手段,那還真的不一定。


    “嗬嗬,按照正常推斷,他應該發現不了這麽高深的手段吧?小強你說是不是?”


    “沒錯,你的推斷很正常,不過你再仔細想想,那個隱蔽手段很難發現。但是這個造劫手段呢?這個應該不難吧,我們正常治孤的時候,都會很容易想到製造劫爭來抵抗。更何況他那個時候已經被逼入絕境了。應該更容易就想到這樣的手段吧?你們認為呢?”


    “這。。”


    “說他能夠發現那個隱蔽手段好像不正常,而在他的實戰中,沒有製造劫爭其實更不正常。兩個都不正常,到底那個更接近真相呢?研究圍棋其實很難的。你認為他發現不了劫爭,就容易把他的水平看低。而你相信他能夠發現那個隱蔽手段,就容易把他的水平拔高。大家說是不是這樣?”


    探討沒有持續多久,爭論也沒有繼續下去。李小強一直認為,“棋魂”裏麵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圍棋存在幾千年了,有些東西一直在變,而有些東西是一直都沒有改變的。比如人類都可以上月球了。可是傘還在那裏。


    那麽多人喜歡圍棋,到底是它“變”的東西招人喜歡,還是它“不變”的地方讓人著迷呢?


    李小強輸給張誌東後,首次專業十強vs業餘十強對抗賽也打成了5比5平。這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麵,作為最後一盤才結束的棋,張大記者也算是為業餘棋界立了大功。不僅自己沒有丟臉,也沒有讓業餘圍棋界輸棋。因此他一連幾天都是心情舒暢。


    首屆“晚報杯“結束後。其他業餘棋手都回到了各自的省市,隻有張誌東還留在京城。在這個時候,中日業餘棋界的交流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你那盤棋不就比我多一個劫材嗎?我看你都得意幾天了。我就想不通,你張大記者就這點出息嗎?你要是能在接下來的中日業餘十強對抗賽中贏棋,那才算你的本事。”


    “哈哈,能把你這個小妖怪斬落馬下,我高興幾天還不行嗎?嗯,我現在發現。你這個天才好像也是名不副實嘛。”


    “再差也比你強。嗯,這次你是運氣好,弄了個第8名。如果你進入前5名的話,你也可以去碰碰今村文明他們。到時你就會知道,你和我3年前的差距有多大。”


    真要鬥起嘴來,張誌東當然也比不了李小強這個在網絡上練就的“毒舌”。李小強這點本事,放在後世當然會被別人轟成渣。對付張誌東這樣的“文藝青年”還是沒問題的。


    張誌東想想還真是這樣。自己贏下這盤棋好像還真的沒有什麽了不起。人家李小強3年前就在日本業餘棋壇大殺四方了。而自己馬上要碰到的對手,雖然說輸贏還不一定,不過普遍認為中國業餘圍棋界暫時還稍處下風。


    “我就想不通,你這家夥到底強在哪裏呢?你明明看上去也很一般嘛。。。對了!你老實交代。你到底能夠記住多少盤棋?我以前還真沒有發現啊,要說你有什麽特別,好像也就是你的記憶力算是不錯的。這難道就是你厲害的原因嗎?”


    “天才,天才是你這樣的普通人能夠理解的嗎?我看你就不用瞎琢磨了,記憶力好當然對下圍棋有作用。不過作用也很有限。我還知道有一個人,他連自己剛下過的棋都記不住,這樣的記憶力算是很差吧。不過人家照樣是一位高手。。。”


    “哦?還有這樣的事嗎?不可能吧,這樣也能成為圍棋高手。”


    張誌東大感興趣,連連追問。李小強發現自己說漏了嘴,當然無法告訴他到底是哪位“高手”。


    正常來說,記憶力好當然對圍棋是有幫助的。李小強的記憶能力一直不錯,對自己曾經認真研究過的棋譜,特別是一些印象深刻的,往往能夠記得很清楚。這也是李小強一直感到自豪的地方。不過想到另外一個人,李小強就對自己這個優點自豪不起來。


    這個人就是韓國的李石佛。這個人到底算不算圍棋天才呢?按照他後世取得的成就來說,那肯定要算的,如果他都不算圍棋天才,那還真的沒有多少人敢自稱圍棋天才。當然,他這個天才太另類了,另類到連自己剛剛下過的對局都無法準確複盤。據說李石佛剛學棋的時候,連自己剛剛下過的棋都記不住。這曾經讓他的老師曹燕子大惑不解,估計也很鬱悶,想不通自己為什麽老輸給這樣一個人。


    到了後世。唯一敢說李石佛不算圍棋天才的,也就吳清源大師一個人。當然,這可能是他們的棋風迥異,特點完全不同。和李石佛相比,吳大師更喜歡曹燕子那樣的棋風。因此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師弟曹燕子才算圍棋天才,而李石佛還不算。


    李小強其實也想不通,他那樣的人為什麽就能夠把圍棋下得那麽好。好在這輩子有機會去切身體驗一下。李小強當然清楚。自己現在的實力是還不夠看的。好在自己現在的起步不錯,有的是時間積蓄力量。


    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李小強重新過上了一個正常職業棋手的生活。在這個夏天裏,漢城奧運會吸引了大部分國人的眼球。大家每天都在忙著看獎牌榜,除了少數人之外,圍棋好像被大部分媒體遺忘了。李小強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準備著和武宮正樹的比賽。


    在這期間。李小強也下了幾場職業比賽。在中國電視圍棋快棋賽中,李小強繼續高歌猛進,最終打進4強。可惜在半決賽中被錢於平擊敗,最終止步4強。錢於平在擊敗李小強後,在最終的決賽中持續自己的好調。他戰勝馬小飛獲得這個比賽的冠軍。並在隨後的中日快棋冠軍對抗賽中擊敗加藤正夫九段。成為又一個突破日本“超一流壁壘”的中國棋手。


    和低迷的馬小飛相比,這一年劉大錘和錢於平進步神速。他們三人為中國的第2把交椅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有意思的是,馬小飛“欺負”劉大錘很有辦法。而錢於平碰到劉大錘往往一籌莫展。如果是錢於平和馬小飛下的話。錢於平贏得又要多一點。


    在奧運會進行的同時,李小強和劉大錘的“名人戰”決戰又進行了兩盤。雙方各勝一場,總比分戰成2比2平。這樣,首屆中國圍棋“名人戰”的決戰就被拖入了決勝局。這個時候,奧運會已經結束,“能不能出現13歲的名人?”再次成為圍棋界的焦點。當然,這個懸念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揭曉。


    8月底,備受關注的首屆“應氏杯”終於開幕了。緊接著。首屆“富士通杯”的決賽馬上就要開始。圍棋界有這兩個大事發生。國內圍棋的很多賽事當然就要讓路。劉大錘是有資格參加“應氏杯”的,而李小強隻能當一個圍觀者。


    在首屆“應氏杯”的第1輪比賽中,大多比賽都很正常。最大冷門就是武宮正樹輸給了江祝久。這是第一輪唯一沒有贏棋的超一流棋手。當然,馬小飛敗給老邁的藤澤秀行,應該也算一個小小的冷門。要知道,藤澤秀行前不久剛動完癌症手術,這老頭確實很了不起。


    這盤比賽結束後。藤澤秀行把馬小飛好好的訓了一頓。讓李小強在一旁隻能偷笑。在第2輪比賽中,李小強自告奮勇當了一個記譜員,正好被安排在藤澤秀行這場比賽上。


    這場比賽,總裁判長是吳清源大師。藤澤秀行的對手是加藤正夫。當李小強走進對局室的時候,完全有一種置身於現代圍棋曆史當中的感覺。


    “哈哈,能讓李桑來擔當我們的記譜員,這完全就是我們的榮幸啊。”


    比賽開始以前,藤澤秀行先生顯得心情不錯。他甚至和李小強開起了玩笑。


    “不敢當,是真的不敢當,這應該是我的榮幸才對!”


    李小強心裏默默的想道。


    比賽開始以後,李小強的攤開棋譜記錄紙。首次最近距離觀察這個年代最高水平的對局。


    李小強靜靜的觀察著,開始了一次從未有過的體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圍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死八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死八活並收藏重生之圍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