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才剛亮,璟瑜就起床了。雖說她心裏明白最少暫時自己並沒有生命危險,可在這樣一個莫名未知的地方,又是前途未明的,總是很難睡得踏實的。待她梳洗收拾完,又用過早膳之後,就戴上紗帽跟著無方真人出了宅門。
因為賑濟用的糧食、大鍋還有柴禾甚至一會兒煮粥需要的水,這些全都需要運送並且數量不少。加上難民聚居之地又非常混亂,到時維護秩序也少不了人,所以他們這一行隊伍馬車和人數都不在少數,十分寧人矚目。這次所乘的馬車與昨日來時所乘的小轎不一樣,車上的窗簾並沒封死,透過窗簾的薄紗,璟瑜看到所過之處有不少路人在議論他們的隊伍。
通過莫妍的轉訴,璟瑜知道了這並不是祭廟的第一次賑濟施粥,自有難民聚居在城西之外時起就有了。對此璟瑜到是對這些人的印象稍微好了那麽一點,在她看來無論這些人是不是有什麽其他目的,可隻要那些真正的難民能夠從得到實利就是好的。
也許那些路人都知道他們這一行隊伍的目的,隊伍所到之處行人皆自動避讓,隊伍行進的速度不算慢。可即使如此,到達城西大門也用去了大半個時辰。臨近城西大門,隊伍的速度立刻不慢了下來。
透過車窗璟瑜看到了這座黑石城門上下都站有不少全副武裝的兵丁在把守,其森嚴程度甚至較之京城都要森嚴許多。如果不是城門還是開著的,瞧這陣式旁人隻怕為以為這裏是處在臨戰狀態。
暗沉的城門隻開了一半,大約一次隻能供兩輛馬車並行。待走近後,更是看到隻有這麽大的一個出入口,竟有有百十數手提出鞘長刀的兵丁在把守。對於出城的人還算好,對於所有入城的人全都要經過仔細盤查路引。不少想要混進城內的難民都被這些表現得如狼似虎的兵丁給的扔出了大門。
等到她坐的車出城門過了護城河。眼前看到的是璟瑜從所未見的景象,就像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在幾近幹涸的護城河沿岸,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高低不等的簡陋的篷子。在一些篷子的間隙裏,也有不少破爛的草席,上邊坐著不少衣衫襤褸菜顯菜色的難民。這些難民在看到他們的車隊後全都拋下了正在做的事,迅速的抄起一個或是碗或是罐的東西,跑向一處空曠的隻有幾個簡易灶台的空地,雖然你推我攘的有所爭執但好歹算是免強排了個隊伍出來。隻是這隊伍是越非越長,幾乎長到璟瑜甚至有種看不盡頭的錯覺。
“難民的人數盡然有這麽多!他們這是……”弄笛看著覺得有些新奇,向一旁跟著出來的秋燕問道。
秋燕顯然並不是第一次來這裏。她語帶惘然答道:“包括我們潞州,這東南地界已經有七八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了。我們洛城還好,雖然密布的河網幹涸了大半。但到底還是有些水,井裏也還沒有完全幹涸。所以有不少幹旱得實在沒有活路的人都逃到了我們這裏來。這幹旱的時間越久,逃難來的難民也就越多。聽老爺說這城外的難民數量已是城內人數的好幾倍了。若不是府尹大人見機得早,早早的就求得駐紮在附近的細柳營加派了不少兵丁過來鎮守,我們這洛城怕早就被這些難民們給擠滿了。
這裏是我們和城內其他好心富戶們商量著賑濟施粥的地方。他們這是在排隊等著一會兒領粥。讓他們排隊是我們定下的規矩。誰若是不遵守是得到不布施的。”
到了那處難民聚集排隊的地方,璟瑜不有理會弄笛的阻止也跟著下馬車。才掀開門簾,璟瑜隻覺得一種混合著各種異味合成的難聞怪味撲麵而來。紗帽下的璟瑜有些不適應,但也還是堅持下了車。
這時她才看清楚他們現在所在地方應該是難民們特意讓出來的一個空地。他們帶來的三口大鐵鍋已經被架到了其中的三個簡易灶台上,這三座鄰近的簡易灶台後豎著一麵繡著一種白色不知名花朵的黑色大旗,在被秋燕告之後方才得知這種花就是神木扶桑開的扶桑花。也是“神廟”在俗世間流傳的標致。
一行人中除了她們無事的女孩兒,護衛們已經站到了車隊的四周維秩序,其他人有的正在將煮粥用的大米雜糧下到鍋裏。有的正在將盛裝著幹淨清水的大木桶從車上卸下來,璟瑜能清楚的聽到那些難民們看到幹淨的清水時發出的抽氣聲,當那些水一桶桶的被傾倒到鐵鍋裏時,難民們的隊伍裏發出了一陣騷動和嘖嘖的吞咽口水的聲音。但盡管如此,他們還明極力克製的保持了現有的的秩序。
隻是這種克製的秩序並沒有能夠繼續維持多久。在兩個小道童將一張鋪著黑布的小桌椅擺到一個空著小角上後,等著領粥的隊伍頓時亂了起來。有不少人從隊伍中跑了出來,有些排到了這張小桌後,更多的卻是向那些破爛的篷戶跑了過去。
這次還不等弄笛開口問,秋燕就直接解釋道:“這是無方真人一會兒看診施藥的地方,那些人都是去將家裏的病人領過來等著讓無方真人給瞧病的。”
“無方真人的經常來這裏給這些人義診?”璟瑜看著依舊如昨日那番緇衣打扮的無方真人,在那張已經擺上了脈枕和紙筆的小桌後坐了下來,便隨意的問道。
秋燕語帶崇拜的道:“是,每隔個三兩日的,真人他就會跟過來給難民們義診。非但不收看醫的情,連藥也是無償布施給他們的。這些布施的藥材都是真人從附近州郡化緣得來的,真人的醫術極為高明,在這附近州郡也是十分有名。不少富貴人家都受過真人的恩惠,在真人的感召下,他們不但籌措了這些藥材,還幾家人共組了賑濟施粥的隊伍。
您瞧,那兩隊人都是來這裏施粥的。前邊那一隊是這洛城裏的富戶們共組的,而另一隊是附近瀏城的商戶們籌辦的。”
順著秋燕話,璟瑜一回頭果然看到了又有兩隊車馬隊伍浩浩蕩蕩的向著這邊過來了。其中前邊的一隊打著五麵旗幟上分別繡著“李、王、程、路、賀”五個字,想必就是洛城裏五家富戶的姓氏。而後邊的一隊打出的旗幟上繡的卻是“豐順”、“寶來”、“隆盛”……之類的名字,應該是那些商號的名稱。
那兩支隊伍中都走出了一個頭兒模樣的人,快步走到已經開始給難民們看診的無方真人跟前,恭謹的向他問侯過兩句之後才離開。顯然如秋燕所說這兩支賑濟的隊伍都是應無方真人聯絡到的,應該確實有幾分道理。
沒多久璟瑜就將視線從那兩支隊伍上收了回來,轉而看向了越排越長的看病隊伍,有些心驚的對秋燕問道:“這裏的難民有這麽多生病的?”
“缺水少食的。又怎麽可能不生病?”秋燕輕歎道:“小姐您是不知道,離這裏十裏外的義莊早就被擠得滿滿的。聽說即使如此,依然每天還是有不少人被送過去。那些人也多是這些逃難過來的難民。”
聽到秋燕的這些話,璟瑜不由暗暗心驚。她可是從莫妍那裏聽到過不少有大災疫病的相連的說法,瞧這裏的形勢就很符合莫妍所提到的那些征兆。
“死這麽多人,難道是什麽瘟症疫病?”璟瑜將心中疑惑提了出來。
秋燕聞言臉色大變,她急忙道:“小姐。這話可千萬亂說不得!萬一被人當真了,這些可憐人可就真的沒活路了!”
“這是怎麽說?”璟瑜被秋燕的話給有些嚇到了。
“大月的慣例是一但發現瘟症疫病流行,流行之地便要隔離進行大洗清。”秋燕的眼睛裏有著說不出的恐懼,就像是曾親身經曆過一般。
璟瑜立刻會意了她話中“大洗清”的意思,頓時心下一沉。弄笛還不太明白這三個字所代表的意義,隻是她到底還是懂得看人臉色的。並沒有將之問出來。
“可是真的如果有個萬一,到時侯怕也……。”璟瑜沉聲道。
秋燕難看的臉色已經恢複了不少,答道:“是。但是無方真人一直都在想辦法預防控製。就現在來看,難民中病死的人雖不在少數,但還沒瘟症爆發的跡象。”
璟瑜台頭看著天上越來越有熱度的太陽,心中問莫妍道:“莫妍,你覺得呢?”
“我也不清楚。隻是這天氣越來越熱了,即使現在還沒有。卻難說以後。不過你也不必太擔心了,祭廟能夠存在那麽多年,多少應該會有些辦法的。”莫妍答道。
璟瑜沒有說話,而是看著那幾輛運送淨水的馬車若有所思起來。
半晌之後才對莫妍道:“莫妍,你覺得將一些靈泉水摻到那些煮粥熬藥的水裏這個主意怎麽樣?”
莫妍立刻點了點頭,讚同道:“這主意確實不錯!”
得到了莫妍讚許的璟瑜開始慢慢靠近了幾輛裝著淨水水桶的馬車。
“我們運來的這些水,都是鄭老爺府裏的水井中取的?”然後璟瑜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秋燕點頭答道:“是,小姐您也看到了,這河裏的水都幹了大半,水變得十分有混濁。無方真人說這些水不宜飲用,也就不能用來煮粥熬藥,所以我們才會帶著府裏的這些井水過來。”
“我能上去看看嗎?”璟瑜突然提到。
秋燕雖然不明白璟瑜為何會有這樣的要求,但想到府裏老爺的交待,還是應允了了。看守馬車的人在得到了秋燕的暗許後,就讓璟瑜上了車。
上車後璟瑜也敢動作太大,隻是兩隻扶著隻比她矮一個頭的水桶,裝作朝桶裏看看的樣子。手裏的靈泉水順著水桶有內壁流到了桶裏,雖然量不大,但要起到她預想的作用卻是足夠了。接著她又依法炮製的將所有還盛著水的水桶都“看”了個遍。盡管秋燕和看守水車的人覺得奇怪,但在看到她並沒有任何弄髒水的舉動之後也就沒多想。
弄好了一切的璟瑜心情難得有了幾分放鬆,在看到另兩支賑濟的隊伍也安頓了下來之後,便心血來潮的想要過去看看。
因為賑濟用的糧食、大鍋還有柴禾甚至一會兒煮粥需要的水,這些全都需要運送並且數量不少。加上難民聚居之地又非常混亂,到時維護秩序也少不了人,所以他們這一行隊伍馬車和人數都不在少數,十分寧人矚目。這次所乘的馬車與昨日來時所乘的小轎不一樣,車上的窗簾並沒封死,透過窗簾的薄紗,璟瑜看到所過之處有不少路人在議論他們的隊伍。
通過莫妍的轉訴,璟瑜知道了這並不是祭廟的第一次賑濟施粥,自有難民聚居在城西之外時起就有了。對此璟瑜到是對這些人的印象稍微好了那麽一點,在她看來無論這些人是不是有什麽其他目的,可隻要那些真正的難民能夠從得到實利就是好的。
也許那些路人都知道他們這一行隊伍的目的,隊伍所到之處行人皆自動避讓,隊伍行進的速度不算慢。可即使如此,到達城西大門也用去了大半個時辰。臨近城西大門,隊伍的速度立刻不慢了下來。
透過車窗璟瑜看到了這座黑石城門上下都站有不少全副武裝的兵丁在把守,其森嚴程度甚至較之京城都要森嚴許多。如果不是城門還是開著的,瞧這陣式旁人隻怕為以為這裏是處在臨戰狀態。
暗沉的城門隻開了一半,大約一次隻能供兩輛馬車並行。待走近後,更是看到隻有這麽大的一個出入口,竟有有百十數手提出鞘長刀的兵丁在把守。對於出城的人還算好,對於所有入城的人全都要經過仔細盤查路引。不少想要混進城內的難民都被這些表現得如狼似虎的兵丁給的扔出了大門。
等到她坐的車出城門過了護城河。眼前看到的是璟瑜從所未見的景象,就像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在幾近幹涸的護城河沿岸,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高低不等的簡陋的篷子。在一些篷子的間隙裏,也有不少破爛的草席,上邊坐著不少衣衫襤褸菜顯菜色的難民。這些難民在看到他們的車隊後全都拋下了正在做的事,迅速的抄起一個或是碗或是罐的東西,跑向一處空曠的隻有幾個簡易灶台的空地,雖然你推我攘的有所爭執但好歹算是免強排了個隊伍出來。隻是這隊伍是越非越長,幾乎長到璟瑜甚至有種看不盡頭的錯覺。
“難民的人數盡然有這麽多!他們這是……”弄笛看著覺得有些新奇,向一旁跟著出來的秋燕問道。
秋燕顯然並不是第一次來這裏。她語帶惘然答道:“包括我們潞州,這東南地界已經有七八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了。我們洛城還好,雖然密布的河網幹涸了大半。但到底還是有些水,井裏也還沒有完全幹涸。所以有不少幹旱得實在沒有活路的人都逃到了我們這裏來。這幹旱的時間越久,逃難來的難民也就越多。聽老爺說這城外的難民數量已是城內人數的好幾倍了。若不是府尹大人見機得早,早早的就求得駐紮在附近的細柳營加派了不少兵丁過來鎮守,我們這洛城怕早就被這些難民們給擠滿了。
這裏是我們和城內其他好心富戶們商量著賑濟施粥的地方。他們這是在排隊等著一會兒領粥。讓他們排隊是我們定下的規矩。誰若是不遵守是得到不布施的。”
到了那處難民聚集排隊的地方,璟瑜不有理會弄笛的阻止也跟著下馬車。才掀開門簾,璟瑜隻覺得一種混合著各種異味合成的難聞怪味撲麵而來。紗帽下的璟瑜有些不適應,但也還是堅持下了車。
這時她才看清楚他們現在所在地方應該是難民們特意讓出來的一個空地。他們帶來的三口大鐵鍋已經被架到了其中的三個簡易灶台上,這三座鄰近的簡易灶台後豎著一麵繡著一種白色不知名花朵的黑色大旗,在被秋燕告之後方才得知這種花就是神木扶桑開的扶桑花。也是“神廟”在俗世間流傳的標致。
一行人中除了她們無事的女孩兒,護衛們已經站到了車隊的四周維秩序,其他人有的正在將煮粥用的大米雜糧下到鍋裏。有的正在將盛裝著幹淨清水的大木桶從車上卸下來,璟瑜能清楚的聽到那些難民們看到幹淨的清水時發出的抽氣聲,當那些水一桶桶的被傾倒到鐵鍋裏時,難民們的隊伍裏發出了一陣騷動和嘖嘖的吞咽口水的聲音。但盡管如此,他們還明極力克製的保持了現有的的秩序。
隻是這種克製的秩序並沒有能夠繼續維持多久。在兩個小道童將一張鋪著黑布的小桌椅擺到一個空著小角上後,等著領粥的隊伍頓時亂了起來。有不少人從隊伍中跑了出來,有些排到了這張小桌後,更多的卻是向那些破爛的篷戶跑了過去。
這次還不等弄笛開口問,秋燕就直接解釋道:“這是無方真人一會兒看診施藥的地方,那些人都是去將家裏的病人領過來等著讓無方真人給瞧病的。”
“無方真人的經常來這裏給這些人義診?”璟瑜看著依舊如昨日那番緇衣打扮的無方真人,在那張已經擺上了脈枕和紙筆的小桌後坐了下來,便隨意的問道。
秋燕語帶崇拜的道:“是,每隔個三兩日的,真人他就會跟過來給難民們義診。非但不收看醫的情,連藥也是無償布施給他們的。這些布施的藥材都是真人從附近州郡化緣得來的,真人的醫術極為高明,在這附近州郡也是十分有名。不少富貴人家都受過真人的恩惠,在真人的感召下,他們不但籌措了這些藥材,還幾家人共組了賑濟施粥的隊伍。
您瞧,那兩隊人都是來這裏施粥的。前邊那一隊是這洛城裏的富戶們共組的,而另一隊是附近瀏城的商戶們籌辦的。”
順著秋燕話,璟瑜一回頭果然看到了又有兩隊車馬隊伍浩浩蕩蕩的向著這邊過來了。其中前邊的一隊打著五麵旗幟上分別繡著“李、王、程、路、賀”五個字,想必就是洛城裏五家富戶的姓氏。而後邊的一隊打出的旗幟上繡的卻是“豐順”、“寶來”、“隆盛”……之類的名字,應該是那些商號的名稱。
那兩支隊伍中都走出了一個頭兒模樣的人,快步走到已經開始給難民們看診的無方真人跟前,恭謹的向他問侯過兩句之後才離開。顯然如秋燕所說這兩支賑濟的隊伍都是應無方真人聯絡到的,應該確實有幾分道理。
沒多久璟瑜就將視線從那兩支隊伍上收了回來,轉而看向了越排越長的看病隊伍,有些心驚的對秋燕問道:“這裏的難民有這麽多生病的?”
“缺水少食的。又怎麽可能不生病?”秋燕輕歎道:“小姐您是不知道,離這裏十裏外的義莊早就被擠得滿滿的。聽說即使如此,依然每天還是有不少人被送過去。那些人也多是這些逃難過來的難民。”
聽到秋燕的這些話,璟瑜不由暗暗心驚。她可是從莫妍那裏聽到過不少有大災疫病的相連的說法,瞧這裏的形勢就很符合莫妍所提到的那些征兆。
“死這麽多人,難道是什麽瘟症疫病?”璟瑜將心中疑惑提了出來。
秋燕聞言臉色大變,她急忙道:“小姐。這話可千萬亂說不得!萬一被人當真了,這些可憐人可就真的沒活路了!”
“這是怎麽說?”璟瑜被秋燕的話給有些嚇到了。
“大月的慣例是一但發現瘟症疫病流行,流行之地便要隔離進行大洗清。”秋燕的眼睛裏有著說不出的恐懼,就像是曾親身經曆過一般。
璟瑜立刻會意了她話中“大洗清”的意思,頓時心下一沉。弄笛還不太明白這三個字所代表的意義,隻是她到底還是懂得看人臉色的。並沒有將之問出來。
“可是真的如果有個萬一,到時侯怕也……。”璟瑜沉聲道。
秋燕難看的臉色已經恢複了不少,答道:“是。但是無方真人一直都在想辦法預防控製。就現在來看,難民中病死的人雖不在少數,但還沒瘟症爆發的跡象。”
璟瑜台頭看著天上越來越有熱度的太陽,心中問莫妍道:“莫妍,你覺得呢?”
“我也不清楚。隻是這天氣越來越熱了,即使現在還沒有。卻難說以後。不過你也不必太擔心了,祭廟能夠存在那麽多年,多少應該會有些辦法的。”莫妍答道。
璟瑜沒有說話,而是看著那幾輛運送淨水的馬車若有所思起來。
半晌之後才對莫妍道:“莫妍,你覺得將一些靈泉水摻到那些煮粥熬藥的水裏這個主意怎麽樣?”
莫妍立刻點了點頭,讚同道:“這主意確實不錯!”
得到了莫妍讚許的璟瑜開始慢慢靠近了幾輛裝著淨水水桶的馬車。
“我們運來的這些水,都是鄭老爺府裏的水井中取的?”然後璟瑜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秋燕點頭答道:“是,小姐您也看到了,這河裏的水都幹了大半,水變得十分有混濁。無方真人說這些水不宜飲用,也就不能用來煮粥熬藥,所以我們才會帶著府裏的這些井水過來。”
“我能上去看看嗎?”璟瑜突然提到。
秋燕雖然不明白璟瑜為何會有這樣的要求,但想到府裏老爺的交待,還是應允了了。看守馬車的人在得到了秋燕的暗許後,就讓璟瑜上了車。
上車後璟瑜也敢動作太大,隻是兩隻扶著隻比她矮一個頭的水桶,裝作朝桶裏看看的樣子。手裏的靈泉水順著水桶有內壁流到了桶裏,雖然量不大,但要起到她預想的作用卻是足夠了。接著她又依法炮製的將所有還盛著水的水桶都“看”了個遍。盡管秋燕和看守水車的人覺得奇怪,但在看到她並沒有任何弄髒水的舉動之後也就沒多想。
弄好了一切的璟瑜心情難得有了幾分放鬆,在看到另兩支賑濟的隊伍也安頓了下來之後,便心血來潮的想要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