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被留在鄭府裏的璟瑜並沒有能如願的見到無方真人,打算對他提出想要跟著他學醫的事就自然沒有能成。不過對於這一件事,璟瑜到並不著急,她也沒想過到時會不會被拒絕。因為既然無論她自己願意與否,必須留在此地更長的時間已成定局,那麽她就有的是時間來耗。
被留下的璟瑜這一天過得有些無聊,她名義上是鄭府的嬌客,但事實上這鄭府卻是用來軟禁她的地方。鄭府的內宅雖然比不上京城的鄂國公府,但也不算太小。隻是璟瑜到底在此間身份有些曖昧不明,秋燕又因為對前一天的事有些表情耿耿於懷,對她盯得很緊,她在這鄭府內宅的走動範圍便被限製在了她暫住的這座院子,隻有弄笛陪著她說說話。未來避免以後被留在這裏的日子都這麽無聊,她心裏更是堅定了學醫的念頭。
不知道家裏其他人怎麽樣了?懶懶的依在窗台前看著窗外的璟瑜,心裏又不由想起了那張紙條上的內容。想到京城那麽亂,家裏的人是否都安好。盡管她相信鄂國公府的護衛的力量,但世上的事就怕有個萬一,就如她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一樣。特別是聽到有死士行刺的事,她就一直有些擔心。莫妍曾教過她一句另一個世界的俗語:橫的怕愣的,愣的不怕不要命的。鄂國公府的實力是很強橫,但那些刺客既然被稱為死士,當然就是“不要命的”。
祖父老國公雖然手中已經沒有直接握有兵權,但怎麽說也曾是大月朝有數的一代名將,即使是如今也依舊在朝中著有不小的影響力,這樣一來保不齊就在那張死士行刺的黑名單上。
另外,比起祖父老國公,璟瑜更擔心母親陳夫人。她有這樣一個公公。還有個主戰東南的丈夫,以及在西疆日益風光漸盛的兒子,如果是平時還好,現在如果京城真有紙條上說的那樣亂,保不齊也會成為有心人的目標。
不過沒多久,璟瑜就暗笑自己這是在胡思亂想瞎操心。若大一個京城,別的可能沒有,但符合那些死士行刺標準的高官厚爵卻是不少。比他們家更顯赫、更合適的目標即使算不上一抓一大把,也確實在兩掌之數以上,他們家人未必就真會如此的倒黴。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個胡思亂想瞎操心的事卻實實在在的真的發生了。
京城鄂國公府
“公公,喝藥了。”陳夫人將手中盛著漆黑苦藥小心的試過溫度之後,才將藥碗交到了在床前侯著忠伯手裏。
接過藥碗的忠伯小心的將藥送了一匙。送入了正倚著枕頭靠在床頭的老國公嘴裏。
待他要送第二匙的時候,胸前裹著厚厚繃帶、臉色蒼白得幾近沒什麽血色的老國公卻偏了偏頭,皺著眉倔強的道:“老夫,咳咳,老夫自己來就行了。”
“老爺薑院判交待過。您胸前的傷口完全愈合之前,最好是少動。”忠伯強硬的回絕了老國公的要求,又再次堅定的將藥匙送到了他的嘴邊。
無奈的老國公隻好緊鎖著眉,張嘴將藥匙的裏的藥喝了下去。好在一碗藥並不算多,沒多久就喝完了。忠伯又服侍他漱了口,他這才注意到侍立在一旁的兒媳身上。
“說吧。什麽事?”老國公看了一眼一臉憂色,預言又止的陳夫人問道。
陳夫人稍做猶豫之後才走上前道:“公公,二弟妹想要帶著熠兒和兩個侄女兒離京回襄州去。”
老國公聞言頓時從靠著軟枕上坐直了身體:“胡鬧!咳咳……”
老國公說了這兩個字之後立刻發了一連串的咳嗽聲。知道他這是動了氣的忠伯和陳夫人連忙一個輕拍著他的背。給他順氣,一個趕緊的倒了一杯溫水的遞了過去。
喝下了溫水,緩解了咳嗽之後,老國公的火氣也平靜了不少。
“老三媳婦呢?她有沒有這個意思?”老國公臉色鐵青的又問道。
心裏已經後悔的陳夫人忙答道:“沒有,沒有。三弟妹沒有要離開的意思。現在她現在給公公您熬製一會兒要換的傷藥。”
“嗯,總算隻麽一個愚不可及的。當初就不應該給灃兒續娶那麽個愚婦進我們夏侯家的門!”老國公冷著臉道:“平時愚蠢些也就罷了。可現在是什麽時候?真是不知輕重!她這是怕被我們連累,丟了她的小命。她也不看看,現在外邊都亂成什麽樣了。灃兒現在又領兵去了潼澗關,他們家雖沒在前線,但到底是在東南地界。她怕是不知道吧,現在東南地界因為久久旱的緣故,已經亂成了一片。她這個時候領著熠兒他們回襄州,怕是連一半也走不到就會連小命都給丟了。她自己想死到是無所謂,我夏侯家不缺她這樣一個媳婦。可熠兒流著我夏侯家的血,要死也隻能死在沙場上,不能讓她帶著去送死。
你去告訴她,她要回襄州可以。讓她把熠兒留下,自己帶著她們劉家那兩個跟她一樣蠢的侄女兒一起走!
咳咳,咳咳……”
一口氣說完這番話,老國公又發出一連串的咳嗽聲。
“公公,您別激動,都是媳婦的不是!弟妹那邊媳婦會去說她的。為這點小事氣傷了身子可不值得。”陳夫人十分懊惱的勸道。
其實她又何嚐不知道公公聽到這件事肯定會生氣,但卻沒有想到會氣成這樣。如果早知道,無論二弟妹再如何鬧,她也不會將這件事來跟公公說的。不過同時她也有些慶幸是自己來說的,如果真讓二弟妹那個拎不清的自己來跟公公說,公公怕是會被她那些不著調的話氣得更厲害吧。
忠伯看到老國公胸前的繃帶上又滲出了斑斑血跡,也忙向一旁的一個侍女交待道:“公爺的傷口又裂開了,止戈,快去再請薑院判過來。”
陳夫人聽到忠伯說老國公的傷口又裂開了,心裏剛才的那半點慶幸都給嚇沒了。
“忠叔,又不再給公公用點那些參片?”陳夫人小心的問道。
“不,不用。”回答她這話的卻是老國公:“這點小傷,就不必再浪費了。那種參片……咳咳……還是留著以備以後防個萬一吧。這參不愧是天材地寶級的好藥,這次多虧得有這些參片和……才堪堪保住了老夫這條老命。
隻可惜……唉……”
說著像是想起了什麽,老國公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種說不出的疲憊。陳夫人隻以為他這是被這番折騰給累著了,又或是傷口太疼的緣故。而隻有忠伯心中知道老國公這是想起了送他這株八百年參齡老山參的小姐。公爺此次的遇剌十分凶險,雖然隻受了一劍,卻傷到了心脈。若不是小姐留下的那種神奇藥劑和那株老參,國公怕是過不了這一關的。連薑院判都說公爺此次能活下來,可稱奇跡。
忠伯看著有些失措的陳夫人道:“夫人,您去看看三夫人那邊的傷藥熬得怎麽樣了?”
“啊,好,就去!”陳夫人聞言立刻離開了屋子,去了院子裏的小廚房。
忠伯扶著老國公躺好,又給他蓋好錦被,這才又道:“老爺,您也寬心些。小姐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
“唉,說起來老夫還真是愧對這個兒媳婦。她若是知道瑜兒丫頭正在東南地界,而東南地界又已經亂成那樣了,怕是想要離開京城南下的就會是她了。”老國公閉著眼睛,道:“至於瑜兒丫頭,雖有當年幸方大師給她批的命在,知道她此番肯定不會有事,但到底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祭廟的那些人都是些自命不凡的瘋子,現在瑜兒又成為了他們內部派係之間角逐的棋子,就算他們礙於天命不會出手傷害她,可誰又保證她不會被誤傷?”
“不會的,大長老不是親自跟您保證了嗎?祭祀廟幾百年來都一直是他們隱世派占據優勢,既然他們敢保證,小姐就一定不會有事的。”忠伯安慰道。
“怕是也正是這個。”老國公不但沒有因為忠伯的這番話而安撫下來,反而臉上的鬱色更濃:“正是因為出世派被壓製得太久,所以才更擔心。那些人被壓製了那麽久的時間,一但奮起也可能手段更加激烈,更不顧後果。萬一真有個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選擇‘玉石俱焚’的,所謂天命在身的瑜兒可不正是最好的目標?”
“不會的!”忠伯斬釘截鐵的道:“祭廟出世、入世兩派已經鬥爭了這麽多年,他們之間是有分寸的。再說幸方大師耗費生命批的命是不會有錯的。小姐這一生雖然頗多坎坷,但總是會遇難呈祥,一生平安的。”
老國公睜開了眼,看頭頂的青紗帳道:“這個時候瑜兒應該已經得到信兒了,隻怕她心裏會怪我這個祖父做下那樣的不近人情的決定吧。”
“怎麽會,小姐那麽聰明,又是您親自教導的,她肯定能想到您這也是不得已。如果她若是知道您還受了這麽重的傷,一定更能體諒您的良苦用心。隻是老爺您卻偏偏要對她瞞下這個消息。”忠伯輕歎道。
過了良久,老國公才道:“她若是知道了,怕是就不會那麽安心的留在那裏了。她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回來,這一點你心裏也有數。瑜兒是個孝順孩子,隻可惜……”
被留下的璟瑜這一天過得有些無聊,她名義上是鄭府的嬌客,但事實上這鄭府卻是用來軟禁她的地方。鄭府的內宅雖然比不上京城的鄂國公府,但也不算太小。隻是璟瑜到底在此間身份有些曖昧不明,秋燕又因為對前一天的事有些表情耿耿於懷,對她盯得很緊,她在這鄭府內宅的走動範圍便被限製在了她暫住的這座院子,隻有弄笛陪著她說說話。未來避免以後被留在這裏的日子都這麽無聊,她心裏更是堅定了學醫的念頭。
不知道家裏其他人怎麽樣了?懶懶的依在窗台前看著窗外的璟瑜,心裏又不由想起了那張紙條上的內容。想到京城那麽亂,家裏的人是否都安好。盡管她相信鄂國公府的護衛的力量,但世上的事就怕有個萬一,就如她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一樣。特別是聽到有死士行刺的事,她就一直有些擔心。莫妍曾教過她一句另一個世界的俗語:橫的怕愣的,愣的不怕不要命的。鄂國公府的實力是很強橫,但那些刺客既然被稱為死士,當然就是“不要命的”。
祖父老國公雖然手中已經沒有直接握有兵權,但怎麽說也曾是大月朝有數的一代名將,即使是如今也依舊在朝中著有不小的影響力,這樣一來保不齊就在那張死士行刺的黑名單上。
另外,比起祖父老國公,璟瑜更擔心母親陳夫人。她有這樣一個公公。還有個主戰東南的丈夫,以及在西疆日益風光漸盛的兒子,如果是平時還好,現在如果京城真有紙條上說的那樣亂,保不齊也會成為有心人的目標。
不過沒多久,璟瑜就暗笑自己這是在胡思亂想瞎操心。若大一個京城,別的可能沒有,但符合那些死士行刺標準的高官厚爵卻是不少。比他們家更顯赫、更合適的目標即使算不上一抓一大把,也確實在兩掌之數以上,他們家人未必就真會如此的倒黴。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個胡思亂想瞎操心的事卻實實在在的真的發生了。
京城鄂國公府
“公公,喝藥了。”陳夫人將手中盛著漆黑苦藥小心的試過溫度之後,才將藥碗交到了在床前侯著忠伯手裏。
接過藥碗的忠伯小心的將藥送了一匙。送入了正倚著枕頭靠在床頭的老國公嘴裏。
待他要送第二匙的時候,胸前裹著厚厚繃帶、臉色蒼白得幾近沒什麽血色的老國公卻偏了偏頭,皺著眉倔強的道:“老夫,咳咳,老夫自己來就行了。”
“老爺薑院判交待過。您胸前的傷口完全愈合之前,最好是少動。”忠伯強硬的回絕了老國公的要求,又再次堅定的將藥匙送到了他的嘴邊。
無奈的老國公隻好緊鎖著眉,張嘴將藥匙的裏的藥喝了下去。好在一碗藥並不算多,沒多久就喝完了。忠伯又服侍他漱了口,他這才注意到侍立在一旁的兒媳身上。
“說吧。什麽事?”老國公看了一眼一臉憂色,預言又止的陳夫人問道。
陳夫人稍做猶豫之後才走上前道:“公公,二弟妹想要帶著熠兒和兩個侄女兒離京回襄州去。”
老國公聞言頓時從靠著軟枕上坐直了身體:“胡鬧!咳咳……”
老國公說了這兩個字之後立刻發了一連串的咳嗽聲。知道他這是動了氣的忠伯和陳夫人連忙一個輕拍著他的背。給他順氣,一個趕緊的倒了一杯溫水的遞了過去。
喝下了溫水,緩解了咳嗽之後,老國公的火氣也平靜了不少。
“老三媳婦呢?她有沒有這個意思?”老國公臉色鐵青的又問道。
心裏已經後悔的陳夫人忙答道:“沒有,沒有。三弟妹沒有要離開的意思。現在她現在給公公您熬製一會兒要換的傷藥。”
“嗯,總算隻麽一個愚不可及的。當初就不應該給灃兒續娶那麽個愚婦進我們夏侯家的門!”老國公冷著臉道:“平時愚蠢些也就罷了。可現在是什麽時候?真是不知輕重!她這是怕被我們連累,丟了她的小命。她也不看看,現在外邊都亂成什麽樣了。灃兒現在又領兵去了潼澗關,他們家雖沒在前線,但到底是在東南地界。她怕是不知道吧,現在東南地界因為久久旱的緣故,已經亂成了一片。她這個時候領著熠兒他們回襄州,怕是連一半也走不到就會連小命都給丟了。她自己想死到是無所謂,我夏侯家不缺她這樣一個媳婦。可熠兒流著我夏侯家的血,要死也隻能死在沙場上,不能讓她帶著去送死。
你去告訴她,她要回襄州可以。讓她把熠兒留下,自己帶著她們劉家那兩個跟她一樣蠢的侄女兒一起走!
咳咳,咳咳……”
一口氣說完這番話,老國公又發出一連串的咳嗽聲。
“公公,您別激動,都是媳婦的不是!弟妹那邊媳婦會去說她的。為這點小事氣傷了身子可不值得。”陳夫人十分懊惱的勸道。
其實她又何嚐不知道公公聽到這件事肯定會生氣,但卻沒有想到會氣成這樣。如果早知道,無論二弟妹再如何鬧,她也不會將這件事來跟公公說的。不過同時她也有些慶幸是自己來說的,如果真讓二弟妹那個拎不清的自己來跟公公說,公公怕是會被她那些不著調的話氣得更厲害吧。
忠伯看到老國公胸前的繃帶上又滲出了斑斑血跡,也忙向一旁的一個侍女交待道:“公爺的傷口又裂開了,止戈,快去再請薑院判過來。”
陳夫人聽到忠伯說老國公的傷口又裂開了,心裏剛才的那半點慶幸都給嚇沒了。
“忠叔,又不再給公公用點那些參片?”陳夫人小心的問道。
“不,不用。”回答她這話的卻是老國公:“這點小傷,就不必再浪費了。那種參片……咳咳……還是留著以備以後防個萬一吧。這參不愧是天材地寶級的好藥,這次多虧得有這些參片和……才堪堪保住了老夫這條老命。
隻可惜……唉……”
說著像是想起了什麽,老國公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種說不出的疲憊。陳夫人隻以為他這是被這番折騰給累著了,又或是傷口太疼的緣故。而隻有忠伯心中知道老國公這是想起了送他這株八百年參齡老山參的小姐。公爺此次的遇剌十分凶險,雖然隻受了一劍,卻傷到了心脈。若不是小姐留下的那種神奇藥劑和那株老參,國公怕是過不了這一關的。連薑院判都說公爺此次能活下來,可稱奇跡。
忠伯看著有些失措的陳夫人道:“夫人,您去看看三夫人那邊的傷藥熬得怎麽樣了?”
“啊,好,就去!”陳夫人聞言立刻離開了屋子,去了院子裏的小廚房。
忠伯扶著老國公躺好,又給他蓋好錦被,這才又道:“老爺,您也寬心些。小姐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
“唉,說起來老夫還真是愧對這個兒媳婦。她若是知道瑜兒丫頭正在東南地界,而東南地界又已經亂成那樣了,怕是想要離開京城南下的就會是她了。”老國公閉著眼睛,道:“至於瑜兒丫頭,雖有當年幸方大師給她批的命在,知道她此番肯定不會有事,但到底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祭廟的那些人都是些自命不凡的瘋子,現在瑜兒又成為了他們內部派係之間角逐的棋子,就算他們礙於天命不會出手傷害她,可誰又保證她不會被誤傷?”
“不會的,大長老不是親自跟您保證了嗎?祭祀廟幾百年來都一直是他們隱世派占據優勢,既然他們敢保證,小姐就一定不會有事的。”忠伯安慰道。
“怕是也正是這個。”老國公不但沒有因為忠伯的這番話而安撫下來,反而臉上的鬱色更濃:“正是因為出世派被壓製得太久,所以才更擔心。那些人被壓製了那麽久的時間,一但奮起也可能手段更加激烈,更不顧後果。萬一真有個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選擇‘玉石俱焚’的,所謂天命在身的瑜兒可不正是最好的目標?”
“不會的!”忠伯斬釘截鐵的道:“祭廟出世、入世兩派已經鬥爭了這麽多年,他們之間是有分寸的。再說幸方大師耗費生命批的命是不會有錯的。小姐這一生雖然頗多坎坷,但總是會遇難呈祥,一生平安的。”
老國公睜開了眼,看頭頂的青紗帳道:“這個時候瑜兒應該已經得到信兒了,隻怕她心裏會怪我這個祖父做下那樣的不近人情的決定吧。”
“怎麽會,小姐那麽聰明,又是您親自教導的,她肯定能想到您這也是不得已。如果她若是知道您還受了這麽重的傷,一定更能體諒您的良苦用心。隻是老爺您卻偏偏要對她瞞下這個消息。”忠伯輕歎道。
過了良久,老國公才道:“她若是知道了,怕是就不會那麽安心的留在那裏了。她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回來,這一點你心裏也有數。瑜兒是個孝順孩子,隻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