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璟瑜就接到了昨日還臥病避不見客的張太妃的邀請,她知心這應當就是昨天送去的那份厚禮的功勞。她先在自己的住所碧卿園用過簡單的早膳,之後才在王府侍女彩蝶的陪伴下來到了張太妃在這安郡王府的居所絳華居。
經過通傳後,璟瑜進到太妃所在的屋子裏時,張太妃正在由安平公主陪著用早膳。璟瑜進來時她們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張太妃見到璟瑜進來,在問過她得知她已經用過了早膳之後就讓人將碗碟撤了下去。
待安平公主摻扶著張太妃在上首的位置安置坐好之後,璟瑜便撫了撫衣服上那並不存在的折皺,上前很是正式的行了個大禮:“開陽見過太妃娘娘、安平公主。”
“免禮,免禮!這裏又不是宮中,說起來你這孩子也算外人,大可不必如此生分。”張太妃忙抬手對璟瑜招了招手道:“快過來給本宮瞧瞧,多年不見你這孩子竟然都長這麽大了。”
璟瑜聞言順從的走上前去,就被張太妃一把拉著上上下下的仔細打量了一番。
今天在接到張太妃傳召的信兒之後,她就換上了一身昨夜安平公主使人送過來的簇新的湘妃色纏枝菊蓮暗紋的花緞小襖、煙霞色的襦裙,頭上梳了一個簡單的雙丫髻,上邊綴著幾根與衣裙同色的絲帶和幾顆淡粉色珍珠。盡管沒有做什麽奢華富麗打扮,但也顯得格外的嬌巧可愛卻又不失端莊大方。
這樣的妝扮用來見張太妃這樣的長輩自是十分合適的。當然,其結果也正如璟瑜所預料的那樣,張太妃打量璟瑜的目光裏有著幾許滿意的讚賞之色。
“真是好一個可人兒,”張太妃不住的輕輕點頭,讚道:“真是女大十八變。本宮還記得幾年前那次在皇後的宮中見到你時,你跟你母親身邊還是個團子一樣的孩子。那時你吵著要皇後娘娘頭上的那隻金鳳。你母親責備了你幾句,你還跟她生氣。不想這才幾年不見,當年的小團子都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璟瑜聽到張太妃的這番誇讚隻是略帶靦腆的笑了笑,也不接話。幾年前去皇後宮中的並不是她,她對張太妃的這段回憶完全不知道。而且要皇後頭上的金鳳這種事也有些敏感,皇後頭上戴著的即使不是鳳冠,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要的。那時的璟瑜雖可算是年幼無知,但現在的她卻不是了。再說她也拿不準這張太妃挑了這麽個典故來說是不是別有深意,所以做好的辦法就是不接這個話茬。
好在這張太妃可能也確實隻是湊巧提到這回事,又或許是有什麽別的考慮。她好像也沒有等璟瑜做回應,而是轉頭對安平公主點了點頭。
安平公主在得到張太妃的這個示下之後,就親自進了裏屋捧了一個黑檀木製的木匣過來。擺到了張太妃身旁的桌幾上。
張太妃放下拉著璟瑜的手,親自將打開了木匣上的梅花銅扣揭開了匣蓋,璟瑜就看到了裏麵那一堆緋若紅焰的瑰麗豔色。直到張太妃將裏邊的東西取出來之後,璟瑜才看清了這堆火紅色東西是一串非常漂亮的茶花花型的紅色瓔珞。
拿著這串紅瓔珞的張太妃頗為懷念的道:“這串火璃瓔珞是本宮剛誕下芃時一個外邦上貢的東西。當時先皇看本宮喜歡,就送予本宮了。它雖不及你昨日送與本宮和平兒的玉佩和玉珩珍貴罕有。但還算過得去。今天本宮就送給你了,就當作是本宮給你的見麵禮。”
張太妃這樣說著,便要親自將這串瓔珞給璟瑜戴上。
“這如何使得,”璟瑜忙退了兩步,道:“這是先皇留給太妃娘娘您的想念,這麽珍貴的東西開陽如何能受得起?”
張太妃卻是堅持道:“怎麽受不得?這火璃玉雖然也珍稀少見。可若是與你昨天送與本宮和平兒的兩件相比,任何一件都比不上。本宮入宮多年,先宮賜給本宮的東西也不止一兩件。本宮送一件給你又有什麽大不了的?本宮和平兒可是什麽都沒說的就都收下了。怎麽本宮送你的東西你到不肯接受了?所謂長者賜,不敢辭。本宮怎麽也算是你的長輩,本宮送給你,你接著就是了。”
“既然母妃想要送給你,你說聲謝謝接下來就是了。”一旁的安平公主也出言勸道。
見張太妃和安平公主都確實想讓自己收下這份不菲的禮物。璟瑜也沒有再繼續堅持,輕聲說了句“謝謝”之後就順從的讓張太妃將這串瓔珞給她掛在了脖子上。
這火璃玉的名聲她也聽說過。知曉這是一種產生北麵一個遙遠小邦。不過即使在那裏也產量極少,像這樣的極品就更少了。有時好幾年才能采得一塊兩塊質地上成的火璃玉,所以在大月這也是極為難得的。至少在以前她也隻是聽說過這種玉的名頭,卻從未見過實物。可即便如此,她也知道現在自己戴在頸上的這串明豔如火的,絕對是火璃玉中的上上品。除了沒有寒玉和暖玉的特性,在實質上很難說這串瓔珞就不能跟她昨日送出的東西相比。對璟瑜來說,這種空間裏難道沒有的玉種甚至更為珍貴。
璟瑜小心的摸了摸那一朵朵剔透明豔的茶花,她對這件東西是很喜歡,臉上的表情也一樣的欣喜,可她心裏卻始終感覺好像有什麽不太對,卻又偏偏想不起來。
“這瓔珞開陽戴著還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安平公主微笑著對身旁的張太妃道。
張太妃也滿意的點點頭,道:“可不是,前年安樂出嫁時張昭儀還打過這串瓔珞的主意,想用三件禦賜的首飾來換給安樂做嫁妝,本宮就是沒答應。她也不想想,安樂那丫頭長得雖還不錯,卻生得有些黑了,這瓔珞若是給了她,才真是明珠暗投了。瞧瞧,它戴在開陽的身上才真是相得益彰,這才不算辱沒了。”
這時,安平公主也從腰間解下一個丁香色繡著銀線的荷包,送到了璟瑜手上道:“本宮可沒有母妃家底豐厚,這荷包裏的幾顆珠子妹妹留下玩吧。”
璟瑜知道這荷包算是安平公主的回禮,想著連火璃瓔珞都收下了,也就不差這個荷包,於是在道過謝之後就將這個荷包揣入懷裏。
她這才剛剛打算再坐下,就聽到門口有人通傳安郡王要過了。
“王兄不是說今天要跟江大哥去查看城裏新塌的民宅嗎?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安平公主疑惑的對張太妃問道。
張太妃端起茶盞輕輕的啜了一口,搖頭道:“本宮也知道,興許是有什麽事吧。”
在張太妃讓她坐下的,她下首座位上的璟瑜卻有些敏感的發現張太妃在答這話時似是若有若無的看了她一眼,就好像她認定楚芃會過來這一趟似乎與自己有關一樣。
不多時,一身郡王袞服的楚芃便從門外走了進來。
在璟瑜起身給他見過禮後,他才在璟瑜的對麵,張太妃下首的另一個座位上坐了下來。
“王兄不是說今天要去城北麽?”安平公主略帶失望的問道。
楚芃揚了揚眉梢,語帶戲謔的道:“自然是有人去了,你王兄才能在這裏躲清閑哪。”
安平公主的臉頓時微微紅了紅,她輕啐了一聲道:“王兄還真會支使人,人家江大哥昨天忙到入夜才回來,今天就被你支使著又冒雪出去了,若是累著了可怎麽得好。”
“你王兄昨天也一樣忙到很晚,難道你就不怕累壞你王兄了?”楚芃邊說還邊搖了搖頭,道:“真是女大不中留,你還沒……”
“咳咳!”
楚芃後麵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張太妃的幾聲咳嗽聲音給打斷了。不過就算是如此,璟瑜多少也能夠猜到他後麵的話是什麽內容。很明顯,他想要說的就是安平公主心悅江逸峰。對此璟瑜到並不覺得如何,畢竟在她看來安平公主與江逸峰可算得上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若真能成就其好事,也算可算是天作之合了。安郡王與江家之間的關係必然會更加的緊密。
沒有繼續調侃妹妹的楚芃總算是將注意力放到了璟瑜的身上。不過他在看清璟瑜頸項上戴著的那串瓔珞時卻不由怔了怔,神色有些複雜的用疑問的眼神看向了上首坐著的張太妃。
即使張太妃在他如此的眼神下表情毫無變化,依然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含笑的看著他們三個晚輩,完全沒有將他眼神裏的詢問看在眼裏。敏感有時超於常人的璟瑜卻沒有錯過眼前的這一幕。她之前那種不對的感覺愈加的強烈了,戴在脖子上的這串瓔珞有突然間讓她生出了不自在的感覺。
莫非這串瓔珞除了是先皇的賞賜之外,還另有著別的什麽意義不成?如果真是如此,那為什麽張太妃要將之送予自己?總覺得不僅僅隻是因為它的價值珍貴,勉強能與她所贈出的暖玉相提並論的原因。
經過通傳後,璟瑜進到太妃所在的屋子裏時,張太妃正在由安平公主陪著用早膳。璟瑜進來時她們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張太妃見到璟瑜進來,在問過她得知她已經用過了早膳之後就讓人將碗碟撤了下去。
待安平公主摻扶著張太妃在上首的位置安置坐好之後,璟瑜便撫了撫衣服上那並不存在的折皺,上前很是正式的行了個大禮:“開陽見過太妃娘娘、安平公主。”
“免禮,免禮!這裏又不是宮中,說起來你這孩子也算外人,大可不必如此生分。”張太妃忙抬手對璟瑜招了招手道:“快過來給本宮瞧瞧,多年不見你這孩子竟然都長這麽大了。”
璟瑜聞言順從的走上前去,就被張太妃一把拉著上上下下的仔細打量了一番。
今天在接到張太妃傳召的信兒之後,她就換上了一身昨夜安平公主使人送過來的簇新的湘妃色纏枝菊蓮暗紋的花緞小襖、煙霞色的襦裙,頭上梳了一個簡單的雙丫髻,上邊綴著幾根與衣裙同色的絲帶和幾顆淡粉色珍珠。盡管沒有做什麽奢華富麗打扮,但也顯得格外的嬌巧可愛卻又不失端莊大方。
這樣的妝扮用來見張太妃這樣的長輩自是十分合適的。當然,其結果也正如璟瑜所預料的那樣,張太妃打量璟瑜的目光裏有著幾許滿意的讚賞之色。
“真是好一個可人兒,”張太妃不住的輕輕點頭,讚道:“真是女大十八變。本宮還記得幾年前那次在皇後的宮中見到你時,你跟你母親身邊還是個團子一樣的孩子。那時你吵著要皇後娘娘頭上的那隻金鳳。你母親責備了你幾句,你還跟她生氣。不想這才幾年不見,當年的小團子都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璟瑜聽到張太妃的這番誇讚隻是略帶靦腆的笑了笑,也不接話。幾年前去皇後宮中的並不是她,她對張太妃的這段回憶完全不知道。而且要皇後頭上的金鳳這種事也有些敏感,皇後頭上戴著的即使不是鳳冠,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要的。那時的璟瑜雖可算是年幼無知,但現在的她卻不是了。再說她也拿不準這張太妃挑了這麽個典故來說是不是別有深意,所以做好的辦法就是不接這個話茬。
好在這張太妃可能也確實隻是湊巧提到這回事,又或許是有什麽別的考慮。她好像也沒有等璟瑜做回應,而是轉頭對安平公主點了點頭。
安平公主在得到張太妃的這個示下之後,就親自進了裏屋捧了一個黑檀木製的木匣過來。擺到了張太妃身旁的桌幾上。
張太妃放下拉著璟瑜的手,親自將打開了木匣上的梅花銅扣揭開了匣蓋,璟瑜就看到了裏麵那一堆緋若紅焰的瑰麗豔色。直到張太妃將裏邊的東西取出來之後,璟瑜才看清了這堆火紅色東西是一串非常漂亮的茶花花型的紅色瓔珞。
拿著這串紅瓔珞的張太妃頗為懷念的道:“這串火璃瓔珞是本宮剛誕下芃時一個外邦上貢的東西。當時先皇看本宮喜歡,就送予本宮了。它雖不及你昨日送與本宮和平兒的玉佩和玉珩珍貴罕有。但還算過得去。今天本宮就送給你了,就當作是本宮給你的見麵禮。”
張太妃這樣說著,便要親自將這串瓔珞給璟瑜戴上。
“這如何使得,”璟瑜忙退了兩步,道:“這是先皇留給太妃娘娘您的想念,這麽珍貴的東西開陽如何能受得起?”
張太妃卻是堅持道:“怎麽受不得?這火璃玉雖然也珍稀少見。可若是與你昨天送與本宮和平兒的兩件相比,任何一件都比不上。本宮入宮多年,先宮賜給本宮的東西也不止一兩件。本宮送一件給你又有什麽大不了的?本宮和平兒可是什麽都沒說的就都收下了。怎麽本宮送你的東西你到不肯接受了?所謂長者賜,不敢辭。本宮怎麽也算是你的長輩,本宮送給你,你接著就是了。”
“既然母妃想要送給你,你說聲謝謝接下來就是了。”一旁的安平公主也出言勸道。
見張太妃和安平公主都確實想讓自己收下這份不菲的禮物。璟瑜也沒有再繼續堅持,輕聲說了句“謝謝”之後就順從的讓張太妃將這串瓔珞給她掛在了脖子上。
這火璃玉的名聲她也聽說過。知曉這是一種產生北麵一個遙遠小邦。不過即使在那裏也產量極少,像這樣的極品就更少了。有時好幾年才能采得一塊兩塊質地上成的火璃玉,所以在大月這也是極為難得的。至少在以前她也隻是聽說過這種玉的名頭,卻從未見過實物。可即便如此,她也知道現在自己戴在頸上的這串明豔如火的,絕對是火璃玉中的上上品。除了沒有寒玉和暖玉的特性,在實質上很難說這串瓔珞就不能跟她昨日送出的東西相比。對璟瑜來說,這種空間裏難道沒有的玉種甚至更為珍貴。
璟瑜小心的摸了摸那一朵朵剔透明豔的茶花,她對這件東西是很喜歡,臉上的表情也一樣的欣喜,可她心裏卻始終感覺好像有什麽不太對,卻又偏偏想不起來。
“這瓔珞開陽戴著還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安平公主微笑著對身旁的張太妃道。
張太妃也滿意的點點頭,道:“可不是,前年安樂出嫁時張昭儀還打過這串瓔珞的主意,想用三件禦賜的首飾來換給安樂做嫁妝,本宮就是沒答應。她也不想想,安樂那丫頭長得雖還不錯,卻生得有些黑了,這瓔珞若是給了她,才真是明珠暗投了。瞧瞧,它戴在開陽的身上才真是相得益彰,這才不算辱沒了。”
這時,安平公主也從腰間解下一個丁香色繡著銀線的荷包,送到了璟瑜手上道:“本宮可沒有母妃家底豐厚,這荷包裏的幾顆珠子妹妹留下玩吧。”
璟瑜知道這荷包算是安平公主的回禮,想著連火璃瓔珞都收下了,也就不差這個荷包,於是在道過謝之後就將這個荷包揣入懷裏。
她這才剛剛打算再坐下,就聽到門口有人通傳安郡王要過了。
“王兄不是說今天要跟江大哥去查看城裏新塌的民宅嗎?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安平公主疑惑的對張太妃問道。
張太妃端起茶盞輕輕的啜了一口,搖頭道:“本宮也知道,興許是有什麽事吧。”
在張太妃讓她坐下的,她下首座位上的璟瑜卻有些敏感的發現張太妃在答這話時似是若有若無的看了她一眼,就好像她認定楚芃會過來這一趟似乎與自己有關一樣。
不多時,一身郡王袞服的楚芃便從門外走了進來。
在璟瑜起身給他見過禮後,他才在璟瑜的對麵,張太妃下首的另一個座位上坐了下來。
“王兄不是說今天要去城北麽?”安平公主略帶失望的問道。
楚芃揚了揚眉梢,語帶戲謔的道:“自然是有人去了,你王兄才能在這裏躲清閑哪。”
安平公主的臉頓時微微紅了紅,她輕啐了一聲道:“王兄還真會支使人,人家江大哥昨天忙到入夜才回來,今天就被你支使著又冒雪出去了,若是累著了可怎麽得好。”
“你王兄昨天也一樣忙到很晚,難道你就不怕累壞你王兄了?”楚芃邊說還邊搖了搖頭,道:“真是女大不中留,你還沒……”
“咳咳!”
楚芃後麵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張太妃的幾聲咳嗽聲音給打斷了。不過就算是如此,璟瑜多少也能夠猜到他後麵的話是什麽內容。很明顯,他想要說的就是安平公主心悅江逸峰。對此璟瑜到並不覺得如何,畢竟在她看來安平公主與江逸峰可算得上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若真能成就其好事,也算可算是天作之合了。安郡王與江家之間的關係必然會更加的緊密。
沒有繼續調侃妹妹的楚芃總算是將注意力放到了璟瑜的身上。不過他在看清璟瑜頸項上戴著的那串瓔珞時卻不由怔了怔,神色有些複雜的用疑問的眼神看向了上首坐著的張太妃。
即使張太妃在他如此的眼神下表情毫無變化,依然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含笑的看著他們三個晚輩,完全沒有將他眼神裏的詢問看在眼裏。敏感有時超於常人的璟瑜卻沒有錯過眼前的這一幕。她之前那種不對的感覺愈加的強烈了,戴在脖子上的這串瓔珞有突然間讓她生出了不自在的感覺。
莫非這串瓔珞除了是先皇的賞賜之外,還另有著別的什麽意義不成?如果真是如此,那為什麽張太妃要將之送予自己?總覺得不僅僅隻是因為它的價值珍貴,勉強能與她所贈出的暖玉相提並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