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將小哥拉走的璟瑜一聽這人的話牽扯到了自家頭上,就立即改變了主意。馮家兄弟他們兄妹可以不管,可若是事關自家的聲譽自是不可無視。
其實隻聽這個名為張硯榮的青年所露的這幾句話,她也差不多能將這鬧劇猜出個大概來。無非就是這馮家兄弟今天在大嫂那裏借錢沒有如願,可又舍不得放棄這樁據說能夠大賺筆的生意,於是就改而另想了一個辦法來沾上一手。這辦法是什麽也很好猜,無非就是借著大嫂的身份打著他們夏侯家的招牌來借勢壓人,想要空手套白狼。而且聽這張硯榮話裏的意思,這兄弟倆似乎胃口不小也就罷了,明明是他們想要占便宜,卻還想讓這些吃了虧的人反過來像是自己要上杆子求著他們占便宜一樣。這種態度自然很招人恨,就此惹惱了其中這個叫張硯榮的青年,被他說了些不中聽的話,從而引發了眼前的這幕鬧劇。
真是丟人現眼!想到這裏,璟瑜就對這馮家兄弟的為人更是厭惡了幾分。不想夏侯烽正想要有所動作時,那個應當是大嫂堂弟的馮家青年便扯起了喉嚨嚷道:
“張硯榮,你也莫將自己說得那樣清高,你家不也一樣借著齊家的勢才敢在這裏大小聲嗎?你說這說那的,說到底還不是眼紅麽?你還不是仗著你表姐嫁給了夏侯烯,才自覺攀上了夏侯家,從而不將我們兄弟放在眼裏嗎?你以為就借著你那個表姐,就能得到夏侯家高看一眼?小爺告訴你,你那是做夢!
夏侯烯雖不錯,可也隻能算是旁枝了,他憑什麽能夠跟我堂姐夫相比?我堂姐夫夏侯焰可是夏侯家的長子嫡孫,再是正統不過的繼承人!未來的世襲國公,夏侯家的家主!你若要借著他的勢來耍威風。不如去邡城,你表姐夫的地盤兒在那,而不在這潼澗城裏。
再說我堂姐如今已經為夏侯家生下了下一代的嫡長孫,我那堂外甥也跟他父親一樣,生來就是夏侯家的繼承人。將來整個夏侯家都是他的!而你表姐呢,過門都快一年了,連個蛋也沒下。說不定就是不下蛋的母雞,將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人給休了,這夏侯夫人也會換別人做了也不一定。
還有聽說你那表姐夫與邡城雲香閣的花魁雲仙兒關係非同一般,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將其納入門中。那時你表姐可有得忙了。你說……”
“住口!”夏侯烽聽到這人的話似有越來越下流的趨勢,便再也忍不住的高聲喝止道。
夏侯烽的這聲“住口”是含怒而出,其聲音自當威脅十足。在他的這聲喝止下。別說那個馮姓青年,就是整個二樓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在這聲大喝之後由正上演鬧劇的水月居轉到正向那邊走過去的夏侯烽身上。
能在如今這個物資匱乏的時候,還能來南風樓這樣數得上數的酒樓來光顧的人,大多非富即貴。這些人自是最關注整個潼澗乃至是整個南疆上層的動靜。夏侯家作為南疆的無冕之王,自是人人注意的焦點。夏侯烽身為夏侯家將府一這代的嫡幼子,當然也不乏人關注。所有在場的人,包括那些又陸陸續續從樓下樓上聞聲趕過來看熱鬧的人在內,十有八九都認識他是誰。即使偶有幾個不知道的,身旁也有不少“熱心人”告知。認出他身份的人都知道他們話裏所提及爭論的正主兒到了。
“馮謨言。是誰給你的膽子來評論我夏侯家的事?”夏侯烽走到馮謨言,也就是馮家堂哥的身邊時臉上的表情已經冷靜了下來,他用那極具夏侯家特色的墨色眼睛冷冷的盯著已被旁人放開的馮謨言道:“你們兄弟平時依仗著大嫂的名頭在外邊惹事生非也就罷了。我家看在大嫂的份上也沒與你們計較,可你們也別太得寸進尺了。我們夏侯家的家事也是你們能夠非議的?別給臉不要臉,即使將來侄兒真繼承了夏侯家,他也是姓夏侯,而不是姓馮!”
聽明白了夏侯烽言下譏諷的馮謨言頓時漲得一臉通紅:“你……夏侯烽。你……”
“我什麽?”夏侯烽毫不掩飾眼中輕蔑,又走近了他幾步道:“別讓我後悔救下了你這麽個玩意兒!”
一旁的馮家的另一個兄弟看到堂哥馮謨言被夏侯烽逼退了幾步。趕忙跑上前道:“夏侯烽,你敢這樣對我們,我要去告訴我大姐!”
他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在場人的一陣哄笑。
夏侯烽將頭轉向他,極為不屑的道:“馮諾承,你還真是越來越長進了!你去告吧,就是你不說,我回府後也少不得要將今天這裏發生的事告訴大嫂一聲。大嫂有你這樣的兄弟,馮大人有你這樣的兒子,真是家門不幸!”
“我……你……”馮諾承被夏侯烽的這幾句話說得惱怒不已,想要動手卻又自知不會是夏侯烽的對手,一時之間他的臉也跟他堂兄一樣漲得額上的青筋都爆起了好幾條。
“你不是要去告狀麽,還屹在這裏做什麽?難道還嫌不夠丟人的,要繼續留在這裏丟人顯眼?”夏侯烽不為所動的丟下這一句,就再也懶得看他們一眼一般的轉身就走。
“嘖,還貴親呢,原來你們弟兄在人家眼裏根本什麽都不是,根本就是在這裏裝模做樣的。”這句幸災樂禍的話自是出自那個叫張硯榮的人之口。
聽到他這句並不小聲的話,夏侯烽又止住了回璟瑜身邊的腳步,回頭轉向他道:“還有你?張家的張硯榮是吧?算了,不管是你誰,你都給我好好記住了,我們夏侯家怎麽對待親戚不是你所能夠議論的,哪怕是夏侯家的狗,也不是你能夠打能夠罵的。”
說完也不管那張硯榮的臉色因他的話而變得多差,就頭也不回的走到了璟瑜的身邊,溫言問道:“好好的興致都被這些不開眼的給攪沒了,妹妹是想要繼續留下還是再去別家?離這裏幾條街外,還有一家天香樓,正是京城那家的分號。那裏無論是名頭還是菜肴的味道都不輸於這裏,隻不過那裏菜式是京城名菜為主。想來妹妹也許久沒有嚐過京城的菜式了,去嚐嚐也不錯。”
璟瑜正想要回答的時候,卻被一旁不知道什麽時候跑過來的薑掌櫃給將話給攔了下來:“烽少爺,今天真是對不住二位貴客了。二位的菜都已經下鍋快好了,既然這裏一團亂,不如去樓上讓小的另給二位開間雅室?”
夏侯烽雖還是想帶璟瑜離開,但他隻是看了看璟瑜,征詢她的意思。璟瑜環顧一眼四周依然還在悄悄注意自己這邊動靜沒有散去的人群,原也是想要離開的。可看著薑掌櫃那乞求的眼神,又想著自己確實有些餓了,就點了點頭道:“那就麻煩薑掌櫃了。”
“不麻煩,不麻煩,二位請跟小的來。”聽到璟瑜答應繼續留下,薑掌櫃立刻笑得眼睛連條縫都沒有了,趕忙的將璟瑜兄妹向三樓的方向請去。
隻是臨上樓前,回了個身對二樓還沒有散去的客人們道:“今日讓諸貴客受驚了,是小店的不是。小店會給每桌的客人多送一道招牌菜和一壺綿春,以示歉意給諸位壓驚,還請各位多多見諒。”
聽到薑掌櫃這話,既看了一場好熱鬧,又憑白得了一道菜一壺酒的眾人都十分滿意,就陸續的都散開了回去了自己的酒桌。水月居裏那幾個包括馮家兄弟和張硯榮等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全都悄悄溜走了。
隻有之前與夏侯烽點頭招呼過的那水蓮堂的幾個客人中一個高瘦的青年在幾番猶豫之後,走到了璟瑜兄妹的跟前,拱了拱手道:
“剛剛事,在下在此謝過夏侯公子了。”
聽到這高瘦青年的話,璟瑜不明所以的看向了夏侯烽。隻見他擺了擺手,道:“齊公子客氣了,要說也是我要代家中大嫂向齊公子致歉才是。馮家兄弟滿嘴的胡言,希望齊公子不要放在心上。上個月堂嫂去邡城,大嫂還為此難過了好幾天。總是數著過年的日子,盼的就是堂嫂回府裏過年。”
“前幾日我去邡城看二姐時,二姐也時時說很是想念大少夫人和堂侄。她在那邊府裏除了忙家務,還給小公子親手縫了幾件衣服。說是過年回將軍府的時候要親自給小公子換上呢。”這位齊公子也微笑著道。
聽到這裏,璟瑜總算是明白了這位齊公子的身份應當是烯堂嫂的親弟弟。與剛才那幕鬧劇的另一方主人公張硯榮是表兄弟。這也就大概知道了他所謂的道謝,其實就是為了與那個張硯榮劃清界線。而夏侯烽與他之後有這幾家常話,就更是表明了各自的立場。既然是做給對方看,也是做給在場的其他人看。
其實也是,夏侯烽剛才之所以對馮家兄弟如此的不留情麵,更多的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仗勢欺人,而是馮謨言的那番話是在挑撥夏侯家兩房之間的關係。如果他不阻止,隻怕不用多久,夏侯家幾房不和的風言風語就會傳遍整個潼澗和南疆了。畢竟不知道的人,隻會以為這是馮家自夏侯家探聽而來的秘密。馮家兄弟的身份更會加重這無稽之談的可信度。
即使三叔一家不會因馮謨言的這胡言亂語而心生芥蒂,也會影響到整個潼澗乃至南疆局勢的穩定。畢竟夏侯家的穩定關係著潼澗的穩定,整個南疆的穩定。若是因此而引發人心浮動,很可能會給予敵人一個可趁之機也說不定。所以馮謨言雖隻是幾句胡言,卻由不得夏侯烽他們不如此慎重。
其實隻聽這個名為張硯榮的青年所露的這幾句話,她也差不多能將這鬧劇猜出個大概來。無非就是這馮家兄弟今天在大嫂那裏借錢沒有如願,可又舍不得放棄這樁據說能夠大賺筆的生意,於是就改而另想了一個辦法來沾上一手。這辦法是什麽也很好猜,無非就是借著大嫂的身份打著他們夏侯家的招牌來借勢壓人,想要空手套白狼。而且聽這張硯榮話裏的意思,這兄弟倆似乎胃口不小也就罷了,明明是他們想要占便宜,卻還想讓這些吃了虧的人反過來像是自己要上杆子求著他們占便宜一樣。這種態度自然很招人恨,就此惹惱了其中這個叫張硯榮的青年,被他說了些不中聽的話,從而引發了眼前的這幕鬧劇。
真是丟人現眼!想到這裏,璟瑜就對這馮家兄弟的為人更是厭惡了幾分。不想夏侯烽正想要有所動作時,那個應當是大嫂堂弟的馮家青年便扯起了喉嚨嚷道:
“張硯榮,你也莫將自己說得那樣清高,你家不也一樣借著齊家的勢才敢在這裏大小聲嗎?你說這說那的,說到底還不是眼紅麽?你還不是仗著你表姐嫁給了夏侯烯,才自覺攀上了夏侯家,從而不將我們兄弟放在眼裏嗎?你以為就借著你那個表姐,就能得到夏侯家高看一眼?小爺告訴你,你那是做夢!
夏侯烯雖不錯,可也隻能算是旁枝了,他憑什麽能夠跟我堂姐夫相比?我堂姐夫夏侯焰可是夏侯家的長子嫡孫,再是正統不過的繼承人!未來的世襲國公,夏侯家的家主!你若要借著他的勢來耍威風。不如去邡城,你表姐夫的地盤兒在那,而不在這潼澗城裏。
再說我堂姐如今已經為夏侯家生下了下一代的嫡長孫,我那堂外甥也跟他父親一樣,生來就是夏侯家的繼承人。將來整個夏侯家都是他的!而你表姐呢,過門都快一年了,連個蛋也沒下。說不定就是不下蛋的母雞,將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人給休了,這夏侯夫人也會換別人做了也不一定。
還有聽說你那表姐夫與邡城雲香閣的花魁雲仙兒關係非同一般,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將其納入門中。那時你表姐可有得忙了。你說……”
“住口!”夏侯烽聽到這人的話似有越來越下流的趨勢,便再也忍不住的高聲喝止道。
夏侯烽的這聲“住口”是含怒而出,其聲音自當威脅十足。在他的這聲喝止下。別說那個馮姓青年,就是整個二樓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在這聲大喝之後由正上演鬧劇的水月居轉到正向那邊走過去的夏侯烽身上。
能在如今這個物資匱乏的時候,還能來南風樓這樣數得上數的酒樓來光顧的人,大多非富即貴。這些人自是最關注整個潼澗乃至是整個南疆上層的動靜。夏侯家作為南疆的無冕之王,自是人人注意的焦點。夏侯烽身為夏侯家將府一這代的嫡幼子,當然也不乏人關注。所有在場的人,包括那些又陸陸續續從樓下樓上聞聲趕過來看熱鬧的人在內,十有八九都認識他是誰。即使偶有幾個不知道的,身旁也有不少“熱心人”告知。認出他身份的人都知道他們話裏所提及爭論的正主兒到了。
“馮謨言。是誰給你的膽子來評論我夏侯家的事?”夏侯烽走到馮謨言,也就是馮家堂哥的身邊時臉上的表情已經冷靜了下來,他用那極具夏侯家特色的墨色眼睛冷冷的盯著已被旁人放開的馮謨言道:“你們兄弟平時依仗著大嫂的名頭在外邊惹事生非也就罷了。我家看在大嫂的份上也沒與你們計較,可你們也別太得寸進尺了。我們夏侯家的家事也是你們能夠非議的?別給臉不要臉,即使將來侄兒真繼承了夏侯家,他也是姓夏侯,而不是姓馮!”
聽明白了夏侯烽言下譏諷的馮謨言頓時漲得一臉通紅:“你……夏侯烽。你……”
“我什麽?”夏侯烽毫不掩飾眼中輕蔑,又走近了他幾步道:“別讓我後悔救下了你這麽個玩意兒!”
一旁的馮家的另一個兄弟看到堂哥馮謨言被夏侯烽逼退了幾步。趕忙跑上前道:“夏侯烽,你敢這樣對我們,我要去告訴我大姐!”
他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在場人的一陣哄笑。
夏侯烽將頭轉向他,極為不屑的道:“馮諾承,你還真是越來越長進了!你去告吧,就是你不說,我回府後也少不得要將今天這裏發生的事告訴大嫂一聲。大嫂有你這樣的兄弟,馮大人有你這樣的兒子,真是家門不幸!”
“我……你……”馮諾承被夏侯烽的這幾句話說得惱怒不已,想要動手卻又自知不會是夏侯烽的對手,一時之間他的臉也跟他堂兄一樣漲得額上的青筋都爆起了好幾條。
“你不是要去告狀麽,還屹在這裏做什麽?難道還嫌不夠丟人的,要繼續留在這裏丟人顯眼?”夏侯烽不為所動的丟下這一句,就再也懶得看他們一眼一般的轉身就走。
“嘖,還貴親呢,原來你們弟兄在人家眼裏根本什麽都不是,根本就是在這裏裝模做樣的。”這句幸災樂禍的話自是出自那個叫張硯榮的人之口。
聽到他這句並不小聲的話,夏侯烽又止住了回璟瑜身邊的腳步,回頭轉向他道:“還有你?張家的張硯榮是吧?算了,不管是你誰,你都給我好好記住了,我們夏侯家怎麽對待親戚不是你所能夠議論的,哪怕是夏侯家的狗,也不是你能夠打能夠罵的。”
說完也不管那張硯榮的臉色因他的話而變得多差,就頭也不回的走到了璟瑜的身邊,溫言問道:“好好的興致都被這些不開眼的給攪沒了,妹妹是想要繼續留下還是再去別家?離這裏幾條街外,還有一家天香樓,正是京城那家的分號。那裏無論是名頭還是菜肴的味道都不輸於這裏,隻不過那裏菜式是京城名菜為主。想來妹妹也許久沒有嚐過京城的菜式了,去嚐嚐也不錯。”
璟瑜正想要回答的時候,卻被一旁不知道什麽時候跑過來的薑掌櫃給將話給攔了下來:“烽少爺,今天真是對不住二位貴客了。二位的菜都已經下鍋快好了,既然這裏一團亂,不如去樓上讓小的另給二位開間雅室?”
夏侯烽雖還是想帶璟瑜離開,但他隻是看了看璟瑜,征詢她的意思。璟瑜環顧一眼四周依然還在悄悄注意自己這邊動靜沒有散去的人群,原也是想要離開的。可看著薑掌櫃那乞求的眼神,又想著自己確實有些餓了,就點了點頭道:“那就麻煩薑掌櫃了。”
“不麻煩,不麻煩,二位請跟小的來。”聽到璟瑜答應繼續留下,薑掌櫃立刻笑得眼睛連條縫都沒有了,趕忙的將璟瑜兄妹向三樓的方向請去。
隻是臨上樓前,回了個身對二樓還沒有散去的客人們道:“今日讓諸貴客受驚了,是小店的不是。小店會給每桌的客人多送一道招牌菜和一壺綿春,以示歉意給諸位壓驚,還請各位多多見諒。”
聽到薑掌櫃這話,既看了一場好熱鬧,又憑白得了一道菜一壺酒的眾人都十分滿意,就陸續的都散開了回去了自己的酒桌。水月居裏那幾個包括馮家兄弟和張硯榮等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全都悄悄溜走了。
隻有之前與夏侯烽點頭招呼過的那水蓮堂的幾個客人中一個高瘦的青年在幾番猶豫之後,走到了璟瑜兄妹的跟前,拱了拱手道:
“剛剛事,在下在此謝過夏侯公子了。”
聽到這高瘦青年的話,璟瑜不明所以的看向了夏侯烽。隻見他擺了擺手,道:“齊公子客氣了,要說也是我要代家中大嫂向齊公子致歉才是。馮家兄弟滿嘴的胡言,希望齊公子不要放在心上。上個月堂嫂去邡城,大嫂還為此難過了好幾天。總是數著過年的日子,盼的就是堂嫂回府裏過年。”
“前幾日我去邡城看二姐時,二姐也時時說很是想念大少夫人和堂侄。她在那邊府裏除了忙家務,還給小公子親手縫了幾件衣服。說是過年回將軍府的時候要親自給小公子換上呢。”這位齊公子也微笑著道。
聽到這裏,璟瑜總算是明白了這位齊公子的身份應當是烯堂嫂的親弟弟。與剛才那幕鬧劇的另一方主人公張硯榮是表兄弟。這也就大概知道了他所謂的道謝,其實就是為了與那個張硯榮劃清界線。而夏侯烽與他之後有這幾家常話,就更是表明了各自的立場。既然是做給對方看,也是做給在場的其他人看。
其實也是,夏侯烽剛才之所以對馮家兄弟如此的不留情麵,更多的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仗勢欺人,而是馮謨言的那番話是在挑撥夏侯家兩房之間的關係。如果他不阻止,隻怕不用多久,夏侯家幾房不和的風言風語就會傳遍整個潼澗和南疆了。畢竟不知道的人,隻會以為這是馮家自夏侯家探聽而來的秘密。馮家兄弟的身份更會加重這無稽之談的可信度。
即使三叔一家不會因馮謨言的這胡言亂語而心生芥蒂,也會影響到整個潼澗乃至南疆局勢的穩定。畢竟夏侯家的穩定關係著潼澗的穩定,整個南疆的穩定。若是因此而引發人心浮動,很可能會給予敵人一個可趁之機也說不定。所以馮謨言雖隻是幾句胡言,卻由不得夏侯烽他們不如此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