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與莫妍討論過之後,璟瑜之後的好幾天都在想這件事,而且越想越興奮,越想越覺得非常可靠。每天除了在給大哥夏侯焰準備藥的時候會分出一些心思,其他的時候幾乎滿腦子都在思考著這件事。
這次與之前的每一次一樣,都是莫妍提個點子起個頭,然後其他的部分就交由璟瑜自己去計劃、去思考一些更具體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之中,璟瑜也會將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來,與莫妍一起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莫妍雖有時也會給予一些提點,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讓她自己慢慢完善她的想法。等到了最後,莫妍還是會細心指出她的疏漏和不足之處,直到璟瑜能製定下最佳的方案。
隻不過這種指點和引導,已經越來越少,由她獨立完成的時候越來越多。比起在晉開那兩間米鋪和藥鋪時,幾乎是由莫妍全部一手安排,她隻是負責將莫妍的那些想法付諸於行動將其變為現實的時候不一樣,這一次莫妍隻算是提出一個想法,之後的所有想法皆是由璟瑜自己想出來的。到了最後,莫妍也隻是幫她指出了兩個很小,而而且並不會影響整個計劃的小漏洞,讓這個計劃更加的完美而已。
對於莫妍的這種做法,璟瑜知道莫妍這是為了自己好,是在培養她的獨立性。現在的璟瑜經過莫妍的潛移默化和細心教導,視野越來越開闊,越來越不將視線局限於一方小小天地的璟瑜,已經漸漸開始認識到了她前世會落得那樣一個悲慘的結局。除了林、寧兩家對她的設計陷害之外,她自己也一樣有責任。
前世還是寧婉兒的她依賴性太強了,在寧家做女兒時依賴她父親和二娘;等嫁到林家後又全心全意的依賴她夫君,雖然這“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是世間訂給女兒家的準則,但她卻因為太過迷信這些,而徹底迷失了自我。
這也就注定了當她所全心依賴的人不再能夠依靠時,她就如同茗絲花一樣失去了可以依托的喬木。最後的結果便隻能是死亡。如果那時的她沒那麽強的依賴性,夠稍稍一些獨立性,能夠離開了那兩家人都能夠活下去,就不會有那樣一個悲涼的結果了。
所以對此她心裏很是感激莫妍的,在很多時候她甚至覺得重生成為夏璟瑜這一生最大的幸運並不是得到了那個逆天的神奇空間,而是認識了莫妍。
璟瑜的這種小小興奮自然瞞不過家裏人,隻不過她家人都隻是認為她這是因為她接手照顧大哥的能力得到了家人的認可和稱讚,才會如同一個被大人們誇獎長大的孩子一般的興奮。
不過璟瑜也的確將夏侯焰照顧得不錯,因為聶一脈不在的關係。璟瑜又開始悄悄的將靈泉水每天一點點的摻到了他每日服下的湯藥裏。先前因為已經有些引起了深諧藥理的聶一脈的懷疑。而夏侯焰也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她隻好暫時停止了這種做法。現在聶一脈不在,不會每天都給夏侯焰切脈,也就暫時沒有了被發現的危險。
至於聶一脈回來之後會不會發現。她到是不擔心。畢竟他過了一段時間看到夏侯焰恢複的狀況比他預計的要好,他頂多隻會認為夏侯焰恢複能力強。不比那每天可見的進步要更惹人懷疑。
關於她師父聶一脈。她也不是沒的擔心。聶一脈回藍城三天之後,她就接到了他的來信。信裏提到了她那倒黴的三師兄的奇症已經被他確診了,是一種少見的役症。與通常的幾種疫症都有些相似,卻又有著些許的不同,從前那些治療時疫的方子對他身染的這種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如果不是她三師兄的確有幾分本事,隻怕根本就堅持不到藍城,早就死在半道上了。現在師父出馬,也隻是暫時控製了他的病情,治愈的方子至今還沒有能研究出來。
他給璟瑜的這封信裏,不但又向璟瑜討要了上十種藥材,還提到了他難捱的憂慮。疫症最可怕的就是它的傳染性,現在還好還是冬天,但離開春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一但天氣回暖,這可怕的疫症便有可能爆發出來,大片大片的傳染。可想而之,隨之而來的會是怎麽樣可怕的結果。
他作為一個醫者,眼看著這種事就要發生,而他卻毫無解決的辦法,這實在令讓他憂慮不堪。他所能做的,隻有一麵給滄州州郡去一封信給那裏的官府提個醒,事先預防;另一方麵有也他所認行幾位同樣厲害的同行們也一一去信將這件大事告之了一二,並懇請他們幫忙共同研究解決折的辦法。而且如果真有了結果,他也可能會去疫區那邊看看。如果真如他所預想的那樣爆發了時疫,他就會留在那裏。所以他一時半會兒是回不來了,關於夏侯焰的後續治療就全權交給她、
聽到三師兄染的是疫症時,璟瑜也十分吃驚。她將師父提到的那些藥材加了四倍的分量使人盡快給送了過去。並且讓送藥的人帶信給他,如果還要什麽盡管跟她說,她一定會盡力辦到。如果研究出了醫治的方子,讓他記得給自己送一份,如果他要前去疫區行醫,她會負責盡量解決他所需要的藥材。
聶一脈和璟瑜都沒提要去藍城或是之後跟他去疫區的事,這當然不是不想或是害怕什麽的,要真說起來她到是兩個地方都十分想要去。畢竟她也是學醫的,將來也會有行醫的時候,像疫症這種有惡疾怎麽能不認識?但他們師徒也同樣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夏侯家的人是絕對不會答應的。這並不僅僅隻是擔心她也會染上了這種致使的惡疾,更重要的是因為她的身份實在不適現在離府出門。
自從那兩位信使來到潼澗,入住將軍府後,這府裏使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兩位信使的來曆以及目的,他們前來的這一路上就從未有過半點的隱藏和掩飾。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勢力都在等待著夏侯家做出決定。但兩位信使自進將軍府的大門後,除了第一天受到了夏侯烽的接待,將手中的書信交由他轉給老國公和夏侯將軍,還有楚芎的信使在同一天還見過這府裏的女主人陳夫人,之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一位夏侯家的正主了,更毋論得到他們明確的答複了。
兩位信使到沒有被將軍府裏的人怎麽樣。相反,還好吃好喝的被供著,也沒有被限製人身自由,但就是找不著正主。而夏侯家的理由到是很充份:家中老國公正病著,已經沒精力管事了,將軍帶人去了別處練兵,大公子下落不明,二公子也跟著將軍一起。而先前接待他們的三公子與陳夫人,一個本就是做不了主的,另一個也隻管家事從不插手軍務和政事,至於最後一個主子開陽縣主,就更不必提了,就算找他們也一樣沒有用。
兩位信使當然明白這主家有意避而不見,但人家屋簷下又能有什麽辦法?若是讓他們就此離開,在沒得到了一個準信的情況下,也不行的。無論此事成或不成。如果得了準信兒,回去之後到還能夠有所交待。畢竟他們雖能盡力說服,但到底左右不了夏侯家的決定。可要是沒個明確的答複,那在上峰看來便是他們的能力不足了,那樣回去了也沒法交差。
所以這二位也隻能就這麽耗著,不管怎麽樣夏侯家對此回避得一時回避不了一世。所有人都相信夏侯氏與燕逆之間總會有所一戰,隻是遲早的問題。而且這麽多人都在看著,他們又是代表著那二位,夏侯家也總要給個交待的。
這個時候實在是有些微妙,這時的夏侯家雖不是中心卻是焦點,打夏侯家各種主意的也不在少數。這時的她若是出門,哪怕保全工作做得再好,危險的程度也是成數倍的增加。無論是家人還是師父,都不會讓她冒這樣的風險。
對此心知肚明的璟瑜心裏雖也有遺憾,但並沒有太在意。雖然沒有人告訴她家裏對出兵的事到底有怎樣的決定,但她多少也能感受到府時這段時間所承受的壓力。她是絕不願意在這個時候,還給他們添麻煩的。再說了,她這一輩子還年輕著呢,以後總會有機會的,不急於在這一時。
不過她也將三師兄自滄州感染了疫症的事告訴了大哥和祖父,因為她記得滄州似乎是她之前的另一個合作者,瑛國公商家的地盤。雖說在京城時與商少琛之間的合作還算是愉快,但後來她被祭廟綁離京城之後,這種合作就斷了。與祁夢哲之間的合作在她南來之後又恢複甚至加大了許多不同,她回來之後哪怕是先時一直讚成促成這段合作的祖父都沒有再提及過這件事。
有了那一筆筆大宗大宗的糧食、藥材以及馬匹的交易之後,璟瑜對以前的那些“小打小鬧”所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大放在眼裏了。就是與祁夢哲依然還保持著的合作,也轉變成了那些大單,其他一些茶葉、美酒之類的合作雖然保留了下來,但更多的隻是順帶,同時也不無她對祁夢哲不遠萬裏的接她護送南來的那份感激在裏麵。
可與商少琛之間的合作就不同了,且不說在京城還有合作時他們之間的關係就遠不如祁夢哲親近,而來到潼澗之後祖父又再也沒提及過,她便隱隱猜到了家裏與瑛國公之間的那種同盟關係可能出現了什麽問題。不過她到也沒有去打聽什麽,對不再缺錢的璟瑜來說,少了一個合作對象到還樂得清靜,自然更不願意自找麻煩了。
如果不是時疫事關重大,她都有些快要想不起他來了。
這次與之前的每一次一樣,都是莫妍提個點子起個頭,然後其他的部分就交由璟瑜自己去計劃、去思考一些更具體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之中,璟瑜也會將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來,與莫妍一起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莫妍雖有時也會給予一些提點,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讓她自己慢慢完善她的想法。等到了最後,莫妍還是會細心指出她的疏漏和不足之處,直到璟瑜能製定下最佳的方案。
隻不過這種指點和引導,已經越來越少,由她獨立完成的時候越來越多。比起在晉開那兩間米鋪和藥鋪時,幾乎是由莫妍全部一手安排,她隻是負責將莫妍的那些想法付諸於行動將其變為現實的時候不一樣,這一次莫妍隻算是提出一個想法,之後的所有想法皆是由璟瑜自己想出來的。到了最後,莫妍也隻是幫她指出了兩個很小,而而且並不會影響整個計劃的小漏洞,讓這個計劃更加的完美而已。
對於莫妍的這種做法,璟瑜知道莫妍這是為了自己好,是在培養她的獨立性。現在的璟瑜經過莫妍的潛移默化和細心教導,視野越來越開闊,越來越不將視線局限於一方小小天地的璟瑜,已經漸漸開始認識到了她前世會落得那樣一個悲慘的結局。除了林、寧兩家對她的設計陷害之外,她自己也一樣有責任。
前世還是寧婉兒的她依賴性太強了,在寧家做女兒時依賴她父親和二娘;等嫁到林家後又全心全意的依賴她夫君,雖然這“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是世間訂給女兒家的準則,但她卻因為太過迷信這些,而徹底迷失了自我。
這也就注定了當她所全心依賴的人不再能夠依靠時,她就如同茗絲花一樣失去了可以依托的喬木。最後的結果便隻能是死亡。如果那時的她沒那麽強的依賴性,夠稍稍一些獨立性,能夠離開了那兩家人都能夠活下去,就不會有那樣一個悲涼的結果了。
所以對此她心裏很是感激莫妍的,在很多時候她甚至覺得重生成為夏璟瑜這一生最大的幸運並不是得到了那個逆天的神奇空間,而是認識了莫妍。
璟瑜的這種小小興奮自然瞞不過家裏人,隻不過她家人都隻是認為她這是因為她接手照顧大哥的能力得到了家人的認可和稱讚,才會如同一個被大人們誇獎長大的孩子一般的興奮。
不過璟瑜也的確將夏侯焰照顧得不錯,因為聶一脈不在的關係。璟瑜又開始悄悄的將靈泉水每天一點點的摻到了他每日服下的湯藥裏。先前因為已經有些引起了深諧藥理的聶一脈的懷疑。而夏侯焰也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她隻好暫時停止了這種做法。現在聶一脈不在,不會每天都給夏侯焰切脈,也就暫時沒有了被發現的危險。
至於聶一脈回來之後會不會發現。她到是不擔心。畢竟他過了一段時間看到夏侯焰恢複的狀況比他預計的要好,他頂多隻會認為夏侯焰恢複能力強。不比那每天可見的進步要更惹人懷疑。
關於她師父聶一脈。她也不是沒的擔心。聶一脈回藍城三天之後,她就接到了他的來信。信裏提到了她那倒黴的三師兄的奇症已經被他確診了,是一種少見的役症。與通常的幾種疫症都有些相似,卻又有著些許的不同,從前那些治療時疫的方子對他身染的這種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如果不是她三師兄的確有幾分本事,隻怕根本就堅持不到藍城,早就死在半道上了。現在師父出馬,也隻是暫時控製了他的病情,治愈的方子至今還沒有能研究出來。
他給璟瑜的這封信裏,不但又向璟瑜討要了上十種藥材,還提到了他難捱的憂慮。疫症最可怕的就是它的傳染性,現在還好還是冬天,但離開春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一但天氣回暖,這可怕的疫症便有可能爆發出來,大片大片的傳染。可想而之,隨之而來的會是怎麽樣可怕的結果。
他作為一個醫者,眼看著這種事就要發生,而他卻毫無解決的辦法,這實在令讓他憂慮不堪。他所能做的,隻有一麵給滄州州郡去一封信給那裏的官府提個醒,事先預防;另一方麵有也他所認行幾位同樣厲害的同行們也一一去信將這件大事告之了一二,並懇請他們幫忙共同研究解決折的辦法。而且如果真有了結果,他也可能會去疫區那邊看看。如果真如他所預想的那樣爆發了時疫,他就會留在那裏。所以他一時半會兒是回不來了,關於夏侯焰的後續治療就全權交給她、
聽到三師兄染的是疫症時,璟瑜也十分吃驚。她將師父提到的那些藥材加了四倍的分量使人盡快給送了過去。並且讓送藥的人帶信給他,如果還要什麽盡管跟她說,她一定會盡力辦到。如果研究出了醫治的方子,讓他記得給自己送一份,如果他要前去疫區行醫,她會負責盡量解決他所需要的藥材。
聶一脈和璟瑜都沒提要去藍城或是之後跟他去疫區的事,這當然不是不想或是害怕什麽的,要真說起來她到是兩個地方都十分想要去。畢竟她也是學醫的,將來也會有行醫的時候,像疫症這種有惡疾怎麽能不認識?但他們師徒也同樣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夏侯家的人是絕對不會答應的。這並不僅僅隻是擔心她也會染上了這種致使的惡疾,更重要的是因為她的身份實在不適現在離府出門。
自從那兩位信使來到潼澗,入住將軍府後,這府裏使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兩位信使的來曆以及目的,他們前來的這一路上就從未有過半點的隱藏和掩飾。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勢力都在等待著夏侯家做出決定。但兩位信使自進將軍府的大門後,除了第一天受到了夏侯烽的接待,將手中的書信交由他轉給老國公和夏侯將軍,還有楚芎的信使在同一天還見過這府裏的女主人陳夫人,之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一位夏侯家的正主了,更毋論得到他們明確的答複了。
兩位信使到沒有被將軍府裏的人怎麽樣。相反,還好吃好喝的被供著,也沒有被限製人身自由,但就是找不著正主。而夏侯家的理由到是很充份:家中老國公正病著,已經沒精力管事了,將軍帶人去了別處練兵,大公子下落不明,二公子也跟著將軍一起。而先前接待他們的三公子與陳夫人,一個本就是做不了主的,另一個也隻管家事從不插手軍務和政事,至於最後一個主子開陽縣主,就更不必提了,就算找他們也一樣沒有用。
兩位信使當然明白這主家有意避而不見,但人家屋簷下又能有什麽辦法?若是讓他們就此離開,在沒得到了一個準信的情況下,也不行的。無論此事成或不成。如果得了準信兒,回去之後到還能夠有所交待。畢竟他們雖能盡力說服,但到底左右不了夏侯家的決定。可要是沒個明確的答複,那在上峰看來便是他們的能力不足了,那樣回去了也沒法交差。
所以這二位也隻能就這麽耗著,不管怎麽樣夏侯家對此回避得一時回避不了一世。所有人都相信夏侯氏與燕逆之間總會有所一戰,隻是遲早的問題。而且這麽多人都在看著,他們又是代表著那二位,夏侯家也總要給個交待的。
這個時候實在是有些微妙,這時的夏侯家雖不是中心卻是焦點,打夏侯家各種主意的也不在少數。這時的她若是出門,哪怕保全工作做得再好,危險的程度也是成數倍的增加。無論是家人還是師父,都不會讓她冒這樣的風險。
對此心知肚明的璟瑜心裏雖也有遺憾,但並沒有太在意。雖然沒有人告訴她家裏對出兵的事到底有怎樣的決定,但她多少也能感受到府時這段時間所承受的壓力。她是絕不願意在這個時候,還給他們添麻煩的。再說了,她這一輩子還年輕著呢,以後總會有機會的,不急於在這一時。
不過她也將三師兄自滄州感染了疫症的事告訴了大哥和祖父,因為她記得滄州似乎是她之前的另一個合作者,瑛國公商家的地盤。雖說在京城時與商少琛之間的合作還算是愉快,但後來她被祭廟綁離京城之後,這種合作就斷了。與祁夢哲之間的合作在她南來之後又恢複甚至加大了許多不同,她回來之後哪怕是先時一直讚成促成這段合作的祖父都沒有再提及過這件事。
有了那一筆筆大宗大宗的糧食、藥材以及馬匹的交易之後,璟瑜對以前的那些“小打小鬧”所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大放在眼裏了。就是與祁夢哲依然還保持著的合作,也轉變成了那些大單,其他一些茶葉、美酒之類的合作雖然保留了下來,但更多的隻是順帶,同時也不無她對祁夢哲不遠萬裏的接她護送南來的那份感激在裏麵。
可與商少琛之間的合作就不同了,且不說在京城還有合作時他們之間的關係就遠不如祁夢哲親近,而來到潼澗之後祖父又再也沒提及過,她便隱隱猜到了家裏與瑛國公之間的那種同盟關係可能出現了什麽問題。不過她到也沒有去打聽什麽,對不再缺錢的璟瑜來說,少了一個合作對象到還樂得清靜,自然更不願意自找麻煩了。
如果不是時疫事關重大,她都有些快要想不起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