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位於鍾山南麓獨龍阜,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後馬氏的陵墓。建陵工程始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前後曆時30餘年之久。其時規模宏大,周圍45裏,使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方斌牽著玉兒,穿過神道,跨越欞星門和禦河橋,從享殿前行,經過升仙橋,即為方城。方城是座高約20米的方形城池,以大條石砌成,正中拱門內有一條台階甬道,拾級而上,北麵條石壁上刻有“此山乃明太祖之墓”,這就是寶頂,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陵墓。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是個草莽英雄,沒有受過詩書教育,但他在戎馬生涯中也寫過詩詞,並有《禦製文集》傳世,如《金雞報曉》詩曰: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雪中國近百年之亡國恥辱,恢複中華民族的文化、禮儀、信念、自豪和榮耀。明朝初年勵精圖治,國力強盛,天下安定,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呈現一派盛世景象,經濟文化繁榮發達,經濟規模曾經世界第一。這是當年曾令海內外許多中華兒女懷念大明朝的重要原因,也是今曰吸引後人遊覽明孝陵的重要動機。”玉兒一邊走一邊娓娓而談。
“是啊,出身草莽卻能掃平群雄,駕馭眾文武而安天下,雖然其後兔死狗烹,誅盡功臣,又以雷霆手段肅貪殺殲,一心一意為子孫謀,狠是狠了點。但他重視百姓利益,休養生息,鼓勵軍民開墾荒地,大力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減輕賦稅,賑濟災荒,興辦教育,懲治[***],加強中央集權,因此社會穩定,國力強盛,明朝疆域曾達1100多萬平方公裏,包括東北、新(xj)疆、西(xz)藏、南海諸島、緬甸、蒙古、越南中北部,西伯利亞東部等地,影響力波及亞非。總的來講,仍然不失為一代梟雄!”方斌由衷地讚歎。
明孝陵的遊客並不多,方斌和玉兒手挽手,瞻仰了朱元璋夫妻的塑像。玉兒看著馬皇後端莊的麵容,感慨地說:“明太祖生姓狡詐多疑,卻對發妻始終不渝!而馬皇後在朱元璋創建帝業的歲月裏,和他患難與共,在朱元璋當皇帝後施行**時又敢於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和無辜者的姓命,贏得時人並後人的尊敬,也無愧於孝慈皇後的諡號。太祖也因妻生色,曆代文人書家,代代演繹。”
“是啊!好的女人,不隻是一所好學校,還是好老師。俗話說,家有賢妻,夫無禍事。”方斌嘻嘻地笑:“就象我,萬事不想,隻靠著你享福!”
“嘻嘻,你這個馬屁也拍得好,我也愛聽。”玉兒盈盈地笑,幸福地倚靠在男人身邊。
南(nh)京市很大,六朝古都,人文薈萃,景點眾多。方斌黃玉蓉因為和小“乞丐”王曉琪有五天之約,決定多停幾天,行前已經給王謹瑜打過電話,那邊聽說師傅要來,興奮異常又心急火燎,看看師傅出門了好幾天卻還沒有到上(sh)海,早已經等不及了,正和玉兒神侃之間把電話打了過來:“師傅,你和師娘到了哪兒啊?還在南(nh)京啊?還要呆幾天?嘻嘻,我們宿舍的哥們兒,都跟著我練習螃蟹拳,聽說總教頭要來,高興得不得了,都是想看看你!嘻嘻,這麽多徒弟,你不收也得收啊?還有女徒弟呢!”
“嘻嘻,自己都是個孩子,就當爹了啊?”玉兒在旁邊,聽得一清而楚,促狹又嫵媚地笑。方斌一樂,知道她是取笑王謹瑜,背地裏小孩子總稱自己為師娘,遂嗬嗬地笑著說:“你何妨大方一點,師娘就師娘,輩分大也有大的好處!”玉兒看著男人,嬌豔地笑,也不糾纏。
兩個人遊覽完明孝陵,吃了午餐,又去看明城垣與中華門。
“現存的南(nj)京城牆建於明代初年(1366~1386年)。它南北(中華門至捐江門)長10公裏,東西(中山門至漢中門)寬5.67公裏,周長33.67公裏,高14~21米,下寬14.5米左右,上寬4~9米。城牆上築藏兵窩鋪200座,垛曰13616個,計有正陽、通濟、聚寶、三山、石城、清涼、定淮、儀鳳、鍾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陽等13個城門,後又陸續增辟11個,共24門。城牆是用條形花崗石奠基,城磚是按規定的尺寸、重量特別燒製,每塊磚上都有製造者和監造者的姓名。南(nh)京城的形狀完全依據地理自然形勢建造:東連鍾山,西據石頭,南貫秦淮,北枕玄武湖,依山傍水,氣勢非凡。”玉兒吊著方斌的胳膊,穿著高跟鞋的腳走得生痛,卻不停歇地講解。
“老婆,我來背你吧!”方斌跨出馬步,蹲在玉兒麵前。
“不好吧----”玉兒猶豫不決,望著旁邊的遊人,羞澀地說,“多難為情?”
“沒事!誰認識誰啊?”方斌嘻嘻地笑,把玉兒背在背上,肥碩豐腴的雙乳抵在肩頭,方斌一下子就感覺欲望又起,玉兒臉頰一紅,伏在他耳朵邊嘻嘻地笑著說:“又心猿意馬了吧?”
“那是!”方斌莊重地點點頭,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如果沒有欲念,或者是女人不漂亮不可愛,或者是男人不喜歡!舍此無它!”
“嘻嘻,還一套一套的!”玉兒媚媚地笑,將酥軟的胸,溫柔地貼著男人。
“爬城牆了啊?你給我講解明城牆和中華門的故事,免得我心猿意馬!”方斌背著自己的女人,一步一步地往城牆上爬。
“中華門,明稱聚寶門,是南(nj)京城牆現存最大的一座城堡式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1931年建中華路時改用今名。它是在南唐都城南問故址上重建的。內有鎮淮橋,外有長幹橋。以四道拱門貫通三道甕城,各道門都有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現僅存閘槽和門位。中華門還設有24座藏兵洞,可藏兵三千。其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18.5米,總麵積達15168平方米,城牆高21.45米,工程宏偉,結構複雜,設計巧妙,在我國城垣建築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玉兒俯在方斌背上,沿途解說。
“長幹橋?這是什麽地方?”走了好一段,方斌氣喘籲籲,放下女人,休息了一會,往前走,卻看到一處小石匾額“長幹橋”,疑惑地問。
“嘻嘻,你還真問對人了。”玉兒葳著腳,吊在方斌脖子上,“這裏叫長幹裏,是古代地名。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長幹裏一帶已經是南(nj)京人口最密集地區,也是本地區經濟命脈之所在。長幹裏地勢高亢,雨花台陳於前,秦淮河衛其後,大江護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nj)京城市的雛形――越城就位於此。範盝之所以選擇在此築越城,就是看到這塊地方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商業繁榮,人中密集,同時,這裏有山水衛護,攻守皆宜。秦、漢、六朝時期,長幹裏是南(nj)京最繁華的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不少長幹裏人以舟為家,以販為業,故唐崔顥有《長幹曲》四首,記述長幹裏船家的生活,其中兩首是: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另一首是:家臨九(jj)江水,來去九(jj)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唐李白《長幹行》詩中說: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描寫童年男女兩小無猜、天真無邪、親昵嬉戲之狀,青梅竹馬的典故即來源於此。”
“嗬嗬,我的婆娘!是誰啊?江南大學的才女,大教授!”方斌由衷地對玉兒滿腹詩書感覺自豪和欣賞,在她臉頰邊吻了一下,“餓了吧?我背你,去吃飯!”(未完待續。)
方斌牽著玉兒,穿過神道,跨越欞星門和禦河橋,從享殿前行,經過升仙橋,即為方城。方城是座高約20米的方形城池,以大條石砌成,正中拱門內有一條台階甬道,拾級而上,北麵條石壁上刻有“此山乃明太祖之墓”,這就是寶頂,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陵墓。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是個草莽英雄,沒有受過詩書教育,但他在戎馬生涯中也寫過詩詞,並有《禦製文集》傳世,如《金雞報曉》詩曰: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雪中國近百年之亡國恥辱,恢複中華民族的文化、禮儀、信念、自豪和榮耀。明朝初年勵精圖治,國力強盛,天下安定,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呈現一派盛世景象,經濟文化繁榮發達,經濟規模曾經世界第一。這是當年曾令海內外許多中華兒女懷念大明朝的重要原因,也是今曰吸引後人遊覽明孝陵的重要動機。”玉兒一邊走一邊娓娓而談。
“是啊,出身草莽卻能掃平群雄,駕馭眾文武而安天下,雖然其後兔死狗烹,誅盡功臣,又以雷霆手段肅貪殺殲,一心一意為子孫謀,狠是狠了點。但他重視百姓利益,休養生息,鼓勵軍民開墾荒地,大力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減輕賦稅,賑濟災荒,興辦教育,懲治[***],加強中央集權,因此社會穩定,國力強盛,明朝疆域曾達1100多萬平方公裏,包括東北、新(xj)疆、西(xz)藏、南海諸島、緬甸、蒙古、越南中北部,西伯利亞東部等地,影響力波及亞非。總的來講,仍然不失為一代梟雄!”方斌由衷地讚歎。
明孝陵的遊客並不多,方斌和玉兒手挽手,瞻仰了朱元璋夫妻的塑像。玉兒看著馬皇後端莊的麵容,感慨地說:“明太祖生姓狡詐多疑,卻對發妻始終不渝!而馬皇後在朱元璋創建帝業的歲月裏,和他患難與共,在朱元璋當皇帝後施行**時又敢於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和無辜者的姓命,贏得時人並後人的尊敬,也無愧於孝慈皇後的諡號。太祖也因妻生色,曆代文人書家,代代演繹。”
“是啊!好的女人,不隻是一所好學校,還是好老師。俗話說,家有賢妻,夫無禍事。”方斌嘻嘻地笑:“就象我,萬事不想,隻靠著你享福!”
“嘻嘻,你這個馬屁也拍得好,我也愛聽。”玉兒盈盈地笑,幸福地倚靠在男人身邊。
南(nh)京市很大,六朝古都,人文薈萃,景點眾多。方斌黃玉蓉因為和小“乞丐”王曉琪有五天之約,決定多停幾天,行前已經給王謹瑜打過電話,那邊聽說師傅要來,興奮異常又心急火燎,看看師傅出門了好幾天卻還沒有到上(sh)海,早已經等不及了,正和玉兒神侃之間把電話打了過來:“師傅,你和師娘到了哪兒啊?還在南(nh)京啊?還要呆幾天?嘻嘻,我們宿舍的哥們兒,都跟著我練習螃蟹拳,聽說總教頭要來,高興得不得了,都是想看看你!嘻嘻,這麽多徒弟,你不收也得收啊?還有女徒弟呢!”
“嘻嘻,自己都是個孩子,就當爹了啊?”玉兒在旁邊,聽得一清而楚,促狹又嫵媚地笑。方斌一樂,知道她是取笑王謹瑜,背地裏小孩子總稱自己為師娘,遂嗬嗬地笑著說:“你何妨大方一點,師娘就師娘,輩分大也有大的好處!”玉兒看著男人,嬌豔地笑,也不糾纏。
兩個人遊覽完明孝陵,吃了午餐,又去看明城垣與中華門。
“現存的南(nj)京城牆建於明代初年(1366~1386年)。它南北(中華門至捐江門)長10公裏,東西(中山門至漢中門)寬5.67公裏,周長33.67公裏,高14~21米,下寬14.5米左右,上寬4~9米。城牆上築藏兵窩鋪200座,垛曰13616個,計有正陽、通濟、聚寶、三山、石城、清涼、定淮、儀鳳、鍾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陽等13個城門,後又陸續增辟11個,共24門。城牆是用條形花崗石奠基,城磚是按規定的尺寸、重量特別燒製,每塊磚上都有製造者和監造者的姓名。南(nh)京城的形狀完全依據地理自然形勢建造:東連鍾山,西據石頭,南貫秦淮,北枕玄武湖,依山傍水,氣勢非凡。”玉兒吊著方斌的胳膊,穿著高跟鞋的腳走得生痛,卻不停歇地講解。
“老婆,我來背你吧!”方斌跨出馬步,蹲在玉兒麵前。
“不好吧----”玉兒猶豫不決,望著旁邊的遊人,羞澀地說,“多難為情?”
“沒事!誰認識誰啊?”方斌嘻嘻地笑,把玉兒背在背上,肥碩豐腴的雙乳抵在肩頭,方斌一下子就感覺欲望又起,玉兒臉頰一紅,伏在他耳朵邊嘻嘻地笑著說:“又心猿意馬了吧?”
“那是!”方斌莊重地點點頭,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如果沒有欲念,或者是女人不漂亮不可愛,或者是男人不喜歡!舍此無它!”
“嘻嘻,還一套一套的!”玉兒媚媚地笑,將酥軟的胸,溫柔地貼著男人。
“爬城牆了啊?你給我講解明城牆和中華門的故事,免得我心猿意馬!”方斌背著自己的女人,一步一步地往城牆上爬。
“中華門,明稱聚寶門,是南(nj)京城牆現存最大的一座城堡式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1931年建中華路時改用今名。它是在南唐都城南問故址上重建的。內有鎮淮橋,外有長幹橋。以四道拱門貫通三道甕城,各道門都有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現僅存閘槽和門位。中華門還設有24座藏兵洞,可藏兵三千。其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18.5米,總麵積達15168平方米,城牆高21.45米,工程宏偉,結構複雜,設計巧妙,在我國城垣建築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玉兒俯在方斌背上,沿途解說。
“長幹橋?這是什麽地方?”走了好一段,方斌氣喘籲籲,放下女人,休息了一會,往前走,卻看到一處小石匾額“長幹橋”,疑惑地問。
“嘻嘻,你還真問對人了。”玉兒葳著腳,吊在方斌脖子上,“這裏叫長幹裏,是古代地名。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長幹裏一帶已經是南(nj)京人口最密集地區,也是本地區經濟命脈之所在。長幹裏地勢高亢,雨花台陳於前,秦淮河衛其後,大江護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nj)京城市的雛形――越城就位於此。範盝之所以選擇在此築越城,就是看到這塊地方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商業繁榮,人中密集,同時,這裏有山水衛護,攻守皆宜。秦、漢、六朝時期,長幹裏是南(nj)京最繁華的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不少長幹裏人以舟為家,以販為業,故唐崔顥有《長幹曲》四首,記述長幹裏船家的生活,其中兩首是: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另一首是:家臨九(jj)江水,來去九(jj)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唐李白《長幹行》詩中說: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描寫童年男女兩小無猜、天真無邪、親昵嬉戲之狀,青梅竹馬的典故即來源於此。”
“嗬嗬,我的婆娘!是誰啊?江南大學的才女,大教授!”方斌由衷地對玉兒滿腹詩書感覺自豪和欣賞,在她臉頰邊吻了一下,“餓了吧?我背你,去吃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