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微急。
室內燭光和暖,一簾春意。
極致的激情後,雲揚沒了力氣,伏臥著。
錦被照例被推到床角,劉詡用手指描摩著雲揚線條流暢線條,由肩到背,一路婉轉向下。輕柔的手指,象帶著溫度的薄羽,每掠過一處,都引來肌膚下意識地收縮。
雲揚閉著眼睛被騷擾了一會兒,自己翻了個麵,仰躺過來。
劉詡打量了一下他身下,素手不受控製地又伸了過去。
雲揚就是覺得爬著硌著難受,誰知一翻過來,就又被逮住。他不堪其擾地往床裏縮了縮。
“累了?”劉詡在他耳邊吐氣。
在愛戀與血煞的雙重影響下,雲揚一向不能硬氣到底,他顫著睫,睜開眼睛,慵懶寫滿眼底,“嗯。”
“歇會兒。”劉詡終於放過他。在他身側躺下來,拉過被子蓋住兩人。
雲揚放鬆下來,把她攬進懷裏。
兩人安靜地偎了會,聽彼此心跳聲。
“怎麽了?”雲揚垂目探尋地看她眼睛。從烈山上下來,已經一天了。劉詡仿佛有些憂慮。
“在想忻兒的事……”劉詡歎氣。
“忻兒怎麽了?”
“白日裏,我與忻兒提了句,召赫蒙宣入宮,做他伴讀。”劉詡回憶了下,這話一提,忻兒先是一喜,而後使勁搖頭。
“母後,不成的。宣哥哥在西北有很多事情。要幫母親打理政事,還要到京中曆練。”元忻想了想,“喔,他事母至孝,母親尤在堂,我怎好讓他們骨肉分離?”
雲揚簇了簇眉,沒作聲。
要在別人,肯定第一時間讚太子至純仁孝,善良悲憫,可雲揚明白,那些質素,並不是一個帝王最需要的。
“忻兒他仁善,倒也可為仁君,著手多給他培養輔弼之臣,當無虞。”雲揚客觀地說。
劉詡沉了會兒,點點頭。她的憂慮,自忻兒漸漸長大,便與日俱增。其實這並不難被感知到。比如慎言,他每天帶著元忻入朝,也有這樣感觸。隻是慎言不能講。這一點,倒是沒有子嗣的雲揚,更好發表意見了。可他身份尷尬,也隻好這樣私下裏講。畢竟事關皇儲,除了她,誰也沒有恰當的立場。
除了憂慮,劉詡還有些惋惜。大齊國勢正在上升階段。她是女帝,尤知銳意進取。開疆辟土,推行新政,以圖大齊強盛。忻兒是男子,更該做個中興之帝。可惜了……
雲揚垂目打量她神情,心中憂慮的卻是後續的事情,滯了好一會兒,低聲勸道,“陛下,權謀和縱橫,這些東西可以教會。不過,人的性子乃是天生,從小到大,若非毀天滅地般的遭遇,是不會改變的。”
劉詡心疼地握住他的手,雲揚兒時就有過這樣的遭遇。
雲揚安撫地笑笑,表示他早已經不在意,他緩緩道,“再怎樣,忻兒也不會受到這樣的苦難的機會了。所以,即便登基為帝,元忻也隻能是他自己……”
雲揚頓了下,沒說盡,劉詡卻聽明白了。元忻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的善良純厚,不會因為鞭策和教導,就成了赫蒙宣或別的什麽人。他已經快八歲了,已經開始參知政事了。他對事情漸漸有了自己的觀感,若一味想改變,恐怕會適得其反。
“寬和的帝王,也是百姓之福。”雲揚安慰了一句,心裏也無法說服自己。
大齊剛兼並了秦,南地最好也得有二三十年的不安穩。邊境也不穩定,每年都有戰爭。
創業未競,便要守城,這實在不是個好的決定。隻有走強兵強權的帝國路子,才能保如此大的一片疆土不受侵犯。能安居樂業,國富民強,才是大齊百姓真正的福氣。
大齊需要更鐵腕的君王。
------------------------------------------------
早上。
尚昆來了。
他由密室進入。不出意外地,沒有看見雲揚打坐的身影。他站在密室裏,長長歎氣。轉身出來,在正堂,看見了劉詡。
“陛下……”剛要見禮,便被劉詡拉起來。
“老俠來了,新春如意。”劉詡笑著說。
“陛下新春如意。”尚昆上下打量著劉詡,經年未見,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憶及當年她剛至封地時,還是個孩子……
老俠眼睛有點濕,掩飾地笑笑,“過年時,門裏事多,拖到今日才來拜見陛下……”
劉詡哪能不知他心情,親手給他倒了茶。
兩人平複了情緒,劉詡歉意道,“天雨還在軍裏,所以他過年都沒回來。”
“喔,蠻族又死灰複燃了?”尚昆問。
劉詡搖頭,其實尚天雨現下就在大雪山腳下,琢磨著要翻過去,看看那邊的世界。
“哎,人老了,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尚昆想到那個雖然沒了內力,卻仍十分精神的小徒弟,有感而發,“今年始,門裏的事,給大徒弟管了。”尚昆已近七十歲,再結實的人,也不能不服老了。
他這是要退位了。
“西北……天雨不好再回來。老俠隨我一同回京吧,就近,我們也好照顧您。”
“人老了,故土難離。我老頭子就在西北吧。”
“好吧。”劉詡點頭,“揚兒會在西北長駐,他在,我也放心。不過,今年,我要帶他回京住一段時間。”
“嗯。我來就是為此事。”尚昆嚴肅了起來,“他這些年清心養性,內功有成,從去年始,就可以獨自與血煞抗衡了。可修煉內功,就如逆水行船,有陛下在他身邊,他就無法靜心凝神了。”
劉詡臉上紅了紅,這話不假,她來這些天,雲揚就鮮有一整段時間可以拿去練功了。
“不是為他成為宗師級,隻是既然您已經破了他的心防,就請時時關照吧。”尚昆有些感歎。
劉詡不能不感佩尚昆的為人。既授了雲揚內功,就認了這個弟子,便要全心為他打算。天雨是他親傳弟子,亦是從小一手帶他的。要他對兩人做到不偏不倚,實在是難辦到。但他現下說的每字每句,皆是坦蕩的。
-----------------------------------------------------------
正月十五後,陛下離了西北,回京。雲逸並未隨行,他前往兵營,與前來巡視的欽使藍墨亭匯合去了。
走之前,雲揚以飛白之名,向郡主辭行。言說要隨家主回京住一段時間,想辭去幕僚之職。郡主一再挽留,說無論飛白先生在哪裏,西北郡守府都為您虛位以待。
郡主親自送他出來,站在車馬前,宛平沉吟了下,“本打算讓宣兒去軍營中曆練的,但聽聞朝中有召他進京的打算……”
雲揚哪能不明白她的憂慮,卻無法直接勸解,換了個角度切入話題,“國丈大人年事以高,軍中的事,還是太操勞了。正趁此回欽使巡防,您便接國丈回西北來奉養。若是京裏來了旨意,亦可由國丈帶著世子回京。孩子還小,有至親在,也是個照應。”
宛平目光一閃,立刻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陛下是要收軍權呢。若西北是她的封地,她自然是要軍政獨攬,但陛下並未封西北給她,可見陛下還是覺得不是時機。
時機?什麽才是最好的時機?宛平想到宣兒的身世,心裏有些沉?
“難道陛下她打算……”宛平思來想去,唯有一種推論。
雲揚也皺眉,麵對宛平,他說不出於公於私的話來。宛平多年前的創傷,一生難平,心中已經無愛,她更不願意在感情和肉體上勉強自己。
宛下有些意冷,淡然笑道,“守在西北,心中徒留的,都是最不堪的回憶。誕下宣兒時,我以為自己會恨,可畢竟母子連心。孩子是無辜的。這些年來,我與宣兒相依為命,我今生亦再無他想,唯願孩子能平安長大成人,活得開心如意。”
這話,直指當年,竟是直接將飛白當做雲揚了。
雲揚並不吃驚,宛平如此聰慧,若是還認不出他來,才叫人吃驚。不過宛平這話,聽著讓人心澀不已。
雲揚負手,良久無語。
倒是宛平先歎了氣,“人這一生,倒有幾個能活得暢快如意?”
即便貴為天子,不也是這樣?行事也得瞻前顧後,愛恨皆不能任意。想到劉詡,她不由看了眼麵前的人,又心痛得移開了眼睛。
雲揚淡然笑笑,緩聲道,“什麽樣的日子,才叫暢快如意?人生而有苦才有樂,蔫知這樂,不是苦後的餘甘?愈艱苦,愈艱韌,此後,才會有大進益。宣兒雖然生而艱難,卻幸有郡主關愛,國丈疼惜。曆苦難,才知甜蜜,經磨厲,才懂珍惜。他是隻小雛鷹,得給他振翅一飛的天地。相信我,宣兒往後會好起來,也請郡主要看得見希望。”
宛平細細品味雲揚的話,眼睛緩緩濕潤。
-----------------------------------------------------
宣平八年春。
陛下下令,效仿西北,在大齊各州郡興學。從西北調出眾多有經驗的學館主管分散各地,協助興學事宜。
西南和西北的豪富們,再次聯絡各地富商,慷慨解囊。實現了幼學全部免各項雜費,還供一日兩頓飯的目標。另凡家中所有孩子皆入學的,可領補貼。
幼學一開,大齊的各府各郡,從此貧兒也可入學,大街上再看不到白日嬉戲的頑童荒費時光了。
不必人人都學聖賢書,畢竟考取功名的人還是少數。但人人識字知禮,乃是教化之根本。
這是這一年春天。新年剛過,太子遊曆回京的第二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太子伴讀廣昌侯之子十三歲的苑廣華,在鬧市縱馬,不慎傷了路人。人已經押送有司,廣昌侯去歲病逝,其夫人隻此一子,聽聞可能流刑,大慟,進宮,哀哀向太子求情。太子感念她母子情深,卻亦知道法理不可廢,遂與皇上道,“廣華是急著進宮赴兒臣之約,才傷及了路人。論起來,他本無心,兒臣卻也是難辭其責。如今他若服刑,留下老母一人,孤苦傷心,實不是孝道。兒請求與廣華分責。”
劉詡淡淡道,“如何分責?你的伴讀們何止一人?若都有急事要見太子,便可在鬧市縱馬?若他日你登基為帝,分派下去的,哪件又不是急務呢?是不是大家都可在這京都裏策馬而行,而不必擔心被責,因為有了過錯,也有陛下分擔?”
這話挺重。元忻隻是太子,他日為帝這樣的話,怎麽也不能這樣討論。元忻卻張著澄澈眼睛看著劉詡,“上行下派,兒臣若發旨意,必會量才,量力而行,何況大臣們亦都是國士,怎能個個都無故妄行呢?”
劉詡皺眉,“你治理朝堂,不是靠法理,而是要靠個人的修養?”
元忻知道這話繞進了死胡同,他垂下眼睛,沉了一會兒,“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兒臣始終堅定信,法理之外,還有人情。說到底,法,不過是治國的手段,人的權衡,才是最主要的。”
劉詡看著他的眼睛,剛滿八歲的孩子,眼裏閃著堅定的光,卻又不淩厲,潤澤澄清。
劉詡垂下目光,滯了好久,“好,此事便交與忻兒吧。”
“謝母皇。”
當日太子微服,出宮去了苦主家裏……
幾日後,判決定下。苑廣華鬧市縱馬傷人致殘,免去他太子伴讀的職位。滿十六歲後,驅逐出京。因其母孤苦無依,便準其攜家眷同行。苦主因他縱馬致殘,生活無依,苑廣華需盡贍養義務。
苦主是年近五十的老者,妻早亡,膝下隻有一個兒子,因無一技之長,隻以賣菜為生。太子親至他家,悉心問顧,又替苑廣華許諾。隻看他家有何要求以彌補苑廣華的過失。商議妥當後,苦主撤告。
判決一下,以戴忠信為首的言官們,群情不滿,紛紛上本。在皇城裏,天子腳下,竟然敢鬧市縱馬,實是不敬皇權。這罪名太大,太子在朝上聽政時,就開口駁了幾句。言官們轉而上本指責太子禦下不嚴,枉顧法理。
“如果往後有案,都似太子這麽個斷法,還要律法何用?”禦使們道。
這罪名更大,直指太子難堪一國之明君。
慎言在朝下,找到戴忠信,深切懇談,希望禦史們不要再揪住太子不放。
戴忠信比六年前穩重老成不少,他深深地看著慎言。這是慎言頭一回私下裏找他,為的卻是要他徇私留情。看著慎言深鎖的眉頭,戴忠信一下子就心軟了。他長長歎氣,“言相,這回苑廣華的案子,若是別人辦的,也就罷了。可他是太子,將來的國君,處事不公,不依法理,這朝事,若都是這樣和稀泥,咱們大齊早晚要亂套的。”
“忠信是與中宮大人不對付,但那是私怨,他這些年在外征戰,雖戰功顯赫,但若有咎,我必參他,可他若潔身自好,我也不會無故找茬。可太子不同,他既是儲君,便被萬民矚目。在處理這案子時,他從沒把自己當主審過。悲憫之心是難能可貴,此案處理的也是皆大歡喜,可道理就是道理,律法不容侵犯。”
“這次大人親自出麵,忠信便撂開手,不過……”戴忠信沉吟了下,“太子這性子,從小到大,便是這樣,以後也難改。若再有類似事件,他和言相你意見定然相左。就像此次,言相你對太子讓了步。可再有下次,你該做何選擇?”
慎言沉吟無語。
在陛下寢宮,劉詡麵對太子,也是無語。
“這就是忻兒所說的分責?”劉詡指指麵前厚厚的一疊奏本。
“大家注意力都轉到兒臣身上,廣華壓力便小些。”元忻很坦蕩。
劉詡怔了怔,“你是這麽想的?”
“嗯。兒臣其實明白,做一國之君,應著眼大事,大局,胸中有大策略,可兒臣也希望能珍惜每個身邊人。兒臣多擔當些,便能兼顧,有何不可?”
劉詡點點頭,“忻兒你重情重義,是個真君子。可君子成不了有為的帝王。”她點了點麵前的奏本,“這些本章裏,把道理翻來覆去說得很明白,你拿去研讀吧。”
元忻閃了閃大眼睛,親手捧起厚厚的一疊。
“忻兒,”劉詡叫住往外退的兒子,從她的角度望過去,八歲的元忻,身量還未長開,圓圓的小臉還有可愛的嬰兒肥,但身板挺直,神色清明,閃亮的大眼睛在粉嫩的小胖臉上,象兩汪清澈湖水。她不由軟下聲音,“忻兒,你保住了身邊珍惜之人,全了自己的情義,可換來的是你的臣子們的猶疑和猜忌,失去的是國士們的心。現下你還小,大家不會揪住一個孩子的善心做文章,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你坐在母親的位置上時,你要做一個什麽樣的帝王,趁現在,你多想想吧。”
“是。”元忻垂目,緊了緊手中的奏本,退了下去。
午後。劉詡召慎言。
慎言進了寢宮,看見劉詡正倚在矮榻上看書。
“參見陛下。”
“坐吧。”劉詡拉慎言坐在身邊。見慎言目光落在案上,劉詡擺手道,“禦史的這些日子的折子,都拿給忻兒看了。”
“太子還小,頭一次主理,難免不周,是慎言提點不當。”慎言低聲。
劉詡搖頭,這小家夥,雖然本性是純良的,可也特別有主意。慎言慣會攬過上身。這次事,她都勸不回元忻,慎言更是有心無力。
“八歲親政的皇上,史上有之。就別說別的,單看赫蒙家那個小子,就比忻兒老練不少。”
慎言眸光微閃,“廣華一去,伴讀便少了一人,陛下回京已經提過赫蒙世子好幾遍了,難道是要召他進京?”
“先前忻兒是不同意的。”劉詡擲下書,“不過這回由不得他了。”
“也做伴讀?”
“倒有點擔心忻兒掌控不了他。”劉詡遲疑。
“中宮大人那……”
劉詡擺手。戶錦帶著尚天雨,野到了大雪山那邊去。回報說,山那邊有大片內海,草場,隻有稀少的放牧人遊居。他們倆還要帶人深入腹地去看看。
從春節開始,便一車車地往京裏運送雪山之外的地方特產。琳琅滿目的物品,還有奇怪的動物植物,每回聽說中宮大人的車隊來了,都會引得滿城人去年新鮮。他還來信問策,是通商,還是征服?
“這兩人玩得倒是開心,丟下煩心事給了我們。”劉詡不滿地哼。
慎言出神地看著她生動的表情,“等忻兒親了政,雪山那邊的事宜也定妥了,陛下也可去玩賞一番。”
劉詡神往了一陣,長長歎息,瞧如今這情勢,且得期待一陣呢。
“喔,今日禦史們的折子突然沒有了。”劉詡狀似無意。
慎言垂目,“陛下請恕臣自專之罪。”
“果然是你找了忠信。”劉詡看著斂目的慎言,不知說什麽好。她的內閣首輔能左右言官中的帶頭人,這麽容易招陛下忌諱的力量,慎言不掩也不藏,就這樣坦然擺在她眼前。不能不說,這是他最聰明、最妥當也是最信賴的表達方式。
“不過你找了戴忠信讓禦史收聲,確實有些著於痕跡。戴忠信這小子,這些年越發的眼裏揉不下沙子,看他一惱,連你也參了。”劉詡到底不輕不重點訓了他幾句。說起來慎言在朝中,並不是一手遮天。有政敵的政客,才是正常的。就像是朝堂,有政黨、有幫派,才是常態。
慎言未語,隻抬起目光,柔和的眉眼掛滿淡然笑意。
“怎麽?”劉詡示意他得把話往心裏去。
“無妨。他縱使參了臣,也是送到陛下案上。陛下心裏拿得穩,臣有什麽可怕?”
“哎。”劉詡撫額失笑。他的首輔明不明白?公事、私事,混在一起說,總是會讓人,心動神搖的。
-------------------------------------------------------
室內燭光和暖,一簾春意。
極致的激情後,雲揚沒了力氣,伏臥著。
錦被照例被推到床角,劉詡用手指描摩著雲揚線條流暢線條,由肩到背,一路婉轉向下。輕柔的手指,象帶著溫度的薄羽,每掠過一處,都引來肌膚下意識地收縮。
雲揚閉著眼睛被騷擾了一會兒,自己翻了個麵,仰躺過來。
劉詡打量了一下他身下,素手不受控製地又伸了過去。
雲揚就是覺得爬著硌著難受,誰知一翻過來,就又被逮住。他不堪其擾地往床裏縮了縮。
“累了?”劉詡在他耳邊吐氣。
在愛戀與血煞的雙重影響下,雲揚一向不能硬氣到底,他顫著睫,睜開眼睛,慵懶寫滿眼底,“嗯。”
“歇會兒。”劉詡終於放過他。在他身側躺下來,拉過被子蓋住兩人。
雲揚放鬆下來,把她攬進懷裏。
兩人安靜地偎了會,聽彼此心跳聲。
“怎麽了?”雲揚垂目探尋地看她眼睛。從烈山上下來,已經一天了。劉詡仿佛有些憂慮。
“在想忻兒的事……”劉詡歎氣。
“忻兒怎麽了?”
“白日裏,我與忻兒提了句,召赫蒙宣入宮,做他伴讀。”劉詡回憶了下,這話一提,忻兒先是一喜,而後使勁搖頭。
“母後,不成的。宣哥哥在西北有很多事情。要幫母親打理政事,還要到京中曆練。”元忻想了想,“喔,他事母至孝,母親尤在堂,我怎好讓他們骨肉分離?”
雲揚簇了簇眉,沒作聲。
要在別人,肯定第一時間讚太子至純仁孝,善良悲憫,可雲揚明白,那些質素,並不是一個帝王最需要的。
“忻兒他仁善,倒也可為仁君,著手多給他培養輔弼之臣,當無虞。”雲揚客觀地說。
劉詡沉了會兒,點點頭。她的憂慮,自忻兒漸漸長大,便與日俱增。其實這並不難被感知到。比如慎言,他每天帶著元忻入朝,也有這樣感觸。隻是慎言不能講。這一點,倒是沒有子嗣的雲揚,更好發表意見了。可他身份尷尬,也隻好這樣私下裏講。畢竟事關皇儲,除了她,誰也沒有恰當的立場。
除了憂慮,劉詡還有些惋惜。大齊國勢正在上升階段。她是女帝,尤知銳意進取。開疆辟土,推行新政,以圖大齊強盛。忻兒是男子,更該做個中興之帝。可惜了……
雲揚垂目打量她神情,心中憂慮的卻是後續的事情,滯了好一會兒,低聲勸道,“陛下,權謀和縱橫,這些東西可以教會。不過,人的性子乃是天生,從小到大,若非毀天滅地般的遭遇,是不會改變的。”
劉詡心疼地握住他的手,雲揚兒時就有過這樣的遭遇。
雲揚安撫地笑笑,表示他早已經不在意,他緩緩道,“再怎樣,忻兒也不會受到這樣的苦難的機會了。所以,即便登基為帝,元忻也隻能是他自己……”
雲揚頓了下,沒說盡,劉詡卻聽明白了。元忻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的善良純厚,不會因為鞭策和教導,就成了赫蒙宣或別的什麽人。他已經快八歲了,已經開始參知政事了。他對事情漸漸有了自己的觀感,若一味想改變,恐怕會適得其反。
“寬和的帝王,也是百姓之福。”雲揚安慰了一句,心裏也無法說服自己。
大齊剛兼並了秦,南地最好也得有二三十年的不安穩。邊境也不穩定,每年都有戰爭。
創業未競,便要守城,這實在不是個好的決定。隻有走強兵強權的帝國路子,才能保如此大的一片疆土不受侵犯。能安居樂業,國富民強,才是大齊百姓真正的福氣。
大齊需要更鐵腕的君王。
------------------------------------------------
早上。
尚昆來了。
他由密室進入。不出意外地,沒有看見雲揚打坐的身影。他站在密室裏,長長歎氣。轉身出來,在正堂,看見了劉詡。
“陛下……”剛要見禮,便被劉詡拉起來。
“老俠來了,新春如意。”劉詡笑著說。
“陛下新春如意。”尚昆上下打量著劉詡,經年未見,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憶及當年她剛至封地時,還是個孩子……
老俠眼睛有點濕,掩飾地笑笑,“過年時,門裏事多,拖到今日才來拜見陛下……”
劉詡哪能不知他心情,親手給他倒了茶。
兩人平複了情緒,劉詡歉意道,“天雨還在軍裏,所以他過年都沒回來。”
“喔,蠻族又死灰複燃了?”尚昆問。
劉詡搖頭,其實尚天雨現下就在大雪山腳下,琢磨著要翻過去,看看那邊的世界。
“哎,人老了,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尚昆想到那個雖然沒了內力,卻仍十分精神的小徒弟,有感而發,“今年始,門裏的事,給大徒弟管了。”尚昆已近七十歲,再結實的人,也不能不服老了。
他這是要退位了。
“西北……天雨不好再回來。老俠隨我一同回京吧,就近,我們也好照顧您。”
“人老了,故土難離。我老頭子就在西北吧。”
“好吧。”劉詡點頭,“揚兒會在西北長駐,他在,我也放心。不過,今年,我要帶他回京住一段時間。”
“嗯。我來就是為此事。”尚昆嚴肅了起來,“他這些年清心養性,內功有成,從去年始,就可以獨自與血煞抗衡了。可修煉內功,就如逆水行船,有陛下在他身邊,他就無法靜心凝神了。”
劉詡臉上紅了紅,這話不假,她來這些天,雲揚就鮮有一整段時間可以拿去練功了。
“不是為他成為宗師級,隻是既然您已經破了他的心防,就請時時關照吧。”尚昆有些感歎。
劉詡不能不感佩尚昆的為人。既授了雲揚內功,就認了這個弟子,便要全心為他打算。天雨是他親傳弟子,亦是從小一手帶他的。要他對兩人做到不偏不倚,實在是難辦到。但他現下說的每字每句,皆是坦蕩的。
-----------------------------------------------------------
正月十五後,陛下離了西北,回京。雲逸並未隨行,他前往兵營,與前來巡視的欽使藍墨亭匯合去了。
走之前,雲揚以飛白之名,向郡主辭行。言說要隨家主回京住一段時間,想辭去幕僚之職。郡主一再挽留,說無論飛白先生在哪裏,西北郡守府都為您虛位以待。
郡主親自送他出來,站在車馬前,宛平沉吟了下,“本打算讓宣兒去軍營中曆練的,但聽聞朝中有召他進京的打算……”
雲揚哪能不明白她的憂慮,卻無法直接勸解,換了個角度切入話題,“國丈大人年事以高,軍中的事,還是太操勞了。正趁此回欽使巡防,您便接國丈回西北來奉養。若是京裏來了旨意,亦可由國丈帶著世子回京。孩子還小,有至親在,也是個照應。”
宛平目光一閃,立刻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陛下是要收軍權呢。若西北是她的封地,她自然是要軍政獨攬,但陛下並未封西北給她,可見陛下還是覺得不是時機。
時機?什麽才是最好的時機?宛平想到宣兒的身世,心裏有些沉?
“難道陛下她打算……”宛平思來想去,唯有一種推論。
雲揚也皺眉,麵對宛平,他說不出於公於私的話來。宛平多年前的創傷,一生難平,心中已經無愛,她更不願意在感情和肉體上勉強自己。
宛下有些意冷,淡然笑道,“守在西北,心中徒留的,都是最不堪的回憶。誕下宣兒時,我以為自己會恨,可畢竟母子連心。孩子是無辜的。這些年來,我與宣兒相依為命,我今生亦再無他想,唯願孩子能平安長大成人,活得開心如意。”
這話,直指當年,竟是直接將飛白當做雲揚了。
雲揚並不吃驚,宛平如此聰慧,若是還認不出他來,才叫人吃驚。不過宛平這話,聽著讓人心澀不已。
雲揚負手,良久無語。
倒是宛平先歎了氣,“人這一生,倒有幾個能活得暢快如意?”
即便貴為天子,不也是這樣?行事也得瞻前顧後,愛恨皆不能任意。想到劉詡,她不由看了眼麵前的人,又心痛得移開了眼睛。
雲揚淡然笑笑,緩聲道,“什麽樣的日子,才叫暢快如意?人生而有苦才有樂,蔫知這樂,不是苦後的餘甘?愈艱苦,愈艱韌,此後,才會有大進益。宣兒雖然生而艱難,卻幸有郡主關愛,國丈疼惜。曆苦難,才知甜蜜,經磨厲,才懂珍惜。他是隻小雛鷹,得給他振翅一飛的天地。相信我,宣兒往後會好起來,也請郡主要看得見希望。”
宛平細細品味雲揚的話,眼睛緩緩濕潤。
-----------------------------------------------------
宣平八年春。
陛下下令,效仿西北,在大齊各州郡興學。從西北調出眾多有經驗的學館主管分散各地,協助興學事宜。
西南和西北的豪富們,再次聯絡各地富商,慷慨解囊。實現了幼學全部免各項雜費,還供一日兩頓飯的目標。另凡家中所有孩子皆入學的,可領補貼。
幼學一開,大齊的各府各郡,從此貧兒也可入學,大街上再看不到白日嬉戲的頑童荒費時光了。
不必人人都學聖賢書,畢竟考取功名的人還是少數。但人人識字知禮,乃是教化之根本。
這是這一年春天。新年剛過,太子遊曆回京的第二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太子伴讀廣昌侯之子十三歲的苑廣華,在鬧市縱馬,不慎傷了路人。人已經押送有司,廣昌侯去歲病逝,其夫人隻此一子,聽聞可能流刑,大慟,進宮,哀哀向太子求情。太子感念她母子情深,卻亦知道法理不可廢,遂與皇上道,“廣華是急著進宮赴兒臣之約,才傷及了路人。論起來,他本無心,兒臣卻也是難辭其責。如今他若服刑,留下老母一人,孤苦傷心,實不是孝道。兒請求與廣華分責。”
劉詡淡淡道,“如何分責?你的伴讀們何止一人?若都有急事要見太子,便可在鬧市縱馬?若他日你登基為帝,分派下去的,哪件又不是急務呢?是不是大家都可在這京都裏策馬而行,而不必擔心被責,因為有了過錯,也有陛下分擔?”
這話挺重。元忻隻是太子,他日為帝這樣的話,怎麽也不能這樣討論。元忻卻張著澄澈眼睛看著劉詡,“上行下派,兒臣若發旨意,必會量才,量力而行,何況大臣們亦都是國士,怎能個個都無故妄行呢?”
劉詡皺眉,“你治理朝堂,不是靠法理,而是要靠個人的修養?”
元忻知道這話繞進了死胡同,他垂下眼睛,沉了一會兒,“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兒臣始終堅定信,法理之外,還有人情。說到底,法,不過是治國的手段,人的權衡,才是最主要的。”
劉詡看著他的眼睛,剛滿八歲的孩子,眼裏閃著堅定的光,卻又不淩厲,潤澤澄清。
劉詡垂下目光,滯了好久,“好,此事便交與忻兒吧。”
“謝母皇。”
當日太子微服,出宮去了苦主家裏……
幾日後,判決定下。苑廣華鬧市縱馬傷人致殘,免去他太子伴讀的職位。滿十六歲後,驅逐出京。因其母孤苦無依,便準其攜家眷同行。苦主因他縱馬致殘,生活無依,苑廣華需盡贍養義務。
苦主是年近五十的老者,妻早亡,膝下隻有一個兒子,因無一技之長,隻以賣菜為生。太子親至他家,悉心問顧,又替苑廣華許諾。隻看他家有何要求以彌補苑廣華的過失。商議妥當後,苦主撤告。
判決一下,以戴忠信為首的言官們,群情不滿,紛紛上本。在皇城裏,天子腳下,竟然敢鬧市縱馬,實是不敬皇權。這罪名太大,太子在朝上聽政時,就開口駁了幾句。言官們轉而上本指責太子禦下不嚴,枉顧法理。
“如果往後有案,都似太子這麽個斷法,還要律法何用?”禦使們道。
這罪名更大,直指太子難堪一國之明君。
慎言在朝下,找到戴忠信,深切懇談,希望禦史們不要再揪住太子不放。
戴忠信比六年前穩重老成不少,他深深地看著慎言。這是慎言頭一回私下裏找他,為的卻是要他徇私留情。看著慎言深鎖的眉頭,戴忠信一下子就心軟了。他長長歎氣,“言相,這回苑廣華的案子,若是別人辦的,也就罷了。可他是太子,將來的國君,處事不公,不依法理,這朝事,若都是這樣和稀泥,咱們大齊早晚要亂套的。”
“忠信是與中宮大人不對付,但那是私怨,他這些年在外征戰,雖戰功顯赫,但若有咎,我必參他,可他若潔身自好,我也不會無故找茬。可太子不同,他既是儲君,便被萬民矚目。在處理這案子時,他從沒把自己當主審過。悲憫之心是難能可貴,此案處理的也是皆大歡喜,可道理就是道理,律法不容侵犯。”
“這次大人親自出麵,忠信便撂開手,不過……”戴忠信沉吟了下,“太子這性子,從小到大,便是這樣,以後也難改。若再有類似事件,他和言相你意見定然相左。就像此次,言相你對太子讓了步。可再有下次,你該做何選擇?”
慎言沉吟無語。
在陛下寢宮,劉詡麵對太子,也是無語。
“這就是忻兒所說的分責?”劉詡指指麵前厚厚的一疊奏本。
“大家注意力都轉到兒臣身上,廣華壓力便小些。”元忻很坦蕩。
劉詡怔了怔,“你是這麽想的?”
“嗯。兒臣其實明白,做一國之君,應著眼大事,大局,胸中有大策略,可兒臣也希望能珍惜每個身邊人。兒臣多擔當些,便能兼顧,有何不可?”
劉詡點點頭,“忻兒你重情重義,是個真君子。可君子成不了有為的帝王。”她點了點麵前的奏本,“這些本章裏,把道理翻來覆去說得很明白,你拿去研讀吧。”
元忻閃了閃大眼睛,親手捧起厚厚的一疊。
“忻兒,”劉詡叫住往外退的兒子,從她的角度望過去,八歲的元忻,身量還未長開,圓圓的小臉還有可愛的嬰兒肥,但身板挺直,神色清明,閃亮的大眼睛在粉嫩的小胖臉上,象兩汪清澈湖水。她不由軟下聲音,“忻兒,你保住了身邊珍惜之人,全了自己的情義,可換來的是你的臣子們的猶疑和猜忌,失去的是國士們的心。現下你還小,大家不會揪住一個孩子的善心做文章,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你坐在母親的位置上時,你要做一個什麽樣的帝王,趁現在,你多想想吧。”
“是。”元忻垂目,緊了緊手中的奏本,退了下去。
午後。劉詡召慎言。
慎言進了寢宮,看見劉詡正倚在矮榻上看書。
“參見陛下。”
“坐吧。”劉詡拉慎言坐在身邊。見慎言目光落在案上,劉詡擺手道,“禦史的這些日子的折子,都拿給忻兒看了。”
“太子還小,頭一次主理,難免不周,是慎言提點不當。”慎言低聲。
劉詡搖頭,這小家夥,雖然本性是純良的,可也特別有主意。慎言慣會攬過上身。這次事,她都勸不回元忻,慎言更是有心無力。
“八歲親政的皇上,史上有之。就別說別的,單看赫蒙家那個小子,就比忻兒老練不少。”
慎言眸光微閃,“廣華一去,伴讀便少了一人,陛下回京已經提過赫蒙世子好幾遍了,難道是要召他進京?”
“先前忻兒是不同意的。”劉詡擲下書,“不過這回由不得他了。”
“也做伴讀?”
“倒有點擔心忻兒掌控不了他。”劉詡遲疑。
“中宮大人那……”
劉詡擺手。戶錦帶著尚天雨,野到了大雪山那邊去。回報說,山那邊有大片內海,草場,隻有稀少的放牧人遊居。他們倆還要帶人深入腹地去看看。
從春節開始,便一車車地往京裏運送雪山之外的地方特產。琳琅滿目的物品,還有奇怪的動物植物,每回聽說中宮大人的車隊來了,都會引得滿城人去年新鮮。他還來信問策,是通商,還是征服?
“這兩人玩得倒是開心,丟下煩心事給了我們。”劉詡不滿地哼。
慎言出神地看著她生動的表情,“等忻兒親了政,雪山那邊的事宜也定妥了,陛下也可去玩賞一番。”
劉詡神往了一陣,長長歎息,瞧如今這情勢,且得期待一陣呢。
“喔,今日禦史們的折子突然沒有了。”劉詡狀似無意。
慎言垂目,“陛下請恕臣自專之罪。”
“果然是你找了忠信。”劉詡看著斂目的慎言,不知說什麽好。她的內閣首輔能左右言官中的帶頭人,這麽容易招陛下忌諱的力量,慎言不掩也不藏,就這樣坦然擺在她眼前。不能不說,這是他最聰明、最妥當也是最信賴的表達方式。
“不過你找了戴忠信讓禦史收聲,確實有些著於痕跡。戴忠信這小子,這些年越發的眼裏揉不下沙子,看他一惱,連你也參了。”劉詡到底不輕不重點訓了他幾句。說起來慎言在朝中,並不是一手遮天。有政敵的政客,才是正常的。就像是朝堂,有政黨、有幫派,才是常態。
慎言未語,隻抬起目光,柔和的眉眼掛滿淡然笑意。
“怎麽?”劉詡示意他得把話往心裏去。
“無妨。他縱使參了臣,也是送到陛下案上。陛下心裏拿得穩,臣有什麽可怕?”
“哎。”劉詡撫額失笑。他的首輔明不明白?公事、私事,混在一起說,總是會讓人,心動神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