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竹簍拒敵


    我有一計,定可破敵。


    ――張靈甫


    在敵人的瘋狂進攻下,羅店鎮內的數百間房屋也多被飛機和大炮轟毀,大火燒毀。


    整個羅店鎮已經成為無險可守之地,不占據地利的和武器裝備處於優勢的日軍血拚,是不智之舉。


    8月29日午夜近0時,陳誠、羅卓英來電,命51師、67師、174旅,兩師一旅撤出羅店,保存實力。


    撤退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慌撤亂跑,不僅可能會變成一場大潰退,更會被日軍追擊、屠戮。


    江南水鄉,不怕敵人的坦克、汽車、摩托車等機械化部隊,但是鬼子有騎兵隊,兩條腿跑路的人,能跑過鬼子騎兵的四條腿嗎?


    8月29日午夜,整個羅店失守,51師退守雙草墩、閘北一帶,雙草墩是兩個相隔五六百米的小高地,海撥三四十米。小高地的背後是一個大集市,南北商貨都在這裏匯聚,戰前很是繁榮,不過現在商民逃亡一空,這裏已成了一片冷清、死寂之地。


    為如何阻擋鬼子的騎兵部隊,耀武特意召開了軍事會議。


    “倭賊來勢洶湧,羅店是守不住了,按照上峰的意圖,我們必須撤退,撤要撤得穩當,不能產生意外的損失,但是對麵驕橫的日軍第3師團騎兵聯隊(聯隊長為星善大郎中佐),是不會輕輕鬆鬆地讓我們撤走的,如何能穩當地撤走,請大家各抒己見。”王耀武簡單明了地交待了開會的目的。


    3營營長胡豪說:挖寬挖深壕溝,以阻敵跨越。


    這是以前用過的老辦法,效果並不理想,因為敵人大炮一轟,戰壕被夷成平地,寬溝深壕幾乎等於了平地,所以大多數人不讚成這種費力勞神的做法。


    306團團副劉振武說:集中炮火猛轟敵人騎兵。


    這個想法有其可行性,但實施起來有許多困難。一是大炮集中有可能被敵人遠程重炮擊毀;二是我方炮彈有限,每門山炮一天僅配彈9發,全師6門山炮所有炮彈加起來也僅隻60多發炮彈,而這些全部家當你還不能一次用盡。因此大家也認為這不是一個上好的辦法。


    左一個主意不行,右一個設想被否定,大家苦無良策,一時無語。


    這時,隻見後排座位上一人騰地站起來道:“我有一計,定能破敵。”眾人循聲看去,見是305團張靈甫團長。


    張靈甫是一個善於捕捉戰機、後發製人的人,像今天的這場戰前碰頭會,他看見大家七嘴八舌、意見提得差不多而且一個個被否定之後,才開始顯山露水,以示高人一等。


    看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張靈甫的兩道劍眉一揚,幹幹脆脆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本人昨日到雙草墩集市上走了一圈,發現這兒曾是木炭交易的大市場,現在這裏人走店空,隻剩下成山一樣的炭簍子堆積在商家的院子裏。倘使我們把這些竹簍收集起來,擺在陣前,敵騎兵經過,必然陷蹄於炭簍之中,甩不掉,跑不動,最終隻會倒蹶挨打!”講完,張靈甫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好!這倒是個簡便易行的妙計!”151旅旅長周誌道首先為自己的部下叫好!


    王耀武也點了點頭。


    雖然張靈甫平時發表的一些奇談怪論常常為眾人所不屑,但這一回大家認為他的奇招可以一試,反正也不花什麽成本唄!


    次日一早,日方陣地上升騰起一隻熱汽球,高高觀測著我布防情況,指揮其炮兵轟擊。


    沒有任何意外,10來分鍾之後,敵人的炮彈像冰雹一樣呼嘯而來,爆炸後濺起的土塊、水珠如禮花一般飄灑在空中。51師的官兵在和第3師團的作戰中經驗越來越足,敵人進攻的套路已被他們摸得一清二楚,當敵人炮兵攻擊的時候,他們大多被疏散到後方;當敵人炮火停歇之後,他們迅速到戰壕邊、彈坑裏隱蔽起來,準備迎擊敵人步騎兵的進攻。成千上萬隻竹簍雖然破損不少,但多數仍橫躺在陣前百十米的地方。


    已經截獲了國軍撤退密電的日軍果然派出了騎兵聯隊,在機槍的掩護之下,第3聯隊的騎兵如衝出樊籠的野獸呐喊著奔向51師的陣地,他們驕橫地高視著前方,凶神惡煞地高舉著手中的馬刀。


    愚蠢的支那豬,你們以為用幾個爛竹簍就能擋住我們的鐵蹄嗎,你們馬上就會為此付出代價的。日軍騎兵聯隊第一小隊的小隊長森野少尉一邊在馬上揮舞著戰刀,一邊驕橫地想道。


    200米,180米,150米,120米,“嘣!嘣!嘣!嘣!”,轉眼之間,日本騎兵像是中了邪氣似的,一撥一撥地倒下去,一排一排地壓過來,後麵踩著前麵,立著的踏著倒地的,人馬相疊,馬叫人嚎,400多騎兵大多困在炭簍陣中,死傷枕籍。


    3營營長胡豪早已按捺不住痛快的心情,副團長邱維達的衝鋒命令剛一出口,他就如離弦之箭,帶著隊伍撲了過去。


    積壓多日的怒火如迸發的岩漿,噴向那擠成一團的仇寇,步槍、機槍、手榴彈一齊對準那堆待宰的困獸。


    全營官兵如出籠猛虎似的衝了過來,失去了戰馬的日軍,有的連忙爬起來往後麵逃去,有的跳起來妄圖頑抗。


    在後麵壓陣的一名步兵指揮官見勢不妙,立刻指揮一個小隊的日軍衝過來接應,一小隊日軍步兵跌跌撞撞地踩踏著馬匹和同伴的身體擁了上來。


    一名日軍大尉縮頭縮脖地在後麵哇哇叫,卻揮舞著手槍逼士兵們衝鋒。


    胡豪立刻命令輕機槍連長:“紀鴻儒,給我把那個揮手槍的鬼子打掉!”


    隨著紀鴻儒一聲響亮的回答,機槍的火舌噴了出去,那名日軍大尉被割倒在地。


    敵人怪叫著衝了過來,扔過來的手榴彈鋪天蓋地,像一陣冰雹雨似的。


    而三營多數士兵的子彈已經打光,手榴彈也用完了,機槍連換彈夾都來不及,胡豪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弟兄們,撿起敵人的手榴彈扔回去,還給他們!”關鍵時刻,一排少尉排長程邦基大叫著,衝去出去,拾起一顆手榴彈扔了過去。於是,十多名國軍勇士衝出來拾起日本鬼子扔過來的手榴彈又還給了他們,有的怕來不及還一次就撿兩顆手榴彈扔回去。


    一聲聲爆炸之後,在敵人騎兵的屍體上又壘起了一層步兵的屍體。


    敵人的進攻完全被挫敗。


    可就在這時一顆手榴彈扔到了程邦基的腳下,轟地一聲,程排長整個人被炸飛了起來。


    胡豪趕忙撲過去一看,把邦基抱到了懷中。重傷的邦基有氣無力地道:“營長,我不行了,不要管我,……把日本強盜消滅……”程排長圓睜虎目,說著還推了一下胡營長,但是邦基的手突然一鬆,就此犧牲。


    胡豪義憤填膺,大叫道:“弟兄們,幹死小鬼子們!為死去的兄弟報仇!”


    隨著一片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國軍戰士端著刺刀,揮舞大刀,衝入敵群。在重疊的死屍旁,跪下了五名雙手平舉槍投降的鬼子。


    這場戰鬥下來,除100多鬼子逃脫之外,第3師團的騎兵聯隊損兵200多名,折馬300多匹。師團長藤田進緊急從國內調來一批人馬之後,其騎兵聯隊才慢慢恢複戰鬥力。


    因為羅店失守,jiangjie石的德籍總顧問法肯豪森建議重新部署防務:


    左翼集團:專轄羅店正麵,由吳淞經過羅店,陳誠為總司令,行營設在外岡,指揮所設在嘉定,下轄第11、14、51諸師,及56師一團。


    左右兩集團統歸第三戰區副總司令顧祝同節製,行營設在昆山,第6、57、67師為總預備隊。黃埔右岸以及上海以南各部隊,歸嘉興方麵集團司令部指揮,該司令部與顧祝同,統屬於第三戰區總司令馮玉祥。


    8月30日上午,馮玉祥下令,將下轄第9、10集團軍進行分配。任命陳誠為左翼軍指揮官,霍揆彰為副指揮官,下轄霍揆彰第14師、王耀武第51師;任命劉和鼎為江防守備軍司令官,俞濟時為副指揮官,下轄李樹森第67師,58師,第57師作戰區總預備隊。


    淞滬戰場上,國軍一個團、一個旅,甚至是一個師的和日軍拚光,打光。經曆惡戰的各支部隊已經折損嚴重。


    9月1日,為便於指揮,應付惡戰,以jiangjie石為首的司令部決定成立以軍為單位的部隊。51師和58師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4軍,俞濟時任首任軍長,下轄四旅(151,153,172,174旅)八團。共2.1萬人。


    戰事緊急,成軍儀式一切從簡。


    在浙江一處叫作三岔鎮的小鎮上,陳誠、軍級、師級長官和來自八個團的兩名主要長官和兩名代表,共計五十二人參加了成軍儀式。


    陳誠作了兩分鍾的簡短講話,代表最高軍事委員會授予了俞濟時軍旗和大印。俞濟時作了一分鍾的講話,然後帶領全軍主要長官和代表共五十人進行了宣誓。


    最後,陳誠說:“我宣布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正式組建成立!”


    幾百發鞭炮齊鳴,同時,鳴槍六十響。


    至此,一支抗日王牌軍在血雨腥風中誕生了。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恐怖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