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瓜分戰果


    抗戰勝利了,我請兩位長官到我家裏去吃老鼠,保管讓你們北方人吃得不想走啦。――盧醒


    “我家公勇真有出息,又在看書了?”母親陳吳氏剛盛了一碗涼水端過來。


    “公勇啊,你要好好念書,以後我們老陳家出狀元,光宗耀祖就靠你了。”在一邊抽著旱煙袋的父親道。


    “行了,公勇還小,不要要求他這麽多,我家公勇這麽壯實,又這麽聰明,將來一定很厲害。”母親摸著公勇的頭道。


    “公勇,你又調皮了,男子漢大丈夫,不許欺負女孩子,把手掌伸出來,打五下!”公勇的私塾先生、鎮上的老學究衛文和道。因為十歲的公勇弄來了兩條毛毛蟲驚嚇身邊的女同學,而受到了戒尺打手的懲罰。


    父母的音容笑貌和啟蒙恩師的嚴加管教逐漸在公勇的腦海中浮現起來。


    很快,父母的聲音變成了淒厲的慘叫,恩師衛文和的聲音也變成了被吊死前的悲呼。


    衛文和因為家中也有五十多畝田地,而被hong軍絞死。父母和恩師的惡耗傳來,陳公勇麵朝家鄉長跪不起,眼裏流著淚,心裏流著血,有一種想大哭一場的衝動,此仇不報、何為大丈夫啊!


    公勇毅然踏上了回鄉的路。臨別上車時,淚流滿麵的他,不忍回頭,他知道他的她已經傷心欲絕。回到縣裏,找到在民團當營長的舅舅,陳公勇扛起了一杆“老套筒子”。然而,民團本一盤散沙,官兵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又武器陳舊,全無戰法,幾年的剿匪竟敗多勝少,讓他深感失望。直到參加中央軍、跟了團長張靈甫,他的眼界和軍政素質才得到極大提高。先打小鬼子,再去打紅軍,就像老子今天這樣“噠噠噠”地橫掃一切!


    陳公勇抱著機槍不停地掃射,幾近瘋狂,連“停止射擊”的口令都沒有聽到。“排長!排長!戰鬥結束了!”身邊的弟兄們忙對著他耳朵大聲喊道。陳公勇這才仰起臉來:“這麽快仗就打完了?老子才打了幾個彈匣啊?”他還覺得沒過足槍癮。


    今晚這一仗,的確快速、利落。輕狂冒進的日軍被突然出現的305團打得丟盔棄甲。半小時不到,敵人就在陣地前遺屍四百多具、丟棄坦克兩輛後倉皇而逃,又遭到團主力的迫擊炮火攔截,吃虧不淺。打掃戰場時,光是繳獲的“大家夥”就有坦克兩輛、輕重機槍二十多挺、擲彈筒三十多個、75毫米野炮三門。可惜,兩輛坦克中,一輛掉進溝裏,弄不起來,張靈甫說幹脆炸了。另外一輛雖已損壞,但炮塔尚可隻使用,還有幾十發炮彈,盧醒說他以前在南京集訓時擺弄過英國的烏龜殼,看明天能不能把它當炮台用。至於小鬼子其他的武器裝備,弟兄們隻收集了手榴彈,抬回去了幾十匹被打死的軍馬,晚上宵夜,明天還可以再飽吃幾頓,別的就懶得要、也不屑於清點了,等陳公勇想起來應該留把軍刀作紀念時,卻已經晚了,這些刀啊、槍啊什麽的全都被扔進了太湖裏。


    弟兄們得勝回朝,又有馬肉宵夜,個個勁頭十足,除留在陣地上放哨、值班的以外,其餘的都圍在炊事班裏,屠宰的屠宰,劈柴的劈柴,燒火的燒火,比做年夜飯還熱鬧。


    聽說團座這邊“起簍子”了,蔡仁傑的電話就打過來,乖乖隆地隆啊,光野炮就有三門,嚷著要過來喝慶功酒、吃紅燒馬肉。張靈甫把額頭一拍,說俺這是咋的了,怎麽把你這個漢口拐子給忘了,忙吩咐盧醒帶上一個排的弟兄,將繳獲的戰利品和打死的馬匹分出三分之二,送給防守錫澄線的團主力。三門野炮就得送去兩門,盧醒雖然舍不得,但也二話沒說,遵命而去,他知道本團上一次在曹王廟的斬獲,除了留下四門迫擊炮以外,大都上交了軍部,補充給了消耗過大的兄弟部隊,並沒有留下多少,三個營的武器裝備都很可憐。


    說起國軍的武器裝備,令人心酸。當時,在中華任軍事總顧問的前德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上將,曾計劃以德軍模式和裝備整編國軍六十個師,但抗戰一爆發,中德兩國的友好合作被迫中斷,全國隻整編完成了二十個師,而真正意義上的德式師隻有宋希濂的第36師、王敬久的第87師、孫元良的第88師、桂永清的教導總隊、孫立人的稅警總團等9個單位。


    然而,即使如此,一個約兩萬人的標準德式師也隻有一個炮兵營、一個戰防炮連和一個高射炮連,即6門75毫米山炮、4門37毫米戰防炮、6門20毫米高射炮,雖然團裏還配屬有迫擊炮連和小炮連,也就是82毫米迫擊炮裝備和20毫米索羅通機關炮各6門而已。


    而張靈甫的305團是補充團,裝備就更差,每排隻有一挺輕機槍,好在軍座俞濟時麵子大,俞軍長既是委員長的外甥,又出自於德式師,才讓第三戰區給305團配備了一個加強的機炮連:6門迫擊炮和6挺重機槍,後來張靈甫在三岔路下令輕裝突圍時,忍痛丟光這些重火器,第三戰區也如數撥付。


    與國軍相比,倭寇簡直武裝到了牙齒!除擁有強大到可以向美國叫板的空軍、海軍以外,它的一個甲種師團近三萬人,直屬炮兵、輜重、工兵、騎兵聯隊各一個,下轄旅團兩個,旅團下轄聯隊兩個,聯隊下轄步兵大隊三個,大隊再下轄步兵中隊四個。就是不算各步兵聯隊、大隊的火炮數量,僅師團直屬的炮兵聯隊就擁有36門75毫米山炮和12門120mm榴彈炮。此外,日軍還有大量獨立建製的坦克、工兵、炮兵等兵種,如擁有24門150毫米榴彈炮的野戰重炮聯隊,而國軍則在這些方麵幾近空白,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了。


    這也就是為何一聽到望亭這邊小有斬獲,蔡仁傑就說張靈甫起了簍子的原因。“起簍子”一語,是老武漢人的特色方言:江漢平原到處都是水田、湖塘,鱔魚多,捕魚人用一種特製的竹篾簍子放進田頭塘邊,鱔魚鑽進去卻爬出不來,所以起簍子就意味著收獲、意味著發了財、賺了錢,有一種興奮、羨慕和恭賀的意思。而國軍一個裝備最好的師也隻6-8門山炮,現在我們一下子就繳獲了3門,這怎麽不讓蔡仁傑興奮、羨慕和恭賀呢?當盧醒帶著弟兄們送來一大半戰利品後,蔡仁傑更是喜出望外,又搖起電話,想對團座表示一下感謝,電話那頭報告道,團座到鎮子裏去找茴香、八角去了,說是沒有這些佐料,馬肉就燒得不進味。


    “走吧,蔡副團長,我們到團座那裏消夜去。”盧醒熱情邀請道。


    "走!還沒有吃過馬肉咧!”蔡仁傑抓起鋼盔,往頭上一扣,和盧醒就出了地堡。


    不過讓蔡仁傑感到遺憾的是,也許是因為茴香、八角沒有找到,這馬肉燒得並不像牛肉那樣好吃,而且吃得也不舒心,日軍被打了一悶棍後,氣急敗壞,從晚上八、九點鍾就開始炮擊,竟整夜不停,雖說是漫無目標的泄憤性炮擊,卻讓人提心吊膽。


    盧醒也是第一次吃馬肉,南方人麽,平日裏連馬都很少見。可這馬肉看上去和牛肉差不多,但肉質粗糙,怎麽燒都燒不爛,還有些酸味。


    見大家吃得直皺眉頭,張靈甫就在一邊搓著手、撓著頭,好象這馬肉不好吃全是他的責任一樣,一個勁地解釋道:如果放了茴香、八角、花椒,那味道就好多了,隻是現在老百姓都疏散了,鎮子裏空了城,中藥鋪也關了門,實在是找不到這些佐料,又說等抗戰勝利了,就接諸位回陝西,去嚐一嚐咱西安有名的燉牛肉、燉羊肉,就是用茴香、八角、花椒燉爛的,用饃夾著吃,那一個鮮、一個美呀,保管讒死你們。


    蔡仁傑笑道:“團座三句話就有兩句是饃和餃子。”


    盧醒接著團座的話說:“等抗戰勝利了,我請兩位長官到我家裏去吃老鼠,保管讓你們北方人吃得不想走啦。”


    張靈甫“哈哈”地大笑起來:“得得得,我們吃了老鼠,那貓吃啥呀?”


    蔡仁傑也“嘿嘿”地笑著說:“真是奇怪,我怎麽成北方人了?本人走也,再不走,你說不定把我也給北伐了!”說著,放下筷子,趕緊往自己陣地上奔。本來日軍一打炮,他就坐不住了的。盧醒接身也走了,說是要找幾個以前當過工人、會修機器的弟兄,去擺弄那日軍的坦克。臨走時,為不掃團座興,還抓了幾大塊馬肉,用鋼盔端著出了掩蔽部。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恐怖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