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全殲失敗
大辱安能忍,茲仇永勿忘。――程潛
以上各點,如果不加以改正,抗戰終歸是要失敗的。――王耀武
土肥原,你這次應該完蛋了吧,驕狂的日本大本營,你們終將為你們的狂傲而付出慘痛的代價。薛嶽一邊抽著煙,一邊盯著地圖在心中盤算道。
就在蔣介石、薛嶽謀劃著如何收攏繩索,縛住土肥原的時候,另一場意外又出現了!防守歸德(今商丘)阻敵增援土肥原的黃傑第8軍在敵先頭部隊接近陣地時,竟擅自撤兵,望風而逃!
黃傑於28日擅自率第40、第24師退向柳河、開封,將第187師留防商丘。
187師副師長唐浩明向師長彭林生道:“師座,黃達雲太不夠意思了,他的稅警總團改編成的部隊,他就拉著跑,而把我們留下來和日軍血拚,真讓弟兄們心寒啊!”
彭林生這員曾經在淞滬戰場上打得勇猛的戰將也覺得很是痛心,說:“我師在淞滬戰場上已經拚得夠慘了,現在全師都隻有三千多人馬了,武器不全,居然不給我們補充,還要叫我們守此絕地,以三千人馬對戰日寇二萬人,唉。”
“師座,我們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在中央和黃達雲眼中,我們都是後娘養的,要讓日本人把我們全部消滅啊,就是要抗日,也得給我們師留點火種啊。”一邊的參謀長張淑民勸道。
“師座,西邊三百裏外就是gongdang的地盤,老頭子實在欺人太甚,或者我們拉起隊伍投gongdang去,跟著他們,還不是照樣打鬼子!”旅長謝錫珍道。
彭林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29日拂曉,師長彭林生率第187師退走,1個營有骨氣的國軍官兵在堅持了不到兩小時戰鬥後,歸德被日軍占領。
黃傑字達雲,長沙人,黃埔1期生。黃傑的軍旅生涯建樹不多,但在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和後來的蔣馮閻中原大戰中,他兩次保護蔣介石逃離險境,救駕有功,終於促成了他的平步青雲。黃埔1期的畢業生總計650人,升遷最快的當數胡宗南,其次便是黃傑。
胡宗南是蔣介石和陳誠的老鄉,得天獨厚,戰功也不賴,黃傑則靠的是“救主之恩。”然而“救主”時奮不顧身的人,“救國”時未必能傾心盡力,黃傑就是這樣的人。
日軍輕取要地商丘,正在圍攻14師團的國軍腹背受敵,陷入被動。黃傑逃跑的“理由”竟然是電台被炸,無法與第一戰區聯係。一個軍就因這個可笑的“理由”而跑了,這個理由,甚至比韓複榘棄守濟南的理由更加荒唐。
打跑黃傑第8軍的是日軍第16師團的前鋒部隊。其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和第5師團長阪垣征四郎、第10師團長磯穀廉介及第14師團長土肥原賢二一樣,都是號稱熟諳中華文化的“中華通”。但這個外表頗具文人氣質的儒將,實質上卻是殘橫到極點的屠夫。南京大屠殺的三大元凶,除了鬆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穀壽夫之外,另一個就是他中島今朝吾。
同時,貫台日軍第2師團派出五千餘人渡過黃河支援土肥原師團。老蔣致電程潛:日軍主力已突破歸德(商丘),我軍有陷入包圍之險境。放棄對土肥原師團包圍,全軍撤至平漢線以西。
程潛痛苦萬分,把電報遞給薛嶽,遙望窗外的天空,黯然長歎:“大辱安能忍,茲仇永勿忘。”
黃傑丟失歸德的消息讓薛嶽驚得半天沒回過神來,水煙杆在他手裏顫抖著掉到地上,他也渾然不覺。“我**的黃達雲!你這不是在我心窩裏插刀子嗎!”他氣得拍桌大罵。薛嶽知道他已經永遠失去全殲日軍甲種師團的機會了。
同樣地,懲處報告遞到了軍委會。同樣地,蔣介石依然是聲調高、下手輕,與桂永清稍有不同的是,黃傑除被撤職之外,還被關了半個月的禁閉。
黃傑被關了起來,但他卻打開了潘多拉的蓋子,讓魔鬼潮水般地向豫東湧來。
(鵬雲曰:後來,老蔣全麵失敗當了一個守島翁。跟他任人唯親,對嫡係獎罰不明,有過舍不得對嫡係重罰,是有重要關係的。)
薛嶽隻得把剛叼到嘴裏的土肥原這塊肥肉吐了出來,急令全線後撤。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一片朦朧的青灰色籠罩了大地,同樣罩住了行進一天疲憊不堪的部隊。
“哎,撤退,撤退,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啊!”薛嶽長籲短歎、心煩意亂。
這時,兵團參謀長從後麵趕了上來,報告道:“司令,前麵就是府店了,這兒距洛陽隻有五六十裏地,明天兵團部即可到白馬寺。”
薛嶽從長長的沉思中醒來,望望車外漸漸變黑的天色,吩咐道:“今晚暫住府店,明天務必趕到白馬寺。”
蘭封會戰結束後,在總結會戰經驗教訓是,老蔣問王耀武:“佐民啊,你的51師在蘭封會戰中打得不錯,你對我軍未能將土肥原師團全部殲滅是如何看的呢?”
這一問剛好把王師長的一肚子怒氣激發了,他略一沉思道:“校長,我認為這次我方十多萬大軍未能消滅日軍二萬人的師團,主要是因為隴海線戰事存在謊報誇大敵情;互相推諉,不肯向前,縱橫聯絡太差,秩序異常混亂,畏敵如虎,致使機會喪失;不追擊堵截,丟失重要據點等,使我軍一敗塗地,我的151旅突擊隊在攻入三義寨後,就是由於後續部隊畏敵如虎,不肯向前而歸於失敗的。”
接著,王耀武誠懇地說:“以上各點,如果不加以改正,抗戰終歸是要失敗的。”
老蔣聽完後,久久默然不語。其實,老蔣也很難,他沒有真正的統一guomin黨,黨內派係林立,對嫡係處罰重了吧,傷了嫡係的心,沒人來替自己效忠、賣命了,處罰不重的話,又難以服眾。真是對有過的嫡係,輕不得,重不得,隻能適當懲罰,鬱悶!這就造成了1948年至1949年的惡性循環,嫡係沒種的打敗仗都知道不會殺頭,就不會和敵人死拚,而其它派係見老蔣你如此處事不公,何必還要搭乘你這條快要沉沒的破船,起義吧。
整個蘭封會戰(包括豫東作戰)至此結束。中華軍隊總計傷亡約7萬人。日軍總計傷亡約2.6萬人,僅日軍第2師團在6月29日於徐州開追悼會時,有姓名的戰死人員即達7451人。
蘭封會戰結束後,各軍分頭轉移、撤退:宋希濂軍向密縣轉移;胡宗南軍團(附36師、109師)向汜水、鞏縣轉移;李漢魂軍向禹縣、郟縣轉移;桂永清軍向洛陽轉移;黃傑軍向襄城、葉縣轉移;俞濟時的74軍向泌陽轉移。
6月初,睢縣、蘭封相繼失守,鹿邑、柘城淪入敵掌,豫東已成了日本人的跑馬場;6月6日,開封陷落,平漢路已抬眼可望。
許昌危急!鄭州危急!包圍土肥原的薛嶽10萬大軍也危在旦夕!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大辱安能忍,茲仇永勿忘。――程潛
以上各點,如果不加以改正,抗戰終歸是要失敗的。――王耀武
土肥原,你這次應該完蛋了吧,驕狂的日本大本營,你們終將為你們的狂傲而付出慘痛的代價。薛嶽一邊抽著煙,一邊盯著地圖在心中盤算道。
就在蔣介石、薛嶽謀劃著如何收攏繩索,縛住土肥原的時候,另一場意外又出現了!防守歸德(今商丘)阻敵增援土肥原的黃傑第8軍在敵先頭部隊接近陣地時,竟擅自撤兵,望風而逃!
黃傑於28日擅自率第40、第24師退向柳河、開封,將第187師留防商丘。
187師副師長唐浩明向師長彭林生道:“師座,黃達雲太不夠意思了,他的稅警總團改編成的部隊,他就拉著跑,而把我們留下來和日軍血拚,真讓弟兄們心寒啊!”
彭林生這員曾經在淞滬戰場上打得勇猛的戰將也覺得很是痛心,說:“我師在淞滬戰場上已經拚得夠慘了,現在全師都隻有三千多人馬了,武器不全,居然不給我們補充,還要叫我們守此絕地,以三千人馬對戰日寇二萬人,唉。”
“師座,我們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在中央和黃達雲眼中,我們都是後娘養的,要讓日本人把我們全部消滅啊,就是要抗日,也得給我們師留點火種啊。”一邊的參謀長張淑民勸道。
“師座,西邊三百裏外就是gongdang的地盤,老頭子實在欺人太甚,或者我們拉起隊伍投gongdang去,跟著他們,還不是照樣打鬼子!”旅長謝錫珍道。
彭林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29日拂曉,師長彭林生率第187師退走,1個營有骨氣的國軍官兵在堅持了不到兩小時戰鬥後,歸德被日軍占領。
黃傑字達雲,長沙人,黃埔1期生。黃傑的軍旅生涯建樹不多,但在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和後來的蔣馮閻中原大戰中,他兩次保護蔣介石逃離險境,救駕有功,終於促成了他的平步青雲。黃埔1期的畢業生總計650人,升遷最快的當數胡宗南,其次便是黃傑。
胡宗南是蔣介石和陳誠的老鄉,得天獨厚,戰功也不賴,黃傑則靠的是“救主之恩。”然而“救主”時奮不顧身的人,“救國”時未必能傾心盡力,黃傑就是這樣的人。
日軍輕取要地商丘,正在圍攻14師團的國軍腹背受敵,陷入被動。黃傑逃跑的“理由”竟然是電台被炸,無法與第一戰區聯係。一個軍就因這個可笑的“理由”而跑了,這個理由,甚至比韓複榘棄守濟南的理由更加荒唐。
打跑黃傑第8軍的是日軍第16師團的前鋒部隊。其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和第5師團長阪垣征四郎、第10師團長磯穀廉介及第14師團長土肥原賢二一樣,都是號稱熟諳中華文化的“中華通”。但這個外表頗具文人氣質的儒將,實質上卻是殘橫到極點的屠夫。南京大屠殺的三大元凶,除了鬆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穀壽夫之外,另一個就是他中島今朝吾。
同時,貫台日軍第2師團派出五千餘人渡過黃河支援土肥原師團。老蔣致電程潛:日軍主力已突破歸德(商丘),我軍有陷入包圍之險境。放棄對土肥原師團包圍,全軍撤至平漢線以西。
程潛痛苦萬分,把電報遞給薛嶽,遙望窗外的天空,黯然長歎:“大辱安能忍,茲仇永勿忘。”
黃傑丟失歸德的消息讓薛嶽驚得半天沒回過神來,水煙杆在他手裏顫抖著掉到地上,他也渾然不覺。“我**的黃達雲!你這不是在我心窩裏插刀子嗎!”他氣得拍桌大罵。薛嶽知道他已經永遠失去全殲日軍甲種師團的機會了。
同樣地,懲處報告遞到了軍委會。同樣地,蔣介石依然是聲調高、下手輕,與桂永清稍有不同的是,黃傑除被撤職之外,還被關了半個月的禁閉。
黃傑被關了起來,但他卻打開了潘多拉的蓋子,讓魔鬼潮水般地向豫東湧來。
(鵬雲曰:後來,老蔣全麵失敗當了一個守島翁。跟他任人唯親,對嫡係獎罰不明,有過舍不得對嫡係重罰,是有重要關係的。)
薛嶽隻得把剛叼到嘴裏的土肥原這塊肥肉吐了出來,急令全線後撤。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一片朦朧的青灰色籠罩了大地,同樣罩住了行進一天疲憊不堪的部隊。
“哎,撤退,撤退,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啊!”薛嶽長籲短歎、心煩意亂。
這時,兵團參謀長從後麵趕了上來,報告道:“司令,前麵就是府店了,這兒距洛陽隻有五六十裏地,明天兵團部即可到白馬寺。”
薛嶽從長長的沉思中醒來,望望車外漸漸變黑的天色,吩咐道:“今晚暫住府店,明天務必趕到白馬寺。”
蘭封會戰結束後,在總結會戰經驗教訓是,老蔣問王耀武:“佐民啊,你的51師在蘭封會戰中打得不錯,你對我軍未能將土肥原師團全部殲滅是如何看的呢?”
這一問剛好把王師長的一肚子怒氣激發了,他略一沉思道:“校長,我認為這次我方十多萬大軍未能消滅日軍二萬人的師團,主要是因為隴海線戰事存在謊報誇大敵情;互相推諉,不肯向前,縱橫聯絡太差,秩序異常混亂,畏敵如虎,致使機會喪失;不追擊堵截,丟失重要據點等,使我軍一敗塗地,我的151旅突擊隊在攻入三義寨後,就是由於後續部隊畏敵如虎,不肯向前而歸於失敗的。”
接著,王耀武誠懇地說:“以上各點,如果不加以改正,抗戰終歸是要失敗的。”
老蔣聽完後,久久默然不語。其實,老蔣也很難,他沒有真正的統一guomin黨,黨內派係林立,對嫡係處罰重了吧,傷了嫡係的心,沒人來替自己效忠、賣命了,處罰不重的話,又難以服眾。真是對有過的嫡係,輕不得,重不得,隻能適當懲罰,鬱悶!這就造成了1948年至1949年的惡性循環,嫡係沒種的打敗仗都知道不會殺頭,就不會和敵人死拚,而其它派係見老蔣你如此處事不公,何必還要搭乘你這條快要沉沒的破船,起義吧。
整個蘭封會戰(包括豫東作戰)至此結束。中華軍隊總計傷亡約7萬人。日軍總計傷亡約2.6萬人,僅日軍第2師團在6月29日於徐州開追悼會時,有姓名的戰死人員即達7451人。
蘭封會戰結束後,各軍分頭轉移、撤退:宋希濂軍向密縣轉移;胡宗南軍團(附36師、109師)向汜水、鞏縣轉移;李漢魂軍向禹縣、郟縣轉移;桂永清軍向洛陽轉移;黃傑軍向襄城、葉縣轉移;俞濟時的74軍向泌陽轉移。
6月初,睢縣、蘭封相繼失守,鹿邑、柘城淪入敵掌,豫東已成了日本人的跑馬場;6月6日,開封陷落,平漢路已抬眼可望。
許昌危急!鄭州危急!包圍土肥原的薛嶽10萬大軍也危在旦夕!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