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新兵刺頭
可能在下一場戰鬥中我就已經死了。在這場實力懸殊、科技落後敵人許多的戰爭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張靈甫
得人心者得天下?五或者近六成的時候確實如此,可古今中外還有四、五成的幾率證明並非是得民心者就一定能得天下。張靈甫心道。
張靈甫“嘿嘿”一笑:“得人心者得天下?秦國能滅六國,並沒有得到六國的民心,隻是秦國實行的是耕戰之法,糧足兵精,將士渴望殺敵立功。金朝和元朝把漢人視為奴隸和第四等賤民,金朝把南宋打得節節敗退,元朝反而一統了天下。李自成得到了民心,大勝明軍,清兵又大敗李自成。拿破侖政權倒台後複辟的波旁王朝並未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持。英國克倫威爾死後,複辟封建王朝的查理二世帶來了一係列自法國習來的行為和作風,生活奢靡,崇尚歡樂和縱欲卻隻獲得了上層貴族的支持,試問民心在何方?”
“嗬嗬……”劉記者一下子被問住了,他訕訕笑道:“您是學曆史的,本人甘拜下風。不過――”他繼續強調道:“gongchan黨的隊伍的確廉潔。”
“竊以為廉潔不廉潔,不在乎表麵文章。我也聽過從延安回來的同誌講,說他們那裏還不是衣分三色,食分五等,一樣有排場之處,為了給xxx的窯洞供暖,還專門挖有火道,從室外輸暖進去。煤耗比起幾個補丁。孰重孰輕?”
張靈甫友好地拍拍他的肩膀:“你呀。就是年輕氣盛呢,”
“也許是當記者以後,陰暗麵見多了吧,心裏憋氣呢。”劉記者換了一個話題,問道:“您看這場戰爭估計要打多久?我們會贏嗎?”
“贏,肯定會贏,本人充滿信心。隻是要打多久,暫無法確認。十年八載都有可能。”
“那抗戰勝利後,您打算做什麽?”劉記者又很感興趣地追問一句。
張靈甫望著遠處蒼茫的雲山,心如止水般地回答道:“等不到那時侯了,可能在下一場戰鬥中我就已經死了。在這場實力懸殊、科技落後敵人許多的戰爭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陳公勇返回部隊以後,剛好趕上五月上旬的反攻南昌。
**全憑輕武器攻堅,難度可想而知,第二十九軍軍長陳安寶中將陣亡,七十四軍曾一度殺到南昌近郊的新建、牛行,但終究是強弩之末。再也無力推進一步了。
五月九日,南昌會戰結束。參與此次會戰的第三戰區認為會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一)未能用奇襲出敵不意;(二)限於地形。無迂回鑽隙餘地,不能避免攻堅;(三)炮兵、工兵太少,步兵裝備不全,攻堅無力;(四)敵飛機活躍,並使用毒氣,我方損傷過大;(五)各師奉命限點攻擊,裝備不齊,動作不協調。
渡邊純一郎的混成旅團還未派上用場,南昌會戰就告結束,大日本皇軍以淩厲的攻勢,十天之內就拿下南昌,又擋住了支*那人的強力反攻。渡邊見狀樂不思蜀,不上戰場上了床,點了兩個名年輕貌美的軍妓,天天在九江城裏左擁右抱,花天酒地。七十四軍撤回贛北,主力沿幕阜山一線駐防。
在這期間,陳公勇和高敬還從長沙接回了一批來自長安的新兵。張靈甫再一次受傷的消息傳回老家以後,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震撼,質樸的家鄉父老以最實際的方式慰問英雄:將自己幾百名子第送進了七十四軍。新兵的學習和訓練,全交給他們兩人了。
這一批關中漢子儼然與張靈甫、劉奇一個樣:高高的個子、清瘦的麵龐,飽滿的鬥誌。隻經過幾天隊列操練,弟兄們站在稻場上便橫是橫、豎是豎,豎看是中流砥柱,橫看是鐵壁銅牆。陳公勇對此十分滿意,暗自讚歎他們不愧為大秦的傳人、旅座的鄉黨。
但他們中間也有一個刺頭,讓他很不爽。
這後生名字倒很規矩:常寧,那知道他是常常把陳公勇攪得不得安寧。
也不是說他怎樣刁鑽、橫蠻,而主要是有些散漫、張揚和江湖習氣,憑著自己出身綠林世家,懂些兵法,又有武功,便對一些基本的戰術訓練不屑一顧,成天嚷著要去前線真槍真刀幹他小鬼子一仗。
有抗戰熱情固然很好,但你至少得尊重教官、服從紀律吧?可他做不到。
陳公勇在前麵講解射擊的要領,什麽兩點一線啊、什麽打夜戰和近戰要把表尺定為“1”啊等等,他趴在地上不耐煩了,連連擊發空槍,搞得叮當直響,前後左右都朝他這邊看。陳公勇問他怎麽就扣了扳機,他回答說自己從小都會放槍,能左右開弓,不瞄即準。陳公勇沒和他較真,還和顏悅色勸他不要影響別人,可他安靜不了幾分鍾,便又指點起張三握槍的姿勢不對、李四的屁股翹高了、王二麻子的奶頭沒拉開。說到奶頭沒拉開的時候,他見別人沒聽懂意思,接著又解釋一句:“哎,就是槍栓沒拉開”,於是新兵們便哄堂大笑,覺得把槍栓說成是女人的奶頭真他媽絕了,直到陳公勇扳起臉才安靜下來。
把槍栓說成“奶頭”、天黑說成“撂簾子”打掃戰場說成“翻秧子”,像這樣一些江湖上的黑話,常寧張口就來。他從家裏帶來一把駁殼槍,為了炫耀自己,一到“撂簾子”沒事的時候,便將軍裝敞開,把槍插在腰間的皮帶上,有時候還要挽起袖子、或者把手插進軍褲口袋裏四處閑逛亮相,引來同伴一片羨慕聲後他就心滿意足了。
高敬見他粗通文墨,還為他和一批有文化的新兵開小灶,上軍事理論課,如何利用地形、使用地圖等等,常寧剛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後來越聽越沒勁,那一圈一圈的等高線看得他暈暈糊糊,渾身不舒服,七扭八扭的。陳公勇看見他這個樣子終於煩了,說你的板凳上有釘子呀,怎麽就坐不住呢?常寧並不知道他以前當過中校營長,見他隻掛了一副上士領章,以為他頂多是個老班長,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他站起來抱著胳臂很輕蔑地說:“拿紅藍鉛筆指指戳戳頂逑用,我隻知道兩個人打架,我扯誰的後腿,誰就得趴下。”
嘿嘿,還知道扯人家後腿!這小子狂是狂,也還聰明,看來是塊生鐵,得重新回爐,千錘百煉,敲掉他的自大,才能打出好鋼。陳公勇於是上前挑戰道:“聽說你武功不錯?咱倆過過招,如何?”
麵對人高馬大的陳公勇,他毫不怯陣:“比就比!”
兩人在稻場上擺開架勢,四周圍滿看熱鬧的新兵和老百姓。
比武是鬥誌鬥勇的較量。陳公勇雖然從未練過武功,但摔交他會呀,而且體魄強健、經驗又豐富,對付個把武林中人還是有把握的。而常寧在他對麵側身舉拳跳動著,尋思對方塊頭大,耐力想必持久,自己得速戰速決,於是首先出招,虛晃一槍的同時,飛起一腳踢過來。陳公勇撥開他的拳頭,不料左腿挨了重重一擊,打得他連連後退,觀眾們頓時發出一聲驚呼,常寧趁勢閃電般撲上,陳公勇趕緊站穩重心,側身橫跨,以右臀擋住一記掏心拳後,利用對方向前的衝力,順勢揪住其胸口,再一弓腰左手抓住其左小腿,一下子就把他扛了起來,然後旋轉一圈便將他摔翻在地。
“不算不算!”常寧一屁股爬起來,不服氣地嚷道:“你塊頭大,自然占優勢,我們比槍法!”
看見他從軍衣裏麵抽出駁殼槍,陳公勇一拱手說:“本人打機槍沒問題,比手槍甘拜下風。不過,天外有天,請高教官與你一試高低如何?”“行!誰怕誰呀?”常寧覺得自己多少贏回了一點麵子,於是昂起頭拿目光四處巡視找高敬。
“我來也、來也!”高敬鑽出人群。“你說我們怎麽比?”
“打天上的飛鳥!”
於是一大幫人又熱熱鬧鬧來到一片山林旁,正是傍晚時分,一群老鴉從遠方飛來,常寧舉手就是兩槍,果然彈無虛發,兩隻老鴉從天而降,小伢們歡呼著紛紛撒腿跑去揀。“怎麽樣?該你了。”常寧得意地衝著高敬說,見他沒有帶槍,還很是自豪地把自己的駁殼槍遞給他。高敬擺擺手,說他要用左輪,便從陳公勇手上接過他的佩槍,等另一群歸巢的鳥飛過來,他身體側轉,兩腳分開,以雙手持槍的最佳射姿,對準目標穩穩地扣動了扳機,一聲槍響,一彈雙鳥!竟有兩隻鳥帶著紛飛的羽毛應聲墜地,圍觀的人群不由得發出熱烈的叫好聲。(未完待續。。)
可能在下一場戰鬥中我就已經死了。在這場實力懸殊、科技落後敵人許多的戰爭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張靈甫
得人心者得天下?五或者近六成的時候確實如此,可古今中外還有四、五成的幾率證明並非是得民心者就一定能得天下。張靈甫心道。
張靈甫“嘿嘿”一笑:“得人心者得天下?秦國能滅六國,並沒有得到六國的民心,隻是秦國實行的是耕戰之法,糧足兵精,將士渴望殺敵立功。金朝和元朝把漢人視為奴隸和第四等賤民,金朝把南宋打得節節敗退,元朝反而一統了天下。李自成得到了民心,大勝明軍,清兵又大敗李自成。拿破侖政權倒台後複辟的波旁王朝並未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持。英國克倫威爾死後,複辟封建王朝的查理二世帶來了一係列自法國習來的行為和作風,生活奢靡,崇尚歡樂和縱欲卻隻獲得了上層貴族的支持,試問民心在何方?”
“嗬嗬……”劉記者一下子被問住了,他訕訕笑道:“您是學曆史的,本人甘拜下風。不過――”他繼續強調道:“gongchan黨的隊伍的確廉潔。”
“竊以為廉潔不廉潔,不在乎表麵文章。我也聽過從延安回來的同誌講,說他們那裏還不是衣分三色,食分五等,一樣有排場之處,為了給xxx的窯洞供暖,還專門挖有火道,從室外輸暖進去。煤耗比起幾個補丁。孰重孰輕?”
張靈甫友好地拍拍他的肩膀:“你呀。就是年輕氣盛呢,”
“也許是當記者以後,陰暗麵見多了吧,心裏憋氣呢。”劉記者換了一個話題,問道:“您看這場戰爭估計要打多久?我們會贏嗎?”
“贏,肯定會贏,本人充滿信心。隻是要打多久,暫無法確認。十年八載都有可能。”
“那抗戰勝利後,您打算做什麽?”劉記者又很感興趣地追問一句。
張靈甫望著遠處蒼茫的雲山,心如止水般地回答道:“等不到那時侯了,可能在下一場戰鬥中我就已經死了。在這場實力懸殊、科技落後敵人許多的戰爭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陳公勇返回部隊以後,剛好趕上五月上旬的反攻南昌。
**全憑輕武器攻堅,難度可想而知,第二十九軍軍長陳安寶中將陣亡,七十四軍曾一度殺到南昌近郊的新建、牛行,但終究是強弩之末。再也無力推進一步了。
五月九日,南昌會戰結束。參與此次會戰的第三戰區認為會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一)未能用奇襲出敵不意;(二)限於地形。無迂回鑽隙餘地,不能避免攻堅;(三)炮兵、工兵太少,步兵裝備不全,攻堅無力;(四)敵飛機活躍,並使用毒氣,我方損傷過大;(五)各師奉命限點攻擊,裝備不齊,動作不協調。
渡邊純一郎的混成旅團還未派上用場,南昌會戰就告結束,大日本皇軍以淩厲的攻勢,十天之內就拿下南昌,又擋住了支*那人的強力反攻。渡邊見狀樂不思蜀,不上戰場上了床,點了兩個名年輕貌美的軍妓,天天在九江城裏左擁右抱,花天酒地。七十四軍撤回贛北,主力沿幕阜山一線駐防。
在這期間,陳公勇和高敬還從長沙接回了一批來自長安的新兵。張靈甫再一次受傷的消息傳回老家以後,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震撼,質樸的家鄉父老以最實際的方式慰問英雄:將自己幾百名子第送進了七十四軍。新兵的學習和訓練,全交給他們兩人了。
這一批關中漢子儼然與張靈甫、劉奇一個樣:高高的個子、清瘦的麵龐,飽滿的鬥誌。隻經過幾天隊列操練,弟兄們站在稻場上便橫是橫、豎是豎,豎看是中流砥柱,橫看是鐵壁銅牆。陳公勇對此十分滿意,暗自讚歎他們不愧為大秦的傳人、旅座的鄉黨。
但他們中間也有一個刺頭,讓他很不爽。
這後生名字倒很規矩:常寧,那知道他是常常把陳公勇攪得不得安寧。
也不是說他怎樣刁鑽、橫蠻,而主要是有些散漫、張揚和江湖習氣,憑著自己出身綠林世家,懂些兵法,又有武功,便對一些基本的戰術訓練不屑一顧,成天嚷著要去前線真槍真刀幹他小鬼子一仗。
有抗戰熱情固然很好,但你至少得尊重教官、服從紀律吧?可他做不到。
陳公勇在前麵講解射擊的要領,什麽兩點一線啊、什麽打夜戰和近戰要把表尺定為“1”啊等等,他趴在地上不耐煩了,連連擊發空槍,搞得叮當直響,前後左右都朝他這邊看。陳公勇問他怎麽就扣了扳機,他回答說自己從小都會放槍,能左右開弓,不瞄即準。陳公勇沒和他較真,還和顏悅色勸他不要影響別人,可他安靜不了幾分鍾,便又指點起張三握槍的姿勢不對、李四的屁股翹高了、王二麻子的奶頭沒拉開。說到奶頭沒拉開的時候,他見別人沒聽懂意思,接著又解釋一句:“哎,就是槍栓沒拉開”,於是新兵們便哄堂大笑,覺得把槍栓說成是女人的奶頭真他媽絕了,直到陳公勇扳起臉才安靜下來。
把槍栓說成“奶頭”、天黑說成“撂簾子”打掃戰場說成“翻秧子”,像這樣一些江湖上的黑話,常寧張口就來。他從家裏帶來一把駁殼槍,為了炫耀自己,一到“撂簾子”沒事的時候,便將軍裝敞開,把槍插在腰間的皮帶上,有時候還要挽起袖子、或者把手插進軍褲口袋裏四處閑逛亮相,引來同伴一片羨慕聲後他就心滿意足了。
高敬見他粗通文墨,還為他和一批有文化的新兵開小灶,上軍事理論課,如何利用地形、使用地圖等等,常寧剛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後來越聽越沒勁,那一圈一圈的等高線看得他暈暈糊糊,渾身不舒服,七扭八扭的。陳公勇看見他這個樣子終於煩了,說你的板凳上有釘子呀,怎麽就坐不住呢?常寧並不知道他以前當過中校營長,見他隻掛了一副上士領章,以為他頂多是個老班長,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他站起來抱著胳臂很輕蔑地說:“拿紅藍鉛筆指指戳戳頂逑用,我隻知道兩個人打架,我扯誰的後腿,誰就得趴下。”
嘿嘿,還知道扯人家後腿!這小子狂是狂,也還聰明,看來是塊生鐵,得重新回爐,千錘百煉,敲掉他的自大,才能打出好鋼。陳公勇於是上前挑戰道:“聽說你武功不錯?咱倆過過招,如何?”
麵對人高馬大的陳公勇,他毫不怯陣:“比就比!”
兩人在稻場上擺開架勢,四周圍滿看熱鬧的新兵和老百姓。
比武是鬥誌鬥勇的較量。陳公勇雖然從未練過武功,但摔交他會呀,而且體魄強健、經驗又豐富,對付個把武林中人還是有把握的。而常寧在他對麵側身舉拳跳動著,尋思對方塊頭大,耐力想必持久,自己得速戰速決,於是首先出招,虛晃一槍的同時,飛起一腳踢過來。陳公勇撥開他的拳頭,不料左腿挨了重重一擊,打得他連連後退,觀眾們頓時發出一聲驚呼,常寧趁勢閃電般撲上,陳公勇趕緊站穩重心,側身橫跨,以右臀擋住一記掏心拳後,利用對方向前的衝力,順勢揪住其胸口,再一弓腰左手抓住其左小腿,一下子就把他扛了起來,然後旋轉一圈便將他摔翻在地。
“不算不算!”常寧一屁股爬起來,不服氣地嚷道:“你塊頭大,自然占優勢,我們比槍法!”
看見他從軍衣裏麵抽出駁殼槍,陳公勇一拱手說:“本人打機槍沒問題,比手槍甘拜下風。不過,天外有天,請高教官與你一試高低如何?”“行!誰怕誰呀?”常寧覺得自己多少贏回了一點麵子,於是昂起頭拿目光四處巡視找高敬。
“我來也、來也!”高敬鑽出人群。“你說我們怎麽比?”
“打天上的飛鳥!”
於是一大幫人又熱熱鬧鬧來到一片山林旁,正是傍晚時分,一群老鴉從遠方飛來,常寧舉手就是兩槍,果然彈無虛發,兩隻老鴉從天而降,小伢們歡呼著紛紛撒腿跑去揀。“怎麽樣?該你了。”常寧得意地衝著高敬說,見他沒有帶槍,還很是自豪地把自己的駁殼槍遞給他。高敬擺擺手,說他要用左輪,便從陳公勇手上接過他的佩槍,等另一群歸巢的鳥飛過來,他身體側轉,兩腳分開,以雙手持槍的最佳射姿,對準目標穩穩地扣動了扳機,一聲槍響,一彈雙鳥!竟有兩隻鳥帶著紛飛的羽毛應聲墜地,圍觀的人群不由得發出熱烈的叫好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