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湘北勝敵


    勿驕矜,勿懈怠,光大戰績,用集大勉,至深企盼。――激ang激e石


    10月上旬,薛嶽斷定日軍撤退後,向各部隊發出命令:“湘北正麵各部隊以現在的態勢,立即向正麵之敵猛烈追擊,務必於崇陽、嶽陽以南地區捕捉之。”


    一聲令下,各路大軍窮追猛打,日軍倉惶逃去。


    10月中旬,陳誠電告老蔣:


    我49軍於長壽街陣地突破後,協同增援第20軍沿途夾擊南犯之敵,敵於排樹港、毛家嶺、米溪廠、漿市街、花門廠等處迭遭重創。乃到長壽街、南鍾市一帶,敵已饑疲,不堪一擊,分頭鼠竄。湘北之敵經我第3、6、9、15、22、77、95、107、195等師於新牆河、汨羅江逐次抵抗,消耗極重,進至長沙、金井、福臨鋪、橋頭驛之線,已氣挫力竭,無力再進,是時奉新西犯之敵被我74軍側擊,斷其歸路後,其一部經甘場擬竄銅鼓,遭我第1集團軍堵擊;一部經九仙場擬竄修水及西犯山口,遭我第20集團軍堵擊;被圍於郭城之區域,拚力掙紮,仍無以解圍。贛北、鄂南雙方之敵既不能策應湘北之敵作戰,乃被我軍各個擊破,或殲滅或潰散,不得已而全線退卻。我軍乘勝追擊,於10月10日進至新牆河,恢複9月14日前之原來態勢。


    白崇禧向激ang激e石報告:由薛嶽將軍獨斷決定並指揮的此次湘北會戰,取得了戰略和戰役的全勝。殲敵4萬多人,其中少佐以上倭官40多名。獲槍炮、輜重數以千計。(對於殲滅日軍的數量。有誇大的嫌疑。比較真實的是日軍傷亡共計1.6萬至2.1萬人之間)


    第一次長沙大捷的消息在陪都重慶被炒得火熱。


    長沙大捷,長歌當哭。


    十個月前,日軍僅僅攻占嶽陽,一把火就在慌亂中燒掉大半個長沙城,而現在倭寇真的來襲,卻遭**當頭一棒,反差如此之大,怎不叫人悲喜交加!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次大捷,正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德軍閃擊波蘭,勢如破竹,而東方戰場的勝利再一次宣告世人:侵略者是注定要失敗的。


    老蔣被著出乎意料之外的勝利陶醉了。


    他興奮不已,早把薛嶽抗命之事拋到了九霄雲外。他現在需要的就是這麽一種刺激。在他這個東亞地區孤獨的反法西斯統帥來看,這是多麽不容易。


    因此,在給薛嶽的賀電中,激ang激e石的欣慰之情洋溢於字裏行間:“此次湘北大捷,全國振奮。誠是為最後勝利之佐證,而對於人民信念、國際視聽。關係尤钜。駿烈豐功,良深嘉慶具是指揮有方,將士用命,無任嘉勉,所有此役有功人員,希切實查明評報,其死傷官兵,並應查報,以憑獎恤,自茲勝利初基業已奠立,我將士之責任愈重,務望勉勵所部,格外戒慎,倍加努力,勿驕矜,勿懈怠,光大戰績,用集大勉,至深企盼。”


    (國民政府和何應欽也發了電文,見文後,不花錢。)


    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淪陷區民眾,更是揚眉吐氣。十月十八日,香港《大公報》發自上海的報道《孤島的國慶》稱:“自從租界當局限定懸旗的日子以後,孤島上已經四五個月不見國旗了。正當湘北大捷聲中,青天白日旗又滿街飛舞,激動每一個人的熱情,吐出一口窒懸已久的長氣。”


    兩個因素令日軍發動第一次長沙會戰,其一是納粹德國與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如果日本要對蘇聯動手,蘇聯就能調出大部分軍隊來與日軍作戰;另外日本關東軍剛剛在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聯紅軍擊敗,因此希望在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以恢複士氣。結果小鬼子的如意算盤打空了。


    那麽,這一仗究竟是國民黨軍勝利了,還是日軍勝利了呢?


    從當時國民黨方麵的宣傳看,顯然是將己方作為勝利者。而岡村寧次在其回憶錄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甚至連國民黨方麵把此次會戰冠之以“長沙會戰”的名稱,都認為是不準確的。他說,第11軍的作戰原案中並沒有一定要占領長沙的提法,而是要在贛江與湘江之間打擊中**隊,若作戰進展順利則相機攻占長沙,因此,如何有日軍兵敗長沙一說?在岡村寧次那裏,這次會戰被稱為“湘贛會戰”,並認為他才是勝利者。


    當時的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處副處長兼作戰科長趙子立,1984年曾撰文指出:“此次會戰,我軍是逐次抵抗,且有既設陣地可供利用;日軍是攻者,常暴露於我陣地之前,其傷亡不會比我軍少。據實而論,隻能算是一個‘平局’。說是‘長沙大捷’,有些誇張。”


    有學者曾指出:此次會戰,從日軍進攻開始,至日軍主動撤退告終,戰場全局的主動權基本上操之於日方。戰鬥結束後,雙方軍隊都回到原有陣地。因此,就會戰局部而言,雙方未分勝敗。但從抗戰的全局而言,卻是對中方有利。日軍要消滅第9戰區主力的目的未達到,反而消耗了自己不少兵力和武器,並退回原陣地。而中國方麵判斷日軍將進攻長沙,為此做好了萬一長沙不守的多種準備,所以將日軍未能攻到長沙而退卻視為勝利。(雲某個人認為是中方小勝了一仗)


    1939年11月2日,溪口鎮。


    溪口,一個景色秀麗的山鄉小鎮,激ang激e石的故裏。這兒沒有工廠礦山,也沒駐軍隊,更不具備任何戰略意義。


    這天,卻有成群的翅膀上塗著紅太陽的飛機光臨。它們在小鎮上空悠閑自得地盤旋打轉,從天上飽覽了四明山,雪竇山和曹娥江的湖光山色之後,回過頭來便對小鎮進行轟炸、掃射。


    激ang激e石故居豐鎬房和激ang激e石與宋美齡回鄉時居住的別墅文昌閣,炸成了一片廢墟。


    無數平民百姓在敵機炸彈的爆炸聲中痛苦掙紮。


    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的華語教師黃某等六人成為日機炸彈下的新鬼。黃老師的一條腿被炸飛致鄰家的屋頂上。


    激ang激e石的前妻、蔣經國的生母毛氏夫人,在轟隆的爆炸聲中,掙紮著從病床上爬起來往外逃。當她跑到後宅大牆邊時,正遇一架敵機俯衝投彈,院牆轟塌,毛氏被埋在牆下。待敵機去後,人們才將她從牆下扒出,隻見她的一條腿被炸斷擱在一邊,肚腹被彈皮劃開,腸子流到地上,渾身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正在湖南衡山召開第二次南嶽軍事會議的激ang激e石得到電報後其感情上的衝擊可想而知。在激ang激e石看來,日軍此舉無疑是惱羞成怒後,找他這個中**隊的統帥進行報複,無疑是要挖他激ang激e石的祖墳。


    激ang激e石氣得牙幫咬得咯咯響,但在將領們麵前,卻竭力掩藏住痛苦和憤怒。他叫在江西省任保安處少將副處長兼贛州專員的大兒子蔣經國趕回家去料理喪事,自己則在南嶽繼續主持軍事會議。


    一天會議下來,激ang激e石得以在住所獨處。悲痛和仇恨的怒火一起攻上心頭,他在頭腦裏盤算著一場大的反攻,這念頭越來越強烈,他真想馬上給各戰區下個命令,傾其老本跟日本人拚個死活。(未完待續。。)


    ps:國民政府電文:“薛長官伯陵勳鑒:此次寇犯湘北,關係戰局綦重,該長官指揮有方,所部忠勇效命,殲除頑敵,保障全湘,捷報傳來,舉國歡慶,應即複電嘉慰,並飭傳諭所屬,益加奮勉……”


    何應欽電文:“長沙薛長官伯陵兄:湘北會戰,經獲全勝,捷音傳來,良深欣賀,吾兄指揮有方,殺敵致果,厥功無偉,敵人遭此慘敗,心膽俱寒,仍希再接再厲,奮邁前進,以獲全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恐怖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