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天網恢恢
蒼天有眼,多虧有老鄉來報告,暴露了這股鬼子的行蹤。――陳公勇
3月17日,贛北防區指揮所,羅卓英正在皺著眉頭察看地圖。據剛才的戰況報告,第20軍右翼陣地方麵日軍進攻速度較快,南路日軍已渡過錦江,在曲江兵分三路,主力西進坑裏村,另兩路分向獨城、後港方麵進擊。
變化比計劃快,情況已經變得比計劃的複雜,現在必須堵住南路日軍。
那該抽調哪部分部隊去堵住小鬼子呢?唯一可以調用的隻有計劃用於中路拒敵的74軍了。
羅卓英猶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命令王耀武從三個師中抽調一個師火速增援南線。
接到命令後,王將軍馬上派李天霞率第51師在豬頭山和憨鼓嶺實施堵截。
氣勢洶洶的日軍以為突破錦江後就可以長驅直入,沒想到李天霞率51師通過急行軍,早已到達了預定阻擊陣地。
四周除了從遠處傳來的槍炮聲外,一切似乎很平靜。
51師隱蔽得很好,沒有被日軍的前哨部隊發現。
800米,500米,300米,鬼子兵慢慢進入了半環形陣地之內。
一聲令下,51師官兵同仇敵愾,居高臨下,槍彈齊發。日本被這突如其來的一陣胖揍,亂成一團,有的還沒反應過來,就已魂歸東瀛。手榴彈在鬼子中間炸開了花,迫擊炮彈帶著怒火呼嘯而至。炸得鬼子人仰馬翻。血肉橫飛。聽到進攻的衝鋒號。前沿官兵們躍出戰壕,殺聲震天,衝向亂成一團的鬼子兵。
日軍丟下了許多具屍體,被迫後退。
重整陣腳的日軍時而以重炮轟擊,時而發動衝鋒。有了重炮營的51師如法炮製,以重炮營還擊敵人,同時撤出陣地上的重傷員,掉預備隊進入陣地。戰鬥至黃昏時分。日軍未能再前進一步。
夜色降臨了,日軍不敢戀戰,乘著茫茫夜色,主動退出了戰場。
上高城外,海拔高百米的山丘綿亙數十裏,草深林密,隘口險峻,成為七十四軍五十七師和五十八師阻敵前進、聚殲日軍的理想地形。
五十七師和五十八師在逐次抵抗中,於3月20日進入核心陣地。
以我主力對敵主攻,一場決戰就要拉開帷幕。
五十八師由於師長廖齡奇離職集訓。去了重慶,張靈甫被任命為代理師長。重回戰場的他。每一個細胞都發出滅倭寇、建功業的強烈渴望。他知道,這種渴望不僅來自於他對國家的忠誠,還來自於陳芷若的期盼,因為他的血脈裏流著她的血。如今,他手上有整整一個師,理應比一個團長、一個旅長打得更好。
這天上午,滿滿一屋子將校正緊張趴在地圖上研究戰況、部署兵力。根據陳公勇他們的偵察情報:排成兩路縱隊的日軍,用騾馬拉著火炮,正繼續向我上高陣地開進,已於今天淩晨通過小界嶺,時間長達7小時。日軍兵力之雄厚,令大家暗自吃驚。
忽然,隨著一聲“長官救命啊”的喊聲,門“哐當”一下被推開,一個頭上纏著青布帕的中年農民跌跌撞撞撲進來,當堂跪下,伏地痛哭。
“是弟兄們欺負你了麽?”張靈甫用手杖敲了敲地。
“不不,是小鬼子!他們、他們不是人啊!!!”中年農民抬起頭,滿臉淚水和悲憤。從他斷斷續續的哭訴中,大家終於聽明白。原來,這位名叫曾有滿的老表,家住大屋灣,今天早晨,數不清的鬼子兵突然進了村,見男人就殺,見女人就奸,見東西就搶,曾有滿一家來不及逃避,老婆和兩個女兒就被鬼子兵堵在院子裏,他老婆一把將他推回屋裏,並死死拽住門,這才讓他跳出後窗。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再也聽不下去了,個個義憤填膺,174團2營營長明燦,一拍桌子叫罵道:“見死不救還叫什麽國家的武力、民族的先鋒!老子現在就帶部隊上去!”
“且慢!”張靈甫神情嚴峻,舉手一擺,示意眾人平靜下來。在老表剛才的控訴中,大家都被氣糊塗了,沒有一個人敏銳地發現新敵情。張靈甫用教鞭指點著地圖,以最簡潔的語氣說:“諸位,大屋灣位於上高以東、小界嶺以南,距我師陣地約三十公裏。這也就是說,除了今天通過小界嶺、開往上高的日軍以外,在我東南方向還尚有一股番號、人數不明之敵,而我由於集中兵力於上高以東,東南方向防線薄弱,若此處一旦被日軍突破,勢必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
一句話醍醐灌頂,眾人驚出一身冷汗,這才發現事態嚴重。
“蒼天有眼,多虧有老鄉來報告,暴露了這股鬼子的行蹤。”陳公勇感歎地道。
空氣驟然緊張。
蔡仁傑隨即反應過來,指著地圖上一個標高為120米的山峰,隻說了一句話、三個字:“雲頭山!”張靈甫是聰明人,點到即可,決策得由長官拿,倘若全說出來,就會顯得自己搶風頭,雖然老夥計並不會在乎這些微妙的人際關係。
雲頭山介於上高與大屋灣之間,為日軍包抄我軍側翼必經之地。對蔡仁傑的提醒,張靈甫果然作出迅速反應。
他拄著手杖站起來:“現在我命令――”
眾校尉頓時肅然而立。
“陳公勇!”
“到!”
“著你部由這位老表帶路,潛入敵後,以最快速度查清大屋灣之敵,伺機解救被擄姐妹!”
“是!”
“明燦!”
“到!”
“著你部立即搶占雲頭山,拒敵前進!”
“是!”
合著眾校尉聲一聲鏗鏘的應答聲,幾發炮彈在不遠處轟然爆炸。
上高城三麵環山,錦江從南麵繞城而過。
雨剛一停,七八十架敵機蜂擁而至,向上高縣城及縣城以東我下陂橋、石洪橋一線核心陣地輪番投彈,出動的架次之多,為淞滬會戰以來所罕見。隱蔽在城南的山林中,兩地雖相隔幾公裏,仍能感覺到腳下的震動感。顧不上吃中飯,弟兄們聞著蘿卜燒肉的香味,各自抓了一把炒米匆匆上路。
這是曾有滿第二次看見飛機。
前幾日,在鎮上賣柴,天上忽然飛來幾隻長著紅鼻子、畫著紅粑粑的大鳥,他起先還抬著頭看希奇,正納悶它們的翅膀為麽子不撲動時,從這些鳥的肚子裏就掉出很多亮閃閃的籮卜,一掉下來就爆炸,把兩層樓高的鎮公所都給掀翻了。
曾有滿現在想和弟兄們一樣,擺出一副很英勇的樣子,可兩條腿還是控製不住,直打哆嗦,走起路也就晃晃神。出發前,陳公勇怕他餓了,趕緊用荷葉給他包了一份中飯,他接過來卻沒有心思吃,旁邊有個弟兄就說,你要不吃就給我吃吧,於是他就把飯給了別人。
急行軍中,一個外號叫“八斤”的弟兄老掉隊,吃了那包荷葉飯,口渴,又趴在塘堰裏喝水,結果肚子馬上痛起來,吞服子彈火藥的土方子也不見效,三番五次夾著屁股往路邊跑。
明燦見他這付狼狽樣,恨不得一腳把他踹進茅坑裏。
明燦和盧醒一樣,也是一隻“九頭鳥”,湖北浠水人氏,1924年進入湖北陸軍第四旅,1931年任王耀武補充第一旅連長,曾在南京保衛戰中受過傷,後被保送到中央軍校高教班第六期受訓。
八斤塊頭不大,飯量特大,有一次和幾個弟兄下館子,大家劃酒猜拳,他一個人悶頭悶腦地吃了八斤飯。他這一外號即來源於此。別人掉隊無妨,八斤不能掉隊,這川娃子槍感很好,是全營打得最準的機槍手,往往第一顆子彈出膛,就能根據直覺判斷出彈著點。通常情況下,在800米有效射程上,輕機槍的點射誤差為上下1.4米、左右1.3米,而他卻可以縮小到半米之內。大凡有一點特長的,多多少少都有些這樣那樣的小毛病。飯量大當然不算,八斤的小毛病是喜歡賭錢,贏得輸不得,贏了就和大家一起海吃一頓,輸了就毛賴不認帳,最後鬧得雙方翻臉,大打出手。明燦每一次關他禁閉、揍他屁股,八斤總是當場叫饒,可管不了幾天依然舊病複發、我行我素。
等八斤再一次拎著褲子急急忙忙地從後麵趕上來的時候,明燦臉色鐵青,站在路上訓斥道:“老子信你的邪,還貪嘴不?你狗日的今天隻要晚上陣地一步,小心你項上人頭!”
軍法無戲言,作戰無力的官兵不是沒有槍斃過,連韓複榘總司令都判了死刑。八斤哭喪著臉,已經急得語無倫次了:“長官容我這一次吧,我決不拉稀擺帶。”話沒說完,又慌慌張張地閃到一邊去了。
他娘的!一邊忍不住拉稀,一邊還說自己決不拉稀擺帶。(未完待續。。)
蒼天有眼,多虧有老鄉來報告,暴露了這股鬼子的行蹤。――陳公勇
3月17日,贛北防區指揮所,羅卓英正在皺著眉頭察看地圖。據剛才的戰況報告,第20軍右翼陣地方麵日軍進攻速度較快,南路日軍已渡過錦江,在曲江兵分三路,主力西進坑裏村,另兩路分向獨城、後港方麵進擊。
變化比計劃快,情況已經變得比計劃的複雜,現在必須堵住南路日軍。
那該抽調哪部分部隊去堵住小鬼子呢?唯一可以調用的隻有計劃用於中路拒敵的74軍了。
羅卓英猶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命令王耀武從三個師中抽調一個師火速增援南線。
接到命令後,王將軍馬上派李天霞率第51師在豬頭山和憨鼓嶺實施堵截。
氣勢洶洶的日軍以為突破錦江後就可以長驅直入,沒想到李天霞率51師通過急行軍,早已到達了預定阻擊陣地。
四周除了從遠處傳來的槍炮聲外,一切似乎很平靜。
51師隱蔽得很好,沒有被日軍的前哨部隊發現。
800米,500米,300米,鬼子兵慢慢進入了半環形陣地之內。
一聲令下,51師官兵同仇敵愾,居高臨下,槍彈齊發。日本被這突如其來的一陣胖揍,亂成一團,有的還沒反應過來,就已魂歸東瀛。手榴彈在鬼子中間炸開了花,迫擊炮彈帶著怒火呼嘯而至。炸得鬼子人仰馬翻。血肉橫飛。聽到進攻的衝鋒號。前沿官兵們躍出戰壕,殺聲震天,衝向亂成一團的鬼子兵。
日軍丟下了許多具屍體,被迫後退。
重整陣腳的日軍時而以重炮轟擊,時而發動衝鋒。有了重炮營的51師如法炮製,以重炮營還擊敵人,同時撤出陣地上的重傷員,掉預備隊進入陣地。戰鬥至黃昏時分。日軍未能再前進一步。
夜色降臨了,日軍不敢戀戰,乘著茫茫夜色,主動退出了戰場。
上高城外,海拔高百米的山丘綿亙數十裏,草深林密,隘口險峻,成為七十四軍五十七師和五十八師阻敵前進、聚殲日軍的理想地形。
五十七師和五十八師在逐次抵抗中,於3月20日進入核心陣地。
以我主力對敵主攻,一場決戰就要拉開帷幕。
五十八師由於師長廖齡奇離職集訓。去了重慶,張靈甫被任命為代理師長。重回戰場的他。每一個細胞都發出滅倭寇、建功業的強烈渴望。他知道,這種渴望不僅來自於他對國家的忠誠,還來自於陳芷若的期盼,因為他的血脈裏流著她的血。如今,他手上有整整一個師,理應比一個團長、一個旅長打得更好。
這天上午,滿滿一屋子將校正緊張趴在地圖上研究戰況、部署兵力。根據陳公勇他們的偵察情報:排成兩路縱隊的日軍,用騾馬拉著火炮,正繼續向我上高陣地開進,已於今天淩晨通過小界嶺,時間長達7小時。日軍兵力之雄厚,令大家暗自吃驚。
忽然,隨著一聲“長官救命啊”的喊聲,門“哐當”一下被推開,一個頭上纏著青布帕的中年農民跌跌撞撞撲進來,當堂跪下,伏地痛哭。
“是弟兄們欺負你了麽?”張靈甫用手杖敲了敲地。
“不不,是小鬼子!他們、他們不是人啊!!!”中年農民抬起頭,滿臉淚水和悲憤。從他斷斷續續的哭訴中,大家終於聽明白。原來,這位名叫曾有滿的老表,家住大屋灣,今天早晨,數不清的鬼子兵突然進了村,見男人就殺,見女人就奸,見東西就搶,曾有滿一家來不及逃避,老婆和兩個女兒就被鬼子兵堵在院子裏,他老婆一把將他推回屋裏,並死死拽住門,這才讓他跳出後窗。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再也聽不下去了,個個義憤填膺,174團2營營長明燦,一拍桌子叫罵道:“見死不救還叫什麽國家的武力、民族的先鋒!老子現在就帶部隊上去!”
“且慢!”張靈甫神情嚴峻,舉手一擺,示意眾人平靜下來。在老表剛才的控訴中,大家都被氣糊塗了,沒有一個人敏銳地發現新敵情。張靈甫用教鞭指點著地圖,以最簡潔的語氣說:“諸位,大屋灣位於上高以東、小界嶺以南,距我師陣地約三十公裏。這也就是說,除了今天通過小界嶺、開往上高的日軍以外,在我東南方向還尚有一股番號、人數不明之敵,而我由於集中兵力於上高以東,東南方向防線薄弱,若此處一旦被日軍突破,勢必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
一句話醍醐灌頂,眾人驚出一身冷汗,這才發現事態嚴重。
“蒼天有眼,多虧有老鄉來報告,暴露了這股鬼子的行蹤。”陳公勇感歎地道。
空氣驟然緊張。
蔡仁傑隨即反應過來,指著地圖上一個標高為120米的山峰,隻說了一句話、三個字:“雲頭山!”張靈甫是聰明人,點到即可,決策得由長官拿,倘若全說出來,就會顯得自己搶風頭,雖然老夥計並不會在乎這些微妙的人際關係。
雲頭山介於上高與大屋灣之間,為日軍包抄我軍側翼必經之地。對蔡仁傑的提醒,張靈甫果然作出迅速反應。
他拄著手杖站起來:“現在我命令――”
眾校尉頓時肅然而立。
“陳公勇!”
“到!”
“著你部由這位老表帶路,潛入敵後,以最快速度查清大屋灣之敵,伺機解救被擄姐妹!”
“是!”
“明燦!”
“到!”
“著你部立即搶占雲頭山,拒敵前進!”
“是!”
合著眾校尉聲一聲鏗鏘的應答聲,幾發炮彈在不遠處轟然爆炸。
上高城三麵環山,錦江從南麵繞城而過。
雨剛一停,七八十架敵機蜂擁而至,向上高縣城及縣城以東我下陂橋、石洪橋一線核心陣地輪番投彈,出動的架次之多,為淞滬會戰以來所罕見。隱蔽在城南的山林中,兩地雖相隔幾公裏,仍能感覺到腳下的震動感。顧不上吃中飯,弟兄們聞著蘿卜燒肉的香味,各自抓了一把炒米匆匆上路。
這是曾有滿第二次看見飛機。
前幾日,在鎮上賣柴,天上忽然飛來幾隻長著紅鼻子、畫著紅粑粑的大鳥,他起先還抬著頭看希奇,正納悶它們的翅膀為麽子不撲動時,從這些鳥的肚子裏就掉出很多亮閃閃的籮卜,一掉下來就爆炸,把兩層樓高的鎮公所都給掀翻了。
曾有滿現在想和弟兄們一樣,擺出一副很英勇的樣子,可兩條腿還是控製不住,直打哆嗦,走起路也就晃晃神。出發前,陳公勇怕他餓了,趕緊用荷葉給他包了一份中飯,他接過來卻沒有心思吃,旁邊有個弟兄就說,你要不吃就給我吃吧,於是他就把飯給了別人。
急行軍中,一個外號叫“八斤”的弟兄老掉隊,吃了那包荷葉飯,口渴,又趴在塘堰裏喝水,結果肚子馬上痛起來,吞服子彈火藥的土方子也不見效,三番五次夾著屁股往路邊跑。
明燦見他這付狼狽樣,恨不得一腳把他踹進茅坑裏。
明燦和盧醒一樣,也是一隻“九頭鳥”,湖北浠水人氏,1924年進入湖北陸軍第四旅,1931年任王耀武補充第一旅連長,曾在南京保衛戰中受過傷,後被保送到中央軍校高教班第六期受訓。
八斤塊頭不大,飯量特大,有一次和幾個弟兄下館子,大家劃酒猜拳,他一個人悶頭悶腦地吃了八斤飯。他這一外號即來源於此。別人掉隊無妨,八斤不能掉隊,這川娃子槍感很好,是全營打得最準的機槍手,往往第一顆子彈出膛,就能根據直覺判斷出彈著點。通常情況下,在800米有效射程上,輕機槍的點射誤差為上下1.4米、左右1.3米,而他卻可以縮小到半米之內。大凡有一點特長的,多多少少都有些這樣那樣的小毛病。飯量大當然不算,八斤的小毛病是喜歡賭錢,贏得輸不得,贏了就和大家一起海吃一頓,輸了就毛賴不認帳,最後鬧得雙方翻臉,大打出手。明燦每一次關他禁閉、揍他屁股,八斤總是當場叫饒,可管不了幾天依然舊病複發、我行我素。
等八斤再一次拎著褲子急急忙忙地從後麵趕上來的時候,明燦臉色鐵青,站在路上訓斥道:“老子信你的邪,還貪嘴不?你狗日的今天隻要晚上陣地一步,小心你項上人頭!”
軍法無戲言,作戰無力的官兵不是沒有槍斃過,連韓複榘總司令都判了死刑。八斤哭喪著臉,已經急得語無倫次了:“長官容我這一次吧,我決不拉稀擺帶。”話沒說完,又慌慌張張地閃到一邊去了。
他娘的!一邊忍不住拉稀,一邊還說自己決不拉稀擺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