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半個月之前的二十二大,第一書記和東方同誌鬧得不是很愉快!”葉戈雷切夫看了幾個人一眼道,“我們的同盟有瓦解的危險,尤裏當時還在新地島,可能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我們兩黨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


    “我怎麽不知道,斯大林墓地的遷徙是我下令進行的!”謝洛夫的臉色相當難看,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多說,比起曆史上稍微仁慈的地方,可能就是謝洛夫嚴令不能開啟斯大林的水晶棺,沒有動裏麵的遺體。但結果是一樣的,偷墳掘墓就是偷墳掘墓,這件事情讓他相當惡心,狠狠地搖搖腦袋道,“關於我們和東方同誌的分歧,我還是那句話,絕對不能用辯論的方式解決,這次的二十二大的調子太高了,我們很可能辦不到第一書記的計劃。”


    “那如果我們在邊界地區部署幾隻部隊保持威脅,是不是可以讓東方同誌的腦袋冷靜一下!”謝米恰斯內開口道,“讓對方認識到和蘇聯的差距是很大的,可能就不會這麽激進!”


    “那至少要一百萬軍隊,有這麽一隻機動力量我可以策劃消滅土耳其了!”謝洛夫搖搖頭反駁道,“我們連對南斯拉夫都沒有辦法,還指望這種小手段讓東方同誌後退?可能會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現在可能全世界的共產黨都知道我們和東方同誌有明顯的分歧了,但從外人的角度來看,雙方的分歧仍然是可控的!”


    謝米恰斯內的辦法和曆史上勃列日涅夫的辦法差不多,那就是不打嘴跑直接擴充亞洲的部隊數量,中蘇對峙時期的蘇聯部隊雖然都是二線部隊。裝備也不怎麽樣,但那是以蘇聯歐洲前線的蘇聯四大集群作為對比的。照樣能吊打除了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如果中蘇分歧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可能用這種辦法進行威赫,但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兩黨的分歧已經全世界都知道,都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是第一書記一手養大了現在的不穩定因素!”葉戈雷切夫的話很明顯,目前蘇聯和東方同誌的分歧,源於赫魯曉夫的引狼入室,才造成了現在的尷尬局麵。


    “追究是誰的責任已經不重要了,同誌們不要在這方麵犯錯誤!”謝列平臉上露出思索之色道,“尤裏有一點說的很有道理,那就是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隻是又一個要自立門戶的南斯拉夫而已,算不上什麽大事!”


    “希望如此吧!”葉戈雷切夫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雖說這幾年兩個黨派的關係在轉涼,但事情演變到現在這個地步也不過就是短短兩年時間。也就隻有他們這些級別的幹部才稍微有一些這方麵的認識,很多地方幹部和人民還以為兩國的聯盟牢不可破呢。


    從親密無間到互相指責從征兆上算起來不過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這個時間有些太快了,快的一般人根本就反應不過來,甚至很多幹部還認為這是兩國領袖私人的矛盾,不得不說某些蘇聯人在這方麵有些天真。解決問題的辦法太硬缺少彈性。不過另一個國家也是一樣,這件事情上大哥別說二哥。


    “去年我和安德羅波夫同誌談過這個問題,當時安德羅波夫同誌組織了涉及所有盟國的龐大代表團,考察了中國很多一般情況下不為人知的地方!”謝洛夫緩緩的開口,看著梅夏采夫和戈留諾夫道,“如果你們需要在宣傳的時候用得到,我可以把涉及到的幹部名單交給你們。不過原則上我還是認為讓波蘭、羅馬尼亞那些國家去說。我們以轉載的形式報道一下就行了,姿態放高。對東方同誌的批評置若罔聞就可以了,這樣還能塑造出來對異議容忍的假象,但對待東歐國家必須要加緊控製!”


    “宣傳方麵的事情就交給我們,不過尤裏,你準備用克格勃怎麽做?”梅夏采夫問道,這時候就連謝列平、葉戈雷切夫、謝米恰斯內甚至隻對石油有興趣的季庫諾夫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謝洛夫的身上。


    “我們克格勃上任了新主席,用這個名義召開華約安全大會,統一對這件事情的步調,封鎖住關於我們兩黨之間分歧的消息!”謝洛夫想了一下補充道,“為了做好最壞的準備,以讓所有盟國內務部加上我們調集出來一批經費,采購輕工業產品。尤其是除了中國其他國家不生產的東西,有多少買多少……”


    這句話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謝列平不動聲色的問道,“尤裏,你不是說事情不會太嚴重嘛?為什麽要小題大做呢?”


    “對於黨務和政府部門事情不算太嚴重,但作為安全幹部我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一旦預估錯誤則馬上進行調整,絕對不能讓我們兩個黨的分歧影響到別的國家,看得見的地方我們的策略是相安無事一片和平,秘密戰線上先打壓了可能的不穩定因素再說!”謝洛夫一臉陰冷的模樣道,“全力開動的克格勃就是一架精密的壓路機,誰敢阻擋必將被碾壓的粉碎…”


    是在下輸了!謝列平一臉平淡的模樣掩蓋了自己心中的懵比狀態,涉及到這種安全範圍的不穩定因素,謝列平是不願意和謝洛夫深入討論的,因為自己這個助手在這方麵是決不妥協,就在自己正式卸任克格勃主席之後,還聽見謝洛夫派出一隻部隊去了非洲,到底是去幹什麽了誰都不知道。


    一群地位不低的幹部在一起聚會,所能談論的除了政局還是政局,關於二十二大的討論結束後,季庫諾夫的工作又成了眾人討論的對象,大家紛紛對季庫諾夫在石油工業部的工作表達讚賞。


    “從現在已經發現的地方來看,第三巴庫地區的石油儲量可能比第一和第二巴庫加起來的還要大,這次我們似乎發現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季庫諾夫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視,對於蘇聯來講石油買賣是經濟循環的重要一部分。


    要說賺了多少外匯,蘇聯沒了石油就不行了這種話,幹部階層是沒有多少人相信的。蘇聯的石油自己用是大部分,剩下要優先以低於市價的價格供應給華約盟國,最後以市場價格出口的分量連四分之一都不到。最後這一部分的利潤雖然很大,但也不能說蘇聯沒了這個部分的利潤就活不下去。說後世的俄羅斯是個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一點錯都沒有,但要說蘇聯現在是這樣,這種結論就有些偏頗了。連美國都不能說蘇聯工業不行,其他國家更加沒有這個資格。


    發現了一個重大油田對於蘇聯的經濟循環是絕對有好處的,這點毫無疑問。對於從安全領域上不太開心的季庫諾夫來講,石油工業部的經曆讓他輕鬆又安逸。本來不順利的工作也被他忘記到了九霄雲外。


    今年下半年謝洛夫從頭到尾都在忙著大伊萬的事情,不少事情都是伊特瓦索夫在做。除了一件事情,就是莫斯科的周圍的幾座蔬菜大棚基地,這個工程事關克格勃的麵子問題和莫斯科市民冬天的蔬菜供應。在平時冬季來臨時候,莫斯科的市麵上隻有圓白菜、洋蔥、土豆和胡蘿卜等有限的幾樣蔬菜供應,剩下的蔬菜需要從外地運進來,鑒於蘇聯的緯度問題,多樣的蔬菜在冬季就算是首都也不可能太多,這種生活謝洛夫倒不是完全沒有經曆過,在他上輩子生活的小鎮,記憶中十歲之前也差不多就是這種情況。


    經過將近半年的施工,紅軍的工程兵部隊親自上陣的情況下,加上克格勃一群麵癱臉的監督,莫斯科的蔬菜大棚基地工程作為一個政治任務,在年底之前完全投入運營。最早一批的大棚已經完工將近兩個月,在九月份之前就投入了使用。現在則是檢驗勞動成果的時候了……


    十一月一日,這座玻璃蔬菜大棚的外麵早已經進入到了零度以下,長達兩百米、寬三十米的玻璃蔬菜大棚當中,蘇聯整個的領導層的大部分人都在這裏,赫魯曉夫、科茲洛夫、蘇斯洛夫、米高揚、勃列日涅夫、波德戈爾內和福爾彩娃、等等。


    “這座蔬菜大棚基地占地七十平方公裏,和其他兩座稍小一些的基地將作為供應我們蘇聯首都的蔬菜供應基地使用!”引領著眾多蘇聯領導進入玻璃大棚中的謝洛夫摘下了雙手黑色的皮手套,用非常鄭重的口氣介紹道,“我們從荷蘭、聯邦德國、法國甚至美國取得的資料加上我們自己一些獨創的東西,當然還要感謝一些研究太陽能的科學家,最終製造而成了這座凝聚了人民智慧的基地,各位領導,眼前這一片代表生命的綠色表明,莫斯科六百萬人民群眾的冬季蔬菜供應問題,以後將不再是個問題……”(未 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鐵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鐵杉並收藏大時代19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