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中導條約對蘇聯和美國的核武器總量削弱作用有限,隻是雙方各自核武器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簽署不簽署隻有一定的象征意義,這就要提美國的地理優勢,蘇聯的中程導彈根本對美國沒有威脅,隻能威脅西歐。
蘇聯導彈打不到美國。而美國的中程導彈可以對蘇聯縱深國土進行打擊:“潘興-2”導彈以最大射程可打到莫斯科州,而陸基巡航導彈幾乎能打到烏拉爾。鑒於這種地緣戰略不對稱的形勢,莫斯科對用條約禁止這種導彈極為感興趣。而華盛頓則相反,根本不想簽訂這種條約,但受到來自美國社會和害怕歐洲大陸核對抗加劇的北約盟國的強大壓力。
所以對蘇聯和美國簽署中導條約最熱情的國家,是聯邦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這些歐洲國家,這些國家總有一種被蘇聯綁票的感覺,所以一直要求美國和蘇聯削減核武器。
這種心理就是,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戰略核武器互相對準對方,但不要以歐洲為戰場,反正對於美國和蘇聯來講,中程導彈本身隻是核武器庫當中不大的一部分。
從雙方削減的導彈數量上來看,蘇聯是非常吃虧的。因為蘇聯要削減的中程導彈數量是美國的兩倍多,當然這是有利有弊的事情,但從戰略角度看,即使蘇聯銷毀數量是美國的十倍,對蘇聯也是有利的:要知道,這意味著對它來說,戰略核威脅的一個組成部分消失了。而對美國本土來說,該條約沒有減少任何威脅。蘇聯的中程導彈本來就夠不到美國。
到了今天,談判已經斷斷續續持續了很多年,會議已經召開了一百多次。謝洛夫斷定美國根本不願意撤銷中程導彈,所以一直聯合烏斯季諾夫主張不談判,繼續對抗。
這當然不是謝洛夫的目的,他也想要解除中程導彈對蘇聯的威脅,可不能學習戈地圖不斷讓步來達成目的。相反要做出一副我優勢很大的樣子。七八年的談判當中,剛開始美國隻是認為蘇聯故作姿態,後來則發現蘇聯真的不準備談這方麵的事情。
裏根上台之後受到的壓力很大,尤其是廣場協議後,西歐希望裏根拿出一點誠意,不要讓蘇聯和美國對抗總是以歐洲作為人質。七八年來蘇聯一直都對這種不公平的談判不感興趣,裏根也願意做出這個姿態安撫歐洲。
不過麽?現在蘇聯不感興趣的姿態已經結束了,如果和平一直持續,中導條約對蘇聯來講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戰爭來臨,歐洲大陸上沒有部署核武器,蘇聯的會多麽高興。老子的坦克集團軍終於有用武之地了,剩下的短程導彈,連波蘭都夠不到,還想打蘇聯?
這個條約如果達成,隻有一個不利之處,就是有損謝洛夫的權威。不過總書記並不在乎,他留著中央主席團一群老人,就是害怕真出來幾個有能力的委員,會用這件事挑戰他。而吉洪諾夫這幾個人不可能……
謝洛夫和巴格拉米揚大將深談了這個問題,總是一個人憋著也是很難受的。按照目前的進度,發動戰爭進攻聯邦德國的幾率是零!就是零,蘇聯的坦克集團軍不能扛著這麽多中程導彈進攻,中程導彈就是蘇聯進攻的最大障礙。那些核大炮、核迫擊炮不在考慮之內。
這個曆史時空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因為蘇聯還快對美國的反攻針鋒相對,所以裏根的一些小動作並沒有派上用場,比如蘇聯擊落韓國民航客機、以及蘇聯的七小時核戰爭演習也沒有舉行,就是說本來的曆史蘇聯和美國的敵意從八十年代一點一點升級最後到達了百分之百,那現在就略過了升級的過程,直接到達了百分之七十。讓裏根的一些流氓動作沒有必要在施展。現在的敵意已經很夠分量了……
“其實西歐國家為什麽要這麽做,那些核武器是在保護他們。”巴格拉米揚大將搖搖頭,他是一個軍人,牽扯到太多層麵的事情他一時間還看不明白。
“因為中程導彈隻會讓西歐受到威脅,而美國沒事。最重要的原因,正常人是不會發動核戰爭的,冷戰都已經四十年了!”謝洛夫指著自己的鼻子道,“很多人都認為,我就是另一個赫魯曉夫,正好碰見了一個同樣愛表演的對手。我和裏根,就是一對精神病……”
以現在的形勢,沒有誰會放著好好地日子不過想著怎麽同歸於盡,可裏根覺得必須要削弱蘇聯甚至戰勝它,謝洛夫也是這麽認為的,除了他們兩個,其他國家的領導沒人這麽認為,反而認為兩個老大哥的命不好,出了這麽兩個人做最高領導人。
“說得好像你很了解裏根一樣!”巴格拉米揚大將笑了笑,還是覺得這件事天馬行空。
當然!謝洛夫沒有作聲,裏根是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思維方式,自己的姘頭最了解。
謝洛夫和裏根一直對和對方見麵毫無興趣,這不耽誤熱情的歐洲領導人不斷的牽線搭橋,如果中導條約真的能夠簽訂,兩人還真的免不了要見一麵。
年後總書記沒有馬上上班,而是去了一個非常秘密的試驗場,從維度上來講,這裏已經接近北極圈,是一塊連針葉林都不長的荒地。不過這裏仍然有一座不大的城市,隻是現在已經廢棄,所有的工作人員已經撤離。
這座小城原來是用來采伐金礦,在七十年代末期已經被廢棄,現在被廢物利用用來做試驗。因為靠近北極圈,這裏的溫度比莫斯科低得多,接近零下四十度。三百公裏之內沒有沒有任何一個居住點,可能會出現一些楚瓦什族人,但應該不會對他們造成危害。
如果城市也有生命的話,這座隻在軍事地圖上出現過的城市已經死了,廢墟不是一個廢車庫、一棟廢農舍,一座廢工廠,而是整座的城市,再過一段時間,城市建築、街道、的矽酸水泥被風化成了沙土,鋼材、型材被鏽蝕變成了金屬碎渣。村舍變成了木屑和泥土。
這座五年前被廢棄的城市還沒有到最後階段,至少很多建築都非常完整,簡單的維修過後就可以入住,當然冬天最好不要來,內衛軍可是費了好長時間才把凍住的供暖係統重新啟動,從窗子往外開,還能看見不遠處一座大樓層麵印刷的列寧圖像。
沒有運走的設備,廢舊型材、運動器材、卡瑪斯車、拉達車、莫斯科人、都被雜亂無章丟棄。在這裏,即不擔心被盜,也不用管他是否朽爛。因為即使你搬走他,也沒有道路可以運輸。
就像是切爾諾貝利一樣,總書記大老遠的過來當然是本著科學的態度見見世麵,同時當做旅遊,但主要是親眼看到實驗數據。一年前他肯定不會來,因為這裏真的和切爾諾貝利差不多,在進行核泄漏的實驗。
以一點五公斤武器級的鈾能造成的最大汙染範圍,以及如何製造更大的核汙染。就在這裏進行研究,經過了幾次的試驗,最大傷害的數據已經出爐,這些天天穿著防輻射服的核物理學家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謝洛夫必須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汙染源做出最大效果,最好還能不被馬上發現,畢竟柯達那個核反應堆的能量比核電站和差遠了,就是站著人口密集地區的便宜。至於這次試驗是不是傷天害理,無神論的總書記並不在乎。
很快,謝洛夫離開了這裏,同時下令再次廢棄這座城市,所有參加的人員簽署保密文件,同期去克格勃報道,所有試驗資料全部被收繳,用於實驗的動物全部被擊斃。
從現在開始,謝洛夫在忙碌工作的時候,開始再次仔細的製定作戰計劃,上一次他這麽認真的時候,還是在收拾土耳其的時候,同樣這份作戰計劃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用得上,會處在隨時修訂當中。和上次一樣,總書記沒有告訴任何人。
“如果我在從新地島在爆炸一顆大伊萬,整個歐洲的防禦體係就會全部被摧毀了吧?那個時候在開啟電子幹擾,能不能爭取出來二十四小時時間?”總書記很認真的在考慮這個可能,相信沒有設備能頂住一億噸當量核武器,所有設備應該全部被燒壞。
不行,還需要繼續論證!總書記正在研究是不是來場世界大戰助助興的時候,切布裏科夫大將從盧比楊卡趕來,帶來了關於中東的一些最新情報。
“南阿塞拜疆人想要並入蘇聯?”謝洛夫眉頭一皺沉默了片刻道,“這種想法對我們是不利的,完全沒有一點好處,會不會是美國人散布的謠言?必須向伊朗人民黨表達我們的立場,蘇聯絕對不會認可這件事,任何時候有希望伊朗領土完整。青山鐵杉說輸出全靠吼,明天三更。
蘇聯導彈打不到美國。而美國的中程導彈可以對蘇聯縱深國土進行打擊:“潘興-2”導彈以最大射程可打到莫斯科州,而陸基巡航導彈幾乎能打到烏拉爾。鑒於這種地緣戰略不對稱的形勢,莫斯科對用條約禁止這種導彈極為感興趣。而華盛頓則相反,根本不想簽訂這種條約,但受到來自美國社會和害怕歐洲大陸核對抗加劇的北約盟國的強大壓力。
所以對蘇聯和美國簽署中導條約最熱情的國家,是聯邦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這些歐洲國家,這些國家總有一種被蘇聯綁票的感覺,所以一直要求美國和蘇聯削減核武器。
這種心理就是,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戰略核武器互相對準對方,但不要以歐洲為戰場,反正對於美國和蘇聯來講,中程導彈本身隻是核武器庫當中不大的一部分。
從雙方削減的導彈數量上來看,蘇聯是非常吃虧的。因為蘇聯要削減的中程導彈數量是美國的兩倍多,當然這是有利有弊的事情,但從戰略角度看,即使蘇聯銷毀數量是美國的十倍,對蘇聯也是有利的:要知道,這意味著對它來說,戰略核威脅的一個組成部分消失了。而對美國本土來說,該條約沒有減少任何威脅。蘇聯的中程導彈本來就夠不到美國。
到了今天,談判已經斷斷續續持續了很多年,會議已經召開了一百多次。謝洛夫斷定美國根本不願意撤銷中程導彈,所以一直聯合烏斯季諾夫主張不談判,繼續對抗。
這當然不是謝洛夫的目的,他也想要解除中程導彈對蘇聯的威脅,可不能學習戈地圖不斷讓步來達成目的。相反要做出一副我優勢很大的樣子。七八年的談判當中,剛開始美國隻是認為蘇聯故作姿態,後來則發現蘇聯真的不準備談這方麵的事情。
裏根上台之後受到的壓力很大,尤其是廣場協議後,西歐希望裏根拿出一點誠意,不要讓蘇聯和美國對抗總是以歐洲作為人質。七八年來蘇聯一直都對這種不公平的談判不感興趣,裏根也願意做出這個姿態安撫歐洲。
不過麽?現在蘇聯不感興趣的姿態已經結束了,如果和平一直持續,中導條約對蘇聯來講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戰爭來臨,歐洲大陸上沒有部署核武器,蘇聯的會多麽高興。老子的坦克集團軍終於有用武之地了,剩下的短程導彈,連波蘭都夠不到,還想打蘇聯?
這個條約如果達成,隻有一個不利之處,就是有損謝洛夫的權威。不過總書記並不在乎,他留著中央主席團一群老人,就是害怕真出來幾個有能力的委員,會用這件事挑戰他。而吉洪諾夫這幾個人不可能……
謝洛夫和巴格拉米揚大將深談了這個問題,總是一個人憋著也是很難受的。按照目前的進度,發動戰爭進攻聯邦德國的幾率是零!就是零,蘇聯的坦克集團軍不能扛著這麽多中程導彈進攻,中程導彈就是蘇聯進攻的最大障礙。那些核大炮、核迫擊炮不在考慮之內。
這個曆史時空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因為蘇聯還快對美國的反攻針鋒相對,所以裏根的一些小動作並沒有派上用場,比如蘇聯擊落韓國民航客機、以及蘇聯的七小時核戰爭演習也沒有舉行,就是說本來的曆史蘇聯和美國的敵意從八十年代一點一點升級最後到達了百分之百,那現在就略過了升級的過程,直接到達了百分之七十。讓裏根的一些流氓動作沒有必要在施展。現在的敵意已經很夠分量了……
“其實西歐國家為什麽要這麽做,那些核武器是在保護他們。”巴格拉米揚大將搖搖頭,他是一個軍人,牽扯到太多層麵的事情他一時間還看不明白。
“因為中程導彈隻會讓西歐受到威脅,而美國沒事。最重要的原因,正常人是不會發動核戰爭的,冷戰都已經四十年了!”謝洛夫指著自己的鼻子道,“很多人都認為,我就是另一個赫魯曉夫,正好碰見了一個同樣愛表演的對手。我和裏根,就是一對精神病……”
以現在的形勢,沒有誰會放著好好地日子不過想著怎麽同歸於盡,可裏根覺得必須要削弱蘇聯甚至戰勝它,謝洛夫也是這麽認為的,除了他們兩個,其他國家的領導沒人這麽認為,反而認為兩個老大哥的命不好,出了這麽兩個人做最高領導人。
“說得好像你很了解裏根一樣!”巴格拉米揚大將笑了笑,還是覺得這件事天馬行空。
當然!謝洛夫沒有作聲,裏根是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思維方式,自己的姘頭最了解。
謝洛夫和裏根一直對和對方見麵毫無興趣,這不耽誤熱情的歐洲領導人不斷的牽線搭橋,如果中導條約真的能夠簽訂,兩人還真的免不了要見一麵。
年後總書記沒有馬上上班,而是去了一個非常秘密的試驗場,從維度上來講,這裏已經接近北極圈,是一塊連針葉林都不長的荒地。不過這裏仍然有一座不大的城市,隻是現在已經廢棄,所有的工作人員已經撤離。
這座小城原來是用來采伐金礦,在七十年代末期已經被廢棄,現在被廢物利用用來做試驗。因為靠近北極圈,這裏的溫度比莫斯科低得多,接近零下四十度。三百公裏之內沒有沒有任何一個居住點,可能會出現一些楚瓦什族人,但應該不會對他們造成危害。
如果城市也有生命的話,這座隻在軍事地圖上出現過的城市已經死了,廢墟不是一個廢車庫、一棟廢農舍,一座廢工廠,而是整座的城市,再過一段時間,城市建築、街道、的矽酸水泥被風化成了沙土,鋼材、型材被鏽蝕變成了金屬碎渣。村舍變成了木屑和泥土。
這座五年前被廢棄的城市還沒有到最後階段,至少很多建築都非常完整,簡單的維修過後就可以入住,當然冬天最好不要來,內衛軍可是費了好長時間才把凍住的供暖係統重新啟動,從窗子往外開,還能看見不遠處一座大樓層麵印刷的列寧圖像。
沒有運走的設備,廢舊型材、運動器材、卡瑪斯車、拉達車、莫斯科人、都被雜亂無章丟棄。在這裏,即不擔心被盜,也不用管他是否朽爛。因為即使你搬走他,也沒有道路可以運輸。
就像是切爾諾貝利一樣,總書記大老遠的過來當然是本著科學的態度見見世麵,同時當做旅遊,但主要是親眼看到實驗數據。一年前他肯定不會來,因為這裏真的和切爾諾貝利差不多,在進行核泄漏的實驗。
以一點五公斤武器級的鈾能造成的最大汙染範圍,以及如何製造更大的核汙染。就在這裏進行研究,經過了幾次的試驗,最大傷害的數據已經出爐,這些天天穿著防輻射服的核物理學家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謝洛夫必須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汙染源做出最大效果,最好還能不被馬上發現,畢竟柯達那個核反應堆的能量比核電站和差遠了,就是站著人口密集地區的便宜。至於這次試驗是不是傷天害理,無神論的總書記並不在乎。
很快,謝洛夫離開了這裏,同時下令再次廢棄這座城市,所有參加的人員簽署保密文件,同期去克格勃報道,所有試驗資料全部被收繳,用於實驗的動物全部被擊斃。
從現在開始,謝洛夫在忙碌工作的時候,開始再次仔細的製定作戰計劃,上一次他這麽認真的時候,還是在收拾土耳其的時候,同樣這份作戰計劃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用得上,會處在隨時修訂當中。和上次一樣,總書記沒有告訴任何人。
“如果我在從新地島在爆炸一顆大伊萬,整個歐洲的防禦體係就會全部被摧毀了吧?那個時候在開啟電子幹擾,能不能爭取出來二十四小時時間?”總書記很認真的在考慮這個可能,相信沒有設備能頂住一億噸當量核武器,所有設備應該全部被燒壞。
不行,還需要繼續論證!總書記正在研究是不是來場世界大戰助助興的時候,切布裏科夫大將從盧比楊卡趕來,帶來了關於中東的一些最新情報。
“南阿塞拜疆人想要並入蘇聯?”謝洛夫眉頭一皺沉默了片刻道,“這種想法對我們是不利的,完全沒有一點好處,會不會是美國人散布的謠言?必須向伊朗人民黨表達我們的立場,蘇聯絕對不會認可這件事,任何時候有希望伊朗領土完整。青山鐵杉說輸出全靠吼,明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