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農可是一個大官。


    大司農乃是三公之一,而三公則是百官之首。


    可見帝王還是非常重視農家。


    畢竟,沒有農家吃什麽?


    帝王不是神仙,同樣需要吃喝拉撒睡。


    但是因為人的好逸惡勞的本性,農家同樣與帝王的心頭肉擦肩而過。


    至於縱橫家之所以不能夠成為帝王的心頭肉,那是因為縱橫家原本就是亂世的產物。


    縱橫家,《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一。後因稱憑辯才進行政治活動者為“緃橫家”。戰國時期一批從事政治活動的謀士,以審察時勢、陳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縱”、“連橫”的主張,遊說列國君主,對當時形勢有一定影響,其代表人物為蘇秦、張儀。蘇秦主張合縱,說山東六國之力以抗秦。張儀主張連橫,說六國以事秦。當時謀士一般分屬合縱、連橫兩派。出自《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張儀者,魏人,與蘇秦俱事鬼穀先生”胡三省注引漢應劭《風俗通》:“鬼穀先生,六國時縱橫家。”縱橫即合縱連橫。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複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九流十家中有“縱橫家者流”,是其中最講實務的,一切從客觀出發,並以取得成功為目標。他們其實是一類傑出的謀士和辯士,一直是戰國社會舞台上的活躍分子,並且舉足輕重,被形容為“翻手為雲,覆手變雨”,操縱著戰國鬥爭的局勢。


    在亂世當中,縱橫家的作用不可低估。縱橫家可以幫助所屬的君主獲得利益。


    但是,一旦和平年代來到,尤其是天下一統的時候,縱橫家就完完全全的沒有了用武之地。甚至於認識了縱橫家的厲害的帝王一般都會禁止縱橫家學術的公開傳播。畢竟。縱橫家如果需要繼續呼風喚雨,勢必把天下這一趟水弄混,縱橫家才能夠繼續渾水摸魚。


    這樣一來,帝王能夠答應嗎?


    所以縱橫家同樣不能夠成為帝王的心頭肉。


    至於陰陽家不能夠成為帝王的心頭肉,那是因為陰陽家的循環論實實在在的讓帝王蛋疼。


    陰陽家是流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學派,齊人鄒衍是其代表人物。《史記》稱其:“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呂氏春秋》則直接受到鄒衍學說的影響。大體而言,鄒衍的陰陽家思想表現在將自古以來的數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並試圖進一步的發展,用來建構宇宙圖式。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然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完成一個循環。同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又是一種平衡關係。


    因為陰陽家的循環論,所以才有後來一句俗話“皇帝輪流做”。


    皇帝輪流做,帝王能夠答應嗎?


    如此一來,陰陽家成為帝王的心頭肉顯然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名家之所以不能夠成為帝王的心頭肉,那是因為名家的姓名學實實在在的是帝王蛋疼的事情。


    姓名學,屬於名學的分支,以現代文化中姓名學而論,是從《周易》象數理論中衍生出來的新派數理體係。姓名學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姓名的漢字中含有五行。數理中含有五行、音律中含有五行,通過不同的人把姓與名之間的漢字組合,在傳播與交流中顯現出不同的吉凶暗示,並以名主為載體來表現於人體陰陽五行氣場的順暢與滯澀,通則吉順、滯則凶險。姓名是名主在生活中最有生命力最長壽的載體。經後天的人為綜合的按照命理來相扶補救,它能調整名主人體中的精、氣、神之間的五行氣場的微循環結構,使名主達到趨吉避凶的吉祥作用。其中的作用、功能與風水、方位、顏色等等補救措施有著同理同功。姓名學指出,姓名決不僅僅是代表一個人稱呼的簡單符號,是符號,是人生中被動的工具標誌;是工具,是交流中主動的傳播載體;是載體,是能量中承載的價值體現。它還能結合易經中的宇宙全息規律,通過姓名的漢字中形、音、意、義、數的組合等所產生的五行磁場中的誘導力氣場,綜合以易學理論配合漢字的筆劃數、五行、音律等特有的信息,對名主的起到一種特有的暗示作用,從而影響人一生的性格、健康、事業、婚姻、財運、人際關係等諸多方麵。姓名學可以達到趨吉避凶、趨利避害,甚至還能把人生中的理想境界引推到名主的實際的目的中。姓名學在當代社會經濟中可以稱之為既節省能源又節約勞力、無汙染、無副作用、投入少、回報大的高級社會文化的優秀技術。它是人類上下幾千年來諸多學者、哲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姓名學已成為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包括東方鄰國在內)命名時所遵循的重要參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枝獨秀,從古至今有多少仁人智士、名流學者因正名後而一舉成名!


    按照姓名學的說法,隻要把姓名取好了,帝王將相,唾手可得。


    如此一來,帝王的江山豈不是很有可能是在帝王不經意的時候便是需要拱手送與他人??


    這樣的結果,帝王能夠接受嗎?


    所以,名家也是沒有機會成為帝王的心頭肉。


    至於雜家之所以無法成為帝王的心頭肉,就是因為雜家的學術繁雜,雜家的思想就是大雜燴【“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肴,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肴。“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肴,其製作曆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肴。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製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肴,影響較廣。】。


    雜燴對於一種食品,也許是美味佳肴。但是對於一種學術來說,則是使得別人無所適從。


    而且,因為雜家思想是雜燴,顯然雜家思想裏麵不可避免存在著讓帝王蛋疼的內容。


    所以雜家也是沒有成為帝王的心頭肉。


    幾乎把這些主要的學術流派不能夠成為的緣由分析了一個遍。


    顯然各有利弊,就是那些家之所以沒有成為帝王的心頭肉的緣由所在。


    現在就看看為什麽儒家為什麽能夠成為帝王的心頭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牛郎織女天仙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師出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師出高並收藏牛郎織女天仙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