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開始探索之前,我再次站在斷橋上仔細將螺旋尖塔查看了一遍,以期能夠將地形深深地印在腦子裏。


    這座尖塔的高度十分驚人。我大概數了數,回廊的層數大致在十五層左右,再往上可能還有,但在我現在的位置就有些看不清了。我腳下的回廊是從下往上數的第三層,與最下層迷宮的距離估計有二十多米。按照這種比例來算,整座尖塔的高度至少也在百米之上了,即使比起現代都市的高層建築也是毫不遜色。


    塔內的空間是中部挑空的設計,從底部一直挑高到塔頂。內壁上盤旋著一圈圈的回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海螺。而那些懸挑在半空,直直延伸至中部空間的斷橋,則是這個“大海螺”的內部分隔骨骼了。


    我一直覺得,這些斷橋不應該隻是因為年久失修而斷裂的殘骸。這裏的建築物十分結實,所用的材料不是金屬就是石頭,而且都是我們從沒見過的種類。這一路行來,我們所見到的建築物雖然布滿了灰塵,看上去十分老舊。但隻要擦去浮灰就能發現,它們的本體依舊堅固,隻有很少的磨損斑駁,隻需要仔細清理一番就能光潔如新。


    其他的建築物尚且如此,作為整座古城中心建築的尖塔顯然沒有理由用料更差。既是這樣,為何偏偏是這些連接回廊的橋體全部斷開了呢?我想,這些斷橋應該有著更重要的作用。隻是不知道究竟是與整座尖塔的結構有關呢?還是與那些讓我們脫離迷宮的懸浮石板有關?


    想起那些石板。我的心中頓時覺得有些苦悶。自從莫名其妙的被石板帶出了迷宮,我始終認為這種石板的性質應該和現代社會的電梯差不多。應該具有停在任意一層的功能,當然也可以直接通向頂層。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隊伍匯合可就簡單多了。不過,剛才我絞盡腦汁地研究了半天,可最終也沒能弄明白那種石板究竟應該怎麽控製,甚至連一丁點兒和普通石板的不同之處都沒能找到,最終也隻好無奈地放棄了。


    “大木頭,咱們該出發了。”身後的小芊忽然喚了我一聲。


    我從沉思中回過了神兒。隨意的“嗯”了一聲以作回應。抬頭看了看四周,發現那些斷橋上已經沒有了隊友們的身影,於是就轉身走回了回廊,帶著小芊開始了探索。


    回廊的空間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我本以為這種中空內廊式的尖塔不會有太多的空間,按照通常來說,這種式樣的尖塔每層的回廊基本上就是作為通道來使用,實用麵積不會太大。隻有塔頂和塔底才會有一些重要的實用空間。可這一探查我才發現,腳下的這座尖塔與通常的那種完全不同,不但回廊的本體十分寬闊,足夠四、五人並肩行走,回廊的內壁上竟然還安裝著許多道房門,顯然還設置了不少的房間。與其說是高塔,還不如說是一座高塔形的樓宇更加貼切。


    我和小芊順著回廊向前行去,沒走多久,我們就不禁皺起了眉,心中頓時被疑惑灌得滿滿當當。原因無他。隻因為腳下的回廊設計的十分奇怪,雖然路麵寬闊。但卻並不平整,忽高忽低的就像起伏的波浪一樣,仿佛是為了不讓人走得順當而故意設計的一樣,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初衷。


    我們像爬山一樣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前走著,沒用多久就順著回廊走了一圈兒,可直到繞回最初的出發點,我們也沒能發現通往其他層的通道。這種情況讓我和小芊大惑不解,實在想不通這種設計到底是為什麽。


    難道,以前在這裏生活的人是隻靠那種懸浮石板上下各個樓層的?


    我搖了搖頭,當即否定了這種猜想。迄今為止,這種神秘的古城我們已經見過三座了。不論是哪一座,其中的城市設計都十分高明,甚至應用著我們到今天都無法實施的“科技”。以此來說,這種未知的文明顯然十分高級,而如此高級的文明自然不會設計出這種完全沒有後備設施的建築。


    或許,連接其他層的通道並不在明麵上?


    我扭頭看了看那些安裝在回廊內壁上的房門,隨後拉起小芊就向最近的一道門走了過去。剛才探查的時候,我們對這些房門隻是草草的看了一眼,並未仔細查看。一方麵是因為我們一直把搜索的重點放在了通行樓梯上,所以沒有顧及其他。另外一方麵則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險。畢竟,在不知道門內有什麽東西的情況下,亂開門的舉動極可能讓人喪命。不過,此時的情況明顯不同,連通著其他樓層的通道極有可能就在某扇房門之後,即使冒險也不得不試一試了。


    沒走幾步,我們就來到了房門前麵。甫一站定,我便迅速抽出短刀握在手中,而後向小芊打了個眼色就伸手推向房門。房門紋絲未動,似乎是上了鎖。我見狀隻好先用手臂清理起了灰塵,以便能夠仔細查看。


    一番清理之後,眼前的房門便露出了真容。房門的尺寸不是很大,高度在兩米五左右,寬度近一米。門扇的材質應該是某種金屬,顏色略發棕紅,質地堅硬,觸感冰冷。門扇呈平板狀,沒有任何裝飾花紋,也沒有透氣窗之類的東西,甚至連開、關門時所用的把手都沒有,隻是在門扇的中心位置有一個二十公分見方的小方框。


    一見這個方框,我和小芊頓時一陣欣喜,不過馬上又犯起了愁。欣喜是因為這個方框雖然尺寸小上一些,但一看就知道和我們先前見到的那些方框是同一種東西,說起來我們也算是熟悉。當然,也正是因為熟悉,我們才會犯愁。這種好像“密碼鎖”一樣的東西十分難解,誰都不知道在魚鱗通道那裏的僥幸成功還能不能再次上演。


    小芊拿出手電照了照方框,發現框子裏麵果然刻滿了細小的符文,不過刻痕很淺,光線太暗的話不容易看見。既然有符文,小芊自是毫不遲疑的伸出手指按向符文,打算先嚐試一番再說其他。不過,這次的嚐試才剛剛開始就宣告了失敗。小方框中的符文雖然被小芊觸動,但卻沒有任何反應,並沒有像大方框中的符文一樣發出紅色的光芒。


    小芊不甘心的連續試了幾個符文,可結果依舊是毫無反應。無奈之下,我們隻好放棄了這道房門,抬腳向著下一道房門走去。既然知道了這種方框所在的位置,我們自然不用再將整扇門都清理幹淨,隻需要拂開中間位置的積塵就行了。隨意的用手抹了抹,第二個小方框果然出現在了我們眼前,而小芊也馬上開始了試驗。不過,試驗的結果卻很糟糕。這個方框的情況和前一個一樣,不論小芊怎麽碰觸都是沒有絲毫反應。


    其後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們不斷地在一道又一道房門上嚐試,可收獲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每一道房門都是緊緊地鎖閉著,即使我用盡全力去推動也是毫無作用。小芊的嚐試也全部都已失敗告終,那些雕刻在門上的小方框沒有一個出現過反應,仿佛這種小方框隻是一個普通的裝飾雕刻而已,根本就不具備什麽神奇的功能。


    雖然每一次嚐試都是毫無結果,但我們依舊沒有放棄,仍然按著順序嚐試著一道又一道房門。說來也屬無奈,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我們除了這種機械的嚐試之外也確實沒有什麽更好的方法。


    半晌之後,我們已經走過了回廊的一大半,眼見著就要再次返回出發點。還沒有檢查過的房門也所剩不多,粗略數來不過是四、五道而已。我和小芊機械的走到一扇房門之前,機械的抹去房門中部的灰塵。隨後,小芊機械的觸碰符文,眼見沒有反應,我便機械的走上前去用力推一推,打算感覺到毫無作用之後就向下一道房門走去。可是,這一次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我的手掌剛一用力,頓時就感覺到了不對。從掌心反饋回來的感覺不像之前那樣堅實,而是在微微一頓之後猝然變得空無,毫不受力。我馬上意識到了問題,迅速收回力道,可惜為時已晚。麵前的房門就在最初那道推力的驅動下,無聲無息地向內滑開了,迅速展露出一個寬闊的門洞。


    突如其來的變化不禁讓我心中一緊。為了防止有什麽危險,我趕忙拉著小芊躥向門邊,讓開了正對著門洞的位置。安靜的在門側等了一會兒,眼見確實沒什麽異狀,我這才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望向門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暗紅色的光芒,不明亮,但足夠讓我看清環境。被紅光照亮的是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大致呈長方形,空間不是很大,最多不超過七十平米。房間裏十分空曠,沒有任何家具擺設,也沒有什麽怪異的機械設備,隻是在內角的位置設立著一道樓梯,似乎連通著其他樓層。


    在看到樓梯的那一刻,我不由大喜過望,當即就拉著小芊走進了門內。就在此時,眼角餘光中突然閃出了一道黑影,緊接著,一道雪亮的銀光就像毒蛇一樣直直地躥向我的咽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判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判語並收藏鬼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