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送走秦鍾,寶玉就朝思暮想,恨不得馬上去學校跟秦鍾見麵。於是,他顧不得選黃道吉日,就定下後日去上學。然後,他派人給秦業父子送了一封信,約好後日一早秦鍾到賈家集合,二人一塊去學堂。
到了那一天,襲人一大早就把寶玉的書包收拾妥當了,然後呆呆的坐在床沿上發愣。寶玉睜開眼,看到襲人這樣,不禁笑了:“好姐姐,是不是我去上學你們覺得寂寞了?”
“哪裏的話?”襲人一邊服侍寶玉梳洗,一邊囑咐他:到了學校,一定聽老師的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跟同學們好好相處,不能打架!特別是不能開小差,上課一定認真聽講,下了課再想想我們。雖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當然對於寶玉這樣的高富帥不改變也很好),但是也別太累了,貪多嚼不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身子也要保重!
襲人每說一句,寶玉就答應一句。他已經習慣了身邊這個既像媽又像媳婦實際是個小妾的人的關心。
“那件皮襖我也包好了,學校裏冷,我不在身邊,自己好歹記著穿。”襲人繼續嘮叨著:“腳爐、手爐裏的炭我也交給門外那幫小子了,你別忘了喊他們添,那幫懶賊,你不說,他們才懶得動,別凍壞了你!”
“你放心吧,我自己會照顧自己,你也別在屋裏悶著,常去跟林妹妹聊聊天,也免得她悶得慌。”寶玉說完,穿戴整齊了,又囑咐了晴雯、麝月幾句,才去見賈母,賈母又囑咐了幾句,無非是一些讓他好好讀書,將來做個像他父親一樣對社會有用的人。
見完賈母,寶玉又去王夫人那兒,最後才去書房見賈政。
賈政上完早朝回到家,正在書房裏跟一幫相公清客(過去在有錢人家幫閑湊趣的文人)們談古論今,忽然看見寶玉進來請安,說要去學校上學。我們以前說過,賈政同誌最喜歡讀書人,當年,他就是因為賈雨村是個真正的文人,才力薦他做了金陵應天府。
【讀書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考取功名為目的,學習的主要課程為四書、五經、八股文,代表人物:賈政、賈雨村。另外一種目的不清楚,可能與個人愛好有關,學習的內容很廣,涉及醫學、藥學、社會學、愛情學等等,代表人物:賈寶玉。
賈政眼裏的讀書人指的是第一種。所以,甭管你是聰明的、伶俐的,還是愚昧的、癡呆的,隻要你立誌考公務員,隻要你每天專心致誌的研究四書五經,那麽,在賈政眼裏,你就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知道上進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視讀書為生命的人,卻偏偏生了個不愛讀書的兒子。而現在,寶玉居然來說要去讀書了,賈政哪裏相信!他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要羞死了。依我說,你也別難為自己,該怎麽玩就怎麽玩去吧!別站髒了我的地,靠髒了我的門!”
“老世翁這是何必呢?今天寶兄弟下定了決心好好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眾清客們笑著勸賈政:“寶兄弟,天不早了,快去吧,第一天上學可不能遲到呀。”說完,兩個年齡稍大點的,拉著寶玉出去了。
“跟寶玉的是誰?”賈政問。
門外答應了一聲,進來四個大漢給賈政請安。賈政認識其中的一個人,是寶玉的奶媽李嬤嬤的兒子李貴。就問他:“你們成日家跟他上學,他到底念了些什麽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語在肚子裏,學了些精致的淘氣。等我閑下來,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長進的算賬!”
嚇的李貴噗通一聲雙膝跪地,摘了帽子碰頭有聲,連連答應“是”。
“其實,哥兒已經念到第三本《詩經》了,”李貴說:“什麽‘呦呦鹿鳴,荷葉浮萍’(《詩經&8226;小鹿&8226;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的不敢撒謊!”
李貴話音剛落,滿座哄然大笑。賈政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哪怕讀三十本《詩經》也是掩耳盜鈴,一點用沒有。你去學校告訴賈校長,什麽《詩經》古文,一律停課,先把《四書》講完再說。”
李貴忙答應:是。見賈政沒什麽話說了,才退出去。
寶玉等在外麵大氣不敢出,看到李貴他們出來了,便逃也似的走了。
李貴一邊整理衣服,一邊埋怨寶玉:“哥兒你可聽到了,剛才老爺說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就先剝我們的皮呢!人家奴才跟著主子都是體體麵麵的,哪像我們整天挨打受罵,你就可憐可憐我們不行嗎?”
寶玉笑著說:“好哥哥,委屈你了,等有時間我請你吃飯!”
李貴答道:“小祖宗,我不要你請吃飯,我隻要保住自己的皮。你安安靜靜地聽話就成!”
說著又來到賈母處,秦鍾已經來了,正跟賈母聊天。倆人辭過賈母出來。寶玉忽然想起還沒跟林妹妹道別,又匆匆來到林黛玉房中。黛玉正在窗下梳妝,聽說寶玉要去上學,笑著說:“好呀,這下是要‘蟾宮折桂’去了,我就不送你了。”
寶玉說:“好妹妹,等我放了學我們一起吃飯!還有,你用的胭脂膏子也一定等我回來製。”
黛玉抿嘴笑,見寶玉依依不舍、難舍難分的走到門口,又喊住了他:“你怎麽不去跟你寶姐姐道別呢?”
寶玉隻笑不答,徑直跟秦鍾去學校了。
賈家子弟學校,離榮國府不遠,隻有一裏之遙。成立於某年某月,創始人是賈家的始祖。學校自創立以來,實行股份製,但凡在族中有官爵的人,一律供給銀兩(按工資多少出錢),做為學校的日常開支,但隻入股不分紅。像賈政這樣的大官,拿得最多。他們還在家族中招了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當校長兼老師。
雖說學校裏都是賈家本族人和親戚的孩子,但是,俗話說:“一龍生九種,種種有別”。賈家是個大家族,人多了,未免龍蛇混雜,啥人都有了。
寶玉、秦鍾自報道那天起,就成了眾人談論的焦點。都生的花兒一樣,特別是秦鍾,更是靦腆溫柔,未語麵先紅,怯怯羞羞的像個女孩子。兩人同來同往,同坐同起,比以前更加親密了。寶玉本不是安分守己的人,與秦鍾待的時間久了,就犯了癖性:“咱們倆一樣大,又是同學,以後你別叫我寶叔叔了,就互稱兄弟吧。”秦鍾剛開始不肯,但無奈寶玉一直堅持,也就胡亂的叫起來。從此以後,寶玉對秦鍾更是低聲下氣、溫柔體貼。
二人的親密引起了同學們的猜測,他們背地裏說三道四,謠言頓時滿教室飛。
學校裏還有一個不良少年――薛蟠。薛蟠自打完官司後銷聲匿跡已經很久了,自從跟隨母親、妹妹搬到榮府,聽說賈家有個子弟學校,忽然動了龍陽之興(即喜好男色),於是也假裝來上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一個字沒學會。其實,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結交學校裏的契弟(這裏有男色的意思)。
接下來,還要為大家介紹兩個人,這兩人性別均為男性,姓名不詳、年齡不詳,因生得嫵媚風流,所以同學們送綽號:一個“香憐”,一個“玉愛”。其實也曾有人想打這兩“偽娘”的主意,但因懼怕薛蟠,一直不敢沾惹。
寶玉、秦鍾自打見到香憐、玉愛後非常喜歡,知道他們是薛蟠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香憐、玉愛也鍾情於寶玉、秦鍾。
於是四人每天坐在教室裏不幹別的,就知道眉目傳情了――八目相對,用眼神傳遞著心中的愛慕。但又因種種緣由,一直沒有機會表白。
不久以後,機會來了,這次的機會引發了一場校園暴力事件。
到了那一天,襲人一大早就把寶玉的書包收拾妥當了,然後呆呆的坐在床沿上發愣。寶玉睜開眼,看到襲人這樣,不禁笑了:“好姐姐,是不是我去上學你們覺得寂寞了?”
“哪裏的話?”襲人一邊服侍寶玉梳洗,一邊囑咐他:到了學校,一定聽老師的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跟同學們好好相處,不能打架!特別是不能開小差,上課一定認真聽講,下了課再想想我們。雖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當然對於寶玉這樣的高富帥不改變也很好),但是也別太累了,貪多嚼不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身子也要保重!
襲人每說一句,寶玉就答應一句。他已經習慣了身邊這個既像媽又像媳婦實際是個小妾的人的關心。
“那件皮襖我也包好了,學校裏冷,我不在身邊,自己好歹記著穿。”襲人繼續嘮叨著:“腳爐、手爐裏的炭我也交給門外那幫小子了,你別忘了喊他們添,那幫懶賊,你不說,他們才懶得動,別凍壞了你!”
“你放心吧,我自己會照顧自己,你也別在屋裏悶著,常去跟林妹妹聊聊天,也免得她悶得慌。”寶玉說完,穿戴整齊了,又囑咐了晴雯、麝月幾句,才去見賈母,賈母又囑咐了幾句,無非是一些讓他好好讀書,將來做個像他父親一樣對社會有用的人。
見完賈母,寶玉又去王夫人那兒,最後才去書房見賈政。
賈政上完早朝回到家,正在書房裏跟一幫相公清客(過去在有錢人家幫閑湊趣的文人)們談古論今,忽然看見寶玉進來請安,說要去學校上學。我們以前說過,賈政同誌最喜歡讀書人,當年,他就是因為賈雨村是個真正的文人,才力薦他做了金陵應天府。
【讀書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考取功名為目的,學習的主要課程為四書、五經、八股文,代表人物:賈政、賈雨村。另外一種目的不清楚,可能與個人愛好有關,學習的內容很廣,涉及醫學、藥學、社會學、愛情學等等,代表人物:賈寶玉。
賈政眼裏的讀書人指的是第一種。所以,甭管你是聰明的、伶俐的,還是愚昧的、癡呆的,隻要你立誌考公務員,隻要你每天專心致誌的研究四書五經,那麽,在賈政眼裏,你就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知道上進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視讀書為生命的人,卻偏偏生了個不愛讀書的兒子。而現在,寶玉居然來說要去讀書了,賈政哪裏相信!他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要羞死了。依我說,你也別難為自己,該怎麽玩就怎麽玩去吧!別站髒了我的地,靠髒了我的門!”
“老世翁這是何必呢?今天寶兄弟下定了決心好好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眾清客們笑著勸賈政:“寶兄弟,天不早了,快去吧,第一天上學可不能遲到呀。”說完,兩個年齡稍大點的,拉著寶玉出去了。
“跟寶玉的是誰?”賈政問。
門外答應了一聲,進來四個大漢給賈政請安。賈政認識其中的一個人,是寶玉的奶媽李嬤嬤的兒子李貴。就問他:“你們成日家跟他上學,他到底念了些什麽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語在肚子裏,學了些精致的淘氣。等我閑下來,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長進的算賬!”
嚇的李貴噗通一聲雙膝跪地,摘了帽子碰頭有聲,連連答應“是”。
“其實,哥兒已經念到第三本《詩經》了,”李貴說:“什麽‘呦呦鹿鳴,荷葉浮萍’(《詩經&8226;小鹿&8226;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的不敢撒謊!”
李貴話音剛落,滿座哄然大笑。賈政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哪怕讀三十本《詩經》也是掩耳盜鈴,一點用沒有。你去學校告訴賈校長,什麽《詩經》古文,一律停課,先把《四書》講完再說。”
李貴忙答應:是。見賈政沒什麽話說了,才退出去。
寶玉等在外麵大氣不敢出,看到李貴他們出來了,便逃也似的走了。
李貴一邊整理衣服,一邊埋怨寶玉:“哥兒你可聽到了,剛才老爺說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就先剝我們的皮呢!人家奴才跟著主子都是體體麵麵的,哪像我們整天挨打受罵,你就可憐可憐我們不行嗎?”
寶玉笑著說:“好哥哥,委屈你了,等有時間我請你吃飯!”
李貴答道:“小祖宗,我不要你請吃飯,我隻要保住自己的皮。你安安靜靜地聽話就成!”
說著又來到賈母處,秦鍾已經來了,正跟賈母聊天。倆人辭過賈母出來。寶玉忽然想起還沒跟林妹妹道別,又匆匆來到林黛玉房中。黛玉正在窗下梳妝,聽說寶玉要去上學,笑著說:“好呀,這下是要‘蟾宮折桂’去了,我就不送你了。”
寶玉說:“好妹妹,等我放了學我們一起吃飯!還有,你用的胭脂膏子也一定等我回來製。”
黛玉抿嘴笑,見寶玉依依不舍、難舍難分的走到門口,又喊住了他:“你怎麽不去跟你寶姐姐道別呢?”
寶玉隻笑不答,徑直跟秦鍾去學校了。
賈家子弟學校,離榮國府不遠,隻有一裏之遙。成立於某年某月,創始人是賈家的始祖。學校自創立以來,實行股份製,但凡在族中有官爵的人,一律供給銀兩(按工資多少出錢),做為學校的日常開支,但隻入股不分紅。像賈政這樣的大官,拿得最多。他們還在家族中招了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當校長兼老師。
雖說學校裏都是賈家本族人和親戚的孩子,但是,俗話說:“一龍生九種,種種有別”。賈家是個大家族,人多了,未免龍蛇混雜,啥人都有了。
寶玉、秦鍾自報道那天起,就成了眾人談論的焦點。都生的花兒一樣,特別是秦鍾,更是靦腆溫柔,未語麵先紅,怯怯羞羞的像個女孩子。兩人同來同往,同坐同起,比以前更加親密了。寶玉本不是安分守己的人,與秦鍾待的時間久了,就犯了癖性:“咱們倆一樣大,又是同學,以後你別叫我寶叔叔了,就互稱兄弟吧。”秦鍾剛開始不肯,但無奈寶玉一直堅持,也就胡亂的叫起來。從此以後,寶玉對秦鍾更是低聲下氣、溫柔體貼。
二人的親密引起了同學們的猜測,他們背地裏說三道四,謠言頓時滿教室飛。
學校裏還有一個不良少年――薛蟠。薛蟠自打完官司後銷聲匿跡已經很久了,自從跟隨母親、妹妹搬到榮府,聽說賈家有個子弟學校,忽然動了龍陽之興(即喜好男色),於是也假裝來上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一個字沒學會。其實,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結交學校裏的契弟(這裏有男色的意思)。
接下來,還要為大家介紹兩個人,這兩人性別均為男性,姓名不詳、年齡不詳,因生得嫵媚風流,所以同學們送綽號:一個“香憐”,一個“玉愛”。其實也曾有人想打這兩“偽娘”的主意,但因懼怕薛蟠,一直不敢沾惹。
寶玉、秦鍾自打見到香憐、玉愛後非常喜歡,知道他們是薛蟠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香憐、玉愛也鍾情於寶玉、秦鍾。
於是四人每天坐在教室裏不幹別的,就知道眉目傳情了――八目相對,用眼神傳遞著心中的愛慕。但又因種種緣由,一直沒有機會表白。
不久以後,機會來了,這次的機會引發了一場校園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