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社成員們正在興致勃勃的作詩,忽然平兒回來了。
眾人問:“你們奶奶咋沒來?”
平兒:“她哪有空來。奶奶說剛才沒怎麽吃,讓我來問問還有沒有,要幾個拿回家吃。”
湘雲:“有,多著那。”
平兒:“揀十來個個頭大的女螃蟹打包。”
李紈拉著平兒坐,平兒不肯。
李紈倒了一杯酒送到平兒口邊:“讓嬤嬤們送螃蟹回去,你不許走。難道你眼裏隻有你家奶奶就沒有我了嗎?”
那婆子送了螃蟹,一會兒回來了,說:“二奶奶說,剛才要螃蟹吃怪不好意思的,讓我拿來了剛才舅太太家送來的菱粉糕和雞油卷兒,給奶奶和姑娘吃。”又轉頭對平兒說:“二奶奶說讓你來,你就貪玩不回去了,勸你少喝一杯兒。”
李紈攬著平兒的腰笑道:“真可惜了你這張體麵的臉啊,相貌一流、氣質一流。不知道的,誰不把你當奶奶太太看!”
平兒一麵跟寶釵、湘雲喝酒,一麵回頭笑道:“奶奶,別摸我,怪癢的。”
李紈:“這硬邦邦的是什麽東東?”
平兒:“這就是傳說中的榮府保險箱的鑰匙。”
李紈笑道:“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總鑰匙,還要這把鑰匙幹嗎?我整天說,你跟你奶奶就好比唐僧和白馬、劉智遠跟瓜精。”
平兒嘴上說:“奶奶喝多了酒拿我取笑。”心裏卻尋思:大姐,在王熙鳳身邊我能活著已經不容易了。
寶釵:“這是大實話,仿佛都是冥冥中安排好了似的。”
李紈:“就是。比如說,老太太跟鴛鴦,老太太隻聽鴛鴦的話,老太太平時穿戴什麽的,也都是鴛鴦記著,若不是鴛鴦,老太太還不知多少東西被人誆騙了去。”
惜春笑道:“老太太昨天還說,鴛鴦比我們還強呢。”
寶玉:“再比如,太太屋裏的彩霞,也是個老實孩子。”
探春:“彩霞看著老實,但心裏有數,太太隻專心念佛,家裏的大事小事全靠她提醒。”
李紈指著寶玉說:“再再比如,這位小爺屋裏的襲人,若不是她,寶玉早鬧騰的上天了。其實說白了,如果鳳丫頭是楚霸王,兩隻膀子能舉千斤重,那麽,平兒就是她的左膀右臂。”
平兒笑道:“當初陪嫁過來四個丫頭,如今死的死、去的去,隻剩下我一個孤鬼了。”
李紈:“說明你有福氣呀。你珠大爺活著的時候,也有幾個陪嫁丫頭。他死後,我看她們年輕,不想耽誤人家的美好時光,就讓她們走了。如今隻剩下我孤零零的一個人,連個左膀右臂也沒有。”
眾人見李紈說著說著落淚了,都勸道:“事情都過去了,不要再傷心了,不如咱們洗手散了吧!”
說完,都洗了手,相約著去賈母屋裏請安。
襲人和平兒一路前行,走到時,襲人讓平兒進屋喝杯茶再走。
平兒:“不喝了,有時間再來。”說完就要走。襲人一把拉住她:“這個月的工資,怎麽還沒發呢?貌似老太太、太太的也沒有。”
平兒見問,忙轉過身來,看了看四周無人,才悄悄的說:“你快別問了,再等幾天就發了。”
襲人奇怪:“為啥?你幹嗎嚇成這樣?”
平兒說:“我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呀。”
襲人笑著說:“你還不了解我嗎?”
平兒:“這個月的工資,奶奶早就領出來放了高利貸了。等別處的利息一收上來,湊齊了就給你們發。”
襲人:“難道她還缺錢嗎?怎麽這麽貪得無厭,也不怕操心累死。”
平兒:“哪有嫌錢多的道理。奶奶這兩年用你們工資放高利貸的利息也有幾百兩銀子了。再加上自己的工資,這一年不到,少說也有上千兩了。”
襲人:“拿我們的錢賺錢,虧你們奶奶想得出來,哄的我們幹巴巴的等著。”
平兒:“你難道還缺錢?”
襲人:“發了工資我也沒地方花去,我是預備我們那一個。”
平兒:“你要是急著等錢用就去我那兒拿去,我那裏還有幾兩銀子,等你發了工資我扣下就行了。”
襲人:“臨時用不著,等用時我打發人去你那裏拿!”
平兒答應著,出了大觀園,回到自己家。
鳳姐不在,屋裏坐著一老一少兩個客人――劉姥姥和板兒。張材家的、周瑞家的在陪著說話呢,兩三個丫頭在地上收拾劉姥姥拿來的棗子、倭瓜和野菜。
眾人見她進來,都站了起來。劉姥姥認識平兒,知道她的身份,急忙跳下地來問好:“姑娘好,家裏都好?”
平兒:“姥姥也好。”
劉姥姥:“很早就想來給姑奶奶和姑娘請安了,隻是地裏的活忙,脫不開身。今年風調雨順的又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蔬菜也長勢喜人。這是第一茬摘得,沒敢賣,選出上好的孝敬姑奶奶和姑娘們嚐嚐鮮。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吃,也吃個野味兒換換口味。”
平兒忙說:“多謝費心。”
劉姥姥笑道:“不客氣,略表示一下我們的窮心。”
平兒:“大家都坐吧。”
周瑞家的笑著說:“姑娘今天喝得不少吧?臉蛋都紅了。”
平兒說:“我酒精過敏,本來不想喝的,但大奶奶和姑娘們拉著死灌,不得已就喝成這樣了。”
周瑞家的笑道:“今早我看見那三簍大螃蟹了,一斤兩三個的話,也有七八十斤吧。要是上上下下的都吃恐怕不夠。”
平兒道:“絕對的不夠。高層管理者們每人兩個,其餘的,也有搶到的,也有搶不到的,能吃根螃蟹腿嚐嚐鮮的就不錯了。”
劉姥姥說:“這種螃蟹,今年市場價五分錢一斤,十斤五個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算上酒菜的錢,一共要二十多兩銀子。我的娘,這一頓飯夠我們莊戶人家一年的生活費了!”
平兒問:“姥姥見過奶奶了嗎?”
劉姥姥:“見了,讓我們等著呢。”說完看了看窗外,說:“天不早了,我們還是走吧,再不出城恐怕城門要關了。”
周瑞家的說:“你等著,我幫你看看去。”
出去了許久,周瑞家的笑嘻嘻的回來了:“你老可真有福氣。”
平兒忙問怎麽了。
周瑞家的說:“二奶奶在老太太屋裏,我悄悄給二奶奶說‘劉姥姥要家去了,再晚了城門就要關了。’二奶奶說:‘難為她大老遠的扛了這麽多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晚再走吧。’二奶奶說完,老太太又聽見了,問明了劉姥姥是誰,說正要找個歲數大的拉拉呱,這不叫我請姥姥來了。”說完,催著劉姥姥與她前去。
劉姥姥憨厚的一笑:“我沒文化,都不好意思見人。嫂子就說我走了吧。”
平兒說道:“姥姥盡管放心大膽的去,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了,對待沒文化的老人更像春天般的溫暖。姥姥要是害怕,我跟周大娘送你去。”
說著,拉了姥姥往賈母這邊來。
走到二門,門口值班的小廝看見平兒出來,都站了起來。還有兩個追上平兒叫“姑娘”。平兒邊走邊問:“什麽事?”
其中一個小廝說:“我媽病了,在家等我請醫生,我能請半天假嗎?”
平兒:“你們是不是排好了請假時間表,一天一個。你們不敢跟奶奶說,就跟我胡攪蠻纏,我耳根子軟,你們一說我就答應了。前天住兒請假,偏偏二爺找他有事,害的我被二爺罵了一頓。”
周瑞家的說:“姑娘,我以生命擔保,他媽真的病了。”
平兒:“好吧,看在周大娘的麵子上,準你半天假,明天早上一早回來。另外,給旺兒捎個信,就說奶奶問利息還交不交了,如果明天再不拿來,奶奶就不要了,讓他使個夠!”
小廝答應著,歡天喜地的回家了。
此時,賈母的屋裏熱鬧非凡,大觀園眾姐妹齊聚一堂,個個珠圍翠繞、人人花枝招展,劉姥姥瞅了一圈,就一個熟人――鳳姐。屋子中間的床上歪著一位雍容華貴的老婆婆,身後坐著一個丫鬟在那裏捶腿,唯一的熟人鳳姐兒正跟老婆婆說笑。
從年齡上分析,中間那位一定是賈母了。劉姥姥忙陪著笑,躬身行禮,嘴裏說著:“給老壽星請安。”
賈母欠身問好,讓周瑞家的搬個椅子來坐了。板兒藏在劉姥姥身後,半露著腦袋,一言不發。
賈母說:“老親家,你今年多大了?”
劉姥姥:“我今年七十五了。”
賈母對眾人說:“比我大好幾歲。身子骨看著很硬朗,我要到那麽大歲數,還不知是什麽樣呢。”
劉姥姥憨憨的笑道:“同老婆婆不同命,我們是生來受苦的,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如果都像老太太一樣,那莊稼地豈不沒人種了?”
賈母:“眼睛、牙齒還好吧?”
劉姥姥:“都還好,就是左邊的槽牙今年一直吵鬧著要退休,但是,我還沒批準。”
賈母笑道:“老親家說話真幽默。我可是老了,眼花了、耳聾了,還得了老年癡呆症,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現在我每天的工作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悶了,就讓孫子孫女陪著說會話,日子就這麽消磨下去了。”
劉姥姥:“這正是老太太的福。”
賈母:“什麽福,不過是老廢物罷了。”
眾人例行公事的笑了――不笑對不起賈母說的話。
賈母又笑道:“我剛才聽鳳丫頭說,你帶來了好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叫廚師們趕緊拿去做幾個菜。外頭買的,不如你們田地裏種的好吃,都是有機蔬菜。”
劉姥姥笑道:“不是什麽好東西,就是吃個新鮮、吃個安全。其實我們莊戶人家也想大魚大肉的吃,就是吃不起。”
賈母說:“既然認了親,也別空著手回去。不嫌棄的話,住個一兩天。我們家也有個園子,園子裏有好多果樹,你明天嚐嚐,走時帶些回家,也算走了趟親戚。”
鳳姐見賈母高興,也忙著留客:“謙虛的說,我們家雖然比不上你們的場院大,但空房子還有兩間,你住兩天吧,把你們那兒的新鮮事跟老太太說說。”
賈母笑道:“鳳丫頭別拿她取笑,她是鄉下人,既老實又沒文化,聽不懂你的笑話。”又命給板兒拿糖果吃,板兒怕生,不敢吃。
賈母:“這孩子不喜歡吃零食,拿錢來,讓小幺們領板兒逛街去。”
喝完茶、吃完飯、洗完澡、更完衣,劉姥姥開始講故事。聽眾除了賈母,還有寶玉和眾姐妹。
劉姥姥雖是農村人,但是卻有些見識,況且年紀大了,也經曆的多。見賈母高興、漂亮的哥兒姐兒高興,於是就把有的沒的編成故事講起來。
故事一:我們村裏人世代種地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來沒有閑著的一天,就算休息,也是坐在地頭上抽袋旱煙,什麽奇怪的事都見過。有一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的雪,有三四尺深。那天我起得早,還沒出房門就聽到外麵柴草響。我想,肯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於是,趴到窗戶上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裏的人。
賈母好奇,插了一句:“我知道,肯定是過路的客人冷了,抽點柴去烤烤火。”
劉姥姥笑道:“不好意思,老壽星答錯了。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長得仙女似的,穿著大紅襖、白綾裙子――”
剛講到這裏,外麵忽然一陣喧囂,有人說:“沒事,別嚇著老太太。”
賈母忙問:“外麵怎麽了?”
丫鬟說:“南院馬棚失火了,已經救下去了。”
賈母是最膽小的,嚇了一跳,扶著丫頭站到門口往南看,隻見東南角上火光猶亮。
賈母:“阿彌陀佛,快去給火神燒香。”
一直看到火光熄滅才又進屋來。
寶玉問劉姥姥:“那女孩子大雪天為什麽偷柴草,要是凍出病來可怎麽辦?”
賈母說:“都是說偷柴草惹出火來了,不提這個了,講別的!”
寶玉記掛著雪地裏的姑娘,心內雖不高興,但也不敢說什麽。
故事二:我們村東邊的莊上,有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天天吃齋念佛,感動了觀音菩薩來托夢:“你這樣虔誠,本來是應該絕後的,但是,我稟告了玉皇大帝,給你個孫子。”原來這老奶奶隻有一個兒子,這兒子還有一個兒子,長到十七八歲死了,後來,兒子果然又生了兒子,今年十三四歲,生的聰明伶俐。可見,神佛並不是騙人的!
這個故事賈母愛聽,連王夫人也愛聽。
寶玉還記掛著雪地裏的姑娘,心中悶悶不樂。
探春問他:“昨天接了史大妹妹來,咱們回去商量也組織一次活動,請老太太賞菊花,可好?”
寶玉笑道:“老太太說要擺酒席請史大妹子,等吃了老太太的,咱們再請不晚。”
探春說:“天越來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興!”
寶玉:“老太太喜歡風花雪月的,不如等下初雪的時候,再請老太太賞雪。咱們雪下吟詩,就更有意思了。”
黛玉笑道:“雪下吟詩?依我看,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豈不更有意思?”說完,寶釵誰的都笑了,寶玉看了黛玉一眼,也不說話。
天晚了,賈母下令:“都洗洗睡吧!”
寶玉還惦記著故事一的結局,拉了劉姥姥,問那女孩子是誰。
劉姥姥隻好繼續編:“那是我們村北一個小祠堂裏供的一個老爺的女兒,老爺叫什麽來著:張三?不對!李四?也不對!王二麻子,更不對了……”
寶玉:“我不管他叫什麽,我隻關心那個女孩是誰!”
劉姥姥道:“這老爺沒兒子,隻有一位小姐,叫茗玉。小姐知書達理,老爺愛如珍寶。可惜,茗玉小姐長到十七歲,一病死了。”
寶玉聽了,不停的歎息:“後來呢?”
劉姥姥:“那個沒想起名的老爺因想念女兒,便蓋了這祠堂,塑了茗玉小姐的雕像。如今年久失修,人也沒了,廟也爛了,那個神像就成了精。”
寶玉:“不是成精,按理說,這樣的人是神,靈魂是不會死的。”
劉姥姥說:“我們都以為她成了精,原來不是!那天抽柴草的就是她!我們村裏商議著要把這座廟平了。”
寶玉:“不能平,如果真那樣,你們的罪過不小!”
劉姥姥:“幸虧哥兒提醒,我回去就告訴他們。”
寶玉:“我們家世代行善積德,等我攢了錢,把寺廟一修,每月再給你錢燒香,可好?”
劉姥姥:“托那個小姐的福,我們也有零花錢了!”
寶玉:“你們那個村叫什麽名?”
劉姥姥隻得胡謅:“,馬蘭山下馬蘭坡村。”
寶玉信以為真,回到房中盤算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寶玉給了茗煙幾百錢,按劉姥姥給的路線地名,叫茗煙打頭陣,察看地形。
寶玉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才看見茗煙慌慌張張的跑來。
寶玉:“找到了沒?”
茗煙上氣不接下氣:“貌似找到了。爺說的地名不對,我按照方向找下去,果然在東北方向看見一座破廟,進去一看,嚇了一跳,就跟活的一樣!”
寶玉:“她能變成人,一定就活靈活現的了。”
茗煙:“那不是女孩兒,而是一位青臉紅發的瘟神爺。”
寶玉啐了一口,罵道:“真沒用,這點事都辦不好!”
茗煙很委屈:“二爺,別人騙了你,你就折騰小的,還有地方說理去嗎?”
寶玉見他急了,忙安慰道:“別生氣,等以後有時間再去找,如果找到了,我重重的賞你。”
二人正說著,忽然,小廝來報:“老太太屋裏的姑娘在二門等二爺。”
..
眾人問:“你們奶奶咋沒來?”
平兒:“她哪有空來。奶奶說剛才沒怎麽吃,讓我來問問還有沒有,要幾個拿回家吃。”
湘雲:“有,多著那。”
平兒:“揀十來個個頭大的女螃蟹打包。”
李紈拉著平兒坐,平兒不肯。
李紈倒了一杯酒送到平兒口邊:“讓嬤嬤們送螃蟹回去,你不許走。難道你眼裏隻有你家奶奶就沒有我了嗎?”
那婆子送了螃蟹,一會兒回來了,說:“二奶奶說,剛才要螃蟹吃怪不好意思的,讓我拿來了剛才舅太太家送來的菱粉糕和雞油卷兒,給奶奶和姑娘吃。”又轉頭對平兒說:“二奶奶說讓你來,你就貪玩不回去了,勸你少喝一杯兒。”
李紈攬著平兒的腰笑道:“真可惜了你這張體麵的臉啊,相貌一流、氣質一流。不知道的,誰不把你當奶奶太太看!”
平兒一麵跟寶釵、湘雲喝酒,一麵回頭笑道:“奶奶,別摸我,怪癢的。”
李紈:“這硬邦邦的是什麽東東?”
平兒:“這就是傳說中的榮府保險箱的鑰匙。”
李紈笑道:“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總鑰匙,還要這把鑰匙幹嗎?我整天說,你跟你奶奶就好比唐僧和白馬、劉智遠跟瓜精。”
平兒嘴上說:“奶奶喝多了酒拿我取笑。”心裏卻尋思:大姐,在王熙鳳身邊我能活著已經不容易了。
寶釵:“這是大實話,仿佛都是冥冥中安排好了似的。”
李紈:“就是。比如說,老太太跟鴛鴦,老太太隻聽鴛鴦的話,老太太平時穿戴什麽的,也都是鴛鴦記著,若不是鴛鴦,老太太還不知多少東西被人誆騙了去。”
惜春笑道:“老太太昨天還說,鴛鴦比我們還強呢。”
寶玉:“再比如,太太屋裏的彩霞,也是個老實孩子。”
探春:“彩霞看著老實,但心裏有數,太太隻專心念佛,家裏的大事小事全靠她提醒。”
李紈指著寶玉說:“再再比如,這位小爺屋裏的襲人,若不是她,寶玉早鬧騰的上天了。其實說白了,如果鳳丫頭是楚霸王,兩隻膀子能舉千斤重,那麽,平兒就是她的左膀右臂。”
平兒笑道:“當初陪嫁過來四個丫頭,如今死的死、去的去,隻剩下我一個孤鬼了。”
李紈:“說明你有福氣呀。你珠大爺活著的時候,也有幾個陪嫁丫頭。他死後,我看她們年輕,不想耽誤人家的美好時光,就讓她們走了。如今隻剩下我孤零零的一個人,連個左膀右臂也沒有。”
眾人見李紈說著說著落淚了,都勸道:“事情都過去了,不要再傷心了,不如咱們洗手散了吧!”
說完,都洗了手,相約著去賈母屋裏請安。
襲人和平兒一路前行,走到時,襲人讓平兒進屋喝杯茶再走。
平兒:“不喝了,有時間再來。”說完就要走。襲人一把拉住她:“這個月的工資,怎麽還沒發呢?貌似老太太、太太的也沒有。”
平兒見問,忙轉過身來,看了看四周無人,才悄悄的說:“你快別問了,再等幾天就發了。”
襲人奇怪:“為啥?你幹嗎嚇成這樣?”
平兒說:“我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呀。”
襲人笑著說:“你還不了解我嗎?”
平兒:“這個月的工資,奶奶早就領出來放了高利貸了。等別處的利息一收上來,湊齊了就給你們發。”
襲人:“難道她還缺錢嗎?怎麽這麽貪得無厭,也不怕操心累死。”
平兒:“哪有嫌錢多的道理。奶奶這兩年用你們工資放高利貸的利息也有幾百兩銀子了。再加上自己的工資,這一年不到,少說也有上千兩了。”
襲人:“拿我們的錢賺錢,虧你們奶奶想得出來,哄的我們幹巴巴的等著。”
平兒:“你難道還缺錢?”
襲人:“發了工資我也沒地方花去,我是預備我們那一個。”
平兒:“你要是急著等錢用就去我那兒拿去,我那裏還有幾兩銀子,等你發了工資我扣下就行了。”
襲人:“臨時用不著,等用時我打發人去你那裏拿!”
平兒答應著,出了大觀園,回到自己家。
鳳姐不在,屋裏坐著一老一少兩個客人――劉姥姥和板兒。張材家的、周瑞家的在陪著說話呢,兩三個丫頭在地上收拾劉姥姥拿來的棗子、倭瓜和野菜。
眾人見她進來,都站了起來。劉姥姥認識平兒,知道她的身份,急忙跳下地來問好:“姑娘好,家裏都好?”
平兒:“姥姥也好。”
劉姥姥:“很早就想來給姑奶奶和姑娘請安了,隻是地裏的活忙,脫不開身。今年風調雨順的又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蔬菜也長勢喜人。這是第一茬摘得,沒敢賣,選出上好的孝敬姑奶奶和姑娘們嚐嚐鮮。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吃,也吃個野味兒換換口味。”
平兒忙說:“多謝費心。”
劉姥姥笑道:“不客氣,略表示一下我們的窮心。”
平兒:“大家都坐吧。”
周瑞家的笑著說:“姑娘今天喝得不少吧?臉蛋都紅了。”
平兒說:“我酒精過敏,本來不想喝的,但大奶奶和姑娘們拉著死灌,不得已就喝成這樣了。”
周瑞家的笑道:“今早我看見那三簍大螃蟹了,一斤兩三個的話,也有七八十斤吧。要是上上下下的都吃恐怕不夠。”
平兒道:“絕對的不夠。高層管理者們每人兩個,其餘的,也有搶到的,也有搶不到的,能吃根螃蟹腿嚐嚐鮮的就不錯了。”
劉姥姥說:“這種螃蟹,今年市場價五分錢一斤,十斤五個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算上酒菜的錢,一共要二十多兩銀子。我的娘,這一頓飯夠我們莊戶人家一年的生活費了!”
平兒問:“姥姥見過奶奶了嗎?”
劉姥姥:“見了,讓我們等著呢。”說完看了看窗外,說:“天不早了,我們還是走吧,再不出城恐怕城門要關了。”
周瑞家的說:“你等著,我幫你看看去。”
出去了許久,周瑞家的笑嘻嘻的回來了:“你老可真有福氣。”
平兒忙問怎麽了。
周瑞家的說:“二奶奶在老太太屋裏,我悄悄給二奶奶說‘劉姥姥要家去了,再晚了城門就要關了。’二奶奶說:‘難為她大老遠的扛了這麽多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晚再走吧。’二奶奶說完,老太太又聽見了,問明了劉姥姥是誰,說正要找個歲數大的拉拉呱,這不叫我請姥姥來了。”說完,催著劉姥姥與她前去。
劉姥姥憨厚的一笑:“我沒文化,都不好意思見人。嫂子就說我走了吧。”
平兒說道:“姥姥盡管放心大膽的去,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了,對待沒文化的老人更像春天般的溫暖。姥姥要是害怕,我跟周大娘送你去。”
說著,拉了姥姥往賈母這邊來。
走到二門,門口值班的小廝看見平兒出來,都站了起來。還有兩個追上平兒叫“姑娘”。平兒邊走邊問:“什麽事?”
其中一個小廝說:“我媽病了,在家等我請醫生,我能請半天假嗎?”
平兒:“你們是不是排好了請假時間表,一天一個。你們不敢跟奶奶說,就跟我胡攪蠻纏,我耳根子軟,你們一說我就答應了。前天住兒請假,偏偏二爺找他有事,害的我被二爺罵了一頓。”
周瑞家的說:“姑娘,我以生命擔保,他媽真的病了。”
平兒:“好吧,看在周大娘的麵子上,準你半天假,明天早上一早回來。另外,給旺兒捎個信,就說奶奶問利息還交不交了,如果明天再不拿來,奶奶就不要了,讓他使個夠!”
小廝答應著,歡天喜地的回家了。
此時,賈母的屋裏熱鬧非凡,大觀園眾姐妹齊聚一堂,個個珠圍翠繞、人人花枝招展,劉姥姥瞅了一圈,就一個熟人――鳳姐。屋子中間的床上歪著一位雍容華貴的老婆婆,身後坐著一個丫鬟在那裏捶腿,唯一的熟人鳳姐兒正跟老婆婆說笑。
從年齡上分析,中間那位一定是賈母了。劉姥姥忙陪著笑,躬身行禮,嘴裏說著:“給老壽星請安。”
賈母欠身問好,讓周瑞家的搬個椅子來坐了。板兒藏在劉姥姥身後,半露著腦袋,一言不發。
賈母說:“老親家,你今年多大了?”
劉姥姥:“我今年七十五了。”
賈母對眾人說:“比我大好幾歲。身子骨看著很硬朗,我要到那麽大歲數,還不知是什麽樣呢。”
劉姥姥憨憨的笑道:“同老婆婆不同命,我們是生來受苦的,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如果都像老太太一樣,那莊稼地豈不沒人種了?”
賈母:“眼睛、牙齒還好吧?”
劉姥姥:“都還好,就是左邊的槽牙今年一直吵鬧著要退休,但是,我還沒批準。”
賈母笑道:“老親家說話真幽默。我可是老了,眼花了、耳聾了,還得了老年癡呆症,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現在我每天的工作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悶了,就讓孫子孫女陪著說會話,日子就這麽消磨下去了。”
劉姥姥:“這正是老太太的福。”
賈母:“什麽福,不過是老廢物罷了。”
眾人例行公事的笑了――不笑對不起賈母說的話。
賈母又笑道:“我剛才聽鳳丫頭說,你帶來了好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叫廚師們趕緊拿去做幾個菜。外頭買的,不如你們田地裏種的好吃,都是有機蔬菜。”
劉姥姥笑道:“不是什麽好東西,就是吃個新鮮、吃個安全。其實我們莊戶人家也想大魚大肉的吃,就是吃不起。”
賈母說:“既然認了親,也別空著手回去。不嫌棄的話,住個一兩天。我們家也有個園子,園子裏有好多果樹,你明天嚐嚐,走時帶些回家,也算走了趟親戚。”
鳳姐見賈母高興,也忙著留客:“謙虛的說,我們家雖然比不上你們的場院大,但空房子還有兩間,你住兩天吧,把你們那兒的新鮮事跟老太太說說。”
賈母笑道:“鳳丫頭別拿她取笑,她是鄉下人,既老實又沒文化,聽不懂你的笑話。”又命給板兒拿糖果吃,板兒怕生,不敢吃。
賈母:“這孩子不喜歡吃零食,拿錢來,讓小幺們領板兒逛街去。”
喝完茶、吃完飯、洗完澡、更完衣,劉姥姥開始講故事。聽眾除了賈母,還有寶玉和眾姐妹。
劉姥姥雖是農村人,但是卻有些見識,況且年紀大了,也經曆的多。見賈母高興、漂亮的哥兒姐兒高興,於是就把有的沒的編成故事講起來。
故事一:我們村裏人世代種地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來沒有閑著的一天,就算休息,也是坐在地頭上抽袋旱煙,什麽奇怪的事都見過。有一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的雪,有三四尺深。那天我起得早,還沒出房門就聽到外麵柴草響。我想,肯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於是,趴到窗戶上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裏的人。
賈母好奇,插了一句:“我知道,肯定是過路的客人冷了,抽點柴去烤烤火。”
劉姥姥笑道:“不好意思,老壽星答錯了。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長得仙女似的,穿著大紅襖、白綾裙子――”
剛講到這裏,外麵忽然一陣喧囂,有人說:“沒事,別嚇著老太太。”
賈母忙問:“外麵怎麽了?”
丫鬟說:“南院馬棚失火了,已經救下去了。”
賈母是最膽小的,嚇了一跳,扶著丫頭站到門口往南看,隻見東南角上火光猶亮。
賈母:“阿彌陀佛,快去給火神燒香。”
一直看到火光熄滅才又進屋來。
寶玉問劉姥姥:“那女孩子大雪天為什麽偷柴草,要是凍出病來可怎麽辦?”
賈母說:“都是說偷柴草惹出火來了,不提這個了,講別的!”
寶玉記掛著雪地裏的姑娘,心內雖不高興,但也不敢說什麽。
故事二:我們村東邊的莊上,有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天天吃齋念佛,感動了觀音菩薩來托夢:“你這樣虔誠,本來是應該絕後的,但是,我稟告了玉皇大帝,給你個孫子。”原來這老奶奶隻有一個兒子,這兒子還有一個兒子,長到十七八歲死了,後來,兒子果然又生了兒子,今年十三四歲,生的聰明伶俐。可見,神佛並不是騙人的!
這個故事賈母愛聽,連王夫人也愛聽。
寶玉還記掛著雪地裏的姑娘,心中悶悶不樂。
探春問他:“昨天接了史大妹妹來,咱們回去商量也組織一次活動,請老太太賞菊花,可好?”
寶玉笑道:“老太太說要擺酒席請史大妹子,等吃了老太太的,咱們再請不晚。”
探春說:“天越來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興!”
寶玉:“老太太喜歡風花雪月的,不如等下初雪的時候,再請老太太賞雪。咱們雪下吟詩,就更有意思了。”
黛玉笑道:“雪下吟詩?依我看,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豈不更有意思?”說完,寶釵誰的都笑了,寶玉看了黛玉一眼,也不說話。
天晚了,賈母下令:“都洗洗睡吧!”
寶玉還惦記著故事一的結局,拉了劉姥姥,問那女孩子是誰。
劉姥姥隻好繼續編:“那是我們村北一個小祠堂裏供的一個老爺的女兒,老爺叫什麽來著:張三?不對!李四?也不對!王二麻子,更不對了……”
寶玉:“我不管他叫什麽,我隻關心那個女孩是誰!”
劉姥姥道:“這老爺沒兒子,隻有一位小姐,叫茗玉。小姐知書達理,老爺愛如珍寶。可惜,茗玉小姐長到十七歲,一病死了。”
寶玉聽了,不停的歎息:“後來呢?”
劉姥姥:“那個沒想起名的老爺因想念女兒,便蓋了這祠堂,塑了茗玉小姐的雕像。如今年久失修,人也沒了,廟也爛了,那個神像就成了精。”
寶玉:“不是成精,按理說,這樣的人是神,靈魂是不會死的。”
劉姥姥說:“我們都以為她成了精,原來不是!那天抽柴草的就是她!我們村裏商議著要把這座廟平了。”
寶玉:“不能平,如果真那樣,你們的罪過不小!”
劉姥姥:“幸虧哥兒提醒,我回去就告訴他們。”
寶玉:“我們家世代行善積德,等我攢了錢,把寺廟一修,每月再給你錢燒香,可好?”
劉姥姥:“托那個小姐的福,我們也有零花錢了!”
寶玉:“你們那個村叫什麽名?”
劉姥姥隻得胡謅:“,馬蘭山下馬蘭坡村。”
寶玉信以為真,回到房中盤算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寶玉給了茗煙幾百錢,按劉姥姥給的路線地名,叫茗煙打頭陣,察看地形。
寶玉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才看見茗煙慌慌張張的跑來。
寶玉:“找到了沒?”
茗煙上氣不接下氣:“貌似找到了。爺說的地名不對,我按照方向找下去,果然在東北方向看見一座破廟,進去一看,嚇了一跳,就跟活的一樣!”
寶玉:“她能變成人,一定就活靈活現的了。”
茗煙:“那不是女孩兒,而是一位青臉紅發的瘟神爺。”
寶玉啐了一口,罵道:“真沒用,這點事都辦不好!”
茗煙很委屈:“二爺,別人騙了你,你就折騰小的,還有地方說理去嗎?”
寶玉見他急了,忙安慰道:“別生氣,等以後有時間再去找,如果找到了,我重重的賞你。”
二人正說著,忽然,小廝來報:“老太太屋裏的姑娘在二門等二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