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見屋裏沒人了,不好意思的對平兒說:“昨天真喝多了,你別怪我啊。打了哪裏,我看看。”
平兒還沒說話,屋裏呼啦啦的湧進了許多人,以李紈為首的詩社成員齊刷刷的站在了鳳姐麵前。
鳳姐笑道:“來的這麽齊,誰下帖子請的?”
探春:“我們來有兩件事,一件是我們詩社的,一件是四妹妹的,另外還帶來了老太太的口信。”
鳳姐:“什麽事?”
探春:“第一件事:前幾天我們成立了詩社,可是第一次聚會某些人就無緣無故缺席了,我們也不好意思說他,為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想聘請你為我們詩社的監社禦史。
第二件事:老太太叫四妹妹畫園子,可是畫畫用的東西各種不全,我們回了老太太。老太太讓我們給你捎個信,倉庫裏有的就找出來用,沒有的叫人買去。”
鳳姐笑著說:“我又不會作什麽‘濕的’、‘幹的’,要是叫我吃東西我就去。”
探春說:“又不叫你作詩,你隻要當好監督員就行。”
鳳姐:“有工資嗎?”
探春:“義務的。”
鳳姐笑道:“別騙我了,你們是來拉讚助的吧。你們經費不夠了,想出這個法子跟我要錢,說,誰的主意?”
李紈笑著說:“鄙視你,為什麽你的心總比別人多幾個孔。”
鳳姐:“如果鄙視有用的話,還要我這個監社禦史幹什麽!政府把這幫熊孩子交給你,是讓你帶著他們念書,做針線的。而你做為他們的領導,不僅不好好勸說他們,還鼓動他們來跟我要錢。他們成立什麽詩社,能用幾個錢?你一個月的工資是我們的兩倍,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可憐,又給你漲了兩倍,還給你分了土地,你年底好歹也有分紅吧,你家主子、奴才總共十個人,吃穿都是公家的。我算了算,你年薪至少四五百兩銀子。現在每年拿出一二百兩銀子投資到詩社裏不算多吧,再說,等他們出了嫁,詩社自然解體了,那時候,你也窮不到哪兒去!”
李紈笑道:“你們都聽聽,我隻說了一句,她就瘋了,說了兩車屁話出來。虧她還是生在大家族,長在富豪家,如果生在小戶人家,還不知怎樣的貧嘴賤舌呢。天下人你都算計著,昨天打平兒,你也下的去手!我是多想替平兒打抱不平呀,但一想,你好不容易過回生日,就不惹你了。今天你可是自找的,我覺得就你,給平兒提鞋都寒磣,你倆也該換換了。”
眾人都笑了。
鳳姐也笑了,說:“原來不是跟我來要錢了,是給平兒報仇的吧。早知道平兒有這麽大一個靠山,就算鬼拉著我的手,我也不打她了。平兒過來,當著你大奶奶和姑娘們的麵,我給你賠禮了,請原諒我酒後不小心失手吧!”
李紈對平兒笑道:“怎麽樣,我給你出氣了吧!”
平兒:“奶奶們開玩笑,我可承受不起。”
李紈:“什麽承受不承受的,快拿出倉庫鑰匙來,讓你們奶奶找東西去。”
鳳姐笑道:“好嫂子,你先跟他們回園子,我現在好多工作要做呢。大太太打發人叫我,不知什麽事;還有春節給你們做的新衣服,還沒送去加工。”
李紈:“這些事我不管,你先辦完了我的事,我回家歇著去。免得這些熊孩子整天鬧我。”
鳳姐:“好嫂子,今天我真沒空。明天一早我帶著五十兩銀子到任,我不會寫詩,就是一個俗人,反正交了錢你們也不能把我攆出去。”
眾人又笑了。
鳳姐又說:“等會兒我開了倉庫,叫人把東西搬出來,你們看有用的就拿,沒有的列好單子給我,可好?這些事肯定都是寶玉惹出來的。”
李紈:“你不說我們倒忘了一件事。上一次詩社聚會,寶玉在沒請假的情況下,無故缺席,我們都不好意思說他,你說怎麽辦?”
鳳姐:“兩個方案,第一、把你們每人的屋子幹幹淨淨打掃一遍;第二、用正楷抄寫‘我錯了’一萬遍。”
眾人壞笑:“這兩項缺一不可。”
李紈她們剛要回去,賴媽媽來了,他們連忙站起來讓座。
賴媽媽在炕沿上坐了,眾人道喜:“恭喜大娘,賀喜大娘。”
賴媽媽:“同喜,同喜。不是主子們恩典,我們喜從何來?”
鳳姐:“我雖然不識字,但看出賴大娘臉上寫滿了喜字。你孫子什麽時候到任呀?”
賴媽媽:“這個不歸我管,他願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吧。前天他來給我磕頭,我教訓了他一頓:你今年三十了,上托主子的洪福,下托著你爹媽,從小也跟公子哥似的讀書認字,也有奶媽、丫鬟伺候,你知道‘奴才’兩個字怎麽寫嗎?是你爺爺和你爹吃苦受累熬了二三輩子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一定要珍惜!二十歲的時候,仗著主子的權勢給你買了官,現在又仗著主子家的勢力當了縣太爺。如果你不安分守己,精忠報國,孝敬主子,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
李紈、鳳姐說:“賴大娘你想多了,前幾年我們見他穿著新官服來給老太太、太太磕頭,一看就是個本分人,長得可威武了。”
平兒端上茶來,賴媽媽說:“你隨便叫個小丫頭倒就行了,姑娘親自倒,我都不好意思了。”一麵客氣,一麵接著說:“奶奶不知道,對待小孩子,就得管得嚴些。比如說寶玉。”賴媽媽說到這裏,用手指著寶玉:“不怕你嫌我,現在老爺管你,老太太還不高興。想當年,你爺爺打你爹的時候,那叫一個慘不忍睹。不過,你爹不像你似的調皮搗蛋,就算這樣,也沒少挨打!還有,東府你珍大哥的爺爺也是非常厲害的……”寶玉看著賴媽媽一張一翕的嘴巴,心裏早就不耐煩了。
賴媽媽正唾沫星子亂飛的嘮叨著,賴大媳婦來了,隨後,周瑞家的、張材家的也來了。
鳳姐:“兒媳來接婆婆了?”
賴大家的笑著說:“不是的,我就是來問問奶奶姑娘們肯不肯賞臉去做客?”
賴媽媽:“你們說說我這是幹嘛來了,怎麽把正事忘了!我孫子做了官,親朋好友的來祝賀,所以,我們想在我們家那個破花園裏擺上三天酒席。第一天,請賈府所有的領導們,包括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還有老少爺們;第二天,請親友;第三天,請同事。”
李紈鳳姐都笑著問:“日子定好了沒?我們一定去。”
賴大家的:“定了這個月的十四,就等奶奶們賞臉了。”
鳳姐:“咱先說好,去歸去,我可不隨份子,也沒賞錢,吃完抹嘴走人!”
賴大家的笑道:“奶奶說哪裏話。奶奶是有錢人,要賞,隨手賞個二三萬銀子的時候就有了。”
賴媽媽也笑著說:“剛才我去請老太太,老太太也說去,我這張老臉還有有點麵子的。”
說完,剛要起身告辭,一回頭看見了周瑞媳婦:“奶奶別嫌我嘮叨,我就是想問問為什麽要在府內‘封殺’周嫂子的兒子?”
鳳姐聽了,笑道:“我正要告訴你,結果事情一多忘了。賴嫂子回家告訴你老公,在賈府內不許收留那小子!”
賴大家的隻能答應著。
周瑞家的跪下央求。
賴媽媽:“發生了什麽?說出來我給你評評理。”
鳳姐:“那天我生日,裏麵的席還沒開始,他先喝醉了。不幹工作不說,還坐在那裏罵人,我打發彩名去說他,他又罵了彩明一頓。這種無法無天的王八羔子,是不是應該開除?”
賴媽媽:“奶奶你聽我說,我覺得吧,人這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錯,我們要以教育為主,先罵,罵不管用,就打。千萬不能攆出去,一則,攆出去了危害社會,二則,他又不是咱家的家生子,是太太的陪房。你攆了他,太太臉上也不好看。我建議揍他幾板子,還是留下吧。”
鳳姐說:“好吧,聽人勸吃飽飯,今天我看在賴媽媽的麵子上饒了這小子。先打四十大板,以後再喝酒,乘以二打板子,永不封頂,打死為止!”
周瑞家的給鳳姐磕頭,又給賴媽媽磕頭:兒子的工作總算保住了。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加工好的畫布送進園子裏來了。惜春開畫,寶玉每天都來幫忙。探春、迎春、李紈、寶釵也常來坐坐,觀觀畫,聊聊天,唯獨不見黛玉。
每年這時候,黛玉的咳嗽病必犯無疑。今年特別厲害,可能是跟著賈母遊園次數多了的緣故吧。所以,黛玉不常出門,在家裏靜養。悶了,盼著姐妹們來聊天,聊不了幾句話又煩了。眾姐妹都知道她病著,也沒人跟她較真。
這一天,寶釵又來看她。
寶釵:“吃了這麽多藥總不見效,再換個醫生試試。”
黛玉:“不是醫生的問題,我知道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了。別說這幾天,就看我平時的樣子就知道了。”
寶釵:“你平時吃的太少了,古人說‘食穀者生’,如果多增加營養,也許會好點。”
黛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事強求不得,我覺得一年比一年厲害了。”說話之間,又咳了兩三次。
寶釵:“昨天我看你的藥方上人參、肉桂太多,雖說益氣補神,但也不能太熱。依我說,每天早上用燕窩加糖熬粥,是最最滋陰補氣的。”
黛玉:“其實,我對你真的很慚愧。一直以來,我都把你看做是內心奸詐的小人。自從那天你勸我不要看雜書,才徹底轉變了對你的看法。我母親去世的早,又沒有兄弟姐妹,長到十五歲,竟沒有一個人像你這樣的勸導過我。過去,雲丫頭說你好我還生氣,那天我真正體會到了。”
“每年這時候,給我請大夫、吃藥,都鬧得雞飛狗跳的,現在我再提出吃燕窩,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雖不說什麽,但底下的婆子丫頭們又該嫌我多事了。我又不是這裏的正經主子,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如果我不知好歹,他們會怎麽看我!”
寶釵:“我們同病相憐,我跟你也一樣的。”
黛玉:“你有母親,有哥哥,家裏有房也有地,怎麽跟我一樣呢。”
注:此處本人有疑問,林如海的家產哪去了?不會捐給希望工程了吧?有人說,賈璉貪汙了;有人說,林如海是清官,死後沒留下什麽遺產;還有人說有沒有的隻有曹雪芹知道……
反正,我們眼前的黛玉是個窮光蛋。
寶釵:“將來也不過多準備一份嫁妝而已,不要多慮了。”
黛玉紅了臉:“人家把你當正經人,你反倒拿我取笑。”
寶釵:“雖是玩笑,也是實話。你放心,我在這裏一天就會陪你一天,你有什麽委屈煩惱盡管告訴我,我能分擔的一定替你分擔。至於燕窩的問題,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家還有些,我打發丫頭給你送來,你每天讓她們熬了,早上喝一碗,又不興師動眾的,可好?”
黛玉:“感謝的話我就不說了。”
寶釵:“不用客氣,咱們說了這麽多話,你該累了,歇著吧。”
黛玉:“晚上再來跟我說話呀。”
寶釵答應著,回家了。
黃昏時分,天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窗外,雨滴竹梢,館籠罩在淡淡的清煙、淡淡的淒涼之中,黛玉知道寶釵不能來了,隨手拿出一本書,當看到《秋閨怨》《別離怨》時,黛玉忍不住內心的惆悵,提筆作詞一首: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複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寫完,剛要睡覺,丫鬟說:“寶二爺來了。”話音剛落,隻見寶玉頭戴鬥笠身穿蓑衣進來了。
黛玉:“哪裏來的漁翁?”
寶玉:“今天好些嗎?吃藥了沒?飯吃了多少?”說完舉著燈,往黛玉臉上照了照,笑道:“麵色看起來好多了。”
黛玉:“上頭怕雨,難道鞋子不怕雨,怎麽鞋襪如此幹淨。”
寶玉:“我這一套是全的,剛才把木屐脫到門外了。這是北靜王送我的,怎麽樣,我也送你一套吧。”
黛玉:“我不要,穿上豈不成了漁婆。”
話一出口,想起剛才說寶玉是漁翁,不禁紅了臉。
寶玉沒注意,看到書桌上有詩詞,拿起來看。邊看邊說‘好詩’。黛玉一把奪了去,放在燈上燒了。
寶玉:“我早就背過了。”
黛玉:“我好多了,多謝你下雨天還記得來看我。夜深了,我也該睡了,你明天再來吧。”
寶玉從懷中掏出一隻懷表來,看了看說:“是不早了,我該走了。”
說完,披上蓑衣出去了。
黛玉:“雨下緊了,外麵有婆子跟著嗎?”
兩個婆子答話:“有呢,姑娘放心。”
黛玉:“下雨天路滑,你們小心別摔了。”
外麵答應著去了。
寶玉他們剛走,蘅蕪苑的一個婆子提著燈送來了一包燕窩,還有一包潔粉梅片雪花洋糖,說:“這糖是進口的,姑娘先吃著,吃完了再送來。”
黛玉:“回去謝謝你們姑娘,讓她費心了。”
紫鵑收了燕窩,服侍黛玉躺下。黛玉躺在床上,想著寶玉的細心,念著寶釵的好。聽窗外秋雨淅瀝,清寒透骨,不覺滴下淚來。直到四更,才朦朧睡去。
平兒還沒說話,屋裏呼啦啦的湧進了許多人,以李紈為首的詩社成員齊刷刷的站在了鳳姐麵前。
鳳姐笑道:“來的這麽齊,誰下帖子請的?”
探春:“我們來有兩件事,一件是我們詩社的,一件是四妹妹的,另外還帶來了老太太的口信。”
鳳姐:“什麽事?”
探春:“第一件事:前幾天我們成立了詩社,可是第一次聚會某些人就無緣無故缺席了,我們也不好意思說他,為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想聘請你為我們詩社的監社禦史。
第二件事:老太太叫四妹妹畫園子,可是畫畫用的東西各種不全,我們回了老太太。老太太讓我們給你捎個信,倉庫裏有的就找出來用,沒有的叫人買去。”
鳳姐笑著說:“我又不會作什麽‘濕的’、‘幹的’,要是叫我吃東西我就去。”
探春說:“又不叫你作詩,你隻要當好監督員就行。”
鳳姐:“有工資嗎?”
探春:“義務的。”
鳳姐笑道:“別騙我了,你們是來拉讚助的吧。你們經費不夠了,想出這個法子跟我要錢,說,誰的主意?”
李紈笑著說:“鄙視你,為什麽你的心總比別人多幾個孔。”
鳳姐:“如果鄙視有用的話,還要我這個監社禦史幹什麽!政府把這幫熊孩子交給你,是讓你帶著他們念書,做針線的。而你做為他們的領導,不僅不好好勸說他們,還鼓動他們來跟我要錢。他們成立什麽詩社,能用幾個錢?你一個月的工資是我們的兩倍,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可憐,又給你漲了兩倍,還給你分了土地,你年底好歹也有分紅吧,你家主子、奴才總共十個人,吃穿都是公家的。我算了算,你年薪至少四五百兩銀子。現在每年拿出一二百兩銀子投資到詩社裏不算多吧,再說,等他們出了嫁,詩社自然解體了,那時候,你也窮不到哪兒去!”
李紈笑道:“你們都聽聽,我隻說了一句,她就瘋了,說了兩車屁話出來。虧她還是生在大家族,長在富豪家,如果生在小戶人家,還不知怎樣的貧嘴賤舌呢。天下人你都算計著,昨天打平兒,你也下的去手!我是多想替平兒打抱不平呀,但一想,你好不容易過回生日,就不惹你了。今天你可是自找的,我覺得就你,給平兒提鞋都寒磣,你倆也該換換了。”
眾人都笑了。
鳳姐也笑了,說:“原來不是跟我來要錢了,是給平兒報仇的吧。早知道平兒有這麽大一個靠山,就算鬼拉著我的手,我也不打她了。平兒過來,當著你大奶奶和姑娘們的麵,我給你賠禮了,請原諒我酒後不小心失手吧!”
李紈對平兒笑道:“怎麽樣,我給你出氣了吧!”
平兒:“奶奶們開玩笑,我可承受不起。”
李紈:“什麽承受不承受的,快拿出倉庫鑰匙來,讓你們奶奶找東西去。”
鳳姐笑道:“好嫂子,你先跟他們回園子,我現在好多工作要做呢。大太太打發人叫我,不知什麽事;還有春節給你們做的新衣服,還沒送去加工。”
李紈:“這些事我不管,你先辦完了我的事,我回家歇著去。免得這些熊孩子整天鬧我。”
鳳姐:“好嫂子,今天我真沒空。明天一早我帶著五十兩銀子到任,我不會寫詩,就是一個俗人,反正交了錢你們也不能把我攆出去。”
眾人又笑了。
鳳姐又說:“等會兒我開了倉庫,叫人把東西搬出來,你們看有用的就拿,沒有的列好單子給我,可好?這些事肯定都是寶玉惹出來的。”
李紈:“你不說我們倒忘了一件事。上一次詩社聚會,寶玉在沒請假的情況下,無故缺席,我們都不好意思說他,你說怎麽辦?”
鳳姐:“兩個方案,第一、把你們每人的屋子幹幹淨淨打掃一遍;第二、用正楷抄寫‘我錯了’一萬遍。”
眾人壞笑:“這兩項缺一不可。”
李紈她們剛要回去,賴媽媽來了,他們連忙站起來讓座。
賴媽媽在炕沿上坐了,眾人道喜:“恭喜大娘,賀喜大娘。”
賴媽媽:“同喜,同喜。不是主子們恩典,我們喜從何來?”
鳳姐:“我雖然不識字,但看出賴大娘臉上寫滿了喜字。你孫子什麽時候到任呀?”
賴媽媽:“這個不歸我管,他願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吧。前天他來給我磕頭,我教訓了他一頓:你今年三十了,上托主子的洪福,下托著你爹媽,從小也跟公子哥似的讀書認字,也有奶媽、丫鬟伺候,你知道‘奴才’兩個字怎麽寫嗎?是你爺爺和你爹吃苦受累熬了二三輩子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一定要珍惜!二十歲的時候,仗著主子的權勢給你買了官,現在又仗著主子家的勢力當了縣太爺。如果你不安分守己,精忠報國,孝敬主子,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
李紈、鳳姐說:“賴大娘你想多了,前幾年我們見他穿著新官服來給老太太、太太磕頭,一看就是個本分人,長得可威武了。”
平兒端上茶來,賴媽媽說:“你隨便叫個小丫頭倒就行了,姑娘親自倒,我都不好意思了。”一麵客氣,一麵接著說:“奶奶不知道,對待小孩子,就得管得嚴些。比如說寶玉。”賴媽媽說到這裏,用手指著寶玉:“不怕你嫌我,現在老爺管你,老太太還不高興。想當年,你爺爺打你爹的時候,那叫一個慘不忍睹。不過,你爹不像你似的調皮搗蛋,就算這樣,也沒少挨打!還有,東府你珍大哥的爺爺也是非常厲害的……”寶玉看著賴媽媽一張一翕的嘴巴,心裏早就不耐煩了。
賴媽媽正唾沫星子亂飛的嘮叨著,賴大媳婦來了,隨後,周瑞家的、張材家的也來了。
鳳姐:“兒媳來接婆婆了?”
賴大家的笑著說:“不是的,我就是來問問奶奶姑娘們肯不肯賞臉去做客?”
賴媽媽:“你們說說我這是幹嘛來了,怎麽把正事忘了!我孫子做了官,親朋好友的來祝賀,所以,我們想在我們家那個破花園裏擺上三天酒席。第一天,請賈府所有的領導們,包括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還有老少爺們;第二天,請親友;第三天,請同事。”
李紈鳳姐都笑著問:“日子定好了沒?我們一定去。”
賴大家的:“定了這個月的十四,就等奶奶們賞臉了。”
鳳姐:“咱先說好,去歸去,我可不隨份子,也沒賞錢,吃完抹嘴走人!”
賴大家的笑道:“奶奶說哪裏話。奶奶是有錢人,要賞,隨手賞個二三萬銀子的時候就有了。”
賴媽媽也笑著說:“剛才我去請老太太,老太太也說去,我這張老臉還有有點麵子的。”
說完,剛要起身告辭,一回頭看見了周瑞媳婦:“奶奶別嫌我嘮叨,我就是想問問為什麽要在府內‘封殺’周嫂子的兒子?”
鳳姐聽了,笑道:“我正要告訴你,結果事情一多忘了。賴嫂子回家告訴你老公,在賈府內不許收留那小子!”
賴大家的隻能答應著。
周瑞家的跪下央求。
賴媽媽:“發生了什麽?說出來我給你評評理。”
鳳姐:“那天我生日,裏麵的席還沒開始,他先喝醉了。不幹工作不說,還坐在那裏罵人,我打發彩名去說他,他又罵了彩明一頓。這種無法無天的王八羔子,是不是應該開除?”
賴媽媽:“奶奶你聽我說,我覺得吧,人這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錯,我們要以教育為主,先罵,罵不管用,就打。千萬不能攆出去,一則,攆出去了危害社會,二則,他又不是咱家的家生子,是太太的陪房。你攆了他,太太臉上也不好看。我建議揍他幾板子,還是留下吧。”
鳳姐說:“好吧,聽人勸吃飽飯,今天我看在賴媽媽的麵子上饒了這小子。先打四十大板,以後再喝酒,乘以二打板子,永不封頂,打死為止!”
周瑞家的給鳳姐磕頭,又給賴媽媽磕頭:兒子的工作總算保住了。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加工好的畫布送進園子裏來了。惜春開畫,寶玉每天都來幫忙。探春、迎春、李紈、寶釵也常來坐坐,觀觀畫,聊聊天,唯獨不見黛玉。
每年這時候,黛玉的咳嗽病必犯無疑。今年特別厲害,可能是跟著賈母遊園次數多了的緣故吧。所以,黛玉不常出門,在家裏靜養。悶了,盼著姐妹們來聊天,聊不了幾句話又煩了。眾姐妹都知道她病著,也沒人跟她較真。
這一天,寶釵又來看她。
寶釵:“吃了這麽多藥總不見效,再換個醫生試試。”
黛玉:“不是醫生的問題,我知道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了。別說這幾天,就看我平時的樣子就知道了。”
寶釵:“你平時吃的太少了,古人說‘食穀者生’,如果多增加營養,也許會好點。”
黛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事強求不得,我覺得一年比一年厲害了。”說話之間,又咳了兩三次。
寶釵:“昨天我看你的藥方上人參、肉桂太多,雖說益氣補神,但也不能太熱。依我說,每天早上用燕窩加糖熬粥,是最最滋陰補氣的。”
黛玉:“其實,我對你真的很慚愧。一直以來,我都把你看做是內心奸詐的小人。自從那天你勸我不要看雜書,才徹底轉變了對你的看法。我母親去世的早,又沒有兄弟姐妹,長到十五歲,竟沒有一個人像你這樣的勸導過我。過去,雲丫頭說你好我還生氣,那天我真正體會到了。”
“每年這時候,給我請大夫、吃藥,都鬧得雞飛狗跳的,現在我再提出吃燕窩,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雖不說什麽,但底下的婆子丫頭們又該嫌我多事了。我又不是這裏的正經主子,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如果我不知好歹,他們會怎麽看我!”
寶釵:“我們同病相憐,我跟你也一樣的。”
黛玉:“你有母親,有哥哥,家裏有房也有地,怎麽跟我一樣呢。”
注:此處本人有疑問,林如海的家產哪去了?不會捐給希望工程了吧?有人說,賈璉貪汙了;有人說,林如海是清官,死後沒留下什麽遺產;還有人說有沒有的隻有曹雪芹知道……
反正,我們眼前的黛玉是個窮光蛋。
寶釵:“將來也不過多準備一份嫁妝而已,不要多慮了。”
黛玉紅了臉:“人家把你當正經人,你反倒拿我取笑。”
寶釵:“雖是玩笑,也是實話。你放心,我在這裏一天就會陪你一天,你有什麽委屈煩惱盡管告訴我,我能分擔的一定替你分擔。至於燕窩的問題,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家還有些,我打發丫頭給你送來,你每天讓她們熬了,早上喝一碗,又不興師動眾的,可好?”
黛玉:“感謝的話我就不說了。”
寶釵:“不用客氣,咱們說了這麽多話,你該累了,歇著吧。”
黛玉:“晚上再來跟我說話呀。”
寶釵答應著,回家了。
黃昏時分,天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窗外,雨滴竹梢,館籠罩在淡淡的清煙、淡淡的淒涼之中,黛玉知道寶釵不能來了,隨手拿出一本書,當看到《秋閨怨》《別離怨》時,黛玉忍不住內心的惆悵,提筆作詞一首: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複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寫完,剛要睡覺,丫鬟說:“寶二爺來了。”話音剛落,隻見寶玉頭戴鬥笠身穿蓑衣進來了。
黛玉:“哪裏來的漁翁?”
寶玉:“今天好些嗎?吃藥了沒?飯吃了多少?”說完舉著燈,往黛玉臉上照了照,笑道:“麵色看起來好多了。”
黛玉:“上頭怕雨,難道鞋子不怕雨,怎麽鞋襪如此幹淨。”
寶玉:“我這一套是全的,剛才把木屐脫到門外了。這是北靜王送我的,怎麽樣,我也送你一套吧。”
黛玉:“我不要,穿上豈不成了漁婆。”
話一出口,想起剛才說寶玉是漁翁,不禁紅了臉。
寶玉沒注意,看到書桌上有詩詞,拿起來看。邊看邊說‘好詩’。黛玉一把奪了去,放在燈上燒了。
寶玉:“我早就背過了。”
黛玉:“我好多了,多謝你下雨天還記得來看我。夜深了,我也該睡了,你明天再來吧。”
寶玉從懷中掏出一隻懷表來,看了看說:“是不早了,我該走了。”
說完,披上蓑衣出去了。
黛玉:“雨下緊了,外麵有婆子跟著嗎?”
兩個婆子答話:“有呢,姑娘放心。”
黛玉:“下雨天路滑,你們小心別摔了。”
外麵答應著去了。
寶玉他們剛走,蘅蕪苑的一個婆子提著燈送來了一包燕窩,還有一包潔粉梅片雪花洋糖,說:“這糖是進口的,姑娘先吃著,吃完了再送來。”
黛玉:“回去謝謝你們姑娘,讓她費心了。”
紫鵑收了燕窩,服侍黛玉躺下。黛玉躺在床上,想著寶玉的細心,念著寶釵的好。聽窗外秋雨淅瀝,清寒透骨,不覺滴下淚來。直到四更,才朦朧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