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青年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遵王的遺誌,難道您忘了嗎?您當年可是遵王最信任的人,您難道不想為遵王報仇嗎?”


    “遵王的遺誌?嗬嗬,我最了解他了,那日如果接降的人不是殺人如麻的僧妖頭,他隻怕也已經降了……”母親說出的話令歐陽妍根本摸不著頭腦,但客人的麵色卻因此大變。


    歐陽妍並不知道,母親的這句話,說出了當年極少為人知道的一段有關遵王的往事。


    那一次在墨石渡,全軍都向當時的安徽巡撫英翰遞交了投降書,第一隊是馬融和,第二隊是倪隆懷(倪矮子),第三隊為扶王陳得才,第四隊為祜王藍成春,遵王賴文光為第五隊,他們之所以聯絡英翰而非僧戈仁欽,是因為英翰是地方官,意在息事寧人,主張盡快招撫赦免,早早結束戰事,而僧戈仁欽是專門前來剿滅他們的(僧軍一意進剿獲取軍功,地方糜爛與他們這些人無關,腦袋砍得越多功勞越大,所以一向有殺降的惡名)。英翰接到由第一隊馬融和帶來的投降書原本打算接受,不料僧戈仁欽手下的翼長(乾軍出兵時大帥手下分左右翼,各有一個翼長)恩澤知道此事,此人貪功心切,慫恿僧戈仁欽搶先受降,並殺死了藍成春等全部廣西投降者,結果聽到受降者變成僧戈仁欽的扶王陳得才服毒自殺,走在最後的賴文光立即掉頭,拉上跟在他的部隊後麵的幾路撚軍溜之大吉。


    “遵王至死未降!這是昔年將士有目共睹的!”客人的聲音尖銳了起來,“僧妖頭給遵王打敗砍了頭,都是大家夥兒傳頌到現在的!你從哪裏聽來的這等胡說?你不講明白,我們這些兄弟,斷不能與你幹休!”


    “你當年隻是個小孩子。真正的實情,又見識過多少?”母親麵對黑衣青年的怒火,隻是淡淡的說道。“要不是他冤屈好人,私心殺了德王。我是不會離開他的。”


    當時聖平天國已經滅亡,逃遁入西北地區的聖平軍的奮鬥目標已經喪失,想要投降的不止一人,賴文的投降行為也無足深責,但實實在在遞交了投降書的賴文光,卻以莫須有的罪名汙蔑、殺害戰友德王唐日榮,實在是無法讓人釋懷。


    “唐日榮私通乾妖,遵王殺他有什麽錯?”黑衣青年似乎是對昔年的往日知道得很多。此時竟然和麵前的老前輩爭論起來。


    “他騙得了別人,多少年後還讓你們這些後輩深信不疑,但卻騙不了我……”母親歎息道,“他殺德王,不為別的,隻不過是為了想要翼殿前隊而已……”


    她的思緒,仿佛又回到了多少年前,那血雨腥風的日子……


    翼殿前隊原本是翼王石達開的骨幹部隊,擔任先鋒進軍四川,但途中得知石達開主力在大渡河覆滅。不得不全力北上,匯集另一支翼殿殘部——原賴裕新的中旗,一起投入扶王陳得才的聖平天國遠征軍。由於這支勁旅驍勇善戰。又轉戰萬裏,受到天京方麵極大歡迎,首領固天豫唐日榮被一下提拔為德王,與賴文光等平起平坐。西北聖平軍東下救援天京,在墨石渡潰敗後,中旗黃中庸投降乾軍安徽地方部隊,前隊唐日榮卻誓死不降,突圍投入賴文光、張宗禹等部。


    就是這樣一支曆經坎坷,不屈不撓的部隊。卻在東綹軍進入湖北、屢戰屢勝,兵力由數萬發展到近20萬之際。被賴文光以“通款官兵”的罪名殺害。


    固然,人是會變的。當年不肯投降的,未必日後也不肯投降,在墨石渡拒絕投降的聖平軍將領邱遠才、綹軍首領李允,後來都投降了乾軍。但這些人投降,都是被逼到窮途末路後無奈的選擇,很難想象,在四川孤軍奮戰時不投降、在墨石渡山窮水盡時不投降的唐日榮,卻會在連打了幾個勝仗、形勢一片大好時“通款官兵”。


    更有趣的是,被“通款”的“官兵”居然沒人知道有這麽個“起義投誠人員”,他們隻是莫名其妙地記錄下這件怪事,然後“合理想象”——那個唐日榮大約是琢磨過投誠,還沒來得及就給滅了吧?


    他誣害唐日榮的動機,正如他的幾個敵人所推測的,是奪取這支驍勇善戰、卻始終打著翼殿旗號友軍的指揮權,壯大自己原本在幾個綹軍首領麵前相形見絀的實力。盡管他的“欺騙”一時得手,但這種“火拚”卻令人寒心,唐日榮死後的京山尹隆河大戰,綹軍和湘淮軍都分三路開戰,在綹軍占上風的“上半場”,左路牛洛紅擊敗對方右路,包抄了劉銘傳部側後,右路任柱更獨立打敗了淮軍左、中兩路,賴文光的南隊加上助戰的綹軍李允部,卻始終不能擊敗當麵敵人;“下半場”湘軍鮑超突然殺到,左、右兩路仍在苦戰,賴文光的中路卻一觸即潰,最終導致會戰的失敗。


    這場先勝後敗、功虧一簣的大戰,是綹軍由盛而衰的節點,節點失敗的關鍵,則是賴文光部戰鬥力的孱弱。以火並吞並友鄰,最終導致戰鬥力下降,賴文光對自己人的“欺騙”,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有趣的是,賴文光也曾被人“欺騙過”:在他的供詞裏,他對當年李秀成“不顧君命而妄攻上海”和破壞與洋人的“邦交”十分憤慨,大罵不已,這番說辭跟洪文軒的說法一模一樣,顯然,這個朝臣出身、和洪文軒同為基層知識分子的“外戚”,是接受了洪文軒的說法,他當然不知道自己“被欺騙”了——攻打上海的計劃原本就是洪文軒自己提出來的,準備打下後“買火輪船20隻上攻武漢”,而所謂去蘇州“講和”的“西洋外交官”,其實不過是4個英國、1個法國的傳教士,且其中至少有2人是洪文軒認識的朋友、熟人,親自去蘇州接見了5位“外交官”的洪文軒,回天京後繼續宣稱“洋官講和”。其心理是頗有些陰暗的。從賴文光的反應看,他這番話,至少蒙騙了許多類似賴文光這樣的天王洪火秀的“娘家人”)。


    聽到她說到“翼殿前隊”這個詞。黑衣青年終於不吭聲了,歎息了一聲。垂下了頭。


    “都是過去的陳年舊事,現在提出來也沒什麽光彩,還是不要說了罷。”母親看著手中的遵王長刀,這柄長柄大刀據說就是民間歌謠當中“遵王大刀三尺高,官兵一見魂飛跑”的那柄刀,但那個黑衣青年並不知道,這把刀便是出自於眼前的女人之手。


    “我可以幫你們解開它身上的秘密。”母親此言一出,黑衣青年猛地抬起頭來。


    “隻是我想知道。你們要用它幹什麽?”母親看著黑衣青年,目光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似乎要將他看穿。


    “當然是恢複天國的大業了!”黑衣青年回答得毫不含糊,但母親卻似乎從他的語氣裏聽出了什麽。


    “天國的大業?嗬嗬,這種話,還是不要對我說的好。”母親冷笑了一聲,黑衣青年再欲爭辯,卻給母親擺手止住了。


    “我可以幫你們拿到秘寶,但你們得手之後,隨你們去做什麽。不要再來找我,也不許危害到我的夫君和孩子,否則……”母親在這一刻展現出的威嚴。竟然讓歐陽妍有一種呼吸困難的感覺。


    “我明白,隻要你幫我們解開此秘,我們和你全家再無幹係,日後無論發生何事,再不相擾。”黑衣青年幹脆的答道。


    “那好,以此刀為誓,我們一言為定。”母親說道。


    “那我便靜候佳音了。”黑衣青年向母親拱了拱手,起身欲要離去,母親看著他的背影。突然問道,“那日京城裏孔家那賊子遇刺的事兒。是你們做的嗎?”


    “是。”黑衣青年停下了腳步,猶豫了一下之後。說道,“不過沒能成功,給那狗賊逃了。”


    “都這麽多年了,做事還這麽魯莽,你們為什麽就是不吸取教訓呢?”母親又一次發出了深深的歎息。


    “這一次是首領的意思,並沒打算成功,隻是想將狗朝廷的注意力轉移,讓他們不注意我們的真實目的而已。”黑衣青年答道。


    “是這樣啊……”母親的目光又回到了手中的遵王大刀上。當她再次抬起頭來時,黑衣青年已然消失了。


    “出來吧,妍兒,去叫你爹來。”


    “哎!”


    當歐陽妍來到前屋時,赫然發現父親正對著一張圖紙發呆,麵前的小桌上,則放著一個銀光閃閃的大銀錠。


    看到歐陽妍到來,父親方才回過神來,將圖紙小心的放在懷裏收好,拿過那塊大銀錠便隨著女兒進了內堂。


    “又有大主顧來了?”母親一眼便看到父親手中的二十兩大銀錠,便知道了是怎麽回事,苦笑了起來,“今兒個是什麽日子……大主顧還真是多啊!”


    “這回是老相識,京城‘扶桑樓’老吳的訂貨,先付了定金二十兩銀子,活兒要得比較急,就一天時間,成了之後,還有八十兩銀子酬金。”父親說著,從懷裏取出了圖紙,在母親麵前的小桌上展開,“瞧,就是這麽個東西,不過要精鋼打造。”


    “這不是洋槍的樣兒麽?”母親看了一眼圖紙,有些奇怪的問道,“他要打一支實心的鐵樣槍?”


    “對,不過這是帶槍刃的,槍刃也要和槍身鑄為一體,加寬加厚。”父親比劃著圖紙說道,“瞅著是洋槍的樣兒,但其實是一杆矛槍。”


    “這槍不象槍,刀不象刀的東西,做什麽用啊?”母親更加的驚異了。


    “哎,你別看這東西形製怪異,但卻端的是一件好兵器!”父親說著便興奮起來,“非常方便握持刺擊,易於上手,份量又適中,而且用精鋼打造,比上刺刀的洋槍要結實得多!”


    母親聽了父親的話,又仔細看了看圖紙,再看看手中的遵王大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我知道了!小燕!這兵器便是我一直想要做的絕世神兵!我一定要將它打造成功!你知道嗎?老吳幫著給訂貨的那個人,是要用它來考武狀元的!”父親由興奮轉為激動,說話時竟然手舞足蹈起來。


    “可是……時間太緊了。隻有一天啊!”母親顯得有些憂慮。


    “沒事!頂多幹個通宵而已!再說了,這一回我正要顯顯手段呢!小燕!你一定要幫我!”


    “好吧!那趕快準備材料吧!”


    “材料是現成的!老吳送來了三把斷劍,都是大劍(某人的戰利品)。說就用它們,熔了重鑄。不夠的話咱們再添些個,額外算錢!”


    “那好,現在就熔吧!妍兒!去叫小寶來,趕緊備爐!”


    “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刀駙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刀駙馬並收藏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