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你把名單藏在這本書裏的?”陳寶珠訝然。


    她隻知道寧氏是江南寧氏一族的傳人,從來就不曾想過對於這種偽裝之術,寧氏也是精湛得很。


    “娘,你是如何做到的?”陳寶珠敬佩地看著寧氏。


    如此重要的機密,最需要夫妻同心,陳父肯將這個重大的秘密告訴寧氏,並讓她一起保守這個秘密,這是何等的信任!


    陳寶珠覺得陳父有一雙慧眼,沒有看錯人。


    看到女兒好奇而疑惑的眼神,寧氏笑笑,取過早就準備好的一盆水,取過陳寶珠帶過來的那本醫書,神色瞬時凝重起來。


    陳寶珠目不轉睛地看著。


    寧氏沉靜地看著那盆清水,從身上取出一個碧綠的小玉瓶來。她拔開木塞,把瓶裏的白色粉末倒入盆中。待看到那些藥粉化開之後,她才把一整本書慢慢放到了清水裏。


    那本厚厚的書極沉,一下子就沉到了盆底,從盆底陸續有些水泡升上來,初初隻有十幾個小泡泡,慢慢的泡泡越積越多,漸漸淹沒了那本厚厚的書。再然後,書已經看不到了,滿盆皆是白色的泡泡。


    陳寶珠莫名其妙。寧氏這是幹什麽呢,難道加了皂角洗書嗎?


    “娘,你這是幹什麽呢?”陳寶珠有些好笑地看著寧氏,:“難道娘的法子就是,把書洗幹淨之後,名單就會出來了嗎?”


    寧氏點點頭:“對,正是這樣。”


    這回輪到陳寶珠愕然了,她瞪著寧氏道:“娘,你不會跟我開玩笑的吧?”她看著那一盆的泡泡,“娘,這真的能洗出來?”


    “珠兒,你把手伸進去看看。”寧氏道。


    陳寶珠好奇心更重。她依言把手伸進水盆裏。泡泡滑膩,一盆的清水也變得滑膩起來。但是……


    陳寶珠猛然驚醒,她把雙手都伸入水裏,摸了起來。但是,剛才放進去的那本書呢?


    除了滿盆滑膩的清水外,再無其他。


    “摸到什麽了?”寧氏問道,聽得出她的聲音裏含著笑意。


    陳寶珠慢慢地站了起來,她的手裏,拿著一張薄薄的紙,是她剛才從盆裏撈到的。


    陳寶珠看著自己兩手滿是白色的泡泡。再看看手中拎著的一張白紙,有些不解地看著寧氏:“娘,那本書真的融化了?天啊。這是什麽?!”


    寧氏道:“換盆清水來吧。”


    陳寶珠拿過另一個木盆,裝滿水,把手中的白紙放到水裏去。這個時候,她才想起來,自己手中的這張“紙”。居然不會融入水中。


    這是怎麽一回事呢?那份至關重要的名單,不可能是一張白紙吧?


    寧氏站了起來,陳寶珠忙走過去,扶住她。


    寧氏再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玉瓶,陳寶珠忙接過來,拔出木塞。按寧氏的指示倒入水中。


    藥粉很快化解在水中,水麵又冒出一串串泡泡。陳寶珠的眉頭又擰了起來:“娘,你該不會又要給這張白紙洗澡吧?”


    寧氏笑著說道:“不洗洗還不幹淨呢。好了。撈起來吧。”


    陳寶珠看著寧氏的眼睛,她從寧氏的語氣裏聽出了什麽。她看著一水盆的泡泡,迅速伸出手去,把沉入水底的那張“紙”取了出來。


    水珠不停地自“紙張”麵上落下,那張“紙”根本不沾水。而一行行的字跡也漸漸顯現出來。不一會的功夫,這張曾經純淨得似一張白紙的東西轉眼便成為一張布滿密密麻麻字跡的名單。


    陳寶珠瞪大眼睛。她沒有料到,名單居然真的存在,而且還是以這種玄乎得不能玄乎的方式出現了。


    “這就是名單。”寧氏淡淡地說道。雖然她的語氣中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但是為了這份名單,搭了那多人的性命進去,誰又能夠不動容呢?


    陳寶珠把這一米多長的名單放在桌上,攤了開來,認真看了起來。


    這是一張薄薄的紙,哦不對,如果外麵的傳聞屬實的話,這應該是一張人皮。在上麵簽了近百個名字,有大有小,字跡不一。


    寧氏沉痛道:“這上麵的,就是當年謀逆的張衝以設宴為名,把朝中有名望的上百名官員騙了過來,再逼著他們簽下自己的名字,從此以後,他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陳寶珠一路看下去,這上麵果然有大半都是她熟悉的名字。她可以想像得出這幫官員在當時簽名的時候是多麽的害怕與無奈,而之後又如何的懊悔與惶惶不可終日。這就難怪後來有部分官員因承受不住這麽巨大的壓力自殺了。


    看來這幕後之人,手段真是殘忍。


    忽然,陳寶珠的目光落在其中的兩個名字上:謝敏雄、尹波。如果她記憶不出差錯的話,她知道,這個姓謝的就是昭武侯的兒子,而姓尹的,不用說就是西平王尹天照的兒子了。


    陳寶珠呆了一呆。她沒有料到,這份名單裏,連昭武侯府謝家與西平王尹家都牽扯進去了。


    “怎麽了?”寧氏看出女兒的異樣。


    “沒什麽,我隻是看著這一大串的名單有些發暈。”


    陳寶珠看著寧氏麵上覆著的銀色麵具,心裏麵生出一絲悲憫。這就是那份名單直接導致的後果啊,那曾經才氣美貌響譽江南一帶的大美人嗬,如今是麵目全非,她都不明白這些年來,寧氏是怎麽挺過來的!


    名單能夠招至招禍,知道得越多,就會死得越快。這是經曆過這一連串事件之後,陳寶珠得出來的結論。所以,像寧氏這樣的人,夫死子亡,她所受的苦已經夠多的了,不應該再把她牽扯到這個巨大的陰謀中來了。


    不管怎麽說,一定要讓寧氏遠離這場災禍才行。


    首先,這份名單她看過了,裏麵的名字也記住了,那下一步,是要把名單交出去,還是繼續藏匿起來,就看寧氏的意思了。


    她抬起頭來,望著寧氏:“娘,你有什麽打算?”她指指那份足足有一米多長的名單。


    寧氏透過麵具的眼神凝重起來:“珠兒,你爹說過,這份名單至關重要,牽連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於私,這名單裏有好幾位與我們交往極深的密友,有些還是有恩於我們陳家的。他們都是對朝廷有功之臣,並沒有謀逆之心,而是誤入圈套,受人脅迫。對於這些老臣忠臣,我們如若不加維護的話,誓必讓天下臣子寒心。再說了,如果將這份名單上交的話,皇上是個嫉惡如仇之人,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旦皇上知道朝堂的這些重臣的名字出現在名單上的時候,一定會派大理寺徹查此事。且不說這事如何查,會不會濫用私刑。單從時間上來說,由於人員廣泛,查個一年半載也說不定。這樣一來,朝堂上下鬧得人心惶惶,局勢不穩,讓邊境的小國有可趁之機啊。”


    “這可是老丞相的意思?”陳寶珠目光炯炯地望著寧氏,問道。


    寧氏點點頭:“爹爹至死不肯屈服,就是要守住這個承諾。珠兒,我把名單交給你了,別讓你爹失望。”


    陳寶珠明白了,其實她也正打算這麽做。


    大廈將傾,無國哪有家?一時朝堂動蕩,那些懷有野心之人,必定會蠢蠢欲動,選定時機發動政變,奪取政權。而邊境那些一直對中原俯視耽耽的柔真一族,勢必會借機入侵中原。到時候,受苦的仍然是老百姓。


    陳寶珠沒有那麽宏偉的理想,她隻想保得家人平安,家人的生活安定。可是現在,她已經不知不覺中卷入這場風波之中了,無國則無家,隻有國安民才定,她的家人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幸福生活下去。


    陳寶珠依偎在寧氏的懷中,輕聲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會保護好名單,不讓你與爹失望的。“


    寧氏微微歎口氣,歉然地望著女兒:“珠兒,其實你不應該知道的。為娘本不打算告訴於你,但是那些人……”


    寧氏微閉了一下眼睛,女兒屢屢遭遇謀害的事情她已經聽說了,與其讓女兒這樣被蒙在鼓裏,毫無防備,倒不如把事實的真相告訴女兒,讓女兒早做防範。


    “娘,你不要自責。”陳寶珠微笑道,“其實,在那些人接連不斷地追殺我的時候,我就應該想到了。那個幕後之人有著強大的消息樓,他不斷地前來找我的麻煩,肯定有他的理由的,現在我終於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了。”


    “後悔嗎?”寧氏輕聲問道。


    “娘,你呢?”陳寶珠仰起頭來,看著寧氏。


    “我不後悔,因為那是你爹的遺願。”寧氏輕輕地歎口氣,“我不想讓你爹在九泉之下不安心。”


    陳寶珠笑笑,把臉埋進寧氏的懷裏,輕聲道“我也是。”


    書沒了,陳寶珠決定到謝三小姐的書房裏去,借一本差不多厚度的書過來,放在自己的包裹裏,掩人耳目。


    很巧的是,她一出院子,剛拐了一個彎,就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丫環站在轉角處,似乎在等什麽人。


    看到陳寶珠,這個丫頭跑上前,去,殷勤地問道:“陳姑娘,你要到哪裏去?”


    陳寶珠道:“閑著無聊,我去三姐姐的屋子裏找幾本書看看。”


    “奴婢帶你去吧。”小丫頭露出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芳意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纖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纖素並收藏芳意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