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道:“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凶。我就死,也隻是一身,你卻殺了他六人,如何理說?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過去。”
悟空道:“不瞞師父說,我老孫五百年前,據花果山稱王為怪的時節,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說這般到官,倒也得些狀告是。”
三藏道:“隻因你沒收沒管,暴橫人間,欺天誑上,才受這五百年前之難。今既入了沙門,若是還象當時行凶,一味傷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
孫悟空一生受不得人氣,他見三藏隻管緒緒叨叨,按不住心頭火發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懲般緒咶惡我,我回去便了!”
孫悟空剛想施展筋鬥雲,回花果山而去,卻是被陳凡一抬手,按在了肩頭。
“人無信不立,唐長老救你出來,你也須還恩。”
陳凡攔下了孫悟空,淡淡說道,雖然他對唐僧的迂腐有些不喜,但是孫悟空被壓了五百年,還是沒有改的了毛毛躁躁的性子,讓他也十分無語。
唐僧不過嘮叨幾句罷了,說錯也無錯,孫悟空這便要走。
孫悟空聞言,卻是一番抓耳撓腮,要說他最能聽的進去誰的話,那邊是一出世便在一起的大哥陳凡,不論是拜師學藝,還是反了天宮,或是被壓在山下,都有大哥的陪伴。
孫悟空也隻是一時生氣罷了,回過神來氣也就過去了,當下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唐僧見狀,也知趣的閉了嘴。他雖然迂腐,卻也不傻,剛才見到自己這個神通廣大的徒弟想要離去,就有了後悔之意,幸好被陳凡攔了下來。
否則這西天路上。他一個凡人,豈能達到靈山?
兩人一猴繼續前行,說說笑笑之間,已然沒有了剛才的不愉快,孫悟空本就是一個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猴子。隻不過是一生沒有受過氣罷了,卻是不記仇。
陳凡此舉,卻是別有一番心思,他自然知道,原著之中孫悟空上了觀世音的當,帶了那金箍。受緊箍咒之苦。
陳凡雖然沒有見過金箍,但也知道那是一件不俗的法寶,就好似他在青牛身上下的禁製一般,一旦受製,想要反抗就是癡人說夢了。
如今孫悟空認他做大哥,他自然不會讓悟空再帶上那金箍,就好似帶上一個枷鎖。
兩人一猴西進。行經數日,正是那臘月寒天,朔風凜凜,滑凍淩淩,去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
三藏在馬上,遙聞呼喇喇水聲聒耳,回頭叫:“悟空,是哪裏水響?”
孫悟空左右打量了一番,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裏水響。”
孫悟空當年占山為王,仗著筋鬥雲的神通與各路妖王相交,才有了後來的七大聖,去過的地方倒也不少,比之陳凡可算是見多識廣了。
陳凡雖然沒有到過此地。但是聽聞鷹愁澗的名字,熟讀西遊記的他如何不知道,這裏乃是小白龍的棲身之所。
就在陳凡打量著鷹愁澗的風景之時,隻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要去搶唐僧。
孫悟空見狀,把行禮一丟,閃身上前把唐僧抱下馬來,轉過就走。
那條龍就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
陳凡雖然就站在旁邊,卻未出手阻止,否則小白龍不吞了這白馬,如何有那白龍馬?
沒有了白龍馬,西去的路上,又要多費功夫,畢竟白龍馬的腳力,可不是一般馬匹能比。
這小白龍也精通變化,已然躲過三災,進階天仙。
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卻來牽馬挑擔,隻存得一擔行李,不見了馬匹。
孫悟空不由看了陳凡一眼,沒趣道:“俺老孫要保護師父,大哥怎麽不出手降了那孽畜?”
以孫悟空的眼力,如何看不出先前那條白龍的深淺,區區白龍如何是陳凡的對手?
真的打起來,這白龍怕是擋不住孫悟空或者陳凡幾下。
“這條白龍也受過觀音大士點化。”陳凡聞言一笑,明知故問道:“你怎麽不保護唐僧,不怕他被妖精抓走?”
以陳凡的神識,自然看到了佛門暗中派人保護唐僧,否則以唐僧區區一個凡人,莫說是妖怪,隨便發生點意外,就得送了性命。
“師父有那暗中之人保護,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孫悟空望了一眼天上,隨即眼珠一轉,望向了澗裏,笑道:“既然是菩薩點化,就讓俺老孫來掂量掂量。”
以孫悟空的性子,世上除了陳凡,也就是菩提祖師,以及讓他吃過苦頭的如來佛祖能讓他服氣,如今見到西天取經的路上又來了新同伴,當下就要‘掂量掂量’,也就是立威。
孫悟空如今還不知道,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乃是同一個人。
孫悟空一束綿布直裰,撩起虎皮裙子,揝著金箍鐵棒,抖擻精神,徑臨澗壑,半雲半霧的,在那水麵上,高叫道:“潑泥鰍,還我馬來!還我馬來!”
卻說那龍吃了三藏的白馬,伏在那澗底中間,潛靈養性。
隻聽得有人叫罵索馬,他按不住心中火發,急縱身躍浪翻波,跳將上來道:“是那個敢在這裏海口傷吾?”
小白龍出身西海,乃是西海龍王之子,也算是出身不凡,更是生的心高氣傲,雖然被貶在這裏,如何受到了孫悟空的侮辱?
孫悟空見了白龍,卻是不管不顧,大吒一聲“休走!還我馬來!”
說完就輪著金箍棒閃身上去,劈頭就打。
白龍雖然心高氣傲,卻也識得厲害,當下龍身一翻,躲過了孫悟空一棒。
鐵棒擦身而過,隻是氣勁,就讓肉身不俗的小白龍暗暗吃驚不已,以他的修為,如何敵得過已進階真仙的孫悟空?
隻是幾十合,小白龍險而又險的躲著孫悟空的鐵棒,就已經力軟筋麻,不能抵敵,打一個轉身,又攛於水內,深潛澗底,再不出頭,被猴王罵詈不絕,他也隻推耳聾。
如若不是小白龍生就不凡,已然不弱於老牌天仙西海龍王,隻怕早已栽在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
孫悟空叫罵了一通,見到白龍不敢出來,隨即拽開步,跳到澗邊,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鷹愁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
那孽龍在於深澗中,坐臥寧,心中思想道:“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不上一年,在此隨緣度日,又撞著這般個潑魔,他來害我!”
小白龍越思越惱,受不得屈氣,咬著牙,跳將出去,罵道:“你是那裏來的潑魔,這等欺我!”
孫悟空笑道:“你莫管我那裏不那裏,你隻還了馬,我就饒你性命!”
小白龍道:“你的馬是我吞下肚去,如何吐得出來!不還你,便待怎的!”
行者道:“不還馬時看棍!隻打殺你,償了我馬的性命便罷!”
孫悟空說著,抬起手中的金箍棒,就要上前去打。
伴隨著“當!”的一聲巨響,金箍棒與一口三尺青鋒擊在一起,卻是不分上下。
陳凡提著青雲劍,輕笑道:“行了,都是自家人,教訓一番也就是了。”
“是也是也,俺老孫被壓了五百年,早就技癢,今日就與大哥切磋切磋。”
孫悟空聞言一笑,也不管小白龍,舉著鐵棒向陳凡打去。
雖然被壓在山下之時,陳凡與孫悟空經常論道,卻是無法動手。
“好!”陳凡也來了興致,朗聲一笑之後,抬起青雲劍就迎了上去。
五百年間,他也想試試自己的修為。
青雲劍與金箍棒擊在一起,伴隨著“當!當!”巨響,一人一猴皆是肉身不俗,法力不淺,又武藝超凡之輩,卻是不分上下。
孫悟空天生石猴的肉身,遠超同階,陳凡卻是領悟陰陽大道之後,法力遠超同階,雖然肉身比之孫悟空稍有不如,法力卻是超他許多。
青雲劍乃是陳凡性命雙修的寶貝,金箍棒也是不俗之物,一人一猴,鬥將起來,卻是難分伯仲。
爭鬥良久,卻是讓一旁的小白龍看的暗暗心驚,本來這個猴頭就讓他吃盡了苦頭,震驚之極,如今另外一人竟是與猴頭不分上下。
以這一人一猴的神通,隻怕天上地下少有敵手。
如此,卻是讓小白龍想起了當年的一個傳說,傳聞一人一猴到了龍宮,取走了定海神鐵,其中猴頭喚作齊天大聖,大鬧天宮之後被壓在五行山下,難道是眼前這位?
隻是這猴頭如何從五行山下出來了?
陳凡與孫悟空直鬥了數個時辰,直到唐僧在高山上呼道‘餓了’,這才罷手。
陳凡雖然五百年間不斷進步,孫悟空卻也沒閑著,有著陳凡指點,修為也在不斷進步。
兩人卻是難分高下。
“掃興掃興。”孫悟空收了鐵棒,望了一眼山上呼餓的唐僧,不耐道。
悟空道:“不瞞師父說,我老孫五百年前,據花果山稱王為怪的時節,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說這般到官,倒也得些狀告是。”
三藏道:“隻因你沒收沒管,暴橫人間,欺天誑上,才受這五百年前之難。今既入了沙門,若是還象當時行凶,一味傷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
孫悟空一生受不得人氣,他見三藏隻管緒緒叨叨,按不住心頭火發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懲般緒咶惡我,我回去便了!”
孫悟空剛想施展筋鬥雲,回花果山而去,卻是被陳凡一抬手,按在了肩頭。
“人無信不立,唐長老救你出來,你也須還恩。”
陳凡攔下了孫悟空,淡淡說道,雖然他對唐僧的迂腐有些不喜,但是孫悟空被壓了五百年,還是沒有改的了毛毛躁躁的性子,讓他也十分無語。
唐僧不過嘮叨幾句罷了,說錯也無錯,孫悟空這便要走。
孫悟空聞言,卻是一番抓耳撓腮,要說他最能聽的進去誰的話,那邊是一出世便在一起的大哥陳凡,不論是拜師學藝,還是反了天宮,或是被壓在山下,都有大哥的陪伴。
孫悟空也隻是一時生氣罷了,回過神來氣也就過去了,當下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唐僧見狀,也知趣的閉了嘴。他雖然迂腐,卻也不傻,剛才見到自己這個神通廣大的徒弟想要離去,就有了後悔之意,幸好被陳凡攔了下來。
否則這西天路上。他一個凡人,豈能達到靈山?
兩人一猴繼續前行,說說笑笑之間,已然沒有了剛才的不愉快,孫悟空本就是一個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猴子。隻不過是一生沒有受過氣罷了,卻是不記仇。
陳凡此舉,卻是別有一番心思,他自然知道,原著之中孫悟空上了觀世音的當,帶了那金箍。受緊箍咒之苦。
陳凡雖然沒有見過金箍,但也知道那是一件不俗的法寶,就好似他在青牛身上下的禁製一般,一旦受製,想要反抗就是癡人說夢了。
如今孫悟空認他做大哥,他自然不會讓悟空再帶上那金箍,就好似帶上一個枷鎖。
兩人一猴西進。行經數日,正是那臘月寒天,朔風凜凜,滑凍淩淩,去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
三藏在馬上,遙聞呼喇喇水聲聒耳,回頭叫:“悟空,是哪裏水響?”
孫悟空左右打量了一番,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裏水響。”
孫悟空當年占山為王,仗著筋鬥雲的神通與各路妖王相交,才有了後來的七大聖,去過的地方倒也不少,比之陳凡可算是見多識廣了。
陳凡雖然沒有到過此地。但是聽聞鷹愁澗的名字,熟讀西遊記的他如何不知道,這裏乃是小白龍的棲身之所。
就在陳凡打量著鷹愁澗的風景之時,隻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要去搶唐僧。
孫悟空見狀,把行禮一丟,閃身上前把唐僧抱下馬來,轉過就走。
那條龍就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
陳凡雖然就站在旁邊,卻未出手阻止,否則小白龍不吞了這白馬,如何有那白龍馬?
沒有了白龍馬,西去的路上,又要多費功夫,畢竟白龍馬的腳力,可不是一般馬匹能比。
這小白龍也精通變化,已然躲過三災,進階天仙。
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卻來牽馬挑擔,隻存得一擔行李,不見了馬匹。
孫悟空不由看了陳凡一眼,沒趣道:“俺老孫要保護師父,大哥怎麽不出手降了那孽畜?”
以孫悟空的眼力,如何看不出先前那條白龍的深淺,區區白龍如何是陳凡的對手?
真的打起來,這白龍怕是擋不住孫悟空或者陳凡幾下。
“這條白龍也受過觀音大士點化。”陳凡聞言一笑,明知故問道:“你怎麽不保護唐僧,不怕他被妖精抓走?”
以陳凡的神識,自然看到了佛門暗中派人保護唐僧,否則以唐僧區區一個凡人,莫說是妖怪,隨便發生點意外,就得送了性命。
“師父有那暗中之人保護,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孫悟空望了一眼天上,隨即眼珠一轉,望向了澗裏,笑道:“既然是菩薩點化,就讓俺老孫來掂量掂量。”
以孫悟空的性子,世上除了陳凡,也就是菩提祖師,以及讓他吃過苦頭的如來佛祖能讓他服氣,如今見到西天取經的路上又來了新同伴,當下就要‘掂量掂量’,也就是立威。
孫悟空如今還不知道,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乃是同一個人。
孫悟空一束綿布直裰,撩起虎皮裙子,揝著金箍鐵棒,抖擻精神,徑臨澗壑,半雲半霧的,在那水麵上,高叫道:“潑泥鰍,還我馬來!還我馬來!”
卻說那龍吃了三藏的白馬,伏在那澗底中間,潛靈養性。
隻聽得有人叫罵索馬,他按不住心中火發,急縱身躍浪翻波,跳將上來道:“是那個敢在這裏海口傷吾?”
小白龍出身西海,乃是西海龍王之子,也算是出身不凡,更是生的心高氣傲,雖然被貶在這裏,如何受到了孫悟空的侮辱?
孫悟空見了白龍,卻是不管不顧,大吒一聲“休走!還我馬來!”
說完就輪著金箍棒閃身上去,劈頭就打。
白龍雖然心高氣傲,卻也識得厲害,當下龍身一翻,躲過了孫悟空一棒。
鐵棒擦身而過,隻是氣勁,就讓肉身不俗的小白龍暗暗吃驚不已,以他的修為,如何敵得過已進階真仙的孫悟空?
隻是幾十合,小白龍險而又險的躲著孫悟空的鐵棒,就已經力軟筋麻,不能抵敵,打一個轉身,又攛於水內,深潛澗底,再不出頭,被猴王罵詈不絕,他也隻推耳聾。
如若不是小白龍生就不凡,已然不弱於老牌天仙西海龍王,隻怕早已栽在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
孫悟空叫罵了一通,見到白龍不敢出來,隨即拽開步,跳到澗邊,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鷹愁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
那孽龍在於深澗中,坐臥寧,心中思想道:“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不上一年,在此隨緣度日,又撞著這般個潑魔,他來害我!”
小白龍越思越惱,受不得屈氣,咬著牙,跳將出去,罵道:“你是那裏來的潑魔,這等欺我!”
孫悟空笑道:“你莫管我那裏不那裏,你隻還了馬,我就饒你性命!”
小白龍道:“你的馬是我吞下肚去,如何吐得出來!不還你,便待怎的!”
行者道:“不還馬時看棍!隻打殺你,償了我馬的性命便罷!”
孫悟空說著,抬起手中的金箍棒,就要上前去打。
伴隨著“當!”的一聲巨響,金箍棒與一口三尺青鋒擊在一起,卻是不分上下。
陳凡提著青雲劍,輕笑道:“行了,都是自家人,教訓一番也就是了。”
“是也是也,俺老孫被壓了五百年,早就技癢,今日就與大哥切磋切磋。”
孫悟空聞言一笑,也不管小白龍,舉著鐵棒向陳凡打去。
雖然被壓在山下之時,陳凡與孫悟空經常論道,卻是無法動手。
“好!”陳凡也來了興致,朗聲一笑之後,抬起青雲劍就迎了上去。
五百年間,他也想試試自己的修為。
青雲劍與金箍棒擊在一起,伴隨著“當!當!”巨響,一人一猴皆是肉身不俗,法力不淺,又武藝超凡之輩,卻是不分上下。
孫悟空天生石猴的肉身,遠超同階,陳凡卻是領悟陰陽大道之後,法力遠超同階,雖然肉身比之孫悟空稍有不如,法力卻是超他許多。
青雲劍乃是陳凡性命雙修的寶貝,金箍棒也是不俗之物,一人一猴,鬥將起來,卻是難分伯仲。
爭鬥良久,卻是讓一旁的小白龍看的暗暗心驚,本來這個猴頭就讓他吃盡了苦頭,震驚之極,如今另外一人竟是與猴頭不分上下。
以這一人一猴的神通,隻怕天上地下少有敵手。
如此,卻是讓小白龍想起了當年的一個傳說,傳聞一人一猴到了龍宮,取走了定海神鐵,其中猴頭喚作齊天大聖,大鬧天宮之後被壓在五行山下,難道是眼前這位?
隻是這猴頭如何從五行山下出來了?
陳凡與孫悟空直鬥了數個時辰,直到唐僧在高山上呼道‘餓了’,這才罷手。
陳凡雖然五百年間不斷進步,孫悟空卻也沒閑著,有著陳凡指點,修為也在不斷進步。
兩人卻是難分高下。
“掃興掃興。”孫悟空收了鐵棒,望了一眼山上呼餓的唐僧,不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