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別了樵夫,徑至芭蕉洞口,但見那兩扇門緊閉牢關,洞外風光秀麗。
悟空上前叫:“牛大哥,開門!開門!”
呀的一聲,洞門開了,裏邊走出一個毛兒女,手中提著花籃,肩上擔著鋤子,真個是一身藍縷無妝飾,滿麵精神有道心。
悟空上前迎著,合掌道:“女童,累你轉報公主一聲。我本是取經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難過火焰山,特來拜借芭蕉扇一用。”
那毛女道:“你是哪寺裏和尚?叫甚名字?我好與你通報。”
悟空道:“我是東土來的,叫做孫悟空和尚。”
毛女即便回身,轉於洞內,對羅刹跪下道:“奶奶,洞門外有個東土來的孫悟空和尚,要見奶奶,拜求芭蕉扇,過火焰山一用。”
羅刹聽見孫悟空三字,便以撮鹽入火,火上澆油,骨都都紅生臉上,惡狠狠怒發心頭,口中罵道:“這潑猴!今日來了!”
“丫鬟,取披掛,拿兵器來!”
羅刹隨即取了披掛,拿兩口青鋒寶劍,整束出來。
悟空在洞外閃過,偷看怎生打扮,隻見她,頭裹團花手帕,身穿納錦雲袍。腰間雙束虎筋絛,微露繡裙偏綃。鳳嘴弓鞋三寸,龍須膝褲金銷。手提寶劍怒聲高,凶比月婆容貌。
羅刹出門,高叫道:“孫悟空何在?”
悟空上前,躬身施禮道:“嫂嫂。老孫在此奉揖。”
羅刹咄的一聲道:“誰是你的嫂嫂!哪個要你奉揖!”
悟空道:“尊府牛魔王,當初曾與老孫結義。乃七兄弟之親。今聞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稱之!”
羅刹道:“你這潑猴!既有兄弟之親,如何坑陷我子?”
悟空明知故問道:“令郎是誰?”
羅刹道:“我兒是號山枯鬆澗火雲洞聖嬰大王紅孩兒,被你傾了。我們正沒處尋你報仇,你今上門納命,我肯饒你!”
悟空滿臉陪笑道:“嫂嫂原來不察理,錯怪了老孫。你令郎因是捉了師父,要蒸要煮。幸虧了觀音菩薩收他去,救出我師。他如今現在菩薩處做善財童子,實受了菩薩正果,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你倒不謝老孫保命之恩。返怪老孫,是何道理!”
羅刹道:“你這個巧嘴的潑猴!我那兒雖不傷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幾時能見一麵?”
悟空笑道:“嫂嫂要見令郎,有何難處?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師父過去,我就到南海菩薩處請他來見你,就送扇子還你,有何不可!那時節,你看他可曾損傷一毫?如有些須之傷。你也怪得有理,如比舊時標致。還當謝我。”
羅刹道:“潑猴,少要饒舌!伸過頭來,等我砍上幾劍!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與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見閻君!”
悟空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孫伸著光頭,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沒氣力便罷,是必借扇子用用。”
那羅刹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數下,孫悟空全不認真。
羅莎雖然是真仙修為,但手段實在平平,全憑手中的芭蕉扇逞威。
這芭蕉扇乃是風屬性的寶貝,與老君那火屬性的芭蕉扇,都不相上下。
羅刹害怕,回頭要走,悟空道:“嫂嫂,哪裏去?快借我使使!”
羅刹道:“我的寶貝原不輕借。”
悟空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孫悟空一隻手扯住,一隻手去耳內掣出棒來,幌一幌,有碗來粗細。
那羅刹掙脫手,舉劍來迎,悟空隨又輪棒便打。
兩個在翠雲山前,不論親情,卻隻講仇隙。
羅刹如何是孫悟空的對手,不到十合便難以抵抗,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陰風,把孫悟空扇得無影無形。
孫悟空飄飄蕩蕩,左沉不能落地,右墜不得存身,就如旋風翻敗葉,流水淌殘花,滾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雙手抱住一塊峰石。
這芭蕉扇乃是與金剛鐲不相上下的寶貝,乃是天地間的至寶,卻是連孫悟空都奈何不得。
但一物克一物,就是那金剛鐲也被火屬性的芭蕉扇所克,這風屬性的芭蕉扇自然也有相克之物。
相克之物,卻是那定風丹。
孫悟空定性良久,仔細觀看,卻才認得是小須彌山。
悟空長歎一聲道:“好利害婦人!怎麽就把老孫送到這裏來了?這不是靈吉菩薩的道場?離火焰山不知有幾萬裏。等我下去問靈吉菩薩一個消息,好回舊路。”
正躊躇間,又聽得鍾聲響亮,急下山坡,徑至禪院。
菩薩知悟空到來,下寶座相迎,入內施禮道:“恭喜!取經來耶?”
悟空答道:“正好未到!早哩早哩!”
靈吉道:“既未曾得到雷音,何以回顧荒山?”
悟空道:“今到火焰山,不能前進,說有個鐵扇仙芭蕉扇,扇得火滅,老孫特去尋訪,原來那仙是牛魔王的妻,紅孩兒的母。他說我把他兒子做了觀音菩薩的童子,不得常見,跟我為仇,不肯借扇,與我爭鬥。他見我的棒重難撐,遂將扇子把我一扇,扇得我悠悠蕩蕩,直至於此,方才落住。故此輕造禪院,問個歸路,此處到火焰山,不知有多少裏數?”
靈吉笑道:“那婦人喚名羅刹女,又叫做鐵扇公主。她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後,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裏,方息陰風。我這山到火焰山,隻有五萬餘裏,此還是大聖有留雲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悟空道:“利害利害!我師父卻怎生得度那方?”
靈吉道:“大聖放心,此一來,也是唐僧的緣法,合教大聖成功。”
悟空道:“怎見成功?”
靈吉道:“我當年受如來教旨,賜我一粒定風丹,如今送了大聖,管教那廝扇你不動,你卻要了扇子,扇息火,卻不就立此功也?”
卻說那八卦爐落在火焰山,便是老君打上了牛魔王的主意,包括紅孩兒的事情在內,觀音,如來,卻都是計劃的參與者。
悟空聞言,低頭作禮,感謝不盡。
那菩薩即於衣袖中取出一個錦袋兒,將那一粒定風丹與悟空安在衣領裏邊,將針線緊緊縫了,送悟空出門道:“不及留款,往西北上去,就是羅刹的山場也。”
悟空辭了靈吉,駕筋鬥雲,徑返翠雲山,頃刻而至,使鐵棒打著洞門叫道:“開門!開門!老孫來借扇子使使哩!”
慌得那門裏女童即忙來報:“奶奶,借扇子的又來了!”
羅刹聞言,心中悚懼道:“這潑猴真有本事!我的寶貝扇著人,要去八萬四千裏方能停止,他怎麽才吹去就回來也?這番等我一連扇他兩三扇,教他找不著歸路!”
羅刹結束整齊,雙手提劍,走出門來道:“孫行者!你不怕我,又來尋死!”
悟空笑道:“嫂嫂勿得慳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過山,就送還你。我是個誌誠有餘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還的小人。”
羅刹又罵道:“潑猢猻!好沒道理,沒分曉!奪子之仇,尚未報得,借扇之意,豈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劍!”
孫悟空公然不懼,使鐵棒劈手相迎。
他兩個往往來來,戰經五七回合,羅刹女手軟難輪,孫行者身強善敵。
羅刹見事勢不諧,即取扇子,往孫悟空扇了一扇,悟空巍然不動。
悟空收了鐵棒,笑吟吟的道:“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麽搧來,老孫若動一動,就不算漢子!”
那羅刹又搧兩搧。果然不動。
羅刹慌了,急收寶貝,轉回走入洞裏,將門緊緊關上。
孫悟空見她閉了門,卻就弄個手段,拆開衣領,把定風丹噙在口中,搖身一變,變作一個蟭蟟蟲兒,從他門隙處鑽進。
隻見羅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來!”
近侍女童,即將香茶一壺,沙沙的滿斟一碗,衝起茶沫漕漕。
孫悟空見了歡喜,嚶的一翅,飛在茶沫之下。
那羅刹渴極,接過茶,兩三氣都喝了。
悟空已到他肚腹之內,現原身厲聲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羅刹大驚失色,叫:“小的們,關了前門否?”
“關了。”
“既關了門,孫行者如何在家裏叫喚?”
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羅刹道:“孫行者,你在哪裏弄術哩?”
“在嫂嫂肚子裏。”
孫悟空說著,卻就把腳往下一登。
那羅刹小腹之中,疼痛難禁,坐於地下叫苦。
孫悟空進了羅刹的肚子,以此相要挾,要來了芭蕉扇,出了洞府便飛了回來。
陳凡見了笑道:“悟空可是要來了扇子?”
他自然知道,孫悟空要來了假的芭蕉扇。
孫悟空把芭蕉扇靠在旁邊,問老者道:“老官兒,可是這個扇子?”
老者道:“正是!正是!”
悟空上前叫:“牛大哥,開門!開門!”
呀的一聲,洞門開了,裏邊走出一個毛兒女,手中提著花籃,肩上擔著鋤子,真個是一身藍縷無妝飾,滿麵精神有道心。
悟空上前迎著,合掌道:“女童,累你轉報公主一聲。我本是取經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難過火焰山,特來拜借芭蕉扇一用。”
那毛女道:“你是哪寺裏和尚?叫甚名字?我好與你通報。”
悟空道:“我是東土來的,叫做孫悟空和尚。”
毛女即便回身,轉於洞內,對羅刹跪下道:“奶奶,洞門外有個東土來的孫悟空和尚,要見奶奶,拜求芭蕉扇,過火焰山一用。”
羅刹聽見孫悟空三字,便以撮鹽入火,火上澆油,骨都都紅生臉上,惡狠狠怒發心頭,口中罵道:“這潑猴!今日來了!”
“丫鬟,取披掛,拿兵器來!”
羅刹隨即取了披掛,拿兩口青鋒寶劍,整束出來。
悟空在洞外閃過,偷看怎生打扮,隻見她,頭裹團花手帕,身穿納錦雲袍。腰間雙束虎筋絛,微露繡裙偏綃。鳳嘴弓鞋三寸,龍須膝褲金銷。手提寶劍怒聲高,凶比月婆容貌。
羅刹出門,高叫道:“孫悟空何在?”
悟空上前,躬身施禮道:“嫂嫂。老孫在此奉揖。”
羅刹咄的一聲道:“誰是你的嫂嫂!哪個要你奉揖!”
悟空道:“尊府牛魔王,當初曾與老孫結義。乃七兄弟之親。今聞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稱之!”
羅刹道:“你這潑猴!既有兄弟之親,如何坑陷我子?”
悟空明知故問道:“令郎是誰?”
羅刹道:“我兒是號山枯鬆澗火雲洞聖嬰大王紅孩兒,被你傾了。我們正沒處尋你報仇,你今上門納命,我肯饒你!”
悟空滿臉陪笑道:“嫂嫂原來不察理,錯怪了老孫。你令郎因是捉了師父,要蒸要煮。幸虧了觀音菩薩收他去,救出我師。他如今現在菩薩處做善財童子,實受了菩薩正果,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你倒不謝老孫保命之恩。返怪老孫,是何道理!”
羅刹道:“你這個巧嘴的潑猴!我那兒雖不傷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幾時能見一麵?”
悟空笑道:“嫂嫂要見令郎,有何難處?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師父過去,我就到南海菩薩處請他來見你,就送扇子還你,有何不可!那時節,你看他可曾損傷一毫?如有些須之傷。你也怪得有理,如比舊時標致。還當謝我。”
羅刹道:“潑猴,少要饒舌!伸過頭來,等我砍上幾劍!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與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見閻君!”
悟空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孫伸著光頭,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沒氣力便罷,是必借扇子用用。”
那羅刹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數下,孫悟空全不認真。
羅莎雖然是真仙修為,但手段實在平平,全憑手中的芭蕉扇逞威。
這芭蕉扇乃是風屬性的寶貝,與老君那火屬性的芭蕉扇,都不相上下。
羅刹害怕,回頭要走,悟空道:“嫂嫂,哪裏去?快借我使使!”
羅刹道:“我的寶貝原不輕借。”
悟空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孫悟空一隻手扯住,一隻手去耳內掣出棒來,幌一幌,有碗來粗細。
那羅刹掙脫手,舉劍來迎,悟空隨又輪棒便打。
兩個在翠雲山前,不論親情,卻隻講仇隙。
羅刹如何是孫悟空的對手,不到十合便難以抵抗,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陰風,把孫悟空扇得無影無形。
孫悟空飄飄蕩蕩,左沉不能落地,右墜不得存身,就如旋風翻敗葉,流水淌殘花,滾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雙手抱住一塊峰石。
這芭蕉扇乃是與金剛鐲不相上下的寶貝,乃是天地間的至寶,卻是連孫悟空都奈何不得。
但一物克一物,就是那金剛鐲也被火屬性的芭蕉扇所克,這風屬性的芭蕉扇自然也有相克之物。
相克之物,卻是那定風丹。
孫悟空定性良久,仔細觀看,卻才認得是小須彌山。
悟空長歎一聲道:“好利害婦人!怎麽就把老孫送到這裏來了?這不是靈吉菩薩的道場?離火焰山不知有幾萬裏。等我下去問靈吉菩薩一個消息,好回舊路。”
正躊躇間,又聽得鍾聲響亮,急下山坡,徑至禪院。
菩薩知悟空到來,下寶座相迎,入內施禮道:“恭喜!取經來耶?”
悟空答道:“正好未到!早哩早哩!”
靈吉道:“既未曾得到雷音,何以回顧荒山?”
悟空道:“今到火焰山,不能前進,說有個鐵扇仙芭蕉扇,扇得火滅,老孫特去尋訪,原來那仙是牛魔王的妻,紅孩兒的母。他說我把他兒子做了觀音菩薩的童子,不得常見,跟我為仇,不肯借扇,與我爭鬥。他見我的棒重難撐,遂將扇子把我一扇,扇得我悠悠蕩蕩,直至於此,方才落住。故此輕造禪院,問個歸路,此處到火焰山,不知有多少裏數?”
靈吉笑道:“那婦人喚名羅刹女,又叫做鐵扇公主。她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後,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裏,方息陰風。我這山到火焰山,隻有五萬餘裏,此還是大聖有留雲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悟空道:“利害利害!我師父卻怎生得度那方?”
靈吉道:“大聖放心,此一來,也是唐僧的緣法,合教大聖成功。”
悟空道:“怎見成功?”
靈吉道:“我當年受如來教旨,賜我一粒定風丹,如今送了大聖,管教那廝扇你不動,你卻要了扇子,扇息火,卻不就立此功也?”
卻說那八卦爐落在火焰山,便是老君打上了牛魔王的主意,包括紅孩兒的事情在內,觀音,如來,卻都是計劃的參與者。
悟空聞言,低頭作禮,感謝不盡。
那菩薩即於衣袖中取出一個錦袋兒,將那一粒定風丹與悟空安在衣領裏邊,將針線緊緊縫了,送悟空出門道:“不及留款,往西北上去,就是羅刹的山場也。”
悟空辭了靈吉,駕筋鬥雲,徑返翠雲山,頃刻而至,使鐵棒打著洞門叫道:“開門!開門!老孫來借扇子使使哩!”
慌得那門裏女童即忙來報:“奶奶,借扇子的又來了!”
羅刹聞言,心中悚懼道:“這潑猴真有本事!我的寶貝扇著人,要去八萬四千裏方能停止,他怎麽才吹去就回來也?這番等我一連扇他兩三扇,教他找不著歸路!”
羅刹結束整齊,雙手提劍,走出門來道:“孫行者!你不怕我,又來尋死!”
悟空笑道:“嫂嫂勿得慳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過山,就送還你。我是個誌誠有餘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還的小人。”
羅刹又罵道:“潑猢猻!好沒道理,沒分曉!奪子之仇,尚未報得,借扇之意,豈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劍!”
孫悟空公然不懼,使鐵棒劈手相迎。
他兩個往往來來,戰經五七回合,羅刹女手軟難輪,孫行者身強善敵。
羅刹見事勢不諧,即取扇子,往孫悟空扇了一扇,悟空巍然不動。
悟空收了鐵棒,笑吟吟的道:“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麽搧來,老孫若動一動,就不算漢子!”
那羅刹又搧兩搧。果然不動。
羅刹慌了,急收寶貝,轉回走入洞裏,將門緊緊關上。
孫悟空見她閉了門,卻就弄個手段,拆開衣領,把定風丹噙在口中,搖身一變,變作一個蟭蟟蟲兒,從他門隙處鑽進。
隻見羅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來!”
近侍女童,即將香茶一壺,沙沙的滿斟一碗,衝起茶沫漕漕。
孫悟空見了歡喜,嚶的一翅,飛在茶沫之下。
那羅刹渴極,接過茶,兩三氣都喝了。
悟空已到他肚腹之內,現原身厲聲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羅刹大驚失色,叫:“小的們,關了前門否?”
“關了。”
“既關了門,孫行者如何在家裏叫喚?”
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羅刹道:“孫行者,你在哪裏弄術哩?”
“在嫂嫂肚子裏。”
孫悟空說著,卻就把腳往下一登。
那羅刹小腹之中,疼痛難禁,坐於地下叫苦。
孫悟空進了羅刹的肚子,以此相要挾,要來了芭蕉扇,出了洞府便飛了回來。
陳凡見了笑道:“悟空可是要來了扇子?”
他自然知道,孫悟空要來了假的芭蕉扇。
孫悟空把芭蕉扇靠在旁邊,問老者道:“老官兒,可是這個扇子?”
老者道:“正是!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