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睹重量級對決的期待,觀戰者的情緒都非常激動。.
但是和圍觀者的興高采烈、或者激烈辯論不同,此時此刻模擬器裏的龍雲心情卻非常平靜。升空之後與林楓控製的長機保持數據鏈暢通,在沒有母艦和預警機提供空情警報的情況下,他們必須充分利用每一架戰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必須先考慮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手會采取什麽樣的作戰模式?
發生在海洋上空的戰鬥機對抗,這方麵很少有實際戰例可循,要猜測對手的作戰意圖也就比較困難。
駕駛殲-30僚機逐漸拉開和長機的距離,開啟雷達vs(velocity-scan,速度搜索)模式的龍雲在沉著思考,如果不是比賽裏還有攻擊航母這一手段、如果命中就可以直接取勝,他多半就會揣測“北極星”組合將要采取典型的雙機梯次配合戰術。
所謂雙機梯次配合,也就是戰鬥機雙機在麵對迎頭威脅、又沒有其他目標探測單位“照路”情況下的一種穩妥戰法。具體安排是長機拖後巡航、使用探測迎頭接近目標最有效的vs模式索敵,並掩護僚機靜默前出。在發現迎頭接近的目標後,就由僚機突然開啟雷達到tws(track-while-scan,邊掃描邊跟蹤,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模式,實施密集的超視距導彈齊射;然後僚機把發射出去的超視距導彈中距指令修正任務交給後麵的長機――這需要機載設備的配合,早期三代戰機都沒有這種交接能力,自己則加力全開接近對手,在超視距導彈的掩護下占位、並進入目視空戰。
沒有預警機或者地麵雷達指揮、引導的情況下,這種打法是比較保險,但是現在雙方都有接敵線後方的航空母艦需要保護,那麽情況就驟然間變得複雜起來。
麵對二打二的較量,美國人會選擇純空戰、還是會使用反艦武器伺機穿越攔截線發動偷襲?
考慮到海洋表麵不會有雜亂的地麵雜波可供戰機借以匿蹤,龍雲首先建議林楓也開啟雷達vs模式,兩架殲-30很快以己方母艦正前方六十度夾角――這也是對戰模式說明中給出的敵方航母位置方位限製――為界互相遠遠分離,像清道夫一樣使用1493型aesa雷達監控前方的浩瀚空域。
龍雲現在的打算,如果“北極星”組合選擇掛載agm-84反艦導彈準備反艦攻擊,因為彈倉容積無法內置胖乎乎“魚叉”,f-34的隱身能力會遭到掛載物的破壞,樂觀預測的話掛滿agm-84的“沉默貓”不僅無法再沉默、更會在接近到兩百千米之內的時候被殲-30的14s模式發現。
不過……美國人會這麽冒失的徑直衝上來嗎?
沒有邊框的水滴形座艙外,是模擬器顯示的大片湛藍天空;時不時四處環視片刻,從數千米高空遙望下方煙波浩渺的水天線,龍雲似乎都能夠看出地球表麵的彎曲樣貌。
當然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錯覺,要看出地球是圓的,他們現在飛的高度還是太低了些。
很快的,按照預定的航跡掃描過大片空域,雷達上卻沒有什麽發現,龍雲這時候陷入到下一步行動的兩難選擇裏,是繼續搜索尚未現出蹤跡的“沉默貓”,還是不管不顧的掩護林楓再前進片刻,直接撲擊美國人的航母?
超音速戰機之間的鬥智鬥勇,時間可一點都不等人;從起飛到現在已經前出到航母前方約三百千米的位置,龍雲知道他必須馬上做出決定。不過就在剛才的迎麵搜索中,沒有發現美國人的戰機,龍雲倒是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北極星”組合果然是掛了反艦導彈躲在街角旮旯處、打算和他們來一場夾雜偷襲戰術的攻勢對抗!
當慣了幾十年的世界警察,美國人的攻勢思維果然還是根深蒂固嘛。
想到這裏,龍雲沒有猶豫的向林楓發出命令:
“楓哥,實施方案二,按計劃單刀赴會吧!”
一到了真刀真槍的時候,龍雲就變成了“五月”事實上的指揮者,他馬上讓林楓關閉雷達、壓坡度側轉接近自己,然後大喇喇的開啟主動式電子幹擾配合雷達掃描,吸引附近可能有的敵機注意。隨著命令的下達,兩架殲-30快速互相接近後航跡交錯而過,將林楓座機原先可能被敵機rwr偵測到的位置信息完全擾亂。
完成戰術機動之後,天空中隻見到林楓的殲-30長機加力全開進入高速俯衝增速,藍灰色的身影很快與前下方的浩瀚洋麵融為一體,龍雲駕駛的僚機則在空中轉過一個大半徑的回旋,向航跡右側急掠而去。
從原先的正麵搜索轉為側向攔截態勢,龍雲的戰術安排已經非常明朗化:既然對手分明就是想打一場攻勢作戰,他和林楓繼續匯合在一起搜索敵機就實屬不智――放棄進攻、專司防禦,那等於就是把自己立於了不勝之地。
正因為如此,他才采取了分兵作戰策略,讓林楓利用殲-30的良好雷達隱身特姓突襲美國航母,自己則亮明位置返身尋敵廝殺。所謂藝高人膽大,現在他當然不怕雷達和電子幹擾信號會引來“沉默貓”的攻擊,反倒是頻繁的rwr告警會有效的搔擾攻擊者、如果他們急於求成或者心生膽怯、拋棄了反艦導彈過來和他空戰,那就是更好不過!
龍雲的戰術,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自從比賽開始,從航空母艦上彈射起飛之後,兩架各自掛載有四枚agm-84“魚叉”的f-34就互相遠離開來,帶著導彈造成的更高氣動阻力拚命爬升、加速,他們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繞了非常大的彎路,試圖規避正麵必然會有的中國戰鬥機攔截線。
駕駛“沉默貓”長機的斯坦利*博德,這時候正控製掛載沉重的f-34“沉默貓”繼續爬升,他再次回顧一下賽前製定的作戰的計劃,就是依靠“沉默貓”良好的高速巡航特姓迂回接近目標空域,在發現航母後就立即發動攻擊。
攻擊至上、先手必勝的原則,在“北極星”的作戰計劃裏可以說體現無遺,他們為了攻擊甚至直接放棄了對己方航母的保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航母本身很有限的防空能力上。
當然這種全力出擊的做法,在真正的戰場上是完全沒有問題,航空母艦本身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周圍還有專司防空的護衛艦隻,再說空中也還有專門負責防空攔截的戰鬥機在值班;但是現在這種二打二、航母本身就是光杆司令的形勢,可以說美國人的計劃就非常冒險,他們賭的就是中國人的謹慎和保守,料定他們不會把兩架戰機都掛滿反艦導彈直撲而來,絕對不會!
是的,某種程度上講,“北極星”組合猜的沒有錯;但是他們卻還是嚴重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和洞悉全局的作戰意識。
察覺到美國人可能有的企圖,龍雲駕駛的殲-30逐漸進一步提升高度,他知道美國人現在可以有兩種選擇:或者高空超音速掠襲、充分發揮agm-84的射程優勢發動遠距離突擊,或者也可以貼近海麵飛行、依靠地球曲率躲避航空母艦的對空探測,在接近到五十千米距離上躍升發動突然襲擊。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情形,顯然是前者更加具現實威脅,掛載agm-84的“沉默貓”在超低空隻能以馬赫零點八左右速度偷襲,而在高空仍然具有馬赫一點五以上的最大速度!
麵對兩種可能的威脅,龍雲的對策也很簡單,爬升到接近一萬兩千米高度後他就切換雷達到,邊測距邊搜索)模式進行側向掃描,沿著一個半徑超大的弧線返身,先搜尋南方的大片天空。
在經曆過一段時間的寂靜搜索之後,他終於發現了前方速度馬赫一點五、高度八千米的可疑目標,火控係統在完成目標截獲和測距後,把目標坐標和態勢放在了多功能顯示器上,現在這架加力全開全速衝刺的“沉默貓”距離他要掩護的航母隻有不到三百千米,已經進入agm-84的最大射程之內!
眼看敵我距離這時候還在五十千米左右,龍雲知道前麵的美國戰機處在pl-12的攻擊包線以外,現在就是發射導彈尾追也打不著對手。而前麵的“沉默貓”呢,rwr係統也已經給出提示,美國人斯坦利同樣陷入到了“打還是不打”的糾結中。
要知道高空遠距離發射agm-84,這種戰法的殺傷概率的確很不理想,航母在導彈飛離後很快就能捕捉到目標、也有非常從容的抗擊準備時間,這時候單發“魚叉”的殺傷概率大概隻有零點一左右,四發齊射的殺傷概率也不過百分之三十五。本來呢,他是打算利用f-34的高空速度優勢、加速躲過攔截戰鬥機後再俯衝到海麵附近伺機突襲,但是現在rwr告訴自己已經被中國人盯上,帶著四枚沉重的“魚叉”和對手空戰,這可不是什麽明智的想法!(未完待續。)
但是和圍觀者的興高采烈、或者激烈辯論不同,此時此刻模擬器裏的龍雲心情卻非常平靜。升空之後與林楓控製的長機保持數據鏈暢通,在沒有母艦和預警機提供空情警報的情況下,他們必須充分利用每一架戰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必須先考慮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手會采取什麽樣的作戰模式?
發生在海洋上空的戰鬥機對抗,這方麵很少有實際戰例可循,要猜測對手的作戰意圖也就比較困難。
駕駛殲-30僚機逐漸拉開和長機的距離,開啟雷達vs(velocity-scan,速度搜索)模式的龍雲在沉著思考,如果不是比賽裏還有攻擊航母這一手段、如果命中就可以直接取勝,他多半就會揣測“北極星”組合將要采取典型的雙機梯次配合戰術。
所謂雙機梯次配合,也就是戰鬥機雙機在麵對迎頭威脅、又沒有其他目標探測單位“照路”情況下的一種穩妥戰法。具體安排是長機拖後巡航、使用探測迎頭接近目標最有效的vs模式索敵,並掩護僚機靜默前出。在發現迎頭接近的目標後,就由僚機突然開啟雷達到tws(track-while-scan,邊掃描邊跟蹤,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模式,實施密集的超視距導彈齊射;然後僚機把發射出去的超視距導彈中距指令修正任務交給後麵的長機――這需要機載設備的配合,早期三代戰機都沒有這種交接能力,自己則加力全開接近對手,在超視距導彈的掩護下占位、並進入目視空戰。
沒有預警機或者地麵雷達指揮、引導的情況下,這種打法是比較保險,但是現在雙方都有接敵線後方的航空母艦需要保護,那麽情況就驟然間變得複雜起來。
麵對二打二的較量,美國人會選擇純空戰、還是會使用反艦武器伺機穿越攔截線發動偷襲?
考慮到海洋表麵不會有雜亂的地麵雜波可供戰機借以匿蹤,龍雲首先建議林楓也開啟雷達vs模式,兩架殲-30很快以己方母艦正前方六十度夾角――這也是對戰模式說明中給出的敵方航母位置方位限製――為界互相遠遠分離,像清道夫一樣使用1493型aesa雷達監控前方的浩瀚空域。
龍雲現在的打算,如果“北極星”組合選擇掛載agm-84反艦導彈準備反艦攻擊,因為彈倉容積無法內置胖乎乎“魚叉”,f-34的隱身能力會遭到掛載物的破壞,樂觀預測的話掛滿agm-84的“沉默貓”不僅無法再沉默、更會在接近到兩百千米之內的時候被殲-30的14s模式發現。
不過……美國人會這麽冒失的徑直衝上來嗎?
沒有邊框的水滴形座艙外,是模擬器顯示的大片湛藍天空;時不時四處環視片刻,從數千米高空遙望下方煙波浩渺的水天線,龍雲似乎都能夠看出地球表麵的彎曲樣貌。
當然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錯覺,要看出地球是圓的,他們現在飛的高度還是太低了些。
很快的,按照預定的航跡掃描過大片空域,雷達上卻沒有什麽發現,龍雲這時候陷入到下一步行動的兩難選擇裏,是繼續搜索尚未現出蹤跡的“沉默貓”,還是不管不顧的掩護林楓再前進片刻,直接撲擊美國人的航母?
超音速戰機之間的鬥智鬥勇,時間可一點都不等人;從起飛到現在已經前出到航母前方約三百千米的位置,龍雲知道他必須馬上做出決定。不過就在剛才的迎麵搜索中,沒有發現美國人的戰機,龍雲倒是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北極星”組合果然是掛了反艦導彈躲在街角旮旯處、打算和他們來一場夾雜偷襲戰術的攻勢對抗!
當慣了幾十年的世界警察,美國人的攻勢思維果然還是根深蒂固嘛。
想到這裏,龍雲沒有猶豫的向林楓發出命令:
“楓哥,實施方案二,按計劃單刀赴會吧!”
一到了真刀真槍的時候,龍雲就變成了“五月”事實上的指揮者,他馬上讓林楓關閉雷達、壓坡度側轉接近自己,然後大喇喇的開啟主動式電子幹擾配合雷達掃描,吸引附近可能有的敵機注意。隨著命令的下達,兩架殲-30快速互相接近後航跡交錯而過,將林楓座機原先可能被敵機rwr偵測到的位置信息完全擾亂。
完成戰術機動之後,天空中隻見到林楓的殲-30長機加力全開進入高速俯衝增速,藍灰色的身影很快與前下方的浩瀚洋麵融為一體,龍雲駕駛的僚機則在空中轉過一個大半徑的回旋,向航跡右側急掠而去。
從原先的正麵搜索轉為側向攔截態勢,龍雲的戰術安排已經非常明朗化:既然對手分明就是想打一場攻勢作戰,他和林楓繼續匯合在一起搜索敵機就實屬不智――放棄進攻、專司防禦,那等於就是把自己立於了不勝之地。
正因為如此,他才采取了分兵作戰策略,讓林楓利用殲-30的良好雷達隱身特姓突襲美國航母,自己則亮明位置返身尋敵廝殺。所謂藝高人膽大,現在他當然不怕雷達和電子幹擾信號會引來“沉默貓”的攻擊,反倒是頻繁的rwr告警會有效的搔擾攻擊者、如果他們急於求成或者心生膽怯、拋棄了反艦導彈過來和他空戰,那就是更好不過!
龍雲的戰術,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自從比賽開始,從航空母艦上彈射起飛之後,兩架各自掛載有四枚agm-84“魚叉”的f-34就互相遠離開來,帶著導彈造成的更高氣動阻力拚命爬升、加速,他們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繞了非常大的彎路,試圖規避正麵必然會有的中國戰鬥機攔截線。
駕駛“沉默貓”長機的斯坦利*博德,這時候正控製掛載沉重的f-34“沉默貓”繼續爬升,他再次回顧一下賽前製定的作戰的計劃,就是依靠“沉默貓”良好的高速巡航特姓迂回接近目標空域,在發現航母後就立即發動攻擊。
攻擊至上、先手必勝的原則,在“北極星”的作戰計劃裏可以說體現無遺,他們為了攻擊甚至直接放棄了對己方航母的保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航母本身很有限的防空能力上。
當然這種全力出擊的做法,在真正的戰場上是完全沒有問題,航空母艦本身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周圍還有專司防空的護衛艦隻,再說空中也還有專門負責防空攔截的戰鬥機在值班;但是現在這種二打二、航母本身就是光杆司令的形勢,可以說美國人的計劃就非常冒險,他們賭的就是中國人的謹慎和保守,料定他們不會把兩架戰機都掛滿反艦導彈直撲而來,絕對不會!
是的,某種程度上講,“北極星”組合猜的沒有錯;但是他們卻還是嚴重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和洞悉全局的作戰意識。
察覺到美國人可能有的企圖,龍雲駕駛的殲-30逐漸進一步提升高度,他知道美國人現在可以有兩種選擇:或者高空超音速掠襲、充分發揮agm-84的射程優勢發動遠距離突擊,或者也可以貼近海麵飛行、依靠地球曲率躲避航空母艦的對空探測,在接近到五十千米距離上躍升發動突然襲擊。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情形,顯然是前者更加具現實威脅,掛載agm-84的“沉默貓”在超低空隻能以馬赫零點八左右速度偷襲,而在高空仍然具有馬赫一點五以上的最大速度!
麵對兩種可能的威脅,龍雲的對策也很簡單,爬升到接近一萬兩千米高度後他就切換雷達到,邊測距邊搜索)模式進行側向掃描,沿著一個半徑超大的弧線返身,先搜尋南方的大片天空。
在經曆過一段時間的寂靜搜索之後,他終於發現了前方速度馬赫一點五、高度八千米的可疑目標,火控係統在完成目標截獲和測距後,把目標坐標和態勢放在了多功能顯示器上,現在這架加力全開全速衝刺的“沉默貓”距離他要掩護的航母隻有不到三百千米,已經進入agm-84的最大射程之內!
眼看敵我距離這時候還在五十千米左右,龍雲知道前麵的美國戰機處在pl-12的攻擊包線以外,現在就是發射導彈尾追也打不著對手。而前麵的“沉默貓”呢,rwr係統也已經給出提示,美國人斯坦利同樣陷入到了“打還是不打”的糾結中。
要知道高空遠距離發射agm-84,這種戰法的殺傷概率的確很不理想,航母在導彈飛離後很快就能捕捉到目標、也有非常從容的抗擊準備時間,這時候單發“魚叉”的殺傷概率大概隻有零點一左右,四發齊射的殺傷概率也不過百分之三十五。本來呢,他是打算利用f-34的高空速度優勢、加速躲過攔截戰鬥機後再俯衝到海麵附近伺機突襲,但是現在rwr告訴自己已經被中國人盯上,帶著四枚沉重的“魚叉”和對手空戰,這可不是什麽明智的想法!(未完待續。)